分享

《焦点访谈》

 胡琳柟 2005-07-19
 

  现在,人们把那些卖枪支、办假证等明显违法的不良信息的短信,或者那些卖机票、开加盟店等真假难辨的商品广告的短信统称为“垃圾短信”。垃圾短信铺天盖地,怎么躲也躲不开。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垃圾短信的泛滥?这里面存在着什么样的利益关系?

  《焦点访谈》的记者对垃圾短信的“生产线”以及其中的利益链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用户

  被垃圾短信骚扰着

  祁先生是个繁忙的生意人,垃圾短信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烦扰。记者采访他的过程中,他收到了一条推销房子的短信。祁先生说这已是他当天收到的第五条垃圾短信了。

  祁先生告诉记者,这种垃圾短信最近非常多,他的朋友、家人,也是每天都收到很多这样的短信。有办证的、有介绍聊天的,还有介绍小姐的。

  “最近一段时间五花八门的垃圾短信总是不期而至,骚扰人没商量。”祁先生说,有时半夜一下就有好几条在响,“你看不看呢,万一是朋友或者业务上的短信呢?起来一看,净是垃圾短信,99%都是垃圾短信。所以说很讨厌,弄得你晚上也休息不好”。

  祁先生为此烦恼不已。

  很多人,像祁先生这样被垃圾短信骚扰着。

  铺天盖地的垃圾短信,就像前些时候被人们深恶痛绝称之为“牛皮癣”的街头小广告一样,只不过这种小广告把家搬到了手机上,让人怎么躲也躲不开。

  是什么人在利用和制造着这种垃圾短信?

  ■商家

  卖三无产品或节省费用

  根据一位手机用户反映的短信信息,记者给发广告信息的卖主打了电话。他推销的是车用音源转换器。

  记者问他怎么知道电话号码的,卖主说是找广告公司群发的,“比如1360的手机号码,从一开始的号一直发到尾”。

  随后,记者跟随收到短信的手机用户去看那名卖主推销的究竟是什么东西。记者和手机用户要求到卖主的公司去看一看,但那名卖主坚持在马路边上见面。

  一见面,卖主就迫不及待地介绍他推销的车用音源转换器的好处。记者仔细观察一下,感觉有点不对劲。产品包装很差,甚至没有生产厂家。对于怎么保证质量的问题,卖主说:我们就是它的代理商,还保什么……

  根据记者调查,像这种卖“三无”产品的,是垃圾短信广告的重要制造者。他们的产品,通过正规渠道卖不了,于是改用短信来推销。短信广告已经被这些人当成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地下通道。

  此外,还有一些正规商家也选择手机短信的方式进行推销。一些手机用户就收到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广告。

  某房地产公司企划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之所以选择短信这种广告方式,主要是因成本问题。他说,现在要做一个路牌广告,动辄一年就得上百万元,但是短信广告这种方式,三四万元可能都不到。

  这位企划部的负责人说,他们看中短信群发是因为费用低,于是找短信群发的代理公司发了几十万条。

  ■短信代理公司

  通过差价获高额利润

  无论是卖三无产品的还是正规的公司,他们都要通过代理公司来群发短信。那么,那些代理短信群发的公司是怎样发信息的,从中又获得怎样的利益呢?

  记者在互联网上搜索“短信群发”的相关信息,能够找到许多提供短信群发的代理公司。记者与一家广州的科技公司驻北京办事处取得了联系,他们告诉记者,他们一次就能完成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条的短信发送。

  某科技公司业务员告诉记者,他们群发短信的时候,是通过他们的电脑里安装的特别软件,“比如说我们这边的这个软件,上去之后通过互联网,再通过我们的这个服务器端口,再连接到运营商的端口,然后再发送”。这名业务员透露,他们公司承接短信群发的业务已经得到电信运营商的许可,并签有协议,“这是肯定得有协议的。没有协议的话,它不会给开放端口”。

  这名业务员说,他们可以在互联网上通过短信服务器,经电信运营商的短信平台进行短信群发,价格比普通手机用户一条1毛钱要低。

  记者问发5万条多少钱,他说每条8分5,“实际上是广州(电信运营商)那边拿的话,也差不多是一条在6分8左右”。

  这名业务员透露,他们之所以能够大量群发短信,是因为他们可以从移动、联通等电信运营商那里批发短信。他说,公司的利润正是来自差价,即便是按照他们所说的一条短信8分5与6分8的差价,一条短信只挣1分7,那么10万条就是1700元,100万条就是17000元。而短信群发业务少则几万条,多则几百万条,这里面的利润可想而知。此外,不管短信发送出去效果如何,他们总是只赚不赔,旱涝保收。

  记者调查发现,代理短信群发的公司之间竞争也在加剧,而且各有各的挣钱门路。另一家位于北京西三旗的公司,用短信包月卡进行群发,价格甚至可以低到2分钱一条。因为报价低,这家公司短信群发的业务也相当红火。一名业务员说,仅6月22日一天,他们群发的短信就有80万条之多。有一个江苏徐州的用户,一次就发了18万条。这家公司电脑中的记录显示,他们的短信群发业务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他们对短信发送的内容也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而且是随时随地,想发就发。

  这家公司的业务员告诉记者,他们的短信包月卡是从移动公司、联通公司拿的。

  ■电信运营商

  短信带来巨额收入

  在采访了几个代理短信群发业务的公司之后,记者了解到,短信群发的方式大概有三种:有的是通过互联网,有的是通过手机,有的是利用一种群发器进行群发。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短信最后都必须经过运营商,也就是各个电信公司的短信处理中心才能够发送到用户的手机或者小灵通上,其中也包括那些让大家深恶痛绝的垃圾短信。

  那么网络运营商在垃圾短信的制造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们是否能分辨群发短信,以及群发短信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数据部部长叶兵告诉记者,现在大概每天有1.5亿左右的用户在发送短信,每天他们的发送量大概是六七亿条左右。

  每天六七亿条的发送量,一些垃圾短信也在其中,这在客观上为运行商提供了不少的营业收入。这其中,垃圾短信大概会有多少呢?叶兵表示他需要调查以后才能告诉记者。他提到,现在市场上有一些自动的发送装置,它把一条条的短信自动发送出去。那么从运营商的网络上来看,看到的都是一条条发送的,所以运营商是没法区分短信是点对点发送的,还是群发的。

  而另一家运营商联通公司表示,他们可以在众多的短信中区分垃圾短信。

  中国联通公司增值服务部副总经理蔡佶说,一般的用户行为和发送垃圾短信的行为是用量来区分的,“我们认为一般的用户在特定的时间段是不可能把同样的一条内容发送那么多次,所以它的行为是不同的”。

  除了移动、联通,全国还有另外几家电信运营商,在他们蓬勃发展的电信业务中,短信业务的确给运营商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工程师何伟告诉记者,从目前来看,整个短信收入的市场规模大致的数量级在200多亿元。这其中除掉手机对手机的(点对点)收入,据一些运营商的数据,大量发送的垃圾短信就是几十个亿元的收入份额。

  ■链接

  用户冷待短信广告

  发垃圾短信的公司自然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广告方式获得好的广告效果,那么,这种垃圾短信的效果如何呢?

  从记者的调查结果看,绝大部分的短信广告都遭到了冷遇。记者随机采访的手机用户大多反应如下:

  记者:你收到垃圾短信以后,通常会怎么处理?

  手机用户:Delete。

  记者:就是删掉?

  手机用户:删掉,不要看。

  手机用户祁先生也表示,他无法知道广告内容的真假,“因为这些发短信的人,我不知道他的身份是否合法”,所以他从来不回复,也不会相信那些广告。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短信总是不请自到、不期而至,再加之对产品质量毫无把握,绝大多数手机或者小灵通用户对垃圾短信都持十分抵制的态度。

  一名用短信推销打折饭卡的广告主就有这样的体会。他提到,有人打电话来说:不要这么发啊,是骗子吧?他们只好赶紧道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