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力源自高学历还是实践?

 Taylor 2006-04-20
能力源自高学历还是实践?
51job·bbs

    如今考研风盛行,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消息,2006年全国硕士生报考人数为127.5万,与去年同比增长9%。 与此同时,在本科毕业生遭遇求职“瓶颈”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面很宽。截至去年底,2005年上海高校毕业生高职生就业率达到94%,超过本科生的92%。

    一方是人往高处走,拼了命也要读研,另一方则是专业技能热门,不愁找不到工作。在这样的现象下,我们不禁要问:高学历就有高能力?能力更多的是出自书本还是实践?
    
    在这个貌似阳光灿烂却实是波涛汹涌,暗藏杀机的职场中,不积极进去就会被大浪无情的淹没。社会被人们改变,人们也一再努力适应社会。说到底,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

    南南: 我们在念书的时候,通常是听了父母的话,看了前辈的样,合着同学一起,填了所谓的热门专业,毕业出来以后,大家又挤破了头找工作。记得当时年纪小,一选专业就犯糊涂,反而等到工作后,才渐渐地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向。这时候有些意志坚定,毅力深厚的人再做深造调整。我有个网友,大学本科念的是化工专业,而且是全国重点的大学。他大学那会儿喜欢上了电影,老混电影论坛,工作两年后,毅然放弃了原来的专业,考编导系去了。此人乃牛人,但这也说明很多人是可以转行的。

    所以我觉着吧,不管是深造还是转行,只有工作了一两年后,才会更明白,这文凭是死的,工作经验和生活经历是活的。

    鬼鬼: 在学校的时候,我读的是土木工程学。如果不是钢筋混凝土的授课老师教学经验丰富,经常带我们到工地上看操作,结合实践告诉我们一些工作经验,恐怕书本上的那些理论到了社会上早就过时了,更别说如何具体操作。

    教育的滞后性是正常的,所以我们更要用实践来弥补。尤其是一些发展较快,国内外还没有完全接轨的技术。能力是日积月累的东西,只有在不断的知识吸收及工作实践上才可以达到真正的成长,课本上的东西可以说是基础,真正掌握还是在工作中学到的比较多。

    小鱼: 不少大学生如今都在抱怨“读书无用”,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或许还比不上一、两年的实习经验,试问读书是否真的有用呢?

    我身边也有这样一个例子:那时候表妹正为一道函数题而愁眉苦脸。吃饭的时候,她问我,“姐姐,将来工作的时候会用到函数吗?”我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因为至今工作5年了,我几乎就没有用到过函数。中国的教育体制虽然说一直都在改革,但改革始终都没有强化到个人能力的挖掘上。许多一开始就拥有很多天赋的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慢慢被同化和消磨,试问这样的读书作用又是什么?

    小夹子: 就目前而言,考研、深造就等于选择了更多的时间留在学校,社会的实践将会基本被抛在一边。相比早几年工作,踏上社会的人来说,宝贵的工作经验是他们不能企及的。学历的贬值,越来越强调的工作经验,两方面很难两全。虽然,高校已经重视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但仅仅作为一种姿态,或者程序化的进程,学生很难从中有所收获。

    如果按照如今考研人数增加的速度,那么本科生的今天就是研究生的明天。

    “脱节”意味为着两头的努力都化为乌有。知识还是知识,可知识无用之地就显得很可悲。最关键的是,我们为之用去的是被视为生命的时间。

书本+实践最为牢靠

    碧落黄泉: 全面的说,能力的获得来源于两个方面:学习与实践,高能力的获得应该是反复在这两者之间转换。比如大学毕业后工作一两年,再回去读书,然后再工作,这样的能力提升是飞速的。

    目前而言,选择读研还是选择工作要视每个人个人情况而定,没有绝对的正确之路。

    虽然学校学的和社会工作有些脱节,但是如果没有学校学的基础知识做铺垫,你根本连门在哪儿都不知道。学校学的只是方法,是基础,跨出校门工作了,并不等于你可以把书本抛开了,还得拿着书,把实践中得出的心得拿回来放到书本中加以检验,这样才能融会贯通。

    砂糖橘: 学校学来的知识总是过旧,而且与现实脱节是个大问题。所以我们才都抱怨学校学习的知识无用,企业也都抱怨招来的人有高学历却没有高能力。

    但是,我觉得有目的的充电学习和这个不同。深造和继续学习应该是有过一定实践经验,在工作中发现自己有不足的地方才会想到的。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学习,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能够更容易把书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能力。

    阿斯克尤: 在不同阶段,书本和实践发挥不同的作用。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指的是实践发展的瓶颈,而“百无一用是书生.”指的是理论发展的瓶颈。“唯学历论”和“唯实践论”都是静止的孤立的看待问题,违背了辨证法则。

    当我们遇到瓶颈的时候,我们去考虑突破是矛盾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客观规律的主观冲动,这是发展的看问题。当我们获得机会的时候,我们去考虑代价是矛盾联系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客观规律的主观冲动,这是联系地看问题。

    我们现在的教育有问题,没有真正的结合实践,所以花掉1/4的的人生去换高学历代价非常的高。目前的客观情况来看,脱产教育的价值在哪里?恐怕大多数情况仅仅是为了文凭证书吧?没有真正解决实践发展瓶颈或理论发展瓶颈,主观意识本身就是对客观矛盾的否定。

    李嘉城先生够成功吧,如果当初非要脱产学习,现在还有长江集团吗?爱因斯坦很有名吧,非要到下海实践现在还有“相对论”吗?在矛盾发展的关键点,我们联系的看问题,分析代价,就是发展的联系的看问题。

专家点评:考研是手段,不是目的

    职场是个名利场,您要把自己的职场当作一个企业来经营。在您决定是否考研、考博之前要衡量三个标准:第一是投入产出比,第二是时间投入;第三是风险评估。

    首先谈投入产出。在决定冲击硕士、博士之前,要先计算一下成本和收益,考研的直接成本大于等于十万元。这个成本投入是不变成本,也就是说,五年前考研的学生和现在的学生投入的成本是一致的,现在的自费学生的学费还有所上升。相比之下,考研的收益却直线下降,研究生的入职工资从几年前的四五千元很普遍,到现在的1500元,1700元也有研究生肯接受。(这个数字是笔者朋友公司实际存在的数字,来源绝对可靠。)。而考核考研收益的另一个指标,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入职薪酬差异,从前几年的1000元至2000元,下降到500元至1500元。打个比方,如果银行的利息在10%,那么把钱存到银行,有丰厚的回报率。如果利息在1%或2%,那么存款的收益率就下降了。可以考虑投资其他方向了。如果考虑到本科生工作三年后的薪酬与研究生入职的薪酬相差无几甚至高于研究生,那么您考研的投入产出就不那么成比例。结合实际的情况,理工科和咨询等技术性职位或希望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考研的投入产出比是比较高的,而文科,部分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就应该考虑直接就业问题。

    其次,考研的时间投入是巨大的。从准备考试到毕业的四年左右时间里,就业形势会发生很大变化。考研的同学们要考虑一下这种时间投入是不是最有效益的。用这四年的时间去社会实践一下,是否有更大的收益。我也曾经是考研大军的一员,后来有幸考上了。当时,网上流传有某师哥连续八年考研,这种精神也鼓舞了我。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八年的时间如果经营一个小企业,可能已经小有规模。在职场上拼搏,可能已经晋升到主管,经理的职位。对企业来说,招聘的时候会选择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还是连读了二十年书的研究生,答案不言自明。

    最后,考研的风险也要进行评估。考研的风险性很大,很多平时学习很好的学生,由于临场发挥等原因无法上线。学习一般的学生,这种风险更大。足球是圆的,考研、考博更是圆的。如果在准备考研,考博之前没有对这种风险进行充分评估,那最终结果可能是陪了夫人又折兵。分数没有上线,毕业生可能错过求职高峰,而在职人员可能影响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关系。

    说了这么多,不是否定考研、考博的意义,而是希望广大朋友们能事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认真衡量一下所付出的代价是否能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收回成本,获得收益。最近几年,考研热逐年升温。在庞大的考研大军中,在校大学生无疑是主力军。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让大家不约而同地走上了考研之路。考研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考研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希望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捷径,它已成为考生实现自己伟大梦想的重要桥梁。从大学到读研都是专业课学习和研究阶段,有了这段学习,人的知识面和专业理论将得到升华,能力也有所提高。

    但是,考研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在职场上求得发展,最后获得成功。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越来越大,考研不是唯一获得能力取得成功的途径,如果能找到一个工资水平一般,但又较大发展空间且有利于自己专业知识积累的工作,是不应该错过的,最重要的是看自己今后的发展潜力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如果要考研,也要和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吻合,否则是浪费时间;再有,选择导师也很重要,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导师没有项目,那导师就成了理论教练,学生就没有机会实践,只不过是多读了三年本科而已。(完)

专家简介:宏威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兼首席职业顾问 郭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