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log主题讨论与卡农换位...

 hongmu 2006-05-14
-只说 

只说收集的blog习惯,包括blogger行为,立原则不写的理由下定义回复对骂自恋倾向关注内容,今天只说考虑的是blog中针对某一个主题进行的讨论。(不要游园的“ 写什么日志全是习惯”是因为这些文儿,那只说罪过可就大了)

说起讨论,只说突然就想起卡农(canonic)来。这是一种音乐的形式,基本是以一个单一的主题相伴而奏,由加入的高低不同的声音唱出该主题的“副本”,最简单的就是重唱或者轮唱,用来很多人大合唱的那种。卡农换位是复杂的卡农,就是有这样一个旋律,原来的主题跳上时,它就跳下,似乎交换了位置。

有趣的联想,是吧。不同意见和看法的blogger们似乎就是不同音部的声音。每个blog文儿似乎都是他们在体演着主题的旋律,有的慷慨,有的柔婉,都是深深嵌着blogger的痕迹。它们是“旋律”的一部分,同时又是同一“旋律”的和声的一部分。它们共同组成了这支卡农,并且以自己随意或者严谨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奏出这复杂而优美的旋律。

我们看看对tags这个主题的多数的讨论。以及这一群朋友们是如何参与并“奏”出自己的声音的。
不能说最早,但是最强音。Tags,无序,分类和家族相似。看这题目,都中规中矩的打上了标点,就可以知道其严谨的态度,从信息构成到tags特性,还挖出维特根斯坦来证实其哲学思辨,一个字,弓虽。臭袜子、tags、哈耶克,先把这学究味最浓的两篇列在最前面。游园这篇文章,引入的观点很简单也很重要“tag是一种人类活动”,而且引发了K博提出了11大观点,包括“最本质的问题还在于:我们希望用tag干什么?”,这个当然还是在游园的回复中,其后总结在关于RSS应用的断想,深入了此点“‘谁’希望用tag干‘什么’”(同方向的这篇,也是深入考虑的文儿,而且挺有意思)。其实主题发起在furl和Technorati  ,10PlacesOfMyCity ,惯于思考的blogger们接下来就思考Folksonomy(社会化书签的专业词汇)的 (很多,我不得不每个字一个链接), 到了365Key的tag (注意,这里已经没有了“s”),  已经很具体了,呆若木鸡的解释简洁而清晰,还说了应用方向。但到此时,圈子内对于tag的认识也并不清晰,以至keso又出来解释了tag与关键字的区别(其实更早也有,只是影响不大,呵呵)。这时与各方面的应用和比较也开始了,以tag和搜索基于社会书签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为代表。与之同时关于tag本身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入,tag会死于垃圾信息吗网摘的“危”与“机” 。只说关于tag的开篇是很有意思的一篇文儿:一片竹林的标签,以虎丘的一片竹林为例,开始进入一个标签的世界,这是一个简化再重组的过程,是一种再思考。(这里用的是“标签”这个汉语代替了tags的说法)。说明标签是语言对世界的辅助并强调它是小众的游戏。不过,keso和更多的人都说这是对标签的低估,虽然只说持另外的意见。

在众多说法之中,标签用于分类的是最多的。94smart对365key费了很多苦心(只说虽然不代表365key,不过还是能说声谢谢,费心的还有undersound,看他的辩护),不像只说这样,在建议365key引入斑竹机制解决主页内容芜杂,分类不精确的问题之前,还要先教教大家如何利用热门标签作弊,不过也有堂皇的理由:“大家都作弊,胜于只有少数人做弊。只有作弊的人多了,规则才能更快的得到改进”。tag——我分类更支持tag的分类,一家著名的blog服务运营商blogbus在5月10日上线文章标签系统,强制取消了分类。相应情况参考让我们吵吵blogbus文儿。那边列举了10多个因为tag和分类的探讨(1234567891011121314

关于tag的本来特性,无序性说得最多,尝试解决的方案也最多。引入foldercluster表示文档相似资源展现

另外,只说推荐一些文儿并以简要的语言说明一下文儿中的意见,原谅可能存在的片面:
Folksonomy论文,从元数据出发,包括社会性应用等方面。甚至分析了社会性标签进一步应用的方向,虽然显得太简单和空谈。

tag literacy,只说关于规范标签语法的就是抄袭于这里。

无序的小tag,说明了意义不明确的词是不适合做tag的,所以“小的tag”才更有用。

Tags对于搜索引擎的作用远大于个人,说明要发挥标签最大的功能, 不可避免地要与搜索相结合。

我对标签三个问题的理解,包括tag不适用于个人信息么?对个人标签膨胀的担心。用户标签很随意么?作者归纳得很清晰。(另外,zheng,你的订阅中的url有问题哟)

关于tag,tag的数据与商业智能。

标签,spam的下个目标?,标签跟留言没有什么两样,用来说明标签会受到spam的攻击。

标签广告,似乎还没有太多人说标签广告的话题。

标签与黑名单引进,黑名单可以解决标签内容芜杂的问题么?

Tag,生日快乐 ,这是blogbus团队,很亲切的样子。


像这样的卡农转换的复杂讨论随时都存在于互联网上,存在于blog中(音乐好像是一群精心搭配的人一起交谈-巴赫语),也许你对于标签不感兴趣,你一定能找到你所感兴趣的,并且参与其中的一个声部,帮助奏出更美妙的乐曲。这样,也许你就不会怀疑本文儿存在的意义,形式搭建在不同的方式参与融合的基础上,你看到的内容,包括本文儿(令人惊奇的是它还包含一个主题或者它的暗示),是展示主题的一个层次。你永远无法也没有必要弄清它上下各有多少层次,以后还会因你和其他blogger们的加入增加多少展现层次。你可能从只说这里初次接触,你或者还认为只是少数占主导地位的blogger可供指引方向。随着理解的深入,你会发现无穷无尽的微妙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