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返本归真之真法

 昵称6052 2006-05-30

历史真貌:东周之诸子百家争鸣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作者:心缘
 
在春秋战国数百个诸侯国家兵戎相见、弱肉强食之际,却出现了道家、儒家、兵家、墨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等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左传》、《春秋》等详尽记载当时历史的著作也相继诞生。这场“百家争鸣”的壮观场面比欧洲的文艺复兴早了将近2000年。

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个人以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私欲的增加,上古时代的大道以及夏商西周时的贤王治世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让位于现实的“利益”,比如君王谋求疆土的扩张,以获得国家的强势地位;百姓则“货力为己、各私其私”;因而各国间征战十分频繁,弱肉强食、强者为王的法则而非德行逐渐成为人们的衡量标准。

处此乱世之时,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迫切希望寻找到治理国家、挽救时弊的方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诸子学说纷纷登台,针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解决办法,包括如何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不过,虽然学说众多,但代表整个时代变化的主要是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农家等。特别是儒道两家,对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后世诸多学者称颂这一时期为中华文化、思想与智慧大发展的时代,但是被后世尊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子,却十分怀念远古大道盛行和周公治世的时代。他在晚年的时候,喟然叹道:“凤凰不再飞来,河图不再出现,我也很久没有梦到周公了。泰山啊,将要崩颓;梁柱啊,将要坠毁;圣人啊,将要枯萎了。”

而和孔子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觉者老子也在他千古传世的《道德经》中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无疑老子认为道德远远高于仁义,故曰:“大道废,有仁义。”意思是说,因为大道没有了,才追求仁义。

老子進一步阐述道: “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在现代人的概念中,仁义、智慧、孝子、忠臣的出现都是值得庆幸的喜事,然而老子却认为这些都是大道没落、社会混乱、道德下滑的结果。

为什么二千多年前的老子和孔子会发出如此的喟叹呢?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得到某些启示?且先让我们走入他们的世界。

道家:返本归真之真法

道家的鼻祖---老子

老子姓李,名重耳,字伯阳,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的人。传说他的母亲有一次看见空中大流星飞过后就怀了身孕。由于是上界的神灵之气出现在李家,所以老子生下后姓了凡人的姓李氏。有人说,老子生于开天辟地之前,是天的精灵神魄,自然就是神灵了,又有人说,老子的母亲怀了他七十二年才剖开左腋生下了他,一出生就是白发苍苍,所以才名叫老子。后世的另一种为众人所普遍采纳的解释是,“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 “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老子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十分长寿,据说活了二百多年。他历经文王、武王时期,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和柱下史(相当秦汉的御史),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相传其气质禀赋也与众不同。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老子受牵连而被罢免官职。为了避免祸害,老子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

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守关的令尹喜通过占卜预知会有神人从这里经过,就命人清扫了四十里道路迎接,果然是老子来了。老子在中原一带都没有传授过什么,他知道令尹喜命中注定该得道,就在那里停留下来。

有一个叫徐甲的人,从少年时受雇于老子作仆人,老子每天大约应付给他一百钱,一共欠了他七百二十万钱的工钱。徐甲见老子出关远行,想尽快讨回自己的工钱又怕不可能,就求人写了状子告到令尹喜那里。替徐甲写状子的人并不知道徐甲已跟随老子二百多年了,只知道他如果索回老子所欠的工钱就会成为富翁,就答应把女儿嫁给徐甲。徐甲见那女子很美,更加高兴,就把告老子的状子递交给令尹喜。

令尹喜看了状子大吃一惊,就去告诉了老子。老子对徐甲说:“你早就该死了。我当初因为官小阂穷,连个替我打杂的人都没有,就雇了你,同时也就把‘太玄清生符’给了你,所以你才能一直活到今天。你为什么要告我呢?我当初曾答应你,如果你将来進入了‘安息国’,那时我会用黄金计算你的工钱全数还给你。你怎么竟这样急得等不了呢?”说罢就让徐甲面向地下张开嘴,只见那‘太玄真符’立刻被吐了出来,符上的朱砂字迹还像刚写时一样,而徐甲则顿时变成了一具枯骨了。

令尹喜知道老子是神人,就跪下磕头为徐甲求情,并自愿替老子还债。老子就把那太玄真符又扔给徐甲,徐甲立刻复活了。令尹喜给了徐甲二百万钱,打发他去了。令尹喜向老子恭敬的执弟子之礼,老子就把长生之道的秘方授给了令尹喜。令尹喜又向老子请求更進一步的教导训诫,老子就口述了五千字,令尹喜回去后记了下来,这就是老子著名的经典《道德经》。因此,老子被认为是道家的鼻祖。后来令尹喜按照老子的教导去修行,果然成了仙。

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思想,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前37章为卷上,后44章为卷下,共 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其基本思想范畴是“道”,故称道家。“道家”之称最早见于汉代司马迁的《论六家之要指》。

后世有许多人将《老子》一书只看作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但是真正有缘的人却将其视为得道修炼之法,并依此進行修炼,达到了返本归真的人生目地。正如老子在开篇中就讲:“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的“道”不是“常道”,而有道的他与俗人也有着天壤的差别,“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二十章)。

在第七十章中,老子進一步说明真道的可贵:“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有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正因为他不是一般的“道”,不是随随便便让人得的,所以才非常珍贵。而大道传出,身在人世迷中的人们态度也是不一样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四十一章)

为了让有缘人得道,让上士最终返本归真,老子在短短的5000字中告诉了人们这个“道”的含义以及与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的关系,如何做人并最终如何达到返本归真等一系列问题,而对其他问题的阐述恰恰是为了那个最终的目地做铺垫。老子为了让修道之人明白修道之法,还多次谈到了有“道”的圣人在面对各种问题时是如何做的,以此作为人们的榜样。以下我们分别就上述问题,结合老子的著作加以阐释。

*道的含义

《老子》第一篇开篇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所说的这个非同一般的“道”究竟是什么?老子描绘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正是这个神奇的“道”,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却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老子告诉我们:“道之为物,惟恍惟忽。恍兮忽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被称为天地之母的“道”,自然就是宇宙万物发生起源的根本了,有研究者指出,有和无是“道”运作时的两种状态,无是产生天地的动力;有是万物的本始。所以老子最后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个称为宇宙本源的“道”生发的结果如何呢?老子告诉我们:“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整个宇宙的演变正是在道的作用下开始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即顺乎自然和无为。那么,既然是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这其中是否也包括这个宇宙中那些高于人类的生命的产生和发展?那么他不就是造就这层宇宙生命,包括人类的这层法吗?不就是规范人类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最高法则吗?

在第三十四章中,老子又讲道:“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如果人类按照这个“道”的要求去做,不就是一种修道吗?不就是在返本归真吗?那么具体该如何去做呢?老子同样给出了答案。

*返本归真之法

老子认为社会文明的发展导致人类对名、利的追逐,从而扰乱了人们的心性,失去了本真。仁义、孝慈、忠臣的出现正说明社会道德的败坏。正因为社会中存在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现象,所以人们才向往仁义、孝慈和忠臣。如果人人都相亲相爱,政治清明廉洁,这些就象普通衣食住行一样,没有人会加以倡导。为了让人们可以归真,老子传出了“道”。

真道是“世人认识上天的工具”(“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老子》第二十八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第五十一章)

真道具有的威力是深不可测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十章)

那么对于那些向“道”之人,如何能让其返本归真呢?老子给出的回答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

要向善。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第八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七十九章)

要杜绝各种妄念、欲望和执著心,做到无为和清净。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打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

修道的人要“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第十九章)

老子认为有道者不会“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第二十四章)

修道的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三十三章)
而“清静,才是天下的正道”。(《老子》第四十五章)作为一个真正的修道之人,就要摒弃人世间的一切杂念和欲望。

要重德。老子指出什么是真正的有道德,他认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老子》第三十八章)

修道还要坚信,老子说“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第二十三章)

老子认为古代真正的修道之人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老子》第十五章)

那么这个新人在达到“致虚极,守静笃。归其根”后,老子认为是“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第十六章)

即使是不修道之人,读了《老子》,也会明白做人的道理。而修炼的人和不修炼的人的区别在于:前者不追求人世的一切,不执著于人世的什么聪明、能耐,而求得的是返本归真;后者正相反,执著于人世的一切利欲。这正说明得到真道是如何的可贵。

后来的那些修道者,凡是遵从老子的道的,都是抛弃了世俗的荣华富贵,养身修性,而没有在险恶的乱世遭到颠沛坎坷。老子的道渊博深遂,源远流长,这是乾坤所定,所以后来修道的,也都把老子奉为他们的宗师了。

有道的“圣人”

在《老子》中,多次出现“圣人”一词。圣人”是与道合一的,他的使命是“做天下人认识上天的器具”。(“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老子》第二十二章)。

圣人的行为就是修道的人的楷模。圣人是“去甚,去奢,去泰”,意思是圣人是摒弃一切强求的、奢侈的和骄恣的东西。(《老子》第二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老子》第二十九章)

老子借描述圣人的行为,非常清晰的告诉了人们如何做人,如何返本归真。真是用心良苦。

道与人生及治理国家

老子告诉人们天地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万物生死都要顺其自然,因而人们在世间的生活也要顺其自然。

老子还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

道家的基本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治理国家,一切顺乎自然,对百姓采取不干涉和少干涉的政策,以无为为手段达到无不为的目地。

老子与孔子的思想碰撞:儒道的分别

孔子曾经去向老子请教《礼》方面的学问,先派了他的学生子贡去拜见。子贡见到老子后,老子对子贡说:“你的老师叫孔丘,他如果跟随我三年,然后我才能教他。”孔子见了老子,老子对孔子说: “善于经商的人虽然富有但却像什么也不拥有,德高的君子往往像个愚笨的人一样毫不外露。你应该尽快去掉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因为这些东西对你没有一点好处。”

老子问孔子读什么书,孔子说在读《周易》,并说圣人都读这本书。老子说:“圣人读它可以,你为什么要读它呢?这本书的精髓是什么?”孔子说:“精髓是宣扬仁义的。”老子说:“所谓仁义,是一种白白惑乱人心的东西,就像夜里咬得人不能睡觉的蚊虫一样,只能给人们增加混乱和烦恼罢了。

你看,那鸿鹄不用每天洗浴羽毛就自然雪白,乌鸦也不用每天染墨而自然漆黑。天自来高,地自来厚,日月自来就放射光芒,星辰自来就是排到有序,草木生来就有区别。你如果修道,就顺从自然存在的规律,自然就能够得道。宣扬那些仁义之类的有什么用呢,那不和敲着鼓去寻找丢失的羊一样可笑吗?你是在破坏自然规律,败坏人的天性啊!”

老子又问孔子,“你已经得道了吧?”孔子说:“我求了二十七年,仍然没有得到啊。”老子说:“如果道是一种有形的东西可以拿来献人,那人们会争着拿它献给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们就会拿它送给亲人。如果道可以说得清楚,人们都会把它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传给别人,那人们都会争着传给自己的子女了。
然而上面说的那些都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一个人心里没有正确的对道的认识,那道就绝不会来到他心中的。”

孔子说,“我研究《诗经》、《书经》、《周礼》、《周乐》、《易经》、《春秋》,讲说先王治国之道,深明周公、召公成功之路,我以此谒见了七十多个国君,但都不采用我的主张。看来人们是太难说服了!”老子说,“你那‘六艺’全都是先王时代的陈旧历史,你说那些又有什么用呢?你现在所修的,也都是些陈旧的东西。就像是人的鞋子留下的印,脚印和脚印,还能有什么不同吗?”孔子从老子那儿回来,三天没有说话。

子贡很奇怪的问是怎么回事,孔子说:“我如果遇见有人的思路像飞鸟一样放达时,我可以用我似弓箭般准确锐利的论点射住他制服他。如果对方的思想似麋鹿一样奔驰无羁,我可以用猎犬来追逐它,一定能使他被我的论点所制服。如果对方的思想像鱼一样遨游在理论的深渊中,我可以用钓钩来捕捉他。然而如果对方的思想像龙一样,乘云驾雾,遨游于太虚幻境,无影无形捉摸不定,我就没法追逐和捕捉他了。我见到老子,觉得他的思想境界就像遨游在太虚中的龙,使我干张嘴说不出话,舌头伸出来也缩不回去,我心神不定,已找不着自己了。”

这便是度人的觉者和人世中的思想家的根本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