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的支架——骨骼

 saliy 2006-07-21
                                    人体的支架——骨骼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肌所组成。全身的骨由骨连结连接成骨骼,骨骼是身体的支架,肌附着在骨骼上,它们具有支持身体、保护体内器官和进行各种运动等功能。运动,是肌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进行收缩、牵动骨,通过骨连结而产生的。在运动中,肌产生动力,是主动的;骨和骨连结分别起杠杆和枢纽的作用,是被动的。

成人有骨206块,每块骨都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完成一定的功能,因此,每块骨都是一个器官。

人体的骨架叫做骨骼,人体骨骼大致可分为躯干骨、颅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一)、躯干骨包括椎骨、骶骨、尾骨、胸骨和肋,构成脊柱和胸廓。

1、  脊柱

脊柱位于躯干后面正中线上,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连接构成。从侧面观察,可见脊柱有四个弯曲:颈曲和腰曲凸向前方,胸曲和骶曲凸向前方。这四个生理弯曲使脊柱增加弹性,可缓冲行走、跑、跳等运动使对脑和其它器官的震荡。

脊柱的功能除支持身体、保护脊髓外,还能做屈、伸、侧屈和旋转运动。

2、  胸廓

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骨和1块胸骨连接构成。胸廓是胸腔壁的骨性支架,对心、肺等重要器官有支持、保护作用,并参与呼吸运动。

(二)、头部的骨总称为颅骨,由骨连结组成颅,颅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占脑的后上部,藏有脑,面颅作成面部的支架。

(三)、四肢骨

人类由于直立姿势和劳动,四肢在功能上有了分工,在形态结构上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上肢骨及其骨连结与上肢的劳动功能相适应,骨的外形轻巧,关节运动灵活;下肢骨及其骨连结与支持和移动身体的功能相适应,其骨粗壮坚实,关节较为稳固。

骨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成人的骨坚硬有弹性。新鲜的骨可经受15公斤/平方毫米的压力,骨受压时会变形,除去压力后可恢复原形。骨的物理特性与化学成分有关,骨含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主要是骨胶原纤维,使骨具有韧性与弹性;无机物主要是磷酸钙、碳酸钙等,使骨具有坚硬性。成人的骨,有机物约占骨重量的1/3;无机物约占2/3,骨不但有很大的坚硬性,又有一定的弹性。幼儿骨的有机物相对多些,韧性较大,不易发生骨折,如受姿势不正等因素的影响易致弯曲变形。老年人的骨无机物的比重大,较脆,受外力打击或跌倒时容易发生骨折。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即关节)和肌所组成。在运动中,肌产生动力,是主动的;骨和骨连结分别起杠杆和枢纽的作用,是被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