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研体会1

 microwind 2006-08-26

260楼   偶今年的考研经验

最后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一年的体会
1  备考过程
关于时间安排,这个东西比较难一致,因为每个人能用的时间都不一样。去年这个时候,我是大三的在校学生,在北大选了实心和普心(花了父母1600金,心痛死了),虽然大部分时间花在这上面,但自己的功课总得稍微顾一下,生怕老师觉得我太不给他们面子直接给挂了,考研的人都怕两头空,这种心情在10月左右还会有。
下面是几个主要的时间段,供大家参考
1入门
在七月之前,我差不多在北大听完了每周的课,平时也看了看相关的书,基本上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菜鸟变成了个小虾。不过听实心的时候有时在睡觉(它的课在中午,往往是我本校的课上一会我就往那边赶,赶到时特累,午觉时间也到了,然后直接睡到听到老师说下课之类的话,特别奇怪人在上课的熟睡中对这类词的觉察域限扎就能这么低呢,谁明年上了去研究研究)
记得那个时候会在课余跟民族大学的一个研友(她也考上了)和其他的研友用书上的术语看看玩笑,学以致用。
英语的阅读基本上是天天做,这个相当重要,一定要持之以恒。
2暑假
专业课开始学第二遍,我没有查漏补缺的习惯,比较懒,之前学过的就是复习了,之前没学的和老师讲课睡过去的就稍微多花一些时间,还有些不懂的能问就问,因为不懂还是比较多,心里就想反正之后还有不少遍,就暂时留着。
政治还是没有开始
英语的阅读还是天天在做
3 9-11月
  花了一段时间强化背单词,这是这段时间印象最深的事情,按照艾宾浩斯那种记忆曲线背的,大家在网上能查到(顺序:1 2 4 7 15 30),其实这种方法大家不怕麻烦也可以在政治和专业课上效仿。
  阅读还是在天天做。
  政治开始每天看了,我的计划是比较详细的,公共课和专业课每天看多少章,怎么复习,怎么做题,只是没全完成。产生挫折感的同时,深深地感觉到,做个细致的量化的计划,一定比没做这种计划学的东西多。但挫折感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一点时间什么都不想做,不知道是不是算扯平了:)。
对策呢,就是这种时候去做点自己喜欢,能放松的事情,太憋自己了不好, 玩一会,有点虚度的内疚感了回来学习保证状态巨好(好像是废话)
4 11月—考前
  但需要提一下的是,至少在11月中旬后专业课这边所剩下的工作就应该是巩固和背诵了(心理素质巨好的另当别论),所以大家在制订大致计划时一定要要注意。
我在考前两个月没怎么看进书,包括公共课,就是因为专业课还有一些不懂的,心里老究着不放,一翻开书,就在想这还有不懂的,那还有不懂的,很郁闷,干脆一怕脑袋,回去看柯南解解闷,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就是柯南的主线全看完了。那段时间特别痛苦,整日都是不看书空虚,看书郁闷的状态。呵呵,实在把我逼急了,去报了一个凯程的考前冲刺班(关于京城的辅导班下面有些介绍。绝对良心)。
所以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好好计划,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考前翻开书头会大(至少我和我熟悉的几个人会这样),解决的最好方法还是说自己在之前有个精简的笔记(或者像普心或实心那种大题作为提示性线索),最后阶段就是看着它们,对自己复述或写,想不起来再看书,否则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哪些能答出来,到了考场才知道的话……..

 

5、    最后的结果
等啊等啊,终于等到了复试通知。
一般来说,考生需要在接到复试通知后跟导师联系(不在北京的邮件最好,电话有点唐突),说明自己的背景,询问老师是否还能带研究生,自己怎么准备复试。

偶觉得这个相当重要,比如我的导师让我去看一本新的书准备复试,而另一个文化方向上的女生就被告知复习和初试一样的内容就行,这样应该说进去问的问题会有些不同。

关于研究计划,一般会先包括自己介绍(跟简历一样,要会显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之后再是自己的计划,偶是跨专业的,写不出什么细的,只是写了一些对与自己工科背景的人力资源相关问题的看法

复试时要看看导师和相关方面最新的研究了,至少把北大心理系网页上那些大的研究看看,再是就看看相关学术杂志的研究,对写研究计划很有好处,而且复试时老师会问你到“最近有没有看看什么研究之类的。至于去哪查,北京的可以去北大图书馆或心理系图书馆(5RMB/次),里面的老师都很和善:),外地的一般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会有不少期刊,偶也用过。

复试完等消息的时候很难受,什么也不想做,自己根本不愿意去想,但会有朋友和同学问到,特别痛苦。

等了一个礼拜吧,没有消息,就自己过去看。结果教务处的老师告诉我没什么问题, 北大是先通知被淘汰的,所以上周还好没接到消息:)。然后头很空,估计被幸福撞晕了,有点缓不过来,马上到哲学楼西边的小操场去坐了好一会,然后给爸妈打电话……

2 专业课信息部分:
1、参考书的选择:
多看些官方指定外的书,特别是普心类的,对了解心理学的全貌有很大的好处,一般看书,需要遵循这样的流程
故事---理论---实验
统计的话(推荐从英文书看起,最后考试的大多数东西是基础的,看英文书有助于深入理解),可以和这些书并行着看,因为话语相当相当的简单,如果有点不明白的话,看看甘老师的ppt上的东东很快就ok了。


普心《人格心理学概要》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探索心理学研究的历史》
《普通心理学学习手册》
《心理学思想的流变》《现代心理学发展趋势》
实心 除指定教材外推荐参考书
  《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适合大家入门看)
《心理学实验纲要》(北大版)
《心理实验方法》(吉林教育出版社)
统计《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A First Course for Students of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的多元回归,因素分析这两章
《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  因为出得很晚,所以我没怎么看
  1-17章跟讲义上差不多,18-20没怎么看,所以今年的那几个选择题基本上靠猜
  但是21章是很值得大家多看看的,类似于这种东西很能让人深入理解和比较各种方法, 就比如像英文统计书上的box这种东西,大家学完基本的东西后了,一定要把它们都看懂

3、关于辅导班:
考北大心理的,双跨的人太多,所以大家都会有选择的上一个辅导班。
去年正式的也就2个,今年突然冒出很多,eel不知道怎么样,没资格评论。
去年我报了两个,一个是凯程的考前串讲,一个是长线的(上了5个月,每周半天,大家都听过名校之梦这个网站吧,是里面一个咨询员办的,可惜今年好像他不做了)。因为前面提到过,我在考研后期基本看不进书,有这种机会可以听听。而且在复试阶段,也确实向两个班的老师请教过,关于复试和个人研究计划怎么写,我想这是更重要的吧,应该说信息性上的东西挺足。

4、复习方法。
上周末的时候,有的朋友问,怎么用好书,每一遍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这个问题有点难回答,心理学这种东西我觉得是一种思想流的问题,因为根据基础和悟性,或者说个人兴趣,必然会出现有的板块比较熟,比较懂,有的还得等到好几遍之后才明白,之后才是说在理解基础上的背诵。打个比方,因为感兴趣,普心里社会和决策那块我很快就能说出个所以然,但感知觉那块始终不得劲,一直有点一片混乱的感觉。所以学习时一定要做到学习完做题,做完题后好好总结,之后不定时复习的习惯

  至少该达到的程度:是第一遍二遍下来,你能在迫选中做对大部分,第三第四遍下来,那些名词,现象,理论及阐述性的大题能自己闭上眼睛吹上一下。大家一定都在抱怨题太少,真题没答案(但除了统计,大多数答案其实就是就是根据书上的理论阐述,大家看一两编书后就不会这么着急了) 但个人觉得其实没多大问题。

  对统计来说  无论你用的是什么(3样东西内容大同小异,看英文能加深理解,)看完一章就得做下面的东西
1北大上课的习题(大家都有吧,有答案的)2前面的题量是远远不够的,英文统计书课后的习题(偶数题有答案)才是最大的来源,自己做题需要按甘老师讲义上的步骤做,一来考试时可以多拿分,二来思路清晰,便于尽快掌握方法。3北大版的中文统计书(这本书18-21章是英文书和ppt没有的,去年考试考了一些概念性的东东)--综合性练习,适合在学习后期做4历年真题 这个东西一定要在考前弄得七七八八。绝大部分分数都是很基础的,需要拐弯的地方不太多,只要把前3项做好,至少能拿80%的分数。
P.S 统计做题,在平时做题需要提高速度,但不是说就以降低正确率为代价。因为最后和实心一起考,一般来说先做统计是明智的选择,它的题会就会,不会就不会,答题时应该尽量把时间留给可以发挥的实心上:)

普心:看完书1从心理学与生活的配套习题做起,每看一章就该好好做每章相应的题,上面题型丰富(简答,选择,判断等),基本上覆盖了核心知识点
2本科生的小测验,半期,期中考试题,历年真题
3gre中psy sub的题目,以前的有师兄说可以参看参看,但从我的感觉来说做了上面的题有百益而无一害。它的出题方式让你很容易的理解和比较相关知识。

自己总结一个普心的知识结构也是很重要的,换一种方式贯穿知识点比自己机械的重复看好得多,打个比方,总结关于中西方个人和集体主义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原因,爱,在集体中表现,自尊,)。


实心:不同于普心,纯粹背的和比较难理解的东西更多,个人觉得,比较好的方法是这样,(虽然我也没全做到),在第二遍开始看书时就应该边看边记下每章的要点或者总结出结构,这样看完之后,马上看着笔记去想或者复述,想不起来的就看看书,做做标记。一些东西暂时看不懂没关系,但得用小本记录下来,方便日后讨论请教和回顾。(这个方法对普心,统计也适用)

但需要提一下的是,至少在11月中旬后专业课这边所剩下的工作就应该是巩固和背诵了(心理素质巨好的另当别论),所以大家在制订大致计划时一定要要注意。

小结:
罗嗦一句,计划的制订(包括公共课)需要量化和具体化(每月,每周,每天做什么,怎么做),做多少),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己的潜能。
具体多少施行一段时间自己再合理调整调整。稍微松一点,前几天校运会里比赛时那些对自己状态心里没数,先冲得最快的人往往最后跑不起来,得不到前面的名次。

  我最爱的运动除了足球就是马拉松,每年在国际马拉松的后半程里,很多人的腿都是拉伤或者抽筋了,但是很少见人放弃,你能看到很多人瘸着腿完成最后一段,因为我们都清楚我们都完成了很多很多,只要坚持下去,我们就胜利了。 考研是一场更艰辛的马拉松,但是很多人在最后放弃学习,去找工作,或者什么的,就是因为他看不到自己已经做了很多很多了。如果有人会觉得自己没希望而放弃时,提醒自己:那些考上的并没比自己多做多少,只是他们坚持了下去。

 

之前的四年

  起初想要报考北师大心理学院,仅仅缘于很单纯的理由——不用考数学嘛,而且听上去好象挺有意思。跨校跨专业。那时候也没想到一考就是五次。前三次连书都没看完一遍就去参加考试了。第四年才算看完了一遍,个别的科目看了两三遍。结果有一门专业课离复试线差了两分,别的都上线了。这里只讲讲第五次。我是边上班边准备的。

8月之前

  这段时间并没有很大强度的学习,每天也就一两个小时,主要就是看看英语。英语是适合分散学习的一科,不大可能在极短的时间里提高太多。我是不大喜欢做题的,只喜欢读好文章。多读多背是学英语的金牌规律,所以准备周期最好长一点。到了下半年,每天做一两篇阅读理解,保持状态就行了。可以省出更多的时间学别的科目。我觉得人的精力有限,如果一开始就学得很辛苦,最后该使劲的时候反而使不上了。在看学校指定的参考书之前,可以看几本别的相关书籍,推荐《实验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和《实验心理学》(北大版),有些基本原理解释得很清楚,比如前者的相关和后者的信号检测论,尤其对于跨专业的学生帮助应该很大。

暑假:参加专业课辅导班

  我最担心的还是专业课,公共课每次不用专门准备也能过线的。北师大心理学院判卷子的严格程度是非常有名的。一直觉得看专业课不得法,知识点太多太碎,合上书就没有脉络,整理不清。同学告诉我在网上看到凯程辅导班招生,我想不妨一试。事实证明这一投入是很值得的。凯程辅导班一上来就帮我解决了最头疼的实验设计问题,然后点了每门课程需要仔细看的重点部分,并提供了答题思路。一下子觉得找到钥匙了。另外一个意外的收获是,结交了几个研友,可以交流信息并互相鼓励。

9--10月

  开始按部就班的正式复习。学习的环境也很重要,图书馆就很好。我总是倾向于制定很多不可能完成的计划,后来干脆不定太细致的进度了,订计划的时间不如用来多看几页书。每天看1小时政治,1小时英语,2-4小时专业课。专业课边看边做提纲式的笔记,一来可以帮助集中注意力,二来笔记简明扼要,方便快速浏览。第一遍看书一定要仔细,尤其是普心,连小字体的视窗也不可放过,可能会考概念,比如考过感觉剥夺。我个人认为,理论部分的概念是很有难度的,总是会出其不意,而且要写得很详细,这一点也多亏凯程的老师提供范本。不过概念很少会重复考。这两个月是我效率最高,冲劲最足的阶段。

11-12月

  这时候觉得专业课时间太紧,几乎放弃了英语政治,把时间全花在了那八本书上面。细小概念不去具体背了(但考试时候“学习”这个概念我没答好),从大处着手,建立整体感,能从头到尾梳理出大概内容。普心看得最细,每一章从头到尾几乎可以逐段文字复述主要内容。发、教心主要梳理几大流派并作比较,实心统计测量重点看原理,北师题目的好处是不考计算。买了几张一开的白纸,把要点抄在上边,连刷牙的时候也可以看。快速的过几轮书。

  真题的参考价值很大,你会从中发现重点的章节。但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轻易漏掉哪一块。非重点不是不用看,是不用背。但万一考出来,多少也得擦着边写出些相关的东西来。

  这段时间效率总是不太高,很容易失去信心,觉得考上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似乎什么都不会,看了就忘,动辄就悲观紧张。调整心态是很重要的,不必想得太远,只想我今天又看了一点,就是又进步了一点,离目标又近了一点。

1月

  备战。千万不能太疲劳,以免影响发挥。两天四场十二小时的考试实在是一场恶战,需要体力的支持脑力才能更好的发挥。考试的两天我竟然失眠了。

补充

1.考研不要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要么好好准备,要么干脆不考。

2.考研是拼毅力拼恒心的过程,找个研伴一起学习更有利于监督自己。

3.心态很重要,关于结果会怎样,不用过多考虑。要一心一意。

4.我一直没有联系到导师,还是被录取了,这里是很公平的。

5. 建议买最新版的参考书。

6.专业书的顺序:普心,发心,教心,统计,测量,实验。这几门课是互相补充的。多看几遍就明白了。

7.很多人谈到考研学习时间,都说最后两月每天会学12小时。我是从没达到过的,效率也很重要。

 


282楼   转贴:个人一点考研感想,现与大家共享

自助者天助-我的考研经历
可能我的经历跟很多人的相似,我没有什么名校背景,也不是心理学的科班出身,只是一个来自山东某九流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历经了一次考北大心理学的失败后,仔细审视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对自己的前途未来做了一番估量后,决定考川大的精神分析。

当然我最开始想的精神分析跟我实际了解到的并不相同。所以在此我也要劝告各位同学,如果你想报考精神分析的研究生只是觉得这个专业很新鲜名字很响亮,或者因为学心理学看起来很酷,或者只是为了拿一个文凭好找工作,那我奉劝还是考虑其他的学校吧。霍老师曾经说,中国只有我们这一家精神分析硕士点,我们的资源很宝贵,我们的目的就是培养分析家。

说实话我也曾经犹豫过,也曾经对精神分析产生过抵触,特别是刚进入分析的那些日子里。但是我得说,如果你真的想要考精神分析的研究生,那么还是尽早来接受分析吧。只有通过分析,你才能明白很多精神分析的看起来很晦涩的理论。

 

我从去年9月底进驻川大,开始接受分析,听霍老师的课,系统的复习各门课。我之前考过一年北大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虽然是飞蛾扑火但毕竟让我有了一定的心理学的基础。而弗洛伊德的相关书籍我在大二的时候就看过了很多。我并不是从零开始,也正因为此,我从来都没有惧怕过任何对手,包括那些科班出身的。只要你能看清自己,肯努力,那么胜利就是属于你的。所以我现在要告诉那些没什么基础却决心要考精神分析的同学,现在开始努力,还不迟。

 

那我现在说说我的各门课的复习心得。当然以专业课为重点。

普通心理学:

对这门很基本的课程我的理解就是,这门课需要大量的涉猎。我当时对孟昭兰的那本普心已经很熟悉了,但是通过对历年试题的考察我发现心理学的考研试题是以这本书作为基础的(这从03年解答题第2题就能看出来)。所以在复习中仍然以此为基础。重新对这本书进行精读,重新做了笔记。只看这一本是远远不够的,看看历年试题也知道,需要你有很广的知识面。我还看了北大翻译的心理学与生活,中科院翻译的库恩的心理学导论,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把这些书上的觉得有用的知识点补充到笔记中去。还有生理心理学也看了神经那部分。看的时候不能只是死读书,要有针对有重点的看。比如普心的生理心理学那部分,就是一定得灵活理解,死死记住的。而象那些思维啊等等就可以少放一点心思。

总之,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过,把书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普心还是能看明白的。

 

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看起来会很难,考研指南推荐了那么多的书,很多人看到那本上下册的赫根汉就晕倒了。我没有为心理学史看很多的书,我承认。我只看了高觉敷的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和叶浩生的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关键在于你要真正的明白到底是谁干了什么。是谁创立了什么学派,他受谁的影响,他又影响了谁,他写了什么书,他的理论有什么独创,又有什么不足,他有什么经典的实验。等等等等吧。还有就是科学心理学之前的人,要多多重视。看看考题就知道了。当你能够系统的理清这些东西以后,对付考试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值得注意的是一定把心理学史与普通心理学结合起来复习,互为补充。学派是一根轴,时间又是一根轴。

 

精神分析:

这个是最需要时间的专业课了。无论对于谁来说都是。不管你是不是心理学的科班出身。也不管你看了多少弗洛伊德看了多少荣格阿德勒卡伦霍妮弗洛姆。你要做的是重新用拉康派的东西去再次深入精神分析的世界。弗洛伊德的书是一定要看透的,我的方法是以精神分析引论和引论新编为基础,然后看到其中涉及的问题再去阅读释梦,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性学三论,等等。看看少女杜拉的故事也许能更好的帮助你理解问题。霍老师是法国拉康派的,所以拉康的东西也一定要看。三联的拉康选集就别看了,翻译很成问题,而且对于应试也是没什么好处的。这里我只推荐河北教育出版社的《拉康-镜像阶段》,是日本人写的由中国人翻译的。里面的术语很贴近霍老师的风格。而且也不是很晦涩,但只是相对而言。我当时就很深入的看了这本书,可是还觉得不够,因为毕竟不完全是霍老师的那套东西。所以我建议去看成都精神分析中心的霍老师翻译的《语言与精神分析》,包括弗洛伊德部分和拉康部分。初看会觉得很难懂,但是一定要硬着头皮看下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看懂了这些对于你理解弗洛伊德理解拉康甚至理解霍老师的观点都是大有裨益的。还有秦老师翻译的Mary Klages《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介绍》。这些对于更好的理解拉康都是必须的,我认为。还有就是去听霍老师的课,以及接受分析。

  国内研究拉康的很少,我们也没有什么途径能方便的接触拉康的那些理论。这些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方法了。我强调一下辅导班的重要性。可以这么说,在上了辅导班以后我才真正的确定了自己的愿望,才可以说是多少明白了一点拉康明白了一点霍老师。通过复习你会发现你了解拉康和霍老师理论的念头是多么强烈,而辅导班给了你这个机会。辅导班没有什么所谓的漏题啊内部资料啊,但是师兄师姐会帮你梳理知识会帮你了解霍老师这一段时间的研究重心,在很多你不明白的问题上,让你茅塞顿开。这是我的体会。我到现在仍然要感谢辅导班的师兄师姐感谢辅导班的同学。

在这里我再次强调来成都接受分析的重要性。不接受分析就不会被录取这差不多已经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则了。很多人不理解。霍老师说这是因为,通过分析你才会明白你是否真的能够接受精神分析这门学科,才会明白你是否真的想成为一名分析家。霍老师也不希望考进来的学生对分析持否定和反对态度。而且,只有通过分析你才能明白一些事情。例如症状究竟是如何被解除的。这是用言语很难说清楚的问题。

 

政治:

9月份开始看也不晚。先找大厚本看,然后做章节题。到后期开始适当做一些模拟题。我上过冲刺班和点题班。自己感觉还是很有用。我政治考了76分。最后那两个周的苦背(拼命背题)和巧背(知道该背哪些)起了很大的作用。

 

英语:

真题一定要看透,单词一定要背熟。这是最基础的两件事情。空中楼阁是不存在的,英语也一样。基础打不好,盲目拔高根本不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再做一些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好时间的分配。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最后背一些作文模板。我只上过一个商志的作文班,只背了一个万能模板。就全搞定了。我英语考了70分。不是很高。但是我六级没过,四级也只是勉强考了60多分而已。其实我个人感觉四川地区阅卷,对主观题还是很宽松的。

 

另外有人问我训诂学和逻辑学的问题,那些都是复试时候的科目。现在没必要为此付出太多宝贵的时间。等初试结束,知道结果了,再去准备也不太迟。

 

天道酬勤,自助者天助。在我放弃了一切,一个人在离家2500公里的成都奋斗的时候,我常常对自己说这两句话。整整4个多月,我连川大校门都没有出去过几次。每天吃饭象打仗,睡觉只有7个小时,从早7点半到晚11点半自习。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只有我自己和我的书。但是当成绩出来的时候,我感觉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或许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的一段日子。要感谢一切帮助过我的人。要感谢那些嘲笑过我讥讽过我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