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楼 偶今年的考研经验 最后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一年的体会
5、 最后的结果 偶觉得这个相当重要,比如我的导师让我去看一本新的书准备复试,而另一个文化方向上的女生就被告知复习和初试一样的内容就行,这样应该说进去问的问题会有些不同。 关于研究计划,一般会先包括自己介绍(跟简历一样,要会显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之后再是自己的计划,偶是跨专业的,写不出什么细的,只是写了一些对与自己工科背景的人力资源相关问题的看法 复试时要看看导师和相关方面最新的研究了,至少把北大心理系网页上那些大的研究看看,再是就看看相关学术杂志的研究,对写研究计划很有好处,而且复试时老师会问你到“最近有没有看看什么研究之类的。至于去哪查,北京的可以去北大图书馆或心理系图书馆(5RMB/次),里面的老师都很和善:),外地的一般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会有不少期刊,偶也用过。 复试完等消息的时候很难受,什么也不想做,自己根本不愿意去想,但会有朋友和同学问到,特别痛苦。 等了一个礼拜吧,没有消息,就自己过去看。结果教务处的老师告诉我没什么问题, 北大是先通知被淘汰的,所以上周还好没接到消息:)。然后头很空,估计被幸福撞晕了,有点缓不过来,马上到哲学楼西边的小操场去坐了好一会,然后给爸妈打电话…… 2 专业课信息部分:
3、关于辅导班: 4、复习方法。 至少该达到的程度:是第一遍二遍下来,你能在迫选中做对大部分,第三第四遍下来,那些名词,现象,理论及阐述性的大题能自己闭上眼睛吹上一下。大家一定都在抱怨题太少,真题没答案(但除了统计,大多数答案其实就是就是根据书上的理论阐述,大家看一两编书后就不会这么着急了) 但个人觉得其实没多大问题。 对统计来说 无论你用的是什么(3样东西内容大同小异,看英文能加深理解,)看完一章就得做下面的东西 普心:看完书1从心理学与生活的配套习题做起,每看一章就该好好做每章相应的题,上面题型丰富(简答,选择,判断等),基本上覆盖了核心知识点 自己总结一个普心的知识结构也是很重要的,换一种方式贯穿知识点比自己机械的重复看好得多,打个比方,总结关于中西方个人和集体主义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原因,爱,在集体中表现,自尊,)。
但需要提一下的是,至少在11月中旬后专业课这边所剩下的工作就应该是巩固和背诵了(心理素质巨好的另当别论),所以大家在制订大致计划时一定要要注意。 小结: 我最爱的运动除了足球就是马拉松,每年在国际马拉松的后半程里,很多人的腿都是拉伤或者抽筋了,但是很少见人放弃,你能看到很多人瘸着腿完成最后一段,因为我们都清楚我们都完成了很多很多,只要坚持下去,我们就胜利了。 考研是一场更艰辛的马拉松,但是很多人在最后放弃学习,去找工作,或者什么的,就是因为他看不到自己已经做了很多很多了。如果有人会觉得自己没希望而放弃时,提醒自己:那些考上的并没比自己多做多少,只是他们坚持了下去。
之前的四年 起初想要报考北师大心理学院,仅仅缘于很单纯的理由——不用考数学嘛,而且听上去好象挺有意思。跨校跨专业。那时候也没想到一考就是五次。前三次连书都没看完一遍就去参加考试了。第四年才算看完了一遍,个别的科目看了两三遍。结果有一门专业课离复试线差了两分,别的都上线了。这里只讲讲第五次。我是边上班边准备的。 8月之前 这段时间并没有很大强度的学习,每天也就一两个小时,主要就是看看英语。英语是适合分散学习的一科,不大可能在极短的时间里提高太多。我是不大喜欢做题的,只喜欢读好文章。多读多背是学英语的金牌规律,所以准备周期最好长一点。到了下半年,每天做一两篇阅读理解,保持状态就行了。可以省出更多的时间学别的科目。我觉得人的精力有限,如果一开始就学得很辛苦,最后该使劲的时候反而使不上了。在看学校指定的参考书之前,可以看几本别的相关书籍,推荐《实验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和《实验心理学》(北大版),有些基本原理解释得很清楚,比如前者的相关和后者的信号检测论,尤其对于跨专业的学生帮助应该很大。 暑假:参加专业课辅导班 我最担心的还是专业课,公共课每次不用专门准备也能过线的。北师大心理学院判卷子的严格程度是非常有名的。一直觉得看专业课不得法,知识点太多太碎,合上书就没有脉络,整理不清。同学告诉我在网上看到凯程辅导班招生,我想不妨一试。事实证明这一投入是很值得的。凯程辅导班一上来就帮我解决了最头疼的实验设计问题,然后点了每门课程需要仔细看的重点部分,并提供了答题思路。一下子觉得找到钥匙了。另外一个意外的收获是,结交了几个研友,可以交流信息并互相鼓励。 9--10月 开始按部就班的正式复习。学习的环境也很重要,图书馆就很好。我总是倾向于制定很多不可能完成的计划,后来干脆不定太细致的进度了,订计划的时间不如用来多看几页书。每天看1小时政治,1小时英语,2-4小时专业课。专业课边看边做提纲式的笔记,一来可以帮助集中注意力,二来笔记简明扼要,方便快速浏览。第一遍看书一定要仔细,尤其是普心,连小字体的视窗也不可放过,可能会考概念,比如考过感觉剥夺。我个人认为,理论部分的概念是很有难度的,总是会出其不意,而且要写得很详细,这一点也多亏凯程的老师提供范本。不过概念很少会重复考。这两个月是我效率最高,冲劲最足的阶段。 11-12月 这时候觉得专业课时间太紧,几乎放弃了英语政治,把时间全花在了那八本书上面。细小概念不去具体背了(但考试时候“学习”这个概念我没答好),从大处着手,建立整体感,能从头到尾梳理出大概内容。普心看得最细,每一章从头到尾几乎可以逐段文字复述主要内容。发、教心主要梳理几大流派并作比较,实心统计测量重点看原理,北师题目的好处是不考计算。买了几张一开的白纸,把要点抄在上边,连刷牙的时候也可以看。快速的过几轮书。 真题的参考价值很大,你会从中发现重点的章节。但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轻易漏掉哪一块。非重点不是不用看,是不用背。但万一考出来,多少也得擦着边写出些相关的东西来。 这段时间效率总是不太高,很容易失去信心,觉得考上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似乎什么都不会,看了就忘,动辄就悲观紧张。调整心态是很重要的,不必想得太远,只想我今天又看了一点,就是又进步了一点,离目标又近了一点。 1月 备战。千万不能太疲劳,以免影响发挥。两天四场十二小时的考试实在是一场恶战,需要体力的支持脑力才能更好的发挥。考试的两天我竟然失眠了。 补充 1.考研不要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要么好好准备,要么干脆不考。 2.考研是拼毅力拼恒心的过程,找个研伴一起学习更有利于监督自己。 3.心态很重要,关于结果会怎样,不用过多考虑。要一心一意。 4.我一直没有联系到导师,还是被录取了,这里是很公平的。 5. 建议买最新版的参考书。 6.专业书的顺序:普心,发心,教心,统计,测量,实验。这几门课是互相补充的。多看几遍就明白了。 7.很多人谈到考研学习时间,都说最后两月每天会学12小时。我是从没达到过的,效率也很重要。
自助者天助-我的考研经历 当然我最开始想的精神分析跟我实际了解到的并不相同。所以在此我也要劝告各位同学,如果你想报考精神分析的研究生只是觉得这个专业很新鲜名字很响亮,或者因为学心理学看起来很酷,或者只是为了拿一个文凭好找工作,那我奉劝还是考虑其他的学校吧。霍老师曾经说,中国只有我们这一家精神分析硕士点,我们的资源很宝贵,我们的目的就是培养分析家。 说实话我也曾经犹豫过,也曾经对精神分析产生过抵触,特别是刚进入分析的那些日子里。但是我得说,如果你真的想要考精神分析的研究生,那么还是尽早来接受分析吧。只有通过分析,你才能明白很多精神分析的看起来很晦涩的理论。
我从去年9月底进驻川大,开始接受分析,听霍老师的课,系统的复习各门课。我之前考过一年北大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虽然是飞蛾扑火但毕竟让我有了一定的心理学的基础。而弗洛伊德的相关书籍我在大二的时候就看过了很多。我并不是从零开始,也正因为此,我从来都没有惧怕过任何对手,包括那些科班出身的。只要你能看清自己,肯努力,那么胜利就是属于你的。所以我现在要告诉那些没什么基础却决心要考精神分析的同学,现在开始努力,还不迟。
那我现在说说我的各门课的复习心得。当然以专业课为重点。 普通心理学: 对这门很基本的课程我的理解就是,这门课需要大量的涉猎。我当时对孟昭兰的那本普心已经很熟悉了,但是通过对历年试题的考察我发现心理学的考研试题是以这本书作为基础的(这从03年解答题第2题就能看出来)。所以在复习中仍然以此为基础。重新对这本书进行精读,重新做了笔记。只看这一本是远远不够的,看看历年试题也知道,需要你有很广的知识面。我还看了北大翻译的心理学与生活,中科院翻译的库恩的心理学导论,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把这些书上的觉得有用的知识点补充到笔记中去。还有生理心理学也看了神经那部分。看的时候不能只是死读书,要有针对有重点的看。比如普心的生理心理学那部分,就是一定得灵活理解,死死记住的。而象那些思维啊等等就可以少放一点心思。 总之,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过,把书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普心还是能看明白的。
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看起来会很难,考研指南推荐了那么多的书,很多人看到那本上下册的赫根汉就晕倒了。我没有为心理学史看很多的书,我承认。我只看了高觉敷的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和叶浩生的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关键在于你要真正的明白到底是谁干了什么。是谁创立了什么学派,他受谁的影响,他又影响了谁,他写了什么书,他的理论有什么独创,又有什么不足,他有什么经典的实验。等等等等吧。还有就是科学心理学之前的人,要多多重视。看看考题就知道了。当你能够系统的理清这些东西以后,对付考试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值得注意的是一定把心理学史与普通心理学结合起来复习,互为补充。学派是一根轴,时间又是一根轴。
精神分析: 这个是最需要时间的专业课了。无论对于谁来说都是。不管你是不是心理学的科班出身。也不管你看了多少弗洛伊德看了多少荣格阿德勒卡伦霍妮弗洛姆。你要做的是重新用拉康派的东西去再次深入精神分析的世界。弗洛伊德的书是一定要看透的,我的方法是以精神分析引论和引论新编为基础,然后看到其中涉及的问题再去阅读释梦,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性学三论,等等。看看少女杜拉的故事也许能更好的帮助你理解问题。霍老师是法国拉康派的,所以拉康的东西也一定要看。三联的拉康选集就别看了,翻译很成问题,而且对于应试也是没什么好处的。这里我只推荐河北教育出版社的《拉康-镜像阶段》,是日本人写的由中国人翻译的。里面的术语很贴近霍老师的风格。而且也不是很晦涩,但只是相对而言。我当时就很深入的看了这本书,可是还觉得不够,因为毕竟不完全是霍老师的那套东西。所以我建议去看成都精神分析中心的霍老师翻译的《语言与精神分析》,包括弗洛伊德部分和拉康部分。初看会觉得很难懂,但是一定要硬着头皮看下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看懂了这些对于你理解弗洛伊德理解拉康甚至理解霍老师的观点都是大有裨益的。还有秦老师翻译的Mary Klages《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介绍》。这些对于更好的理解拉康都是必须的,我认为。还有就是去听霍老师的课,以及接受分析。 国内研究拉康的很少,我们也没有什么途径能方便的接触拉康的那些理论。这些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方法了。我强调一下辅导班的重要性。可以这么说,在上了辅导班以后我才真正的确定了自己的愿望,才可以说是多少明白了一点拉康明白了一点霍老师。通过复习你会发现你了解拉康和霍老师理论的念头是多么强烈,而辅导班给了你这个机会。辅导班没有什么所谓的漏题啊内部资料啊,但是师兄师姐会帮你梳理知识会帮你了解霍老师这一段时间的研究重心,在很多你不明白的问题上,让你茅塞顿开。这是我的体会。我到现在仍然要感谢辅导班的师兄师姐感谢辅导班的同学。 在这里我再次强调来成都接受分析的重要性。不接受分析就不会被录取这差不多已经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则了。很多人不理解。霍老师说这是因为,通过分析你才会明白你是否真的能够接受精神分析这门学科,才会明白你是否真的想成为一名分析家。霍老师也不希望考进来的学生对分析持否定和反对态度。而且,只有通过分析你才能明白一些事情。例如症状究竟是如何被解除的。这是用言语很难说清楚的问题。
政治: 9月份开始看也不晚。先找大厚本看,然后做章节题。到后期开始适当做一些模拟题。我上过冲刺班和点题班。自己感觉还是很有用。我政治考了76分。最后那两个周的苦背(拼命背题)和巧背(知道该背哪些)起了很大的作用。
英语: 真题一定要看透,单词一定要背熟。这是最基础的两件事情。空中楼阁是不存在的,英语也一样。基础打不好,盲目拔高根本不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再做一些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好时间的分配。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最后背一些作文模板。我只上过一个商志的作文班,只背了一个万能模板。就全搞定了。我英语考了70分。不是很高。但是我六级没过,四级也只是勉强考了60多分而已。其实我个人感觉四川地区阅卷,对主观题还是很宽松的。
另外有人问我训诂学和逻辑学的问题,那些都是复试时候的科目。现在没必要为此付出太多宝贵的时间。等初试结束,知道结果了,再去准备也不太迟。
天道酬勤,自助者天助。在我放弃了一切,一个人在离家2500公里的成都奋斗的时候,我常常对自己说这两句话。整整4个多月,我连川大校门都没有出去过几次。每天吃饭象打仗,睡觉只有7个小时,从早7点半到晚11点半自习。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只有我自己和我的书。但是当成绩出来的时候,我感觉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或许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的一段日子。要感谢一切帮助过我的人。要感谢那些嘲笑过我讥讽过我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