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谣言与危机公关

 vipuser 2007-04-15
提起公共关系(PR),很多人以为就是靠拉关系等手段,帮助客户得到通常不容易实现的结果。要不就是作为委托公司的代言人,通过媒体对外发布新闻、产品、事件或者声明等与公众沟通的职能。——当然这并不正确,也并不全面。
 
1967年,萨菲尔所在德拉公关公司即将面临破产,他给《安妮》(ANNY,当时发行量很大的一份广告出版物)杂志的主编打了一个电话。
 
“乔,我给你打电话是告诉你德拉公司拿不到松下这个客户。”
 
“你们签不到松下这个客户?”
 
“是的,我们拿不到。我正式声明,这是个谣言。”
 
“我没听到过这个谣言。”
 
“那么我现在就告诉你,这件事情就只有你清楚实情了。”
 
当周,报纸的头条是:松下不会成为德拉的客户。第二周,萨菲尔又否认博登公司这个客户会成为德拉的客户,于是“博登向德拉说‘不’的新闻又上了头版头条。第三周,又一个否认又能一个头条。这时候,所有人都在谈论:这家新出现的、被媒体炒得很热的公关公司,势必与这三桩交易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
 
而在一年以后,萨菲尔遇到松下公司的总监,他对萨菲尔说:“我们没跟你接触过。”
 
“是的。”萨菲尔回答。
 
他接着说:“我们从没有要给你业务啊。”
 
“我就是这样跟媒体说的呀。”萨菲尔说。
 
这个故事阐述了谣言与公关的紧密联系,但那是在近40年前的事了,现在媒体可能并不容易那么被骗。然而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谣言在公关运用中的巨大威力。
 
谣言就是无中生有,你告诉媒体没有这回事,媒体也报道没这回事,但公众却会认为其中可能有蹊跷,从而形成谣言的巨大威力。
 
萨菲尔的例子,对德拉公司的出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却也不损害松下等企业的利益。然而在许多时候谣言却是一把双刃剑,或者干脆被利用为纯粹攻击竞争对手的工具。
 
我们知道谣言在公众心目中的真实性是不确定的,所以一些真假掺杂的谣言很容易误导公众,而形成十分显著的杀伤力。在笔者接触的许多企业危机管理案例中,攻击影响范围可以用一层层的同心圆来形容,同心圆是指企业的正常经营也即生存能力,外围的同心圆可指资金、市场、渠道、产品、技术、人员、领导人等等,离圆心远近表示攻击的敏感性。
 
谣言攻击通常针对资金链断裂、市场诚信问题、渠道变动、产品问题、技术侵权、人员对企业的抱怨、领导人的变动等等,因为这些变化都曾在一些不确定性,而谣言往往摆事实讲道理,讲坏的那一面。——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脱离这些因素存在,只要抓到一些微小变动,或者针对变动往负面分析,并在媒体上广为传播也就形成谣言。
 
对于企业来讲,机遇就是挑战,即便成功了也肯定有不足之处,所以不要认为企业只要不被人抓到把柄就不会有谣言。须知,制造谣言本身就是虚假结合,除非企业与世隔绝,因为即便企业公布一个振奋人心消息,谣言至少可以使人们产生对这个消息真实性的怀疑。而一旦公众产生怀疑,肯定是越抹越黑,这时候企业必须以第三方的方式来澄清事实,但如果谣言传播过广过深的话,公众可能宁信谣言也不信企业之澄清。当然,如果企业一向以来诚信指数很高的另当别论。
 
那么言归正传,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谣言制定有效的危机管理呢?
 
首先,任何情况下,都 “不应追究媒体”。媒体是企业的朋友,媒体之间也是惺惺相惜,很难想象一家和媒体过不去的企业,会留给公众什么形象。即便是万不得以,也应追究记者责任,而不是追究媒体责任,虽然可能媒体会代记者负责,但是媒体永远是对的,错的是记者,企业要挽回的是媒体的支持,而不是相反。
 
其次,分清楚谣言的善恶,区分对待。对恶意的要坚决追究法律责任,对中立的要诚肯听取对方意见,对善意的要虚心接受,并对公众表达企业已经接受一些意见。一句接受意见的话,比用一百句话去解释公众的意见错在哪里要有用的多。须知,谣言本身就不是有根据的,越解释问题越多,而不解释当然也不可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干脆设个意见箱,有意见来提,并定时解答一些被“关注”的问题。
 
第三,如果公司处在非常时期,比如上市之前,被收购之前,许多问题如果被批露出来。应该引导正确的方向让公众来看待这样的问题,竞争对手或许并不会错过此良机进行大肆攻击或者谣言的传播。这时候必须以更为公正、更为权威的机构来做证明和分析,并且要在声音上盖过谣言。(国内一些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愿意花钱在舆论上封锁竞争对手)
 
第四,企业如果没有特定的新闻发言人,领导人不要轻易对某件事情做解释或者澄清。就算要表态一下,尽量长话短说,并请助理或者高层先看一下这样回答会不会有问题——切不可,以领导人之身份与谣言作者(或者枪稿中的作者)一般见识。否则自乱阵脚,领导人的不沉着应对更容易引发员工的信任危机。
 
第五,中国的平面媒体上千家,有影响力的网站上百家,而真正主导舆论的媒体不到十家,网站也就两三家,真正能主导舆论的核心媒体的核心记者也屈指可数。谣言之始必起于冷落之处,因此维护住那些权威、公正性强的媒体,谣言也必不攻之破。而二三流媒体更会因为散布谣言,反而烘托主流媒体之公正、权威性,势必牵怒于谣言制造者。
 
 第六,负面报道并非都是谣言,成为谣言的衡量标准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以及负面报道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一个企业,面对那么多消费者,面对那么多媒体,法官都可能判错,何况媒体对企业的报道了。如果负面报道尚未形成谣言,企业应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切不可自己着急,添柴加油,把事情闹大。
 
值得一提的时候,当企业遭遇谣言时,也说明企业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功了。这时候你的竞争对手、消费者、媒体开始关注你了,应该区分竞争对手关注什么、消费者关注什么、媒体又关注什么?关注点之不一样,解决危机之策略也不一样。
 
前面我们提到同心圆的问题,企业的核心是经营,就像医生看病一样,无论医生说你有多大的病,你只要证明脉搏在跳,医生就不能说你死了。如果你还能坚强地站起来,走一走、动一动,并且体格看上去比正常人还好,那么没人相信你是得病的。应对谣言,最好的办法是展示“健康经营”。
 
吴应快,曾任知名公关公司策划总监,现任国内TOP10公关公司客户总监,为汽车、快消、通信、IT、医药等领域的国内外客户提供过专业公关服务。国内多个网站与媒体的知名专栏作者,著有危机公关专著《扫雷——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危机公关》。“公关第一,广告第二”是在告诫营销人士:没有公关的营销是不完整。MSN:curesun@hotmail.com   手机:1391113585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