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学习是现代教师的三种基本职业生活方式,我们据此把校本教研相应分为教学型教研、研究型教研、学习型教研。
一、 教学型教研
教学型教研以教为着眼点,研究直接服从服务于教学的需要。这种研究一般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溶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显然,这种研究只是一种手段,缺乏独立性和独立价值,但它却是教学中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也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
(一) 课例研究的相关概念 1. 课堂研究、课例研究、案例研究 三者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课堂是教学活动的场所或环境,是教学现象发生与教学规律呈现的领域,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它是教育学学科研究的重要对象。课堂研究是一种学科(领域)研究,主体主要是专业研究工作者。专业研究工作者研究课堂,目的在于从理论上阐释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种种现象,从多学科的角度去说明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从而揭示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形成和发展教学理论。为了提高和增强教学理论的生命力、亲和力、解释力、指导力,专业研究工作者必须确立“实践第一”的理念,以课堂作为教学研究的“田野”,到实际的课堂中从事研究,从课堂教学实践中归纳、建构理论。发展理论是专业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中小学教师也研究课堂,但其目的却不是指向新理论的生成和新规律的发现,而是立足于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改变课堂教学的不良状况,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与专业研究工作者不同,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节节具体的课,他们研究的也正是这一节节具体的课,这种以一节节具体的课为对象的研究,我们称之为课例研究。课例显然是课堂的具体化和特殊化,如果说,课堂研究是理论研究,重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那么课例研究则是实践研究,重在回答“做什么”、“怎么做”。 教学案例则又是教学课例的特殊化,课例展示的是完整的一堂课或围绕一节课的系列教学活动,是一种教学全景实录,真实、具体、完整,课例是案例的来源,案例的搜集和开发必须来源于课例,来源于课堂教学的真实生活,但是案例又是对课例的加工和提炼,它源于课堂教学生活但同时又高于课堂教学生活,相对而言,课例研究重在于课本身的改进和提高,而案例研究则重在于案例的搜集和开发。从课堂到课例到案例,这是校本研究实践的基本环节。
2. 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课例 从研究成果表达形式来说,三者的关系可简单概括为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规划和设想。教学设计犹如建筑之前的图纸,是教学活动的直接依据。教学设计内含着创新和研究因素,按照老传统或照搬他人经验,也就无所谓设计了。 教学实录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展开,文字或录像再现。教学实录不同教学设计,在于教学活动不是教学设计的翻版,教学设计是静态的,教学活动是动态的;教学设计是预设性的,教学活动则具有生成性。 教学课例除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是“方案”,教学实录是“做法”,教学反思则是“评价”,它包括任课教师自己的反思,专家的点评,同伴的建议。 常见的教学课例研究报告的体例一般包括:一是对教学设计的背景、思路与意图进行说明;二是如实描述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包括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师生是如何互动的;三是对授课过程及效果的反思与讨论,对教学过程及效果的反思与总结,既可以采纳、吸收专家或同行的意见,也可以对同行或专家的意见提出反驳,为自己的某些做法进行合理的辩护。
3.说课、听课、评课 说课、听课、评课是课例研究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口头阐述自己课堂教学方案,并与听者共同研讨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案的教学研究过程。如果说,备课是教师个体独立进行的一种静态的教学研究行为,那么说课则是教师集体共同开展的一种动态的教学研究活动,从这个角度上说,说课是集体备课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备课而言,说课是一种教学改进和优化活动;对于上课而言,说课是一种更为缜密的科学准备活动。 听课,是教师同行或专家领导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观摩、观察、调研。听课,对上课教师而言,是展现自己教学观念、教学个性、教学思路和教学经验、教学智慧的平台;对听课教师而言,是学习、借鉴同行教师经验和教训的机会。作为教学研究的一种形式,听课,不仅要注重“听”,而且还要注重“看”,所以不少专家建议把听课改为“观课”。 评课,是继说课、听课之后教师之间业务的进一步交流和研讨。评课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反馈与矫正的系统,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作为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评课要致力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提出问题解决的措施,使评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升的专业活动。
(二) 课例研究的实践模式(行动模式)
全国各地课改实验区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课例研究模式,择其主要列举如下: 1. 一人同课多轮 这里的“课”既可以是指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时间维度),也可以指一篇课文或一个课题(内容维度)。顾名思义,一人同课多轮就是同一个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内容重复,但行为不断改进。具体流程一般为:由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独立备课、上课,备课组或教研组听了教师独立课之后,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献计献策,通过集思广益,上课教师形成新的方案,第二次上课;上课教师和同伴对第一轮课和第二轮课进行对比,明确进步的方面,分析还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订方案,第三次上课。如此循环,上课教师反思整个过程并写成教学课例。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对培养年青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效果显著。
2. 多人同课循环 备课组或教研组的教师同上一节课。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互动和问题的跟进。第一个教师上完课,第二个教师针对第一个教师课堂存在的问题上第二次课,第三个教师针对第二个教师课堂存在的问题上第三次课,每次上课方案都是同伴集体共同参与研制的。多人同课循环活动能让教师切实感受到课例研究、同伴互助的魅力和意义,激发教师对课堂教学境界的不断追求。
3. 同课异构 同一课,不同教师不同构想,不同上法,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其流程一般为:教研组或备课组商定出相同的教学(教研)主题(内容),由二个以上的教师分别备课、上课,教师集体听课、评课。实施这一模式并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第一教师教学经验背景不同,教学个性、教学风格差异明显,对所教内容确有不同的思路和观点;第二所选教学主题(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易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创造性。多元性是新课程、新课堂的基本特征,教师要善于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和借鉴他人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色。
4. 互助式观课 通过观课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也是课例研究的一种新形式。“互助式观课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Peer coaching)活动,既不含有自上而下的考核成分,也不含有自上而下的权威指导成分,而是教师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观课,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观课后观课双方在某些事先预设的都关心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和相互切磋,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这种观课由于不涉及褒贬奖罚和评价,授课者在课堂中无需刻意展示自己的长处而隐藏自己的短处,完全可以真实地表现自我,使课堂保持自然性,而观课者由于能观察到真实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授课教师进行反思,寻找问题答案。
5. 邀请式观课 邀请式观课是上课教师主动邀请同行或专家听的课。如果说,互助式观课侧重于问题——诊断,那么邀请式观课则侧重于成果——鉴定。教师就课改的某一专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探索后,取得成果,课堂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为了从理论并从多角度上对自己的改革探索成果进行评价,教师主动邀请有关专家、教研员和同事前来观课。其流程一般是:教师公布自己的上课内容和研究主题;填写邀请卡,向其他教师发出邀请;观课教师认真阅读相关资料;观课教师进入课堂现场观察,并针对研究主题作出相对规范性的评价。
6. 反思式观课 教师成为观察自己课堂的主人。这种课例研究模式是借助录像带来实行的,其流程一般是:学校在不加修饰和打扮,即“纯自然”的状态下,为教师摄制“家常课”,然后,由授课教师自己反复观看,实事求是地剖析和反思自己的成功之举和不足之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反思式观课使教师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自我,促使教师重新审视和评估自己,直面自我、反思自我,修正和完善自我。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例研究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学性。课堂的本质是教学,而不是展示。教学重过程,展示重结果。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索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 如果说教学要展示的话,展示的也应是这个过程本身。第二,研究性。课堂不仅是课程实施的场所,更是进行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的实验室,每一间教室都是独特的,都是教师把教学方案加以落实、试验、验证和修正的地方,因此,每一间教室都是教师教学理论和方案的实验室。研究性意味着课堂不仅要成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对象,同时也要成为教师同行或专家共同讨论的领域。第三,实践性。课例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课例研究是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行为持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课例研究是没有终点的。
二、 研究型教研
研究型教研以研为着眼点,这种研究一般以“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科学问题而展开,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基本规范,研究课题及其所形成的研究报告是研究活动的主线,发现、创新是研究的重要途径和产生研究成果的依据。活动方式以课题研究小组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为课题研究报告。与教学型教研相比,研究型教研具有更深入、更规范、更科学、更具针对性等特点。
(一) 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
1. 问题与课题 课例研究以课为载体,课题研究以问题为载体。问题是构成研究活动的核心因素,是推进科学前进的内在动因。但是问题本身又是怎么来的呢?它来自研究者的询问、发问与追问。教师只有养成向教育教学日常生活询问、发问与追问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不断提出有意义的值得研究的教育教学问题。 从不同角度可以把问题分为不同的类型,从问题指向和层次来分,有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理论问题是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即事实问题,价值问题;实践问题是关于“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即操作问题,实证问题。从问题性质和意义来分,有真问题和假问题,其区分维度在于事实—虚构、有意义—无意义。在教学研究中,真问题应具有两个方面的属性。第一,客观性,即所说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是教师(研究者)“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第二,价值性,即所说的问题对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来说是具有意义的。问题探究有助于提示教学规律、深化教学认识,或有助于解决教学问题、改善教学实践。 课题的形成是一个由感觉到、意识到的问题经过概括、提炼、转化到确定问题的过程,确定问题意味着该问题已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思考的对象,对问题的探究已经成为研究者的行为和工作。从教师角度而言,研究课题要与自己任教的学科相关联,从而使课题研究活动与日常的学科教学活动合二为一,体现“教学即研究”、“研究教学化”的理念;要围绕教学活动中重点、难点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来确立,从而使课题的研究在化解教学难点、重建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2. 规划课题与个人课题 规划课题一般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课题,分为国家、省、市、区(县)级课题等,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规划、申报、评审和管理。规划课题具有较高的组织程度,并具有较强的宏观性、前瞻性和理论性,其研究偏重学术性、政策性和普遍性,与基层教师的教育教学有一定距离,与他们的实际需要往往也不相吻合,因而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个人课题一般是指由教师个人独立或教师小组合作承担的课题。它是一种切合教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的、对改进教师自己教育教学有用的、能够促进教师自己专业发展的课题。 规划课题自上而下,个人课题自下而上。当然,规划课题和个人课题的划分绝不是截然的,规划课题进入学校层面,就会转变或分解为许多教师的个人课题;而个人课题经过发展、提炼、总结也可以升华为规划课题。对中小学教师而言,重要不是课题的级别和类型,而在于课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也是校本课题研究的灵魂。
(二) 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1.界定研究内容 准确界定研究内容是课题研究的前提和关键,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不管大小,一般都是可以也应当进一步具体化的。研究内容的界定不但将课题分解为一个个可以直接着手的具体的问题,也规定了一定的范围,任何一项研究不可能也不必要将课题所能涉及的所有问题进行全面研究。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首先必须明了研究的内容,否则,研究工作将无从着手。
2.设计研究方案 研究问题明确后,就要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成因,规划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步骤。第一,要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学习相关理论。教师要围绕课题研究的问题,搜集相关的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认真阅读和分类疏理,从而全面了解同类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方面的信息,明确已有的研究结论和经验,发现原有研究的不足,站在问题的前沿,寻找研究问题的理论支撑,保证研究工作在理论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第二,提出自己的研究假设,这是研究方案中最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部分。假设是一种走在行动之前的思想、一种先于事实的猜想,是研究者从思想观念上对未来的洞察和把握,它使研究活动富有预见性。事实证明:一个好的假设是课题研究的关键。当然,一个好的有价值的研究假设的提出是经过一个过程的,研究者要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研究假设。
3.开展行动研究 研究方案只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但是这种行动不是一般意义的行为和动作,而是一种变革、改进、创新,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验证性,检验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证实或证伪研究假设。这是课题研究的基本特征。第二,探索性,发现和寻找各种新的可能性。行动绝不是按图索骥的按部就班的机械活动,而是一种积极寻找和探索解决问题、达到目的的最佳途径和最佳策略的过程。探索性是课题研究的本质特征。第三,教育性,服从、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任何行动都应该无一例外地遵循人道主义原则,体现教育活动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关怀,无条件地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是行动的最高原则。教育性是课题研究的灵魂。
4.总结研究结果 总结在课题研究中既是一个研究循环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研究循环的中介。在总结这个环节中教师作为研究者主要要做以下几件事:第一,整理和描述,即对已经观察和感受到的,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回顾、归纳和整理,其中要特别注重对有意义的“细节”及其“情节”的描述和勾画,使其成为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或教学案例。第二,评价和解释,在回顾、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释,探讨各种教学事件背后的理念,揭示规律,提高认识,提炼经验。第三,重新设计,针对原有方案及其实施中存在的各种偏差或“失误”,以及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修改原有方案或重新设计方案,并付诸予实施,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论证和改革探索。
在上述工作之后,教师应该撰写一份相对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其构成主要包括: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已有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这是一般的体例,切忌将其形式化和绝对化,写作过程也要避免“科学化”、“客观化”的纯理性论述,要积极采用生活故事和经验叙事来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突显课题研究的人文性、个体经验性,反映教师的个体体验和个体实践知识,使研究报告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 课题研究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它不是一个线性结构,而是一个不断的趋进问题解决的复式循环结构。实践证明,课题研究对于提升教师科学素养和理论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推进作用。
三、 学习型教研
学习型教研以学为着眼点,旨在通过学习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现为一种学习——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不是去掌握一些理论术语和时髦名词,而是理解和领会理论的内在实质,学习理论所蕴含的反思和研究精神;不仅仅是运用理论来解决自己的实践问题,而是利用理论来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 读书和思考是研究的主线,观摩和交流是研究的途径。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是研究结果的主要呈现样式。
(一)教师学习的意义
1.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为学生而学习 教师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专业人士,要是教师自己不学习,那么,这种“引导”和“帮助”就会变成为一种说教和强制,其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是“以身示范”,唯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能培养热爱学习的学生。教师教好书的根本支撑是自己要成为一本书,没有持续的学习,广泛的阅读,教师就不可能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那样教学就会沦落为以书教书。教师要通过阅读和学习把自己打造成一部让学生百读不厌的书,这部书比起课本对学生的影响要深刻和持久得多。为“学生而读书”是教师阅读的第一推动力。
2.对教育教学的意义——为教学而学习 当前,面对新课程新的设计思路、新的目标要求、新的内容体系、新的实施策略,面对急剧发展变化的教育对象,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成为学习型教师,唯其如此,教师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学识,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的需要。相反,教师要是“吃老本”,固守原有的经验,缺乏学习和进取的意识,他就会落伍于时代的发展,甚至被时代所抛弃,成为学生眼里的“老古董”,成为新课程推进的阻力。
3.对教师个人的意义——为自我而学习 对教师而言,学习不仅仅是对外在变化的一种适应,更应是内在生命的一种自觉,是来自教师内心深处的个人所需,是一种自我的要求,它与教师微观的教育教学工作可能无直接关联,并不是为了“教”而去“学”,而是作为完善现代“社会人”的角色而进行的修炼与自我提高。它以完善人和丰富人性、充实文化底蕴和生活情趣、体验人生为目的。 这种学习虽不直接指向教学工作,但却有助于塑造教师新形象,有助于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教师只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人”,才能领略到“教育者的尊严”。
(二)教师学习的对象与途径
1.读书(读文) 读书是教师学习的最基本途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着重读好以下三类书: 第一类:教育类。教育知识是教师职业的条件知识。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教育知识更新。当前,为了更新和提升教育知识,教师必须认真系统地阅读新课程图书和相关的教育文章以及教育经典名著,清楚、深入地把握教育文本中最主要的思想观点及其理论要旨,体会教育理论的精髓,并从中悟出精神、形成思想,在理论上正本清源,走向教育理论的源头,深刻地领会和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和核心思想。 第二类:专业类。学科知识是教师职业的本体知识,新课程对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也提出新的要求。只有拥有深刻和广博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师才能从容地应对新课程的挑战。教师要跳出课本和教参的小圈子,进入更广阔的专业书籍空间展开阅读,并且要读得深读得透。唯其如此,才有可能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 第三类:文化类。教育是一个宽泛的文化领域,各门类的知识无不蕴含着教育智慧的宝藏。真正的教育必须以文化为根基。教师要在更为广阔的人文生活视界下,进行广泛的阅读,汲取人类的文明,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的文化人。 2.读图 这是一个被称为“读图”的时代。我们学习的对象不再仅仅被局限在文字材料,具体可感的画面和图像也成为我们学习的凭借。在这方面,多媒体技术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听专家讲座和报告已经成为教师学习的一个重要渠道,专家毕竟是某个领域有造诣的专业人士,他们厚积薄发的演讲常常会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听名师现场授课或观看名师课堂录像是最受教师欢迎的学习形式,不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从名师身上获得榜样的力量。除外,现在有些学校还通过组织教师观看“教育电影”和“教育电视(节目)”来进行学习,这是最生动最有趣的学习形式。 3.读人 读人首先是读与自己直接交往的人,向同事学习,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学习,从他们中间确立自己的学习榜样。教师成长的最理想环境,是一种合作的发展文化。教师之间通过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讨论,相互提出建议和批评,实现彼此互动和共同成长,这是教师学习的最经常、最富有成效的途径。读“人”还可以读与自己间接交往的人,有个课改实验区,鼓励教师与自己心目中的全国教学名师写信讨教,收到意外的反响和成效。
(三)教师学习的机制与原则
1.建立学习型学校 学习型学校的本质特征就是学习,通过学习,淡化学校组织的行政色彩,提升学校组织的文化品质。它强调终身学习,即学校中的成员均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形成组织良好的学习气氛,促使其成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它强调全员学习,即学习组织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尤其是学校决策管理层,他们处在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命运的重要位置,因而更需要学习;它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学校组织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也即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形成一种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教学与研究互动提高的良性机制;它强调团体学习,即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学校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组织智力)的开发,强化组织成员彼此理解支持、协调合作、团体学习、激发集体智慧、共同提高的重要性,使学校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倡导全息学习 “全息学习”是一种全身心参与的学习,它强调三“到” :手到——坚持记笔记,手到是读书最基本的要求,一般可分为摘录式笔记、心得式笔记等;心到——养成“研究性”阅读习惯,通过思考,不仅可以理解文本的要点,发现文本的思想,感悟文本的精神,而且还可以激发教师批判意识的觉醒和促进反思能力的提高,从而不仅读出文本,也读出自我;身到——把学到的东西及时用到课堂,通过“身体力行”,不仅可以把书本知识特别是教育知识读懂、读活,而且还可以把理论与实践、观念更新和行为改变统一起来,这个过程也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也是读书学习的最终目的。 从研究的角度说,我们鼓励教师结合阅读学习的体会和收获,撰写教育日记和教育散文,实际上,课改实验区的不少教师已经这样做了,有的已经形成了习惯。一位小学教师说得好:“我喜欢阅读,喜欢阅读中的一次次‘碰撞’,喜欢阅读专业理论的充实并滋生的教育教学绩效。 我喜欢写作,喜欢写出的一行行‘铅字’,喜欢写作中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它总结的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读和写,成就了我平凡而富足的人生。” 教学型教研、研究型教研、学习型教研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类型,它们的有机结合较为完整地体现了校本教研的内涵和外延。提倡教学型教研,防止把校本教研“神化”;提倡研究型教研,防止把校本教研“泛化”;提倡学习型教研,防止把校本教研“窄化”。这三种教研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实践中,它们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关系。我们必须深刻地领会各种校本教研的精神实质,既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作用又注重相互间的整合,卓有成效地把校本教研推进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