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N个细节(41)

 也夫 2007-08-13
金洲随笔:课堂的N个细节(41)
2007-07-29 21:09, 郑金洲, 995 字, 1/167, 原创 | 引用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一环,老师在备课时,也多对自己板书的呈现方式做一番精心考虑。大概也正因如此,在课上,我有时会注意到这样的场景:老师在黑板上列出主题了,然后就静等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如果与板书设计不符,答案就不会出现在黑板上,直到有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或解释时,教师这才落笔,将这一与自己事先预设的答案或解释写在黑板上。这种“留白”的板书,在语文课上多有出现,其他学科也不同程度存在。

“留白”的板书(41)

郑金洲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一环,老师在备课时,也多对自己板书的呈现方式做一番精心考虑。大概也正因如此,在课上,我有时会注意到这样的场景:老师在黑板上列出主题了,然后就静等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如果与板书设计不符,答案就不会出现在黑板上,直到有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或解释时,教师这才落笔,将这一与自己事先预设的答案或解释写在黑板上。这种“留白”的板书,在语文课上多有出现,其他学科也不同程度存在。

板书设计是需要的,在多媒体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忽视了板书,也应该在课前对板书的内容、形式等作出筹划。但问题是,是不是我们只能在黑板上书写事先想好的答案与解释,学生随机出现的答案、解释乃至学生作出的错误回答,是不是就不应该在板书上出现呢?在我看来,有些情况下应该出现。让孩子们注意到答案与答案的不同、解释与解释的差异、观点与观点的区别,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对这些答案等的认识更为深刻,也可借此增进自身的鉴别力和分析力。况且,有的情况下,答案或解释不是唯一的,并不是教师事先设想的才是最佳的,完全可以用学生想出的答案替代。

国外的课堂我看的不多,英国的中小学课堂包括大学课堂,我亲身感受过。他们的课堂在我们看来有很多瑕疵,但他们的“板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的几乎任何答案或解释,都出现在一张又一张白纸上,老师围绕学生这些答案或解释进行讲解,其他同学也针对这些答案或解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常常就是从这些不同答案或解释入手进行自己的教学的。国情不同,文化不同,英国的办法未必适合中国的中小学课堂,但这种方式对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判断能力的确有一定益处。

有的老师之所以在板书上“留白”,可能是出于板书工整、美观的考虑。因为学生各种各样的答案都呈现的话,也就意味着板书有些“杂乱无章”了,美学效果就无法体现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板书是学习的工具,教学的手段,而不只是展示的平台,它要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如果“杂乱”有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就应该将“杂乱”进行到底;如果“工整”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目标的答称,就应该将“工整”降于次要的位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