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货公司高管大换血 11月份股指期货或将成现实

 鑫子 2007-08-18

    期货公司高管大换血 11月份股指期货或将成现实

 
    市场人士预测的11月推出股指期货很有可能成为现实。临近期指上市,期货公司高管会出现一个流动高潮。许多期货公司高管都纷纷跳槽到了新的券商部门或者其他的金融领域。期货公司频繁跳槽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
  在北京某期货公司的总经理办公室里,张先生眉头深锁着。他手夹一支香烟,慢慢吞吐着一个个的烟圈。
  8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公司达成一致愿望,签署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监管协作系列协议,筹备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市场人士预测的11月推出股指期货很有可能成为现实。
  "临近期指上市,期货公司高管会出现一个流动高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期货研究专家预测。
  去,还是留?作为某大型期货公司的总经理,接连收到了多个猎头公司和券商的任职邀请,张的烦恼正是缘于不知该如何选择。
  股指期货推出在即,张经理必须快刀斩乱麻,尽快作出决定。n
  事实上,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夕,许多像张经理一样的期货公司高管都纷纷跳槽到了新的券商部门或者其他的金融领域。
   期货公司频繁跳槽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
  期货公司人才流动比较频繁。"所有期货公司的员工都在流动。"某期货公司农产品分析师感觉到身边的同事正在不断地"旧貌换新颜",其中包括了高层和普通员工。
  中国证监会网站近日发布的"第一批通过2006年度年检的期货经营机构及其高级管理人员名单"显示:约有57个期货公司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失效。其中涉及的期货公司数量达到了47家,预示着全国将近四分之一的期货公司高管职位发生变化。
  而股指期货机遇空前,可以预见,期货行业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会重新洗牌,优胜劣汰。一位券商人士甚至告诉记者,"建立新期货公司政策开闸不是空穴来风"。
  "期货行业是要靠一批训练有素的职业经理人去支撑。"国内训练有素的期货人才实际上仅7000人左右。在整合面前,期货行业高级职业经理人才稀缺因此越发严重,必然引起这种明显的流动。"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教授对记者这样表示。
  但是,上述券商人士认为,人才流动是期货行业在新一轮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
  在新一轮的重组过程中,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必然会选择优秀的公司。事实上,在期货公司掀起股权变更浪潮之前,人才已经开始流动。
  而在期货行业即将迎来春天之际,上述期货行业专家坚信,"股指期货的推出无疑是其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有一个光明的发展前景,热爱期货的张经理更加舍不得离开期货公司。
  张经理坦承,"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利益考虑,只不过在股指刺激下期货公司洗牌的过程中,这种考虑积少成多,造成了一次小小的人事地震而已"。
  波及多数公司发展
  而中小期货公司可能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
  每家公司在硬件上的差别微乎其微,而构成实质差异的是人才,是通过人才而形成公司的竞争力。
  高管的频繁离去,会不会加速中小期货公司走向没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不太可能"。
  "好的券商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能够提供良好的薪酬、发展平台,确实会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但他们也不是无限制地扩张,有人才走,对某些期货公司肯定会有影响,尤其是对小型的期货公司,但人才绝不会一起走,流动到最后一定会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国泰君安分析师彭艳说。
  这场"人事地震"绝不会波及大多数期货公司的发展。
  每当行业有变化时,人才都会有流动。十几年前,期货行业最红火的时候,从事期货行业的人达到过十万大军;但行业萎缩之后,纷纷投奔券商。
  上述券商人士也向记者证实,证券行业不少人才来自期货行业。此轮高管离去没必要引起"震动"。
  张先生也比较反感外界对他们更换岗位的过度敏感,因为他的去留对原来的公司不会"形成影响"。
  同时,期货公司也在大规模招募人才。"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一位期货行业专家这样解释说。
  "人员的变动对于机构的整合也有促进和带动作用,但其影响力的大小则要因公司而异。"上述期货行业专家回答本报记者。
  "期货公司高管跳槽新东家,肯定会带去一些客户资源,带去风险监控经验和防范机制。"一位坚定留守期货公司的高管对记者表示,"但是,对于券商来说,在一定时期内,如果想仅仅通过挖掘一些期货公司有经验的高管来做到与期货公司一样的风险防范水平,这并非易事。"(马超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