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系一位著名的中国教授暑假回中国教学,又到香港大学访问了一个月,八月底回到美国。 九月,教授打电话给我,说想跟我聊天。教授的办公室紧靠布什图书馆,后面有一个人工湖,景色很美。 教授问我学习情况,鼓励我努力做好研究,做一些有意义而快乐的事情。他说每年在国内呆很长时间,祖国的经济越来越好,但是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增长。这一现象同样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美国和英国三十年来,人均收入增长了三到五倍,但是现在英国人感觉自己幸福的只有32%,1957年却有57%有人认为生活幸福。现在美国患抑郁症的人比四十年前增长了十倍,患抑郁症的年龄也从四十年前的29.5岁下降到14.5岁。 听了教授对人生幸福话题的讲述,我很感兴趣,就问他:经济学家们是否对幸福度作了科学而量化的研究分析,有什么结论? 教授笑笑说:人生幸福那里可以量化,就连分析其真正的因果关系也很难。和爱情、生死等问题一样,关于幸福的研究现在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教授正在和国内大学的经济学家合作,做一个有意思的课题,课题名字暂时叫做:人生幸福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06年,美国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一位名叫泰勒·本·沙哈尔的年轻讲师新开设的“幸福课”。 哈佛大学的学生大多数会在学习期间感到沮丧和消沉,而沙哈尔的“幸福课”正好让学生们消除了不积极的因素,每一位走出“幸福课”课堂的学生,都如沐春风。 2006年2月,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被迫辞职,因为校长大人在一次大会上说“女人先天不如男人,在学术上也是男人强过女人。”这句话要是普通人说,大概没人理会,可是从哈佛校长口中出来,却震惊了世界。于是世界范围内的批评声几乎把萨默斯淹死,他无奈选择了辞职。只是辞职让他很不开心。沙哈尔便给原校长大人开了药方:首先人生经历挫折很正常,大胆经历,大胆接受;第二部门积极心理学的书,认识被赶下世界最好大学校长之位并不糟糕;第三总结任校长时的经验教训,开始新的生活。如果这些还没有效果,请原校长大人也来听一学期的“幸福课”。 不知道萨默尔有没有心情好转,也不知道他有没去听“幸福课”,但是知道就算是哈佛校长碰到挫折,也会和常人一样抑郁,也需要学学积极心理学。这件事也有一个好的结果:从来没有当过官的哈佛大学历史学家福斯特成为哈佛三百年来第一位女校长。萨默尔一句话引出了一位女校长,世事就是如此有趣味。 我们越来越富有,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我们来的这个世界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相信每一个人都问过这个问,问别人,问自己。对此沙哈尔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惟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人们衡量商业成功的标准是“钱”,如果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那么正面情绪超过负面情绪时,我们的幸福指数就是盈利了。 如果个人长期抑郁,就如同情感破产。个人问题越来越多,整个社会就陷入到幸福萧条时代。 美国经济学家对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 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学科就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活得更快乐、更充实。这说明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我们从小学到大学,许多的课程教育我们如何更好的思考、阅读和写作,教育我们如何更好地掌握技能,以得到更好的工作,但是为什么不教育学生更好的生活呢? 沙哈尔认为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他把积极心理学简约化、通俗化、实用化,教学生如何懂得自我帮助。 在我们的教育中,总会听到一句话:做任何事情都要成功,只有成功可以得到人生最大的欢乐,成功的喜悦是人生的充实感和幸福感。我们进入重点高中,一定是开心的,考上名牌大学更高兴,大学毕业后进入得到一份高收入的体面工作,似乎就实现了人生最大的目标。 可是,绝大多数人进入重点高中,考上名牌大学,找到好工作,都只是喜悦几天后,又陷入到深深的痛苦之中。为什么呢?进入重点高中,竞争激烈,每天苦读要考上好大学。到了好大学,又开始为找到好工作而努力。找到好工作,还有更高的目标,还要为爱情家庭操心。 于是,绝大多数时间内,人们抑郁的心情也多于快乐。 一个快乐的人,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认为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沙哈尔认为人生主要有四种模式:第一种是享乐主义型人生,这一种人享受眼前的快乐,同时埋下未来的痛苦,是一种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第二种是忙碌奔波型人生,这一种人过着忙碌的日子,为了未来的长远幸福目标,努力工作,有着许多的痛苦。第三种人是虚无主义型人生,这种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望。第四种是幸福型人生,就是能享受目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又能获得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的社会中,有少数享乐主义者,有少数虚无主义者,大多数是忙碌奔波的人。幸福型人生很美好,也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到。 为什么呢?因为人们习惯于关注下一个目标,很少重视眼前的事情。一个学生考上了好大学,就想着未来找好工作的事情,背着沉重的压力度过大学时光,很少会去想大学四年,是黄金般的学知识时光,也享受其中,要乐于学习不知道的任何事情。等到工作了,又会想起当年大学时为什么不开心地去学习呢?而工作中的人,经常把每天的早出晚归当作一种负担,梦想着功成名就后的淡然生活,却很少想工作的每一天其实就有着无数的快乐点滴,把工作看成了美丽的,开心的,人生的每一天必然是快乐的。 徐小平有一篇文章写的很好,文章里他说在美国很容易就认出中国人来,因为中国人都有一张“中国脸”。这张中国脸是什么样的呢?是愁容满面。 我们的老师告诉学生,要好好学习,目的是为了考上重点高中,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结果学生们很努力地,在沉重的压力下取得了好的成绩,到了哈佛大学读博士,甚至当上了教授,可是一生都是一张愁容的“中国脸”。 如果老师和家长从小对学生说,应该开心地去学知识,与朋友交往,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珍爱现有的生活。那么许多学生同样会取得好成绩,但是不会出现一张标志性的“中国脸”。 做忙碌奔波型的人不会太快乐,做享乐型和虚无型的人更不快乐。为什么社会中有许多的忙碌奔波型的人呢?因为人们经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 我们所处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是这样的:学习成绩优秀了,老师家长会给予奖励。员工工作出色了,老板会给予奖金。这样的结果是我们习惯于追求下一个目标,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 一旦达到目标,人们就会放松心情,以为得到了幸福。似乎目标越难,幸福感越强。可以说我们从中得到了真实的快乐,但并不等同于幸福。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实现目标就是幸福,相信实现目标后的放松和解脱就是幸福,于是他们的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追求目标。这样的幸福往往只停留在目标实现的一小段时间内,追求过程长远而痛苦。 寻找一个真正能让自己快乐和幸福的目标,才是获得幸福的关键。忙碌奔波型人把物质和财富放在了幸福和意义之上。 我们应该经常问自己,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是否能够给人生带来乐趣,是否对自己有意义,是否会快乐地去追求,内心是否鼓励自己去追求? 沙哈尔的哲学老师在他毕业时,给了他一点忠告:“生命很短暂,在选择道路前,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后,对于那些真正、真正想做的事,付诸行动。” 所以沙哈尔在给学生讲课时,要求学生问自己三个问题:一什么带给我意义?二什么带给我快乐?三我的优势是什么?这三个问题顺序不能改变,给出答案,找出三者的交集点,交集点上的工作就是最能带给你幸福的工作。 在加拿大时,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华人医生,他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毕业,工作好,收入高,但是他并不很开心。他说其实他最喜欢的工作是画画,开一家自己的画廊。 我问他为什么现在不开画廊呢?你已经有足够的钱开画廊了?可是医生说开画廊挣不了钱,没有钱生活难有保障。所以他虽然不喜欢当医生,但为了钱,还是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 因为被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所捆绑,所以他并不开心,据说中国有一多半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据说北京和上海两个最大最国际化的城市的人最没有幸福感,反而是成都这个内陆城市的市民,幸福感最强。可见,幸福感并不在于金钱、工作、地位和环境。 许多人不开心,并不他们别无选择,也不是因为他们的工作,而是因为他们的决定,他们把物质和财富放在幸福和意义之上。 在人生当中,金钱与幸福是生存的必需品,不互相排斥。 人通常在感兴趣的事情中更的专心、持久,并体会到快乐。不一旦有了热情,不仅动机坚定,而且做事效率很高,能事半功倍。比如,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不仅成就好,还乐在其中。一个热爱工作的人,不仅工作出色,还天天开心,让人喜欢。在爱情关系中也是一样,两人都热爱生活,往往会让爱情更甜蜜,爱情更长久幸福。 科学家们研究表明:一个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会成功,包括婚姻、工作、友情、收入和健康。幸福与成功,有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沙哈尔总结出三种工作境界:赚钱谋生、事业、使命感。 如果把工作当成是任务的赚钱手段,便没有任何的个人实现。每天上班,大概是盼望着下班和休假,期盼着发工资。把工作当事业的人,除了关注财富的积累外,还在乎事业的发展,如权力和声望等。以使命感去工作,那么工作就是目标,工资、职位固然重要,但是他们工作的实质是内心的热情,工作的动力来自内心的源动力。他们把工作当作是恩典,而不是为人打工,他们在工作中实现自己,获得充实感,他们的目标,真是自我和谐的目标。 比如同样是当老师,有的老师就把工作当成了赚钱吃饭的工具,他们也许把学生当成了一种负担。有的老师把工作当成了一种事业,把人间的权术行使到教育之中。有的老师就是喜欢这个职业,他们每天开心地关心每一个学生,他们与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的金钱关系和义务关系,而是人生的使命感。这样的老师会在教育学生中发现乐趣,感受幸福,他们的学生无疑是最幸福的学生。 每一个行业都是如此,沙哈尔说:一个在工作中找到快乐和意义的投资家,一个出于正确动机的商人,绝对要比一个心不在焉的和尚,高尚和的意义的多。 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事情里找到意义和快乐,重要的是在选择目标时,必须确定它符合自身的价值观、爱好,符合内心的愿望,而不是满足社会的标准,或者迎合世俗的期许。 追求有意义而快乐和目标,我们不再虚度光阴,而是在让时间闪闪发亮。 就算明白了幸福的含义,知道有意义、快乐目标的选择,人生漫漫长路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低谷期。比如经历失败和失去,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活的很幸福。 事实上,追求每时每刻的幸福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会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 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只是在整体上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幸福的人中被积极的情绪推动着,他欢乐多,痛苦少。应该说幸福的人,快乐是常态,痛苦是小插曲。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羡慕别人的生活,希望也能如别人那样过日子,但是你就是你自己,如果模仿与你不同的人,可能生活出现更多的负面影响。因为完美的生活是不存在的,追求完美在许多时候会让人痛苦,而不是快乐。 我们的教育经常推出“完人”的形象,这个形象从小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如果达不到完美标准,多数人就会认为人生失败。 人生应该学会接受自己,保持自己的一些独特性,摆脱完美情节,要学会“失败”。 沙哈尔的“幸福课”,让越来越多的哈佛学生认识到幸福的真实含义,也让学生们明白幸福完全可以自己把握。 沙哈尔每次课后,都会给学生列出十条幸福的小贴士: 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选择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课。 5.简化生活。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