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

 野冰 2007-11-13
中国人要学会扔垃圾
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
 发布时间: 2007-11-13 10:31 生命时报

  不久前,有人勾勒出这样的画面——早上8点,正要上班的德国人把分好类的垃圾扔进各色垃圾车,然后和司机道了句“你好”;日本家庭主妇把分成十几类的垃圾送上垃圾车,然后深鞠了个躬;而在中国某小区,一居民透过窗户,看着楼下一些分好类的垃圾运送时被倒进了同一辆垃圾车,无奈地喃喃着:“我分也白分,还不是一

样混在一起”,第二天,他便不再做这种“无用功”……

  垃圾分类的概念自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中国后,对国人而言已不再陌生;但真落实起来,情况却不容乐观——面对标有“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的垃圾箱,大多数人或视而不见,或不知如何区分;即便分过类的垃圾上了垃圾车,照样混作一团。也因此,有专家指出,中国人还没学会如何扔垃圾。

  垃圾分类状况混乱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鲁明中教授向《生命时报》记者介绍,垃圾从收集到运送有这样几个步骤——自家垃圾扔进了小区垃圾箱,再被环卫工人送到附近垃圾楼,在那儿与街道垃圾“会合”,接着经垃圾转运站,送到填埋场。然而,采访中,记者发现,垃圾在所有链条中的分类情况几乎都很混乱。

  11月2日早8时许,团结湖一生活小区。不少居民上班时顺手把一塑料袋垃圾扔到小区垃圾车上,显然未进行过分类。清洁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从没有见过谁家专门给垃圾分类。“全都是随手一扔,没人分。再说分了也没啥用,这不还得装一车拉走。”

  次日,记者在朝阳北路一分类垃圾箱旁停留了30分钟,其间共有21人投放垃圾,其中90%的人只是随手一扔,只有2人考虑片刻后,把牛奶盒扔进了“可回收”箱中。这21个人中,85%的人表示不知道怎么分。一位40岁左右的女士说:“没人告诉我哪些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不知道往哪扔啊。”即便环卫工人,对分类垃圾的概念同样“云里雾里”。一位环卫工人称,他们每天把所有垃圾一起倒进垃圾车,从来不分。真正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反倒是拾荒者(捡垃圾的工人),半小时内,先后三位拾荒者翻垃圾,并从中取出了能卖钱的易拉罐、矿泉水瓶等。

  之后的垃圾楼、转运站同样很难起到分类作用。11月5日,记者在朝阳区小庄附近某垃圾楼没有看到任何垃圾分类设备。工作人员介绍说,垃圾由环卫工人拉来,再原样送到垃圾转运站。马家楼垃圾转运站的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他们倒有进行垃圾分类的机器,可只能“模糊”分类。

  最后处理大致分为焚烧、填埋、堆肥三种。但据鲁明中介绍,目前我国垃圾大多填埋了。“填埋场里倒是有工人进行简单筛选,挑出金属等可回收物,但根本做不到真正的卫生筛选。”

  分不好垃圾可能致癌

  在鲁明中看来,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混在一起是垃圾,一旦分开,很多都是能再利用的宝贝。”据统计,垃圾分类后,30%—40%可回收利用。其中,1吨废纸可造纸800公斤,相当于少伐17棵大树;1吨废旧塑料可炼600多公斤汽油和柴油。德国每年甚至花巨资从国外进口垃圾用于发电。

  但同国外相比,中国垃圾填埋场中可供再利用的垃圾并不多。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与管理系博士生导师宋国君教授告诉记者,这是由于在垃圾收集、运送过程中,不少可再生资源早已被居民和拾荒者“先下手为强”。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约有230万拾荒者,仅北京就超过10万人。

  因此,垃圾分类对于中国的意义更多在于减少污染。来自“中德环境地质工程论坛”上的数字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现存生活垃圾超过60亿吨,每个公民每天正在制造0.7—1.2公斤垃圾。鲁明中指出,如果这些垃圾不分类,相互之间很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武汉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表明:北京一填埋场渗漏出来的有毒物质,已污染到了地表30米以下的地下水。究其原因就是垃圾之间发生化学作用,产生有害物质导致的。“如果焚烧前没仔细分类,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同样可能致畸致癌。”鲁明中认为。此外,塑料袋等如果埋在地下,一两百年也烂不掉,且会使土壤板结,甚至失去耕种能力。

  国人为何分不好垃圾

  可见,垃圾分类这一举手之劳完全能换来更多资源、减少更多污染。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国人却做不到这点。也因此,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完成了中国环境报告后指出,中国经济向发达国家迅速靠拢的同时,环境水平却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近似。究其原因,有监管原因,也有人们意识上的原因。

  环保意识欠缺。“可以说,目前中国老百姓能做到不随地乱扔垃圾就很有进步了,如果再让他们给垃圾进行分类,显然有些不现实。”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夏学銮有些无奈地说。况且,相当一部分人只重视自身利益,而不把环保当回事。“他们认为,垃圾分类纯属浪费时间,分了对自己没什么好处,不分也没什么损失。再说中国人又都有从众心理,看到别人都不分类,自己也就懒得去分了。”

  宣传不够。“分什么”、“怎么分”,采访中不少人表示,他们也想给垃圾分类,但并不清楚如何划分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况且路边大多垃圾箱标识不清,很多还脏兮兮的,让人只想扔完垃圾掉头就跑。而在日本,横滨市向市民发放的垃圾分类手册有27页,重点部分包含的详细说明竟然有518条之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研究所的李丽博士认为,还是应从源头入手,只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后面的一切就都简单了。

  成本太高。鲁明中指出,垃圾分类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如果把以前一辆垃圾车换成四辆甚至更多,所需成本肯定比现在大得多。”而如果想利用较先进的焚烧技术,仅焚烧炉与附属设备就需7亿—8亿元人民币。

  监管不严。尽管有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但政府对垃圾分类却没有更多监管、处罚措施。而在日本、英国等国家,如果没有按标准分类,公民将被处以高额罚款。英国《环保法》规定,乱扔垃圾最高罚款可达2500英镑。鲁明中认为,在中国,光靠老百姓自觉远远不够,只有整个社会从上到下严格监管、大力宣传,才能从根本上让垃圾分类成为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垃圾应该怎么分

  对有环保意识的人来说,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可能是他们迫切想要知道的。根据《标准》,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1.纸类,未严重玷污的文字用纸、包装用纸等。2.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如各种塑料袋、塑料瓶等;3.金属,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如易拉罐、铅皮牙膏皮等;4.玻璃;5.织物,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不可回收物指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等。而有害垃圾则包括灯管、油气桶、杀虫剂桶、废电池等。

  看似繁琐的垃圾分类其实并不难。鲁明中介绍说,比如可以在家里多准备几个垃圾桶或塑料袋,扔的时候就将果皮、菜渣等放在一起;塑料瓶、易拉罐等放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将电池、灯管等有害垃圾单独分出来,扔到指定垃圾箱内。因为玻璃在焚烧过程中会损坏炉排设施,混入堆肥垃圾又会影响肥料、饲料质量。而废电池则含有汞、镉、铅等有毒物质,若将其混入生活垃圾进行焚烧,这些有毒物质会在高温下气化,并随尾气排出,污染环境,影响健康。鲁明中同时表示,老百姓要尽量做到少扔垃圾,“有些垃圾完全可变废为宝,如将果皮、菜渣等发酵后用来侍弄花草。”

  其实,一个简单的动作就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因此中国人必须马上学会扔垃圾。“很多国家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垃圾分类,我们到上世纪末才刚起步,差得太远,得迎头赶上。”鲁明中指出,首先要由政府官员带头,一步步推广。夏学銮则指出,要在监管上加大力度,设立奖惩措施帮助垃圾分类。还有市民提议,可用不同颜色的垃圾箱,并用简单的实物图标明可投入该箱的垃圾种类,帮助区分。

  外国孩子从小就学垃圾分类

  相比之下,国外垃圾分类则要细致、严格得多。而垃圾分类甚至被看作一个外国人是否融入该国的标志。

  澳大利亚:一般人家的院子里,都会有三个深绿色大塑料垃圾桶,盖子的颜色分别为红、黄、绿。绿盖子的桶里,放清理花园时剪下来的草、树叶、花等;黄盖子的桶里,则放可回收资源,包括塑料瓶、玻璃瓶等。

  由于规定复杂,因此市政部门每年都会向各家邮寄相关宣传资料,孩子们更是早早地学会了如何给垃圾分类。几年前,记者的房东讲解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时,忘记说要把瓶盖取下来。这时,她刚上小学的儿子杰森在旁纠正道,一定要将盖子取下来,否则处理时很危险。

  日本:日本有家用分类垃圾箱,人们在家就可以轻易地给垃圾分类。同时,扔垃圾时还要分日子——每户都有统一发的表格,写着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玻璃、罐头、电池等共十余种。如可燃垃圾(包括果皮、菜渣等)是每周一三五扔;每周二可扔报纸、纸板箱;每月第四个周一可扔不可燃垃圾,如电池等。

  日本垃圾袋是半透明的,所以扔了什么垃圾基本一目了然。如果想“偷懒”,很可能被人指责。

  美国:纽约是垃圾分类做得最好的城市,这一制度始于1986年。为便于民众分类,市政府统一规定,在学校、机关等地,垃圾桶分蓝色和绿色。凡纸类垃圾都应放在蓝色桶中;而瓶子罐头等则放在绿桶里。秋季的落叶和冬季的圣诞树则会在特定季节由专人回收——当落叶满地时,市政府就会明确要求居民把落叶装入纸垃圾袋中,按指定时间放在房屋前,由垃圾车收走。

  英国:一般来说,每家都有三个垃圾箱:一个黑色,装普通生活垃圾;一个绿色,装花园及厨房垃圾;一个黑色小箱子,装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区政府会安排三辆不同的垃圾车每周一次将其运走。普通生活垃圾主要是填埋,花园及厨房垃圾用作堆肥;垃圾回收中心则回收42种垃圾,如眼镜、家具等。

●本报驻澳、美、英、日特约记者 刘 婕 郭怡红 王亚力 邓 晨 ●本报记者 王 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