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防商标被“抢”,先治好企业“病” - 商标 - 世界经理人网站

 一清禅影 2007-12-09

防商标被“抢”,先治好企业“病”

作者:BABALA WU

来源: 原创 发表时间: 2007-04-10

  在加拿大,近年来成立了“老字号商标转让公司”,专门做抢注中国老字号商标、再将其转让的“买卖”。

  在德国,OKAI公司专门向其代理的中国产品下手,接连抢注了“王致和”、“洽洽”、“老干妈”、“白家”、“金麦郎”等中国老字号商标。

  在日本,靠中国商标“养活”的企业也不少,做法很简单,先抢注中国企业的产品在日本的商标,待其进入日本市场后,再收取商标使用费。

  在美国、在菲律宾、在韩国……

  商标被“抢注”,一直是中国企业挥之不去的梦靥。

  商标“抢注”,关键在于一个“抢”字。“抢”的精髓就在于时间上要有提前量,“抢”的诱惑就在于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

  中国商标的“买卖”好做,要做好这桩“买卖”,需要的是一双慧眼。遗憾的是,能够预见中国企业商标的国际价值的往往不是中国人。中国人打江山,别人坐江山的局面,不仅让中国企业颜面尽失,还令他们损失惨重。

  商标被抢注可能产生三大后果:

  一是被抢注商标的企业产品在销往当地时会遇到障碍,产品不能以原有商标进入,只能另换商标,这将对企业已有的无形资产造成损失,增加经营成本。最典型的事件就是联想更名为“Lenovo”,由于联想原有英文标识“Legend”在国外被大量注册,不得已而更名为“Lenovo”。

  二是抢注的公司可以合法地把自己的产品冠以“抢”来的中国商标,进入世界市场,挤压中国企业的市场开拓空间,将中国企业阻挡在该国市场外,或者形成贸易壁垒。

  三是导致企业海外战略受阻。很多中国企业都制定了自己的海外战略,全方位进入国际市场,但是一旦商标被抢注,就会失去先机。在2004年7月,由于公司拥有的英文商标“fire fly“(萤火虫)被西门子下属公司欧司朗抢注,厦门节能灯企业东林公司进军欧洲市场时被德、英、法等国拒绝,因此失去了进入这18个国家的机会。  

  中国企业辛辛苦苦打下江山,江山却常常被别人坐享其成。中国企业的“大方”其实是一种“病”。这种“病”表现为四种症状。

  “因小失大”症:以白家为例,白家产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不少,但由于目前的销售额比较少,因此,为了节省注册商标所需的几千美元,在一些国家就忽视了商标注册,而是直接把产品交给代理商打理。但出现问题后,诉讼费、律师费等都远远超过注册成本,典型的因小失大。

  “商标短视”症:有的企业认为自己的商标知名度还不够,注册为时过早,想等出了名再注册;有的认为自己的商品不愁销路,无需注册;还有的认为办理商标国际注册手续繁、费用高,不愿到商品进口国去办理商标注册。在这种“商标短视”症作用下,大多数企业商标管理薄弱,忙于生产,疏忽了商标潜在的价值。

  “战略乏力”症:无战略危机是中国企业的一个通病,产生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企业经营者的急功近利心理。有很多企业虽然拥有了注册商标,但是却不知道怎样制定和实施商标战略;还有些企业了解商标战略的重要性,却过度依赖商标战略,过犹不及。

  “危险游戏”症:企业的商标战略包括商标的设计、管理、注册、维护、推广等方面。但中国企业的着力点往往在商标的推广上,即容易片面追求商标的知名度,在广告投入上一掷千金,甚至为创造轰动一时的品牌效应,盲目投放巨资进行品牌宣传,这种“危险游戏”的后果往往是致命的,最典型的是中央电视台例年的广告标王的下场。

  预防商标被抢注,需要做很多工作,从未雨绸缪,制定商标战略;到慧眼识贼,发现别有用心者;再到亡羊补牢,用法律手段讨回公道……但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应该是治好自己的“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