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生进入学习快一年了,每天面对着那么多本作业本要批,要订正,要一本不缺,天天如此,好难!也好累!每天空余时间清点,再把那部分同学找出来,再催、再批……即便这么辛苦,缺交现象也不能杜绝。哪天自己一忙,把这事给忘了,就担心会影响第二天的作业,第二天这些懒家伙上交作业的难度会更大,真的是一天也不敢懈怠啊!有时和家长谈起孩子做作业情况,他们也很关心孩子的成长,努力地培养着孩子做作业的好习惯。
举措:为了培养孩子及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我在实践中做着这样的尝试:在每位小组长的封面上,贴上一张纸,设计了几个栏目:布置时间、上交时间、错几题、订正次数。要求组长把每次的作业情况按上面的栏目进行统计。这个统计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地督促自己,同时也督促小组的同学。比如说前面两个栏目,就是督促自己要当天的作业当天通过;后面的栏目是督促自己要保证作业的质量。一学期下来,还可以进行汇总。作业最能真实的反映学生一学期总体的学习情况,某种程度来说,应该更甚于期末的大考。自从多了这份表格,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一目了然,几乎没有拖拉作业的坏习惯了。同时,通过表格,老师也能更迅速地了解多方面的情况。
思考:习惯的培养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的过程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也要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使习惯养成的过程不仅使教师督促的过程。尽管我一直在教育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但绝大多数孩子认为学习是为了老师和家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原因,我也在不断思考:除了他们的惰性或者是忘记,那还有其他原因吗?我觉得要培养孩子的做作业的好习惯,应该先从老师布置作业说起:作业应该是孩子的一种需要,根据需要和兴趣来布置作业,学生的积极性就特别高;其次,作业应体现一种学习习惯,有些作业应该是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的。如每天必须的预习和复习,以及阅读。作业布置也应因“材”而定,不同的学生对复习、复习、阅读的要求是不同的。作业要激发学生这样的意识:学习是我的任务,我要学习,我在学习,我会学习,我能学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