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翔落选国际奥委会委员的内情

 任虹 2008-08-22


刘翔落选国际奥委会委员的内情
 
       刘翔在2008年又失去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机会,他没能在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的选举中胜出,失去了中国大陆第一个以运动员身份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最好机会。 
      
       我不知道中国方面对于刘翔的竞选是否有过一些事先的预想和策略,也不知道刘翔本人或者他的团队是否有针对性地做过一些工作,但无论如何,刘翔失去了一个可以说本有希望的好机会。

      
        我是极其不赞同媒体传出的某官员的一句话的:如果北京奥运会刘翔不拿金牌,那他以前取得的一切成绩都将毫无意义。 
      
       我甚至以为,刘翔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比他取得北京奥运会冠军的意义,对于中国来说更大。
 
      
       我以为,刘翔此次的竞选是有较大机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这是在中国进行的奥运会举行的选举,东道主是可以利用一些机会做工作的。
 
       
       二是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布勃卡的大力推荐,这本身能赢得一些人气。
 
      
       三是中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体坛的地位不断提升,能使作为中国惟一候选运动员的刘翔获得一些支持票。
 
      
       四是投票是在19日截止,即便刘翔不因伤退赛,那时也没有比赛完毕,是否出赛并不影响投票。因为候选人资格是参加过2004年雅典奥运会或前来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
 
      
       看看新当选的4个人的情况或许能让我们把问题看得更清楚些。

      当选的四人分别是雅典奥运会跆拳道冠军、韩国的文大成,俄罗斯退役游泳名将波波夫,德国女子重剑选手博克尔、古巴女排队员小路易斯。
       文大成以3220高票当选,波波夫票数为1903票。博克尔和小路易斯分别获得了1836票和1571票。刘翔得票1386张,名列第八。 
      
       从票数上看,刘翔只比第四名少185张。我不知道中国的639人是否都参与了投票,如果中国有超过185人没有参加投票,那显然是我们的失策。
 
      
       有人可能会说,你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拉票吗?
 
      
       让我们听听一个入选者和一个投票者的话吧。
 
     
        波波夫说,竞选是另外一场“比赛”,他有自己的策略,但不会告诉别人。 

      
      曾在雅典获得男子蹦床铜牌的斯特里克说,他不仅给自己的同胞投票,也选了文大成。他说:“因为我和他聊过天,觉得他人很好,我也欣赏他的观点,觉得我们可以成为朋友,所以选他。”
 
     
       可见,这件事情并非那么纯粹,还是存在争取的可能的。
 
      
       可能还有人会问,是不是刘翔本身实力就敌不过那些入选者呢?
 
      
       我们不管别人,看看这个得到3220多票的第一当选者文大成的情况吧。
 
      
      文大成1976年9月3日生,是韩国最优秀的男子跆拳道选手之一,他在男子84公斤以上级具有超强的实力,获得雅典奥运会冠军;2002年釜山亚运会冠军;1999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84公斤以上级冠军。
 
      
       这个运动成绩根本无法与刘翔相比,因为刘翔是雅典奥运会除伊辛巴耶娃打破世界纪录之外成绩最好的田径运动员,他以平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冠军,而且此后的2005-2007年的成绩一直在世界田径界保持着前三名,他的成绩不但代表着最基础的田径大项的最高水平,也代表着整个亚洲体育的形象。
 
      
      而且不容置疑的是,韩国和中国在世界体育领域的地位,跆拳道和田径在奥运会上的地位,都是无法相比的。
 
      
       或许文大成的优势在于,他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还是Dong-A 大学体育学院的教授,是韩国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的成员,世界跆拳道协会的理事。
 
       
       刘翔虽然获得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硕博连读的机会,但恐怕他还没有多少时间去上课和学习,因此难以和拥有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的文大成相比。
 
      
      不得不说一句,我们的太多运动员一直在封闭中专心从事自己的训练,多年中在家里呆的时间都非常少。很多运动员除了训练和比赛之外再难以有从事其他活动的机会。这和一些国家职业运动员住在自己家里,业余运动员自己支付训练和比赛费用、高校享受奖学金的运动员学训兼顾的情形是多大的反差!
 
      
       其实不少运动员是希望走国际体育组织官员这条路的,澳大利亚长距离游泳名将哈克特也是此次的30位候选人之一,他以1131票名列第九。得知自己落选后他很失意,他很希望自己能在国际奥委会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机会。
 
      
       我在想,刘翔今后还会有机会,据说让刘翔进入国际体育组织也是他的教练孙海平的心愿。
 
      
       但是我们需要做的恐怕还有:
 
     
       给予一些优秀运动员更多的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给予一些优秀运动员参与体育组织管理事务的机会(在中国奥委会中,我没有听说有运动员委员会这个部门,让刘翔作全国政协委员不如让他当个田径或体育组织的委员),为一些优秀运动员退役后进入国际体育组织做未雨绸缪的事情。

       目前我们看到的是:邓亚萍、李玲蔚等少数运动员进入国际奥委会的专业委员会,李敬、黄力平等运动员退役后去当了国际裁判,何振梁先生明年满80岁以后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委员将只有于再清一人,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位运动员在退役后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
       邓亚萍、杨扬、刘翔三人先后在悉尼、都灵、北京奥运会期间的运动员委员会新委员选举中落败,而韩国的一个男子跆拳道运动员却能以巨大优势的最高票当选,而且刘翔的人气比文大成高,我们还是奥运会东道主,这个问题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深长思之! 
      
       从对于中国体育发展的深远意义上看,我倒不希望刘翔在复出后全力去在赛场上战胜罗伯斯,而是可以把眼光放得长远和开阔些,那些支持他的赞助商也可以为他想得更多些,毕竟刘翔这样的天才运动员在中国是可遇不可求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