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商帮,一个生意场上的传奇故事。
晋商作为商帮之首,起源最早、衰亡最晚,晋商发迹于宋代,明朝时与徽商南北并峙,至清朝晋商便独占鳌头,明清两代辉煌500年。晋商实现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晋商不仅店铺遍设全国通都大邑,而且经营范围远涉日本、西亚和俄罗斯等地,控制了史上多个行业如盐、铁、茶、丝绸等,清代的票号经营更将晋商推向史上最为辉煌的顶点,在世界金融史上也据有浓墨重彩的记录。晋商创造的财富,徐珂在《清类钞》中列举山西富户十四家,加起来“三千万两银子”,相当于大清帝国一年的财政收入。晋商超越于其他商帮的突出地体现在股份制、身股制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以义制利、诚信经商、乐善好施的商业伦理道德也成就了晋商的发展。 (一)晋商的崛起和兴盛 为什么中国最早的商人不出现在其他地方,而独出现于山西? 自然条件和政策鼓励出现了第一批富裕的山西商人,于宋元年间长足发展,为明清晋商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远古,自然资源是产生贸易的唯一条件,即运城的河东盐池。山西主要是由于拥有这种自己独有而别人离不开的盐,同时春秋时期,晋国推行鼓励商业的“轻关、易运、通商、宽税”的政策。因此在春秋时期的晋国出现了第一批商人。 制度变化也为晋商带了历史机遇,北宋时期实行“折中制”放开了盐的运输和销售(折中制:商人把粮食运到边疆,由政府给予“盐引”,然后凭盐引到指定盐场领盐,再到指定的地区销售)。这种制度为山西商人参与并扩大盐业贸易创造了条件,晋商形成的历史机遇。 除此之外,山西固有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和地理条件等因素一定程度辅助成就了晋商的逐步崛起和兴盛。自明朝燕王朱棣起兵夺取皇位后迁都北京,北方的政治中心重新确立起来了,这对于经济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晋商也正是从这时起逐步兴起的。山西历史悠久,人口比较稠密,耕地相对不足,剩余劳动力多;山西地区处在北京和陕西乃至西北地区交通要道的中间位置,同时具备陆路、水路的便利交通条件,有这样好的地理条件,同时存在现实的就业压力,造成了很多人从商。 晋商辉煌500年的发展机遇来自于哪里? 无论对一个人,一个商帮,还是一个国家,机遇都是重要的,晋商的机遇就是明初实行的“开中制”,放开了盐的销售和运输,晋商抓住了这个机遇;促进晋商盐业发展的是另一项政策:政府退出盐业生产。山西人利用这个机会,作大了以盐业为主的贸易,需要相互帮助,形成了“纲”(浙直、宣大、泽潞、平阳、浦洲),以地域乡情为纽带的松散商业联盟,这就是我们说得“晋商”。 明代中期,盐业政策转向“折色制”,大盐商迁到扬州,其余晋商开始多元化发展,寻找与北边少数民族的贸易机会。 清代后,晋商抓住了两次机会,一个是清统一中国后,清政府的边疆政策和对外政策给晋商带来了贸易机会。清政府的统一边疆、开放边疆、管理边疆过程中,晋商抓住机遇,成就了进一步的发展,做到了“货通天下”。清政府的对俄贸易政策推动晋商走向持续繁荣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清政府对这种贸易采取了鼓励的政策,凡行商于恰克图一带的商人,必须持有理藩部颁发的“信票”这几方面的政策,使得晋商的市场地盘更加扩大,远距离贸易更加发达。 另一个是道光年间的金融创新-票号。票号出现在山西,由晋商首创,是一种历史必然;在票号出现之前,金融业的业态主要是典当、印局、钱庄、账局。晋商在金融业中处于执牛耳的地位了。在这些金融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也涌现了许多人才。 晋商的票号演绎了一段至今令后人仰慕的辉煌历史,把晋商推上了事业的顶峰。 票号产生有其偶然性。过去商人挣了钱都是雇镖局,然后把挣的钱运回去。在嘉庆和道光年间,当时社会不太安定,各地的农民起义非常多;当时平遥有一个姓李的李家,这个主人叫李大全,他开了一个颜料坊,叫西裕成颜料坊,他在北京有分号,在天津也有分号。所以有朋友就托他把自己的钱放在北京,然后他给开个条,到山西再去取钱去。后来他那个掌柜,掌柜现在我们叫总经理了,他的掌柜叫雷履泰。雷履泰就发现他的东家是把它作为好事,帮朋友忙的,其实他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也就是进行银钱的汇兑,异地汇兑,所以他就劝他的老板,把这个颜料铺干脆改成一个票号。所以道光三年,也就是1823年,历史上第一家票号叫做“日升昌”就此诞生了。 其实,票号出现在山西,由晋商首创,是一种历史必然。随着商业活动的发达,它一定是金融事业的发达。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金融,那么商业很难再进一步发展。所以明清时代中国的商品经济相当发达,也就为中国的金融业的发展实际上提出了一个要求。也就是商业发达了,商品经济发达了,一定要金融也发达。所以这个时候,需要票号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历史的要求。晋商从资金、网络、人才和信誉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因此由晋商首创,是一种历史必然。 资金,从事票号需要大量的资金,要钱、要资本,而当时山西商人是“富甲海内”,在海内可以说是最有钱的。网络,金融业既然是搞异地汇兑,在全国一定要有分号,而山西商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实际上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分号,那么这些分号做票号进行汇兑就非常方便。人才,山西商人有一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也是有一批非常精通业务的人。这批人就可以成为票号的骨干。信誉,最关键的就是山西商人的诚信是天下有名的。票号是接受客户的真金白银,为其开一张没有法律保障的汇票,这张纸能不能再换为真金白银,取决于票号的信誉。信誉是票号的生命线。奉行”以义制利”获得了客户的信任,几百年的坚守诚信而置。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全国一共拥有的51家票号,其中有43家由晋商开办。而票号的英文也被翻译为“shanxibank”,西方人还将票号称做现代银行的“乡下祖父”,票号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票号的业务,主要是两种业务:一种业务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第二个业务就是银两的汇兑,也就是我们说的异地汇兑。比如说你要到四川去做买卖,你从北京你不用把银子带过去,你把钱放到票号里边,票号里边给你开一个条儿,然后你自己到四川去,到了四川成都以后你可以找到这个票号的分号,然后再把这个票换成银子在当地使用。所以这个票号的汇兑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汇款,就是从事这个业务。另外第三个业务就是把各种不同成色的银子通过冶炼,给它变成成色统一的一个标准化的银子。所以票号主要是从是这样一些业务的。 票号的盈利来源于汇费收入、压平擦色(平指秤,色指白银成色,压平擦色即收付银两时,在平码上高进低出的盈利手段)、存放利差的收入。 票号的客户,最初的客户是民间贷款,商人为主;后发生太平天国运动,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对票号的发展有影响,业务收缩,其服务逐步转向与清政府的结合,存款的大多数变为各省官府机构的公款以及地方贵族显宦的积蓄。因为政府的汇兑这一块数额非常巨大,所以这就给晋商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遇。另一次机遇就是八国联军进北京之后,我们知道慈禧和光绪皇帝西逃,在西逃的时候就受到山西商人的接待,山西商人就接待了慈禧太后,因为当年慈禧太后很狼狈了。逃出来非常狼狈,慈禧太后就受到了山西商人的接待,不仅接待地非常好,而且还给了20万两银子让慈禧太后路上用,随便花花。慈禧太后回去以后非常感谢山西商人,所以就把八国联军进北京以后的赔款,我们向各国的赔款,全部交给山西人办,总额,本息总额在一亿两白银。所以这个也使得晋商在1900年八国联军以后,一直到1910年清政府垮台以后,其实这是晋商最辉煌的这么一个时期。你看这个晋商通过了这么一系列的过程,所以做成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商帮。 随着晋商对俄贸易的衰落,一方面晋商将大量的资本转向蒸蒸日上的票号;另一方面,其业务重点从办理国内商业汇兑转向存放款业务,其中又以承担清政府的官款汇兑和官吏存放款为大宗,从而造成畸形发展及其最终的衰落。 (二)晋商成功经营的秘诀 晋商能够走向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培养和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商业头脑和知识储备的人才。可是,晋商又是如何吸引人才的呢?票号里那些几近苛刻的制度,为什么没有把员工吓跑,却成全了山西人口口相传的“有儿开商店,强过做知县”的民间谚语呢? 晋商成功秘诀之一制度建设 晋商的制度建设是晋商成功的核心秘诀之一。制度包括企业治理制度、内部运营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其中股份制、激励机制、用人机制和内控制度是企业的核心制度。 (1)股份制,晋商的股份制是长期演变的结果,两权分离使得资金所有者和无资金的经营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股份制之前,已经出现了贷金制、朋伙制和伙计制。明朝后期的伙计制已是股份制的前身了。伙计制就是有一个或者数人出资,雇佣伙计经营,建立在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相互信任地基础之上。 股份制的股份分为银股和身股。银股就是东家出的资金,东家承担无限责任,东家的财产都是后备资本。银股又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是合约资金,每股多少根据票号的规模而不同,多者每股1万两银子,少者每股为2000两银子,每股分为10厘,银股所有者享有永久利益,父死子继,夫死妻承;只享受分红,没有股息,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抽出,补进或增添新股份,正本承担全部责任。副本又称护本,他有两种,一个是东家除正本外又投入票号的资本,另一个是东家、掌柜及有顶身股的员工在结帐期分到的红利中,提留一部分存入票号,副本不参与分红,只得利息。 晋商的股份制已有现代股份制的特点:一是实现了股权多元化和有相对控股的大股东;二是实现了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两权分离的制度下,东家决定大掌柜的任职及所享受的身股,主持每个账期的结算和分配,决定扩大投资、奖惩员工,并承担无限责任;对大掌柜实行“全权授权经营”,日常经营管理等一切事务由大掌柜的说了算,东家不得过问,而且也不给票号推荐人,尤其不让三爷(少爷、姑爷、舅爷)进入票号;在处理要东家决定的重大问题时,大掌柜有建议权。这种制度对晋商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两权分离中权责利是不对称的,尤其是大掌柜有权有利,但并不承担责任;东家与大掌柜之间是相互信任,以信义为先,且东家有权威,大掌柜真心诚意,这种制度是有效的,但在晋商末期,这些条件不存在或者弱化时,企业就会出问题,这也是衰亡的一个原因。 (2)内部业务运营管理制度,有效防范了风险。 为什么在防止内部人败德行为上,现代银行还比不上票号? 一个企业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首先看内部组织架构的设置,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是:适应企业业务的需要,而且内部各个部门权力不交叉也不遗漏,每个部门和每个人权责利明确而一致。票号设计者们没有学过现代管理理论,但是理论来源于实践。 总部的分号管理制度,主要是通过统一管理、考核制度和报告制度。 晋商企业实行总分支机构制,总号设在山西本地,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以至国外。总号对分号实行集中管理,从分号的开立、经营、人员配置、资金、收益等都归总号调度,实行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资金调度。总号对分号的控制,一是考核制度;二是报告制度。总号对分号的考核,以“结利疲帐定功过”,且以不对它号造成损失为原则,否则给予处罚。报告制度为书面报告与口头报告两种,书面报告有正报、附报、行市、叙事报和年终报告五种,口头报告是每日晚上面报主管、每年两次大掌柜(或委托钦差)巡视时分号掌柜面报、班期回总号面报等。 票号的银行密押制度,规避了作业层的风险,这样一套系统、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保证了票号与客户双方的利益,在山西票号存在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很少发生汇票骗领事件。 首先,从总号到每个分号,都有专人用毛笔书写汇票,并将书写人的字体报给总号及各个分号,预留备案。这样,所有在号人员都能够根据预留的备案识别真假。如果需要更换书写人员,更换后必须立即将字体报告给总号及各个分号,并预留备案。 其次,汇票写完后,需要加盖印鉴,印鉴正中有人物像,周边刻有小字,以防假冒。同时,汇票的金额、时间均设有暗号。只有票号的人才能识别,持票人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认票不认人”。山西票号在经营汇兑的过程中,还创造了以汉字作为汇票签发日期和银两数目代码的暗号,机密度极高。汇票的印刷用麻纸,内加水印,每家票号的用纸、款式、水印都不同,只有各家票号的人才能识别,这样,汇票就很难被伪造。 最后,山西票号还制定了“见票三五日兑付”和兑付后“汇票即焚”制度。这个制度的意思是票号在见票之后,要无偿占用顾客款项3到5天,一方面使票号在见票后有时间准备款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全保险对于持有汇票的人,见票即付当然好,但是若是汇票被盗窃或者遗失,来不及挂失就会被取走。而“见票三五日兑付”为持票人挂失腾出了时间,同时“汇票即焚”又做到了票号的绝对保密,维护了票号的信誉。 票号的资金的管理制度,通过分号之间资金余缺调剂、灵活调拨,一方面保证存、放、汇的顺利进行,同时又做到了资金的充分利用。山西票号分号很多,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经济状况不同,各个票号的现金盈亏、行市好坏亦不相同。有的票号现金盈余,款项放不出去,资金闲置;有的票号现金短缺,利率上升却无款可放。于是,山西票号运用“酌盈济虚、抽疲转快”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票号的经营管理制度,根据时局对规模和网点进行调整,有效规避了盲目扩张的风险。山西票号根据经营成本的变化对存贷款利率和汇水(票号运作的收入为汇费,也就是汇水)水平进行适时的升降。例如,逢镖过节利息上升,汇兑存放要谨慎,不宜大额贪做;分号开设时一般只做汇兑,等熟悉市面后再做存放;根据时局对规模和网点进行调整。八国联军侵华时,日升昌的大掌柜适时撤销了成都、重庆、、汉口、张家口、开封等地的分号并且辞退员工,避免了因战乱导致的更大损失。另外,制定、实施了一种叫做“预提护本”的利润分配制度,即在每次分红时,先按一定比例从利润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建立风险基金,并实行专款储存,一旦发生重大意外事件,可以此作为保障,以维持正常经营。 (3)激励机制-身股制,把员工的利益与商号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 晋商之所以成功,就是有一套相当完善的激励机制,它的激励机制是什么呢,我们说晋商里面工作他的收入可以分为两块,一块收入我们叫做“固定收入”,那么这个固定收入又分做两块,一块就是你在票号里边工作,你的穿、你的吃、你的用,一切都是由票号给你,实行“供给制”。有一篇文章,就是一个票号的后人回忆他父亲在票号时候的待遇,他说待遇非常优厚,比如吃的是每天中午都有肉,而且基本都有酒,冬天还给黄酒,票号里边吃的东西基本上是半个月不重样,每天都是换一样,你看这个吃得非常好。穿的呢,应该说穿得也非常好,夏天都是丝绸,冬天都是毛料。其他的,比如说你在外地工作你要回来探亲,你坐车也好坐船也好,一切费用都是由票号支付。这块儿我们叫什么呢?叫做供给制,供给制的待遇相当好。 那么另一块固定收入叫做“辛金”,这个辛金就是我们所说的工资,那么一般从什么时候起步呢?通常出徒以后起步,第一年是二两银子,第二年是四两银子,然后工作了十四年以后银子涨到了一百两银子。一百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呢?历史学家计算,大体上当时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二百块钱,也就是一百两银子就是一年的固定工资,就是两万块钱,这两万块钱就是让你养家糊口用的。我们说这是一部分收入。 那么另一部分收入,叫做“身股制”。这个身股制在晋商里边是个特殊的创造,所谓身股制,也就是晋商票号里边的股份有两种称呼,一种就是前面说的银股,就是东家出的钱,出的资本,叫做银股;一种叫做身股,这个身股不是花钱买的,是什么呢,是东家给你的,给你干什么呢,作为你分红的一个凭据,就是你分红能分多少红呢--身股制就是让你参加分红--能分多少红就看你的身股有多少。晋商票号里边怎么分红呢?我们比如举个例子说,假如我们今年的票号一共盈利是100万,那么当年签订合约的时候就讲清楚了,比如说银股和身股叫做六四分成,所谓六四分成,也就是这100万两银子里边有60万两是出钱的东家所获得的,然后东家根据他们的股份再去分这60万两银子;剩下的40万两银子是员工的身股分红的,你比如说一共有100厘的身股,有40万两银子,一股就是四千两银子。都是按这样来分的,那么你分多少就看你身股有多少,然后决定你分多少。这个身股制我们现在也叫做全员分红,也就是所有的员工都参与分红,也就是说都根据你身股的大小来决定你分红的多少。大掌柜的身股由东家定,其他员工的身股由大掌柜定,一般大掌柜可分到10厘,二掌柜9厘,三掌柜8厘;其他人按照职务递减,也有1厘的;学徒工不给。一个普通员工,身股就是三厘,平均每年能分到1075两银子;当面一个知县包括养廉银在内的全部收入不过如此。也就是山西人口口相传的“有儿开商店,强过做知县”民间谚语的有力佐证。 (4)晋商的用人机制 晋商的用人原则是用乡不用亲、择优保荐、破格提拔。用乡不用亲,用乡是为了利用乡情加强凝聚力,不用亲是为了严格管理制度,尤其不用三爷(少爷、姑爷、舅爷);择优保荐,择优就是选择优秀的人才;保荐是实行担保制度,所用之人必须有一定地位的人担保,被保人的问题由保荐人负责;破格提拔,是对优秀人才打破常规,破格任用。 晋商的人才培养制度-学徒制,为晋商培养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学徒制有三个环节:选人、学习、实践。 选人:从中选出有培养前途的人,选择的标准包括外在与内在素质。学徒年龄为15-20,身高五尺(1.7米以上),五官端正,举止大方;懂礼貌,善珠算、有一定文化基础,精楷书,不怕吃苦,能远行。此外还要家世清白、有人或店铺担保。??进号,进号称为“请进”。 学习:新招员工需要经过三年学徒期:第一年,为掌柜“提三壶”(茶壶、水壶、尿壶),打水、扫地、干杂活,伺候掌柜,不设座位。这一年更主要试职业与个人道德的考察和培养,放点银子在不起眼的地方,看学徒如何处理?如果学徒在打扫卫生的时候,自己把银子揣起来,日后一定会让这个学徒离开,在票号这样与银两打交道的地方,品行是非常重要的;再就是观察其工作态度和为人处世之道,道德培训这一年做到“重信义、除虚伪;节情欲、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薄嫉恨;幸辛苦,戒奢华。第二年进入业务学习,包括文化课(四书五经、蒙语、俄语等)、业务课(珠算、商业性能。记帐、商业信函等)。第三年在柜上跟着师傅(老职工)学习做生意。三年内不得回家,考核成熟正式录用。 基本形成“徒弟-师傅-掌柜”的阶梯,不仅激励员工奋斗,而且上下指挥如意,具有高效执行力。 (5)晋商的约束机制,就是利用传统儒家文化建立自己的约束机制,这些观念也成为晋商企业文化的核心。 对于晋商来说,幸运的是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道德制约的基础,儒家文化有三个有利于建立约束机制的特点:强调尊卑有别的等级和服从观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下者服从上者;认为克制人本能中的贪婪的本性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把忠义作为伦理道德的核心“人无信而不立”“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约束机制是建立在用人的原则上的。用乡不用亲,用乡就是便于约束,当人的活动范围有限,家族观念也强,每一个人的行为都要考虑到对自己家族和亲戚的影响。家族利益是一个人行为的制约。招收学徒必须有担保,由担保人对被保人的一切行为负责,也是一种有效的约束;晋商的内部有员工行为规范的,通常称为“铺规”或者“号规”。有“十不准”,不准携带家属,不准嫖妓宿娼、不准参与赌博、不准吸食鸦片、不准营私舞弊、不准假公济私、不准私蓄放贷、不准贪污盗窃、不准懈怠号事、不准打架斗殴;有的票号规定不准娶外乡女子为妻。 你知道规定得这么严,为什么员工愿意执行呢?我们说就是因为我们前面介绍的激励机制非常有效,也就是说,我好好在票号工作,根据我的业绩,根据我的职务,我的身股不断地增加,我分红也多了。票号做好了,那么我钱挣得也多了,因此他愿意受这种约束,而在票号里边努力工作。 晋商成功秘诀之二企业文化 晋商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呢? 我们说晋商的企业文化就是诚信。所谓“诚”也就是店家,也就是开商店的、开票号的对于顾客一定要讲究一个“诚”字,以诚来对待自己的客户。所以在晋商里边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你比如说八国联军时期北京的分号都被八国联军毁坏了,账本也给烧了,钱也丢了,但是晋商仍然坚持只要你拿票,只要你在我们这儿存了钱,有账本,我们给你照付不误。 那么第二就叫“信”,所谓信,也就是员工要忠于东家。你想当年东家把这个钱全部交给大掌柜经营,由你控制,你想怎么用你就怎么用,你想怎么调配就怎么调配,如果这个大掌柜不忠诚的话很可能自己卷款逃跑,讲究信,我就“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在晋商里边形成了一非常强烈的传统。讲究诚信,这一点也是晋商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凡是有山西人的地方,都有关公庙,大家都以拜关公而求财。关公以一介武夫而成了神,是因为他的行为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忠义精神,晋商对关公的崇拜不仅是一种仪式,而且把关公作为一个符号,一个代表他们企业文化的符号。 晋商的成功在于他们突破了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商业发展的内容:“学而优则仕”改造为“学而优则商”;“义利信”,义利并重,在义和信的基础上获利。 晋商成功秘诀之三:群体精神 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 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清朝乾隆末年,在典当业中已出现了所谓“江以南皆徽人,曰徽商;江以北皆晋人,曰晋商”的说法。“晋商”这一名称的出现,说明清代山西商人已逐步形成一个地域性的商帮。清后期,山西票号在国内8O多个城市设立了分号,从而形成了一个汇通天下的汇兑网络,也是以乡人为主体形成的山西商人群体。 商帮就是以地域或者是血缘为纽带,一个松散的商业联盟。它一定有一个纽带,你比如说徽商的纽带其实是血缘关系,徽商是讲究家族关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而晋商是以地域为中心的,所以晋商里边讲究叫做“用乡不用亲”,用人一定要用老乡,但是不能用自己的亲属。这种老乡的观念就把大家团结在一块儿,统一在一块儿,所以晋商里边讲究群体精神,互相帮助、互相制约、互相进行协调,这是第三个成功的原因。 晋商成功秘诀之四:官商结合 第四个我们说它成功,你也得看到他们成功里边也有官商勾结。换句话来说,在封建社会里边,任何一个成功的商帮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都靠了一个官商勾结,都和官方要勾结起来。晋商里边官商关系也是走得很厉害,你比如他们和当年的各省的巡抚,比如说张之洞,我们知道张之洞,和许多贝勒,和许多亲王,其实都有密切的个人关系。这种个人关系就对晋商的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慈禧住进大德通,晋商有了回报,慈禧回去后,不仅同意票号可以汇兑官饷,而且把《辛丑条约》中规定的赔款本息共10亿两银子交给票号汇兑,各省每年把应交赔款交给票号,由票号再汇给汇丰银行。1900-1910是票号的鼎盛时期,形成这种极盛的是官饷和赔款的汇兑。慈禧还把大清银行的事交给票号,可惜山西人失去了这个机会。 在权利决定一切的官本位社会中,官商结合是必然的,商人利用官员的权利致富,成本是最低的,这是一个特定时代的必然现象,我们很难用“好”和“坏”来评价。宽容的看待历史吧。 (三)晋商衰败与消亡的原因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晋商的衰败,主要因素还是内因,企业治理缺乏制衡,制度的缺陷,在外部环境相对恶劣的条件下,进一步放大了缺乏制衡机制导致的后果;而当晋商内部问题严重时,社会的动荡就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传统的儒家文化帮助其成就了晋商的成功,但是晋商后期的保守和封闭表现突出,是其衰败的本质原因。总之,可以归纳为企业治理缺乏制衡,依托官府职能异化,固步自封拒绝改革,农商思想不能远谋。 企业治理缺乏制衡 儒家文化是人治,晋商的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是人治,两权分离是建立在知人善用的基础之上,依据的是传统文化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种思想的前提是你所用的必须是好人,这个前提下,东家和大掌柜之间的权责利不一致的这种有缺陷的制度设计才能起好作用。一旦知人不善,就会出项败德行为。 财东对大掌柜的约束监督制度有缺陷。 财东对大掌柜充分授权,所有的日常经营和管理实物均有大掌柜一人决策,财东放弃了决策责任,在晋商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但是,这种激励体制下的责权利不一致,大掌柜有权有利无责,一旦外部环境出现剧烈变化、大掌柜的个人能力和知识对行业趋势的判断和把控不到位、或者大掌柜个人的品德出现问题的时候,票号业务的经营就出现了灭顶之灾。 从清朝后期到民国初期,票号没有抓住历史机遇改组为银行这个事实,充分暴露了固有的制度缺陷带来的危害。首先,晋商大掌柜的知识结构没有及时调整,在变革时代,缺乏对现代银行知识的更新,影响了社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方向的判断。其次,缺乏监控机制。票号的所有决策集中于大掌柜手中,一人决策替代了群体决策和组织决策,没有相应的监督机构评审大掌柜的能力和品德,以及经营管理的业绩,比如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监事会、董事会、股东大会等。 由于股东放弃了决策责任,一是使其他不了解行业发展大势,无法正确决策,只能听大掌柜的,造成了总经理的独裁,分号的呼声被大掌柜的打压下去,票号后期迟迟不能向银行转变。二是使其不了解未来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大掌柜。三是大东家的后代吃喝玩乐,一旦钱不足就去票号取,纪律不强的大掌柜的为了迎合财东破坏制度,而后期财东为了取款方便,选任大掌柜的时候考虑听话等因素。因此后期票号出现离心离德现象丝毫不怪。票号鼻祖日升昌的垮台,就是选了一个组织纪律不强,能顺应财东偏好的大掌柜。 票号信用机制建立的基础是初级信用机制,与现代银行的高级信用机制有本质的区别,这是在动荡年代导致其衰败的另一个内在原因。票号的信用机制是建立在初级信用的基础上,在外部环境已经是诚信危机、社会动荡不堪的时候,晋商放出去的高利贷不能回笼,晋商坚持的的诚信文化,使其坚持对客户的汇兑,当财力出现危机,现金流不足的时候,票号业务的衰败就是顺利成章了。 依托官府,职能异化 票号的客户,最初的客户是民间贷款,商人为主;后发生太平天国运动,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对票号的发展有影响,业务收缩,其服务逐步转向与清政府的结合,汇兑政府官饷;另外的一次机遇是:慈禧住进大德通,晋商有了回报,慈禧回去后,不仅同意票号可以汇兑官饷,而且把《辛丑条约》中规定的赔款本息共10亿两银子交给票号汇兑,各省每年把应交赔款交给票号,由票号再汇给汇丰银行。1900-1910是票号的鼎盛时期,形成这种极盛的是官饷和赔款的汇兑。 随着晋商对俄贸易的衰落,一方面晋商将大量的资本转向蒸蒸日上的票号;另一方面,其业务重点从办理国内商业汇兑转向存放款业务,其中又??而造成畸形发展及其最终的衰落。 第三次金融风暴是1897年的贴票风潮和1910年的橡皮股票的风潮。大量钱庄倒闭,钱庄是票号的主要客户之一,对票号造成很大影响。1900年的义和团和八国联军又给票号以重创,成为抢劫对象,损失惨重。辛亥革命给了票号致命一击,革了清王朝的命,也革了票号的命。靠封建王朝而生者也随着这个而亡。因此,当晋商内部问题严重时,社会的动荡就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故步自封拒绝改革 现代银行和传统的票号有很大的不同,为什么呢?传统的票号资本都很少,大概是几十万两银子就算是多的,最多的几乎没有超过40万两银子的,所以实际上资本的实力很小。而现在的银行它是什么呢,它这个资本金特别雄厚,因为什么呢,因为现代银行是广泛地在社会上实行招资。但是票号一般是针对大户,很少针对小户的。再一点,现代银行靠的是制度,靠什么呢,比如说抵押制度。而票号就是靠什么呢,就是靠一个信誉,我对你的信任。所以叫什么呢,叫做万两银子一句话,只要我觉得你这个人讲信誉,你说一句话我这银子就借给你。收不回来,收不回来就算了。而现代银行是讲究你有贷款保证,你贷我的钱我看什么呢?房子,你把房契拿来,工厂,你把工厂的地契拿来,我才贷款给你。所以这两个制度不一样。 从根本上说,我们说晋商有保守和封闭的一面,而且这一面在晋商的后期表现得特别突出。什么叫做保守和封闭呢?也就是当年的山西晋商根本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变化,认为自己的钱庄、票号也就是最好的金融形态。其实这个时候外国的银行已经进入了中国,而且中国的银行也最早基本上是由宁波人创办,银行也开始出现了。 现代银行的机会有没有呢?有呢,第一次是慈禧太后让他们办大清户部银行,也就是国家银行,那么要晋商出钱、出人来办这个银行。但是晋商拒绝了,我们出钱出人,银行是你管,那我才不干呢,所以晋商拒绝了。后来经过和政府谈判,清政府同意是由政府出钱、由山西人办银行,这个机会多好啊!但是晋商又拒绝了,觉得银行不行,又拒绝了。拒绝以后,北京这些票号的这些总经理们就非常着急,所以他们就策划通过股份制的方法,把小的票号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大的现代银行,所以他们进行了许多次讨论,而且提出了方案。但是我们知道,这些人不是决策者,当把这个方案报上去以后,位居高位的大掌柜和东家们实际上对这个方案都持了一个否定态度。 农商思想不能远谋 我说他们是小老板心态,觉得自己在票号里边当一个大掌柜挺舒服,做了股份制银行以后我还能当总经理啊?当不上了,我当不了了,我得当部门经理了,那说什么也不干。所以最后晋商失去了这次宝贵的机会。那么这次宝贵的机会失去以后,晋商这个票号没有办法和现代银行竞争,因此在1914年就垮台了。所以我们说票号实际上,成也是有传统思想,也就是我们说的讲信义;但是败,也败在传统思想上,也就是封闭和保守。所以辉煌了500年的晋商终于在20世纪初年最后走向了失败, (四)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抓住机遇,成就辉煌;逃避威胁,导致毁灭 从晋商的崛起和兴盛,我们看到是他们抓住一次次历史机遇,从春秋时期晋国的贸易鼓励政策成为中国第一批商人;北宋年间的“折中制”,抓住盐业放开销售和流通渠道的机会,参与并扩大了盐业贸易;明初实行的“开中制”,放开了盐的销售和运输,晋商抓住了这个机遇,后又抓住了政府放开的盐业生产的机会,晋商登上了历史舞台;明代中期,盐业政策转向“折色制”,开始了与北边少数民族多元化的贸易;清代后,晋商抓住了两次机会,一个是清统一中国后,清政府的边疆政策和对外政策给晋商带来了贸易机会,成就了“货通天下”;另一个机遇是道光年间票号的产生,铸就了晋商的辉煌。 而清朝末年,晋商的固步自封,未能充分认识市场竞争的严峻性和巨大的经营风险,且未采取正确的风险应对措施。就票号来说,没有从封建钱庄的金融制度转化成为现代银行制度,票号的经营缺少了战略层面的审视,缺少了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分析和趋势的把握。 对现代企业的启示很显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战略的审视,只有通过外部宏观环境的分析、行业分析,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抓住机会,通过明确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动态调整企业的竞争策略,达成企业长久的发展。 有效的制度,塑造成功的基因组织;有缺陷的制度,加剧组织的毁灭 晋商的成功很大程度得意于其制度建设。股份制度中的两权分离,顶身股的激励机制人才的选拔、培养、激励和约束制度,在晋商的发展史上保留人才,激励人员发挥最大的价值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内部防范风险的各种运营制度,有效理顺内部的架构和流程,使得总号对分号的管理、各类业务的管理、财务的管理、资金的管理都落到了实处,有效防范了风险,极大降低了内部的败德行为。 而具有缺陷的两权分离制度,在知人善用基础上的两权分离,具有一定的缺陷,责权利的不对等,同时没有有效的约束监督制度,历史机遇面前,导致票号走向了最终的衰败。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完善的制度建设可以规避企业的固有风险,提升企业运作效率。当然,其前提是制度的制定是合理的、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当前众多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不缺少制度,但是能够有效执行的很少,究其原因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制度的管理,通常缺少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制度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管理思想,缺少制度分级分层管理体系、规章制度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的规划计划管理,有些制度尚处于各个部门自发建设管理阶段,形成了各个部门各自把握制度管理原则的态势,有可能造成制度管理的割裂;二是制度的制定,由于各部门在制度管理和制度制定方面的“自发和无序”状况,本位主意现象存在,因此存在制定的合理性和操作性不足,导致执行效果差或者无法执行;三是制度的执行环境,公司严格按照制度行事的环境有待加强,各级领导的以身作则是制度执行的关键;四是制度的执行,制度内容的不合理性造成执行的偏差,制度环境,按照制度行事的氛围对制度的执行具有影响,制度执行的刚性不足,同时公司尚未建立起对制度执行情况周期性、有序的监督、评估和改进,至使制度的陈旧,更新慢,难于适应企业的变化,造成的执行不利。 一个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变成好人,一个不好制度可以让好人变成坏人,这就是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积极的企业文化引领企业超越,封闭保守的文化促使其灭亡 晋商的诚信文化是其成功的根本基因,促使其走向辉煌的票号的诞生,也是得意于其传承的“义利信”的诚信文化。在晋商的发展史上,诚信文化为其一次次的发展和辉煌奠定了基础。对现代企业的启示就是做商业要讲商业道德,就是要讲诚信,这也就是说你靠坑蒙拐骗能赚一时的钱,但是绝对做不成大企业,而晋商做得好,就是他们确实讲诚信。“小富靠智,大富靠德”。 而传统文化中的封闭和保守,也导致了晋商的衰败。因此,如何塑造积极,与战略发展想适应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研究课题,而同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剔除与战略发展不相符的消极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另一个课题。 通过基业常青企业的研究证明,制度强制人达到标准,文化引导人超越标准,文化培养了员工的自觉和自律,是企业发展的牵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