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进理念向具体实践的转化之路...

 一曲日 2008-10-24
 新课改,作为新世纪以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件盛事,一直吸引着我们关注的目光。每逢发现课改的“奇葩”,我们就会怀着欣喜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把她的风采展示出来,供同行借鉴、学习、交流互动。作为课改的一支新生力量,东营市胜利第四中学构建“自主学习型”课堂的做法曾让我们振奋不已。“自主学习型”课堂,因“自主而有序,合作又高效”而让教育精彩飞扬。伴随着时光匆匆的脚步,开拓进取的四中人在课改的广阔天地里又演绎了怎样别致的风景呢?“自主学习型”课堂,它因何而生,又借何而长呢?辞旧迎新之际,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再一次来到了油城东营。

先进理念向具体实践的转化之路

——解读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四中学的“自主学习型”课堂

    新课改对于基础教育界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此法则更彰显了它的正确性。在借鉴名校课改经验的基础上,东营市胜利第四中学结合自身实际,构建“自主学习型”课堂,利用《导学提纲》和教师的适时点拨,使学生在不延长学习时间的前提下,能愉快、高效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他们的做法在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市内外,甚至省外的兄弟学校都慕名前来“取经”。基于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的目光一直在追随着四中课改的步伐。近日,获悉四中的“自主学习型”课堂又有了新进展。带着好奇与欣喜,我们再访四中,看这方校园又谱写了怎样的课改华章,看“自主而有序,合作又高效”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来龙去脉……

上篇:将改革进行到底

    “认定目标——自主学习——交流释疑——训练巩固——检测拓展”,这就是四中“自主学习型”课堂的“五步教学法”,我们依然记忆犹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印证四中“自主学习型”课堂是否真的又有了新进展,我们又一次走进了四中的课堂。
    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几门课听下来,我们的眼睛,亮了;我们的视野,开了!
    跟上次听课一样,在每门课上课之前,我们都拿到了本堂课的《导学提纲》。整个提纲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交流释疑——训练巩固——拓展提高。在“五步教学法”的指导下,导学提纲的设计既遵循教学法的大方向,又呈现出了不同学科的特点,可以灵活变通。而且,稍微对比一下就能发现,现在四中的《导学提纲》跟上次所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每份提纲都有了统一的标头: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设计;“导学提纲”的标题下是本课的课题;然后是课型、主备人、参与者、审核人、备课时间和拟使用时间。而且,在“拓展提高”部分,提纲上有了更明确的要求。比如,刘世智老师的初四语文课,是复习《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拓展训练”部分,设计了《唐雎说信陵君》一文,训练和考察学生的古文阅读理解能力;再如,段立新老师的初二英语课,复习“Why do you like koalas”一课,在“拓展提高”部分,要求学生以小记者的身分去采访三位同学,询问他们喜欢的动物及理由;就学生所喜欢的动物写一篇短文,描述它的特征及生活习性。而且,在听课中我们也发现,老师们拓展学生能力方面的意识更强了。比如李宁老师在上《端午的鸭蛋》一课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题目不能是《高邮的鸭蛋》或者《端午的高邮》,如果改成这两个题目,文章应该怎样写。本课讲的是高邮的特产——鸭蛋,老师就让学生都来讲讲自己家乡的特产,于是,章丘大葱、潍坊萝卜等特产如乱花般飞入我们的脑海,孩子们的参与热情绝对超乎我们的想象。最后,老师要求大家写一篇短文,介绍一下家乡的特产,从而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再如肖宁波老师的初二数学课,讲《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在讲到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与直线的区别和联系时,老师一改往日全盘灌输的做法,让学生通过图像、习题来自己总结。还有古风云老师在化学课上,将两种白色溶液混合到一起,让学生通过已学的知识猜测将会产生什么物质。孩子们猜出了十几种物质,有的还把这些物质分了类。学生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惊叹不已。
    四中张广利校长是个很有心的人,每当看到有意义的名言或是他自己思想中闪现了灵动的火花,他就会马上将它们记录下来,作为自己教育随笔的一个主题。在他的电脑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人生快乐的秘诀在于“一”(一个目标)。在张校长的带领下,四中人就是认定了课改的大方向,向着完善和发展“自主学习型”课堂的目标不断迈进,当把一个个困难踩在脚下的时候,他们一次又一次收获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喜悦。从生动、活跃的课堂回到理论层面,张校长为我们介绍了四中最近一段时间课改的新成果。
    第一,从操作层面讲,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要求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力争让学生读一遍掌握信息的10%,听一遍掌握信息的20%,说一遍掌握信息的40%,做一遍掌握信息的90%,教一遍掌握的信息≥100%。
    第二,由于《导学提纲》是“自主学习型”课堂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载体,四中十分注重它的丰富与完善。现在,他们对《导学提纲》的内涵已经有了很明确的界定,即:导学提纲是在老师的适时指导和点拨下,让学生通过自主、互助和交流完成学习任务的教与学的工具。文本结构上看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统一的标头设计,二是自主学习目标和导学过程,导学过程包括五个教学板块,即自主学习板块、探究板块、训练巩固板块、归纳检测板块、拓展提高板块。结合扎实有效的集体备课活动,《导学提纲》也有了比较完善的编制过程:提前分工→主备教师备课→备课组集体研讨,完善修订导学提纲→教师个人提前备课→教师个人的课后二次备课。《导学提纲》编写的原则更为明确,即主体性、导学性、探究性和层次性原则,也就是在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前提下,使提纲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尽量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并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而且,针对不同学科的《导学提纲》的设计都已基本成形。
    无论是肖老师让学生自己总结数学中的规律,还是李老师让学生探讨不同题目下文章的写作方法,都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四中的《导学提纲》和课堂教学更注重“留白”艺术,不把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氛围,学生依据导学提纲,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够得出结论,给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更重要的是,这种“留白”可以有效地开发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过去,如果自己得出的答案和结论与标准答案不同,学生会说:“老师,我跟答案不一样,我错在哪里了?”现在,再遇到相同的情况,孩子们会问:“老师,书上的答案是不是有问题?”有思考才会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疑问,学生问话和语气上的变化,表明了其思考、质疑能力和挑战权威的自信心的提升,这是“自主学习型”课堂送给孩子们的一份厚礼!
    张校长是个很平易近人的校长,学生与他无话不谈,大到对学校课改的建议,小到家常里短,于学生而言,张校长既是师长,更是朋友。瞧,课下的时候,张校长又走到了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于“自主学习型”课堂的意见和建议。看着孩子们争先恐后发言的劲儿,我们能真切感受到自主、互助、交流带给他们的喜悦与收获。张校长教导孩子们一定要养成保存和整理导学提纲的良好习惯,使其真正成为学习、复习、巩固、提高的良师益友。看来,如何延长和增强导学提纲的生命力,将是四中“自主学习型”课堂下一步的重头戏。
    与老师们座谈,我们发现他们对课改的认同感更强了,而且投身课改的劲头也更大了,能够在遵循学校大方向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本班实际,将“自主学习型”课堂向纵深演绎。比如李丽老师,她不但在课堂上运用“学习小组”,而且把其扩展到了班级管理中,卫生、桌面整洁度等都进行小组捆绑评价,每周评选一次“优胜小组”,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这样,学习小组的作用更大,触角也更长了。张秀莹老师则更注重从不同角度划分小组,不但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小组,而且还尝试着打破小组的界限,将学生构建成一种“网络”,人人都既有负责人,也对他人负责。在小组分工中,既可以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如设立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等,还可以根据班级日常事务分工,如设立纪律组长、卫生组长、宣传组长等,这样既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又能充分发现和利用每个孩子的特长和优点。在与老师们的交谈中,我们不时被一些新鲜的想法所吸引,他们的热情感染着我们,他们的智慧之光震撼着我们。
    漫步在如今的四中校园里,我们能更深切地感受到课改在这方校园中蓬勃的生命力。正如四中人所说,他们的“自主学习型”课堂的构建产生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是不断实践——反思——优化的过程。与前次所见所闻相比,“自主学习型”课堂的构建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我们相信,开拓创新、上下求索的四中人,一定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用聪明智慧和勤奋努力为中国的课改盛宴奉上更为精致的饕餮大餐!

下篇:解读“自主学习型”课堂背后的动力之源

    四中取人之长,结合自身之实际,开创了“自主学习型”课堂模式,并以夸父逐日之精神一往无前,用心血使这一模式日臻完善。《左传·昭公九年》中有言曰:“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的确,任何事物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是什么在自始至终引领导着四中课改的进程呢?在“自主学习型”课堂的背后,似乎有一种力量在支撑。我们一直在寻找答案……
正确实践源于先进理念
    2000年新四中组建后,学校在进行教师队伍整合优化的同时,整理、弘扬四中老校和四十三中、四十中、四职高等的优秀文化,兼容并蓄,推陈出新,积极摸索、探寻适合校情并体现教育本真的办学理念,在全面总结学校以往的办学历程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鲜明地提出了“让学生享受学习,让学生享受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和“让教师享受教学,让教师享受生活,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负责”的教师管理理念,确立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学生主体发展”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可以说,四中的办学理念充分遵从了“以人为本”这一原则,是以有利于师生的终身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理念是一面旗帜,它能引导实践与行动的方向。但如果只有理念而没有实践,理念就只能成为摆设和装饰,空而无用。那么,如何将先进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切实有效的实践呢?这是张校长一直在思索和研究的问题。

    从1985年走上讲台始,张校长便开始了他与教育的不解之缘。怀揣着对事业的热爱和对美好教育理想的憧憬,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他,就在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直观教学、情景教学和学生考试评价方面的改革,28岁那年他成为副校长,30岁担任了学校的校长、书记,后又挑起了重组后的新四中校长的重任。随着角色的转换,他对教育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越来越深入。作为一名从一线教师成长起来的校长,他对积习已久的传统教学模式深恶痛绝。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极度疲劳;学生昏昏欲睡,完全是被动接受知识,也就丝毫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从当上校长的那一刻起,他就下了决心:坚决不能让自己所领导的师生重复以前的路,一定要让他们的工作和学习快乐起来、主动起来。但学校事务繁多,从哪里入手呢?2001年9月,新课程在全国38个国家实验区进行实验,此时,仿佛一道闪电划破夜空,他的思路顿时清晰了: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的最重要的场所,是师生工作、学习的重要空间。要彻底改变教师“厌教”和学生“厌学”的状况,让师生享受工作和学习,达到互助互动,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正是一个突破口吗?因此,投身课改,构建“自主学习型”课堂就成了让先进的办学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的一个最佳的渠道、最好的载体。四中打造品牌的道路豁然开朗。
教师: 推动课改 责无旁贷
                             受益课改 品质提升
    众所周知,教师是学校的中流砥柱,是校领导决策的最关键、最主要的实践者。但是,当张校长抱着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的目的推进教改时,却发现教师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存在一些应付现象。经过观察课堂、召开教师座谈会等形式,他发现了根源之所在。受传统观念、惰性的影响,受自己能力的限制,教师在课改与专业成长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只要依照大纲、教材认真上课、多辅导、多付出,教学成绩也不会低,没必要搞教研、搞课改。为了让教师进入那种“追求从教自为境,行到工作儒雅时”的专业成长的良性状态和职业幸福境界,四中决定从让教师体验教学的生命活力这一途径入手,让教师尽快进入课改角色。那么,他们究竟用了哪些妙招呢?还是让我们从教师的言谈之中寻找线索和答案吧。
    “为了让老师们转变观念,学校为我们创建了一个宽松的教研环境,让大家不背思想包袱。只有勇于去做,才可能出成果、有成效。”李丽老师说起话来,总是那样干脆利落。正如李老师所说,为了鼓励教师投身课改,四中重建了学校管理制度,为教师轻装上阵、开展课改和校本教研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积极引导教师开展校本研究,开展在教育情景中的问题研究,引领教师做实践的研究者。为打消教师在课改起步时的畏难情绪,学校通过组织教师以合作研究小组为单位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培训,先让教师感受课改的课堂,通过教师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以及与现有沉闷的课堂教学的对比和分析,让大家感到现在的沉闷课堂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从而激发起教师课改的欲望和热情。
    热情被激发起来了,怎样有效提高教师课改的能力呢?在校领导的介绍和与老师们的交谈中,我们时常能听到这样几个关键词——团结、集体、捆绑。是的,一个好汉三个帮,集体的智慧往往能生发出无穷的能量。在构建自身课改品牌这样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凝聚集体的力量。因此,学校加强团队精神的培育,充分发挥其教育、凝聚功能。依托建校之初艰苦创业的历史,四中确立并弘扬以“奉献、拼搏、创新、开拓,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为核心内容的团队精神,使其逐渐成为支撑学校发展的积极向上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行集体备课、教学经验交流会制度,形成教师间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学校规定每周三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为集体备课时间,由学科备课组组织任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探讨教学难题,轮流执教公开课,开展研课活动,同时,定期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推行备课组学案实验,互通教学经验及体会,为教师的共同成长提供学习、沟通的机会,促进校本教研风气和合作型教师关系的建立。此外,学校还以新课改理念为导向,积极推进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研究探索和落实捆绑式教学评价制度,建立完善了合作教学评价与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发展目标化管理和教研组目标管理考核,促进了教师间合作文化的形成和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因此,就有了我们在《导学提纲》中看到的主备人、参与者、审核人等的明确的分工。大家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密切合作,为了集体的荣誉和进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人抬柴,燃烧起了熊熊火焰!
    为了拓宽教师的课改思路,学校还坚持教师发展理念,全面优化教师多元学科知识结构。鼓励和支持教师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和现代教学理论,外出参观学习、返校汇报交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研讨和校本、课本研究。仅2007年一年,该校外派学习和参观的教师就达130余人次,暑期还组织了40余名教师到北师大进行新课程培训。名校先进的教学经验开阔了教师视野,不断的高端课程的培训更新了教师知识结构,这些措施都有效促进了四中学习型班组的建立和学习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学校的课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教师越来越从教学和工作中体验到了成功感。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生活是教师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工作起着关键性的辅助作用,因此,除了让教师享受教学外,四中还想方设法对教师进行人文关怀,让他们在工作之外,享受到生活的幸福。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丰富教师的校园文化生活,建立了职工之家,开展了班组师生合唱赛、师生联谊篮球赛、冬季越野赛等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暑假期间,学校还自筹部分资金,组织全体毕业班教师外出参观旅游,以上活动的开展,不但及时调剂了学校紧张的工作气氛,而且增进了了解,加强了合作,凝聚了人心。更为重要的是,工作与生活的愉悦,能让教师从更深层次上享受职业生涯,让他们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沉下心来,潜心教育。以乐观的精神对待生活,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人生价值不断得到提升。
    “在我们四中,教师真的是一个‘良心’活儿。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学校托起的,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容不得我们有丝毫懈怠。我们校领导每天都忙忙碌碌,用他们的言行引领着我们;身边有那么多优秀的同事,用他们的努力在激励着我们;学校作为一个学园和乐园,为我们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我们没有理由不干好工作。有苦有累,更有快乐与荣耀!”通过四中老师们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我们在他们脸上读到了这样一种信息:享受教学,享受生活,专业上不断成长,人生之路快乐延伸,他们愉快地付出着,幸福地收获着……
学生: 体验课改 积极参与
                             享受课改 我能成功
    “自主学习型”课堂的构建,减轻了学生负担,启迪了学生心智,拓展了学生思维,开发和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些,已成为显而易见的事实。此外,为了配合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四中还在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上大做文章,实行学生成长档案制度,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的提高。同时,进一步完善学生多元、立体的评价制度,按照学生自我申报、同学评议、班级审核上报、学校确认的程序,积极开展“多元之星”评选等活动,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构建起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落实各年级期中“100分+50分”和A、B两卷分层考试制度,采取分层考核、分层表彰、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学情等措施,为每个层面学生的进步提供机会。落实教师表扬学生制度和对话式评语制度改革,积极实施学生鼓励性评价政策,通过平等、客观的评价给学生以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信心。落实后进生转化承包责任制。分别将每学科后十名的学生挂靠到中层以上干部和任课教师名下,学校与承包人签订转化目标协议,加强对后进生的学习情况检查、反馈和辅导,带动学困生的进步。
    同时,四中人还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现在,基础教育界所实行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使张校长和四中如沐春风。如果说“自主学习型”课堂的构建,是四中在国家课程层面进行的大刀阔斧、意义深远的改革,那么,他们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就是对地方、学校课程设置改革层面的完美演绎。在采访间隙,张校长带我们参观了四中的老校。在东营这片相对来说比较贫瘠的土地上,四中老校仿佛是一片世外桃源,水土丰沃。校园里有各种植物上百种,还有一湖碧水,湖波荡漾,能为师生不时带来些额外的收获。虽然是隆冬时节,但校园中那棵棵合抱粗的大树和塘中的流水,还是能让我们想象到春暖花开时,校园中草长莺飞的繁盛景象。学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编写了《花木种属图集》、《校园百草图文集》等校本教材,并在老校区设立了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让他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此外,学校还积极建立了特色主题活动课程,如“寄宿自理能力训练”、“科技艺术节”等;实践性课程,如国画、古筝等兴趣小组;拓展性课程,如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等。这些课程为理念到实践的转化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载体。搭建最好的平台,为孩子们塑造健康、多彩的童年,是四中不懈的追求。
    这样,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同时,通过课下丰富的活动课程,将这种方式加以巩固并提升,从而形成一种习惯。如此,从课上到课下,从课内到课外,学生通过在四中四年学习、生活的积累,将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优秀的行为品质,这些基础将成为支持孩子终身发展的财富,伴他们走向漫漫人生长旅。
    通过两次深入四中的“自主学习型”课堂,通过与师生的交流谈心,通过了解他们的课改配套措施,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四中已经实现了他们在办学理念中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让学生享受学习——学生可以充分、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让学生享受生活——把学校变成了学生体验成功的学园、同学间和谐共处、合作共生、健康成长的乐园,为每一位学生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使其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和终身发展奠基——通过课改,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学习及发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校四年,为今后四十年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在,四中的每个班门口都有一块以“我成长、我快乐、课改新体验”为主题的宣传栏,上边有班级介绍、班主任寄语、学习小组名单,更有学生参与课改的心声。“课改给了我们更大的发展空间,让我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使我们向快乐学习又迈进了一大步。”“自主合作交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梦想从这里起飞,理想从这里远航。”……一篇篇感言,已成为四中教学楼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用无声的语言向我们传达着孩子们对于“自主学习型”课堂的喜爱与拥护。走进四中的每一间教室,我们都能看到“班级八荣八耻”和“班级誓言”。“我愿做一个有良知的人,无愧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老师的良苦用心;我愿做一个潜力无穷的人,在始终不渝、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中积蓄力量;我愿做一个有骨气的人,不甘于平庸,碌碌无为;我愿通过百倍的努力去改变人生,创造辉煌!”孩子们铿锵有力的誓言激荡着我们的心灵。在誓言中,在努力中,在快乐中,精彩的人生之路,由四中起步!
    在四中校园里,有一个宣传栏特别吸引我们的目光。上面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走出四中、走向成功之路的学子的风采。一张张风华正茂、自信飞扬的脸,一段段令人激情澎湃的文字,四中毕业生的风采鼓舞着学弟学妹。相信在课改甘霖的滋养下,四中学子一定能够继往开来,更胜前人,在四中的教学史上续写更为辉煌的传奇!
    如今,随着四中“自主学习型”课堂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家长对于学校课改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由原来的怀疑到现在的认可,家长们经常来校听课,并与校领导交流体会,为课改谏言献策。帮助学校把课改搞好,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优质的教育,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也是课改带给家长的一种收获吧!  
    二访胜利四中,使我们更坚定了一种想法:学校为教师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通过“自主学习型”课堂模式的构建,让教师在师生合作、教学互动、共生共长中体验教学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体验学生进步为自己带来的幸福感,体验所教学生走向社会、取得成功时给老师带来的自豪感,体验不断探究、解决教育教学疑难问题给自己带来的成功感。教师的成长与成熟,又能推进和深化“自主学习型”课堂的构建,提升学生的能力和品质。而学生的发展,又是学校办学成功的一个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体现。如此,学校——教师——学生——学校,实现一个良性循环,就是在这种循环中,四中将他们所倡导的办学理念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并由课改起步,将品牌打造之路越走越宽广!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校不在小,有质则兴。我们期待“以质兴校”的胜利四中,能够在以课改为先导的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中一路高奏凯歌,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每次走进胜利四中,我们都能收获满怀的喜悦与感动。从他们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中,我们体验到了生命的鲜活;从校领导、师生的言谈中,我们感悟到了改革的魅力。张校长是一名儒将,但他却有着改革家般锐意创新进取的精神。他是一个能够在喧闹中沉静下来的人,一个永远朝着一点亮光奋进的人,一个始终淡泊名利心境平和的人,一个做事讲话注重细节的人,一个将仅有的智慧用到极致的人。未来的日子,站在“成功”台阶上的四中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但我们对四中的明天充满信心,因为——有了一种追寻的勇气,生命便将永远年轻,永远精彩!——后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