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作品欣赏 2

 小睡仙 2008-12-14
书法作品欣赏 22008-07-14 15:00 6.干湿问题 干笔即是飞白。干笔显遒劲、飞动;湿笔显沉着、厚重。篆、隶、楷、魏碑较少出现干湿变化,行书、草书干湿变化丰富,干湿相间。古碑刻中很难体现浓淡、干湿的变化,而古帖中则充分体现浓淡、干湿的变化。 7.萦带问题 萦带是指一个字的笔画之间的连接。萦带在书写过程中不可过多,如笔笔萦带,多则生乱,显得滑软无力。篆、隶、楷、魏碑较少用萦带,行书、草书多用萦带。刘炳森隶书巧用萦带显得很活泼,“如”、“波”、“照”三字。宋徽宗瘦金体多有萦带,如“鳳、霜、鳴”。赵孟頫之行楷有萦带,如“汝等無”。



8.连绵问题 连绵是指字与字之间笔画的连接,因为中国方块汉字自古是竖写,与现行横排书写方式不同。篆、隶、楷、魏碑很少用连绵方法。行书、草书中连绵用笔层出不穷,但整幅作品不能是字字相连,而应该是有断有连,时断时连,一行中或三、四个字连绵,或二、三个字连绵。有的汉字字型决定无法连绵,不能强求一致。连绵用笔的方向粗细、干湿都要有变化,千篇一律则显呆版,连绵过多。



9.变化问题 有的字在书法作品中,多次出现,如果是千字一面,固然不错,但是能在不改变风格的基础上,变化字形则更为生动。如郑板桥的行书、草书中往往运用隶书、章草的笔画,字形、字体格外生动、别致,他自称为“六分半书”,便是一例。

三、书法作品欣赏举例 王羲之《兰亭序》把行书、隶书、草书熔于一体,字形变化。双钩《兰亭序》、《兰亭序》“之”字的不同写法(临摹)。



王羲之《兰亭序》



双钩《兰亭序》



《兰亭序》“之”字

中国方块字的演变是不断创新、变化的,出现了甲骨文、钟鼎文、榴文、大篆、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行书、今草、狂草、魏碑等不同的文字。 每一种文字在书写过程中不断创新、变化,出现了众多的流派。如楷书分锺王、二王、颜柳欧赵,如果细分初唐还有唐初四家(欧阳询、楮遂良、虞世南、薛稷)。大小欧,欧阳询、欧阳通。 行书有二王及王珣,唐李邕,宋的苏黄米蔡、清郑板桥诸家。 草书有怀素、张旭、孙过庭、徐渭诸家。 下面选出几幅字请大家欣赏,包括宋徽宗 瘦金体千字文(楷书)、宋苏轼书太白仙诗(行书)、宋黄庭坚行书、宋米芾行书四条屏、宋米芾行书“第一山”、明徐渭草书、清乾隆楷书、清成亲王行书、清郑板桥行书;以及近现代若干名家的书法作品。



宋徽宗 瘦金体千字文



宋苏轼书太白仙诗



宋黄庭坚行书



宋米芾行书四条屏



宋米芾行书“第一山”



明徐渭草书



清乾隆楷书



清成亲王行书



清郑板桥行书

写字人人都会,为易事,写好字则有点难,米芾说:“三四次写,间有一俩字好,信书亦一难事”,更何况要不蹈前人覆辙,另辟新径,确是难事。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后人书画有取法自然之说,凡学书者多有师,或学某体字,然书法大师云:“学我者生,象我者死”,如果徒弟所写的字体和老师所写的字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可以以假乱真,无非是复制,不是创新;如果弟子学老师的学书之法,继承而又发展才有生命力——此专指大师而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