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欣赏

 虫二 2009-01-16
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 行书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纵23cm;横14.8cm ,行书四行,二十八字。其内容是王羲之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此帖以“羲之顿首”四字行草开头,以“山阴张候”行楷结尾,此帖笔法雍容古雅,圆浑妍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流利秀美。 

    不少人认为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仅次于他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又一件行书代表作。 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乾隆一生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他对《快雪时晴帖》极为珍爱,他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小字,“神乎其技”四个大字。又说:“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全书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誉为“二十八骊珠”,他把此帖和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的晋人三帖,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乾隆御书匾 

  额“三希堂”,视为稀世瑰宝。乾隆十二年又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包括三希在内,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在西苑的北海建“阅古楼”,把上述刻石嵌在楼内墙上,拓本流传以示临池之模范。三希原件仍藏在养心殿三希堂 

  根据此帖附页的诸多题跋款识、收藏印章以及有关书籍录载, 《快雪时晴帖》曾经宋宣和内府,宋时入米芾“宝晋斋”,元代又入御府,上有赵孟頫题跋。明时为朱成国、王稚登,清冯铨所有,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入内府。1949年,国民党军队在内战中败北,退踞台湾时除带走了大量黄金以外,还有2972箱南迁文物中的精品。这部分却是故宫博物院文物中的精品,如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翠玉白菜、玉香炉、玉荷叶形笔洗等,其中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寒食帖 
  宋 苏轼 卷 纸本 纵34.2公分,横18 公分。   

  释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子点去),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雨点去)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 。空庖煮寒菜,破 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右黄州寒食诗帖二首。

    苏轼(1036-1101),四川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曾被控以文字讪谤君上,被贬黄州。东坡一生,宦海浮沈,命运偃蹇,於文学艺术却有不朽之地。 

  《黄州寒食诗》作於1082年,书当在此後。诗是东坡自己明显有悲奋感情的文词,字里行间也就随着文词不同的情绪波动,有所节奏变化。就行草书言,字形可大可小,较有自由变化,苏东坡自谓字体“短长肥脊各有态”,在这卷书法 字体的大小组合,揖让进退,乃至於如“年、中、苇、纸”诸字,最後一笔直下成一长竖,在布白与行气以至於整篇的章法形成一特殊行间布白。苏书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之一。黄庭坚(1045-1105)於1100年阴历九月前为此卷作跋,黄庭坚作跋,字形体之大,超过东坡本文寒食诗,虽自谦无佛处称尊,然实百代争胜,双美并具。 

溪山行旅图 
  北宋 范宽 

  绢本墨笔 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 

  米芾对范宽的绘画风格曾作过这样的描述:“范宽山水丛丛如恒岱,远山多正面,折落有势。山顶好作密林,水际作突兀大石,溪山深虚,水若有声。物象之幽雅,品固在李成上,本朝自无人出其右。晚年用墨太多,势虽雄伟,然深暗如暮夜晦暝,土石不分。”我们把这段话用来与本图勘校,就会感到很是妥贴。所以历来鉴藏家和美术史家们均坚信此图为范宽真迹。近年对画幅树下草业间“范宽”二字款 的发现更证实了这点。 

  此画单从构图方面说,应属于平易之境,但它却产生了非凡的力量。究其原因一是造型的峻巍,其次是笔墨的酣畅厚重。此图经清内府收藏,《石渠实笈初编》著录。


书丽人行卷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舒城人。北宋画家,擅绘人物鞍马及历史故事画,为王安石、苏轼、米芾所推崇。本卷以杜甫乐府诗《丽人行》訂名,描绘了杨貴妃姊姊虢國夫人等初春出游的情景。夫人体态丰盈,脸润衣鲜。女侍、女倌怡然放羁,马匹高大俊健。“绣罗衣裳照暮春”的手法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