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微的观察。。外国人和中国人的

 lmdoo 2009-02-08
 

对上班一族而言,公文包大概是必备的。我大学毕业后也买过一个,但一直没用过。和男人的西装一样,公文包的款式总是比较简单,缺少变化。除了厂商,我发现很少有人留意公文包的大小,它的尺寸几乎是死的,就宽度和高度而言,必须可以放下一个档案袋,而一个档案袋的大小又必须是可以放下一张A4纸。如果一只公文包不能平整放下一张A4纸,那么这样的公文包自然就没人买了,厂家也不会造。问题来了,A4纸的尺寸大小是谁规定的?

常常路过南京西路,那里有很多高档写字楼。每到下班高峰,总会见很多白领从大楼里鱼贯而出,每人手上拎了一只公文包。其中大多是中国人,也有西洋人。我发现,同样一只公文包,拎在中国人手上,似乎就没有那些老外拎着好看。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不但要矮一些,而且还普遍饥瘦一些,拎着一只老大的皮包,总觉得不协调,有的人甚至还没那包大,怕掉到地上,还得斜着肩膀提着。而老外的身材要普遍高大些,包和身材的比例要和谐许多。

于是,答案出来了。现代社会的公文包、档案袋,A4纸都是洋人发明的,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东方人的需要。而我们又无法改变这一切,在全球化的要求下,只能让我们去适应他们。

类似的情况还反映在吃上。在西餐厅,在麦当劳肯德基,汉堡包是常见的食物,一层又一层,每层面包之间还要夹有肉片蔬菜,很厚,有的干脆叫巨无霸。面对这样的食物,像茱莉亚·罗伯茨、安吉丽娜·朱丽,一口咬下去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她们的嘴巴真的很大,可对樱桃小嘴占多数的中国人来,就很难了。隔着麦当劳透明的玻璃窗,我看到了太多吃相难看的中国人。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反正大家也习惯了。

上面都是物质的,再说说语言带了的不搭调。西洋人说话,常常喜欢一会儿耸肩,一会儿摊手,肢体动作特别多。这是由语言的音乐性所决定的。以英语为例,其音乐性主要是通过音节的轻重来表现的,一会儿轻一会儿重,说着说着,身体自然就会动起来,于是,渐成生理习惯。而汉语的音乐性主要是通过声调的变化和格律完成了,特别是那些无须讲究抑扬顿挫的日常口语,要比西语平缓很多,所以,说话的时候很难带动身体一起动作。我见很多中国人,特别是那些在国外呆过几天然后回来的国人,说话的时候居然也开始喜欢耸肩了,样子极怪,仿佛不会说话的样子,很滑稽,甚至很轻浮。比如西洋人说Bye-bye,一般都会情不自禁地挥挥手,特别热情的,动作幅度大的,甚至还会扭动身体。而中国人道别,一般是男的抱拳,女的作揖,然后说声“再会”,稳重而含蓄。如果倒过来,我们当然见过,一边挥手一边扭动着身体,然后喊着“再会”,不但样子粗俗,就连说“再会”的声音都很怪,很轻浮,仿佛没有诚意的样子。同样,如果说Bye-bye的时候,不是挥手,而是抱拳作揖,也会显得很别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