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散步(组图)六十三

 昵称88761 2009-02-14

2006年10月10日打浦桥附近散步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打浦步道桥上看瑞金南路1号 海兴广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味千拉面

“日式”风格的拉面店,连锁餐厅“到处都是”。食物品种“很多”,最好吃的是猪软骨拉面,汤“很浓厚”,每次都会喝得“干干净净”。末了再来几份小食,像金针菇牛肉卷、煎饺什么的就“更完美”了。店内人“多”,又“挤”又“吵”,有时候还要“排好长时间的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个店己有七年履历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瑞金南路1号海兴广场2楼萨莉亚


吃的是意式简餐,东西“跟‘必胜客’差不多”,但是价格“差很多”,算是走的“亲民路线”吧,鸡翅、金枪鱼色拉、肉酱多利亚饭……口味“还行”,“吃到撑也不觉得肉痛”,很适合“学生族”和“勤俭持家的年轻人”。就是生意太“好”了,每次都要“排很长的队伍”才能“舒舒服服地坐下来用餐”。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瑞金南路1号海兴广场2楼誉记铁板烧

 

菲力牛排、很嫩,黑椒牛蛙是特价菜15块,感觉一般,培根高丽菜就是卷心菜,用黄油炒的,蛮香,脆皮豆腐一般,柠汁草虾不太好吃,有点老,鸡排也还可以,蛮嫩的,不过也没什么很大特色。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一茶一坐

“精装版的台式简餐厅”。食物种类多多,有套餐,有点心,有甜品,有茶水。吃来吃去,“最爱”还是肉燥饭,将饭和肉“拌透”,直到每粒饭都“油光可鉴”,“晶莹剔透”,“着实开胃”。红豆冰也“不错”,堆得像座“小山”似的,冰沙“细腻”,底下还“藏”着布丁。价格“不便宜”。环境“不错”,服务质量有些参差不齐。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一哥肥牛火锅海鲜酒家


就是传统香港火锅店。海鲜材料“非常丰富”,“龙虾、鲍鱼什么都有”,也“挺新鲜的”。除了火锅,炒菜、粤式点心“样样都全”。白天“按照菜单价格”“实在没吃头”,关键是“晚上9点以后”夜宵“有特价”,“很多东西都是10元”,“很合算”。生意“非常红火”。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打浦桥北面。瑞金ニ路东、徐家汇路北、泰康路间拆迁完毕。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瑞金ニ路向北而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瑞金二路西侧400号(近泰康路)麦稻21. 西边日晴东边雨,道是有情还……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过了泰康路的端金二路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瑞金宾馆傍的端金二路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复兴公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006年10月15日茂名南路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瑞金ニ路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从瑞金ニ路进人永嘉路。


永嘉路是东西走向,东起瑞金二路,西至衡山路。长2072米,宽15米到16米。1920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此路,以法国邮船公司职员西爱咸斯命名为西爱咸斯路(Route Herve de Desieyes)。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上海法租界,改名永嘉路。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畳、tatami?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从永嘉路进入茂名南路。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瑞金宾馆。


瑞金宾馆现分为本馆和太原路分馆两部份。本馆又分为老馆和新馆,老馆除住宿业务外还提供餐饮服务,有名的广东菜餐馆小南国即位于老馆。新馆则主要提供办公业务,是日本企业在沪机构最为集中的办公楼之一。
瑞金宾馆原名马立斯花园,是英国人马立斯所建私邸。马立斯1867年到上海,因赌马发迹,于是开始买地造房,除瑞金宾馆的一、二和三号楼以外马立斯还建造了武胜路,延安东路,重庆北路,大沽路附近的一批公寓住宅,并以马乐里,马吉里等来命名。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茂名南路158号 Blues & Jazz

推门进去,这里感觉象古老的欧洲的酒吧,木质的吧台,木质的桌椅,吧台后的墙面挂满爵士名伶的大幅黑白照片,还有酒吧主人、著名表演艺术家林栋甫与多位爵士乐手的合影。爵士时间∶周二至周日,晚9∶30—凌晨1∶30。

茂名南路162号2楼麦客茜芮餐厅
实在是平价~真的是工作餐的好去处。餐厅人不多,上餐饭量足,价格也不贵,2份套餐+2份饮料+一份烤鸡腿才不过40块,吃饱喝足~但是不求精致了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眼前为复兴中路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茂名南路132号乙(近复兴路)瑞福园


进贤路茂名路上净出“好味”的本帮菜,这家也“不例外”。出品都抓住了“本帮菜的精髓”,“很适合上海人的口味”。油爆虾“甜甜的”、“脆脆的”,可以把“虾壳都吃下去”;大黄鱼棒打小馄饨(最好提前电话预订)鱼汤“很鲜”,小馄饨“皮很Q”,大黄鱼“反倒给比下去了”。环境“比预想中的好”,就是服务“不咋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瑞福园服务“不咋的”的服务员在用餐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茂名南路152号(近南昌路)联谊餐室


菜老派,服务员都阿妈级。蟹粉狮子头,有点不是很新鲜的味道,千岛酱牛排味道不错。蟹粉豆腐,很多蟹黄而且很鲜。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南昌路、茂名南路东北角的阿斯曲来特公寓(1933年) 现南昌大楼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淮海中路870号(茂名南路口) 国泰电影院
国泰太悠久了,现在的小青年,MS去和平啊柯达啊之类的多吧。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茂名南路58号花园饭店


花园饭店(上海)开业于1990年,系上海最早的外资品牌酒店之一,由世界知名的大仓(OKURA)饭店集团管理。酒店建筑由新建的33层主楼与建于上世纪20年代原法国俱乐部巴洛克式老建筑珠联璧合而成,并融入于近3万平方米的绿色大花园。春去秋来多少载,花园饭店似一朵静放的玫瑰,始终在闹市中静候您的光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茂名南路口、长乐路109号 华懋公寓 现 锦江饭店。


锦江饭店曾接待过134个国家的共500多位首脑人物和政府要员,几乎囊括 了半个世纪中所有的世界级风云人物。屹立在长乐路茂名路上的锦江饭店,是一组上海滩最负名望、最具传奇意味的老房子之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锦江饭店中楼(贵宾楼)

在这里举行过中共八届七中全会,诞生了“改变了世界”的《中美上海公报》,安排过“上海五国元首会议”的有关活动,举办过国际《财富》论坛的上海年会……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锦江饭店中楼


昔时茂名南路叫迈尔西爱路,长乐路叫蒲石路,出入大楼的是另一批“大腕”人物∶有从西方到上海来淘金的冒险家,有银行、洋行的经理、大班,有哥儿们遍天下的流氓头子,还有国民党政要、高级律师、日本少将、洋场阔少……几乎“锁定”了旧上海上流社会的生活风景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锦江饭店的这块黄金地皮,过去属于法租界,最早在这块地皮上进行炒作的,是一批西方冒险家,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地皮被转手了十几次了,最后归入德籍犹太人安诺德家族。
安诺德家族是个在上海有着悠久历史的家族,早在上海刚开埠不久的清咸丰四年(即1854年)就已经抢滩上海滩了。J·安诺德和P·安诺德兄弟联合德籍犹太人卡尔贝尔(P·Karberg),在上海合资创办了瑞记洋行。1899年,他们竟获得了在山东省内五座矿山的开采权。另外,他们还曾获得在中国海关建保税关栈的特权,颇能呼风唤雨。
不幸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对德国宣战后,安诺德兄弟为避免损失,加入英国籍。由于安利洋行中还有德籍犹太人卡尔贝尔的股份,于是卡尔贝尔就被遣送回国。而安诺德兄弟终因年迈相继去世,洋行的业务就只得交由汇丰银行代管,这期间的损失是可想而知的。
战争结束之后,第二代安诺德兄弟即H·E·安诺德和C·H·安诺德回到上海,要求发还洋行产业,并改名“安诺德兄弟公司”在香港注册,中文名仍为安利洋行。1919年,兄弟俩在上海重振家风,很快又成为上海重要的外贸公司。H·E·安诺德还当上了工部局的总董,成为上海滩上炙手可热的洋大人。大约就在这期间,他们开始“炒”地皮,买下了现在北起锦江饭店北楼,南至淮海路国泰电影院的一大块黄金地皮。
但从1923年起,安利洋行的经营连续失败,负债高达275万两银。最后,他们只好把这块地皮抵押给新沙逊洋行。过了几年他们仍无力赎回,就只能听凭地皮被划入“跷脚沙逊”的版图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926年新沙逊洋行组建了华懋地产公司,并于次年开始开发这片黄金土地,先是在此造了两幢普通公寓,卖得很好,于是沙逊在1928年投资330万元,兴建华懋公寓,俗称十三层楼,即现在的锦江饭店北楼。地段好、品位高、纯英国公寓式风格,吸引了不少海上洋大人。据说楼的图纸尚在“打样间”(即设计公司)时,楼盘就已经卖完了,被视为上海当时最高级的公寓住宅。新沙逊洋行见有利可图,于是一鼓作气,于1931年又投资395万元,在十三层楼以南的空地上再兴建一幢十八层楼(即高纳公寓,又称格林文纳公寓、后称峻岭公寓、茂名公寓),就是现在的锦江饭店中楼(又称贵宾楼)。这是一幢较之北楼更为气势雄伟的、无以伦比的高级公寓,数十年间,能够入住其中,一直被视为一种超上层身份的象征。
安利洋行由于新沙逊洋行的大量入股,实际上被新沙逊“融化”了,成了新沙逊洋行下属的一个机构。这个家族在上海的事业和名声,也渐渐地衰落了。安利洋行在上海的事业受损后,在海外的事业却有了发展,一直延续了下来。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现为锦江饭店中楼(即贵宾楼)的18层楼,标高78米,由著名的公和洋行和爱尔德打样行共同设计,是一幢仿美国现代派风格的公寓大厦。整座大楼由三个部分联体而成,中间高突的部分为18层,两侧各为16、15、14、13层,渐次呈台阶式跌落,给人一种错落有致的韵律感。楼的底层为储藏室,二层以上是住房。住房小则2间一套,大到6间一套不等,共有78套房间。设有4部载客电梯日夜上下,另有2部电梯专门载货……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如此高档的公寓,如此高的投资,“跷脚”沙逊自然要收取高额房租了。据上海博物馆的资深研究员杨嘉钓先生介绍,该楼于1934年落成,每年的房租净收入即达33.7万元。
沪上老百姓都唤之为18层楼,能入住其中的自然都是些不同凡响的“主儿”。笔者曾在锦江饭店档案馆翻阅到一份1950年代该店办公室秘书赵正良先生手写的调查材料,那材料尽可能地把当年的住户记录在册了。其中记道∶
大楼原住户(抗战前)∶亚细亚石油公司经理、英美烟草公司经理、英商祥泰木行大班、上海纺织厂厂长、上海救火会会长、丹麦驻沪领事馆领事、宋子文的秘书唐某、顾维钧的岳母、轮船公司老板严某……
日伪时期∶日本宪兵队队长洋马色根1054室、日本粮食公司大班652室、日本米粉商会大班653室、《新闻报》主笔陈冰和951室、日本中将16楼……
抗战胜利以后,大楼由沙逊收回,汤恩伯部队进驻一个半月;陈纳德的飞虎队几百名飞行员来住了6个月,1946年2月迁出。
后来的住户是∶俞鸿钧451室、宣铁吾551室、张海文351室、杜月笙756室、杜月笙儿子151室、黄金荣儿子1154室、丁惠康156室、哈同义子乔治1452室、金城银行副行长1352室、高鑫宝、马长生等人的俱乐部1156室……好像是一部上海史的人物长卷,从我们眼前层层漫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上海解放后,13层楼、18层楼以及沿茂名南路东侧的6幢“炮台楼”里的老爷、“小开”,跟上海所有的高楼大厦里的住户差不多,十有八九都“夹着尾巴逃跑了”。18层楼中仅剩10户人家。作为华懋公寓的13层楼更是空空如也。在这之前,跷脚沙逊早已把资金抽往海外,本人也远离了大陆,留下代理人料理善后。按照解放后国家颁布的法令,土地一律归国家所有,建在国家土地上的一切私房都要交纳“地价税”,但许多洋大人故意拖欠“地价税”。新生的人民政府针对这种情况,又制订了更为严厉的法规,凡拖欠“地价税”者则要交纳高额“滞纳金”。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沙逊洋行拖欠的地价税,仅13层楼一幢,就累计高达60亿人民币(旧币)。洋行眼看空关的房子多,白花钱保养总不是长久之计,最后只好以整幢房子抵税了事。
负责此事的上海市公安局局长杨帆向市委汇报后,决定把13层楼办成新上海的第一个国宾馆。1951年6月9日,锦江饭店正式开张了,董竹君出任董事长,任百尊和应竞任经理和副经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从锦江饭店遥望以旧筑新的花园饭店,难道不使人感到网友七凌后所说:"上海永远是有钱人的天堂"有道理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锦江饭店北楼、中楼间庭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锦江饭店北楼、左:西楼。


在13层楼和18层楼中间的绿色“峡谷”里,坐落着一个方方正正的小礼堂。这是为了安排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仅用了28天时间,拆掉了安诺德兄弟住的小洋房,赶造出来的。这个礼堂虽小,却专办大事。1959年,中共八届七中全会就在这儿召开,会上通过了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对人民公社的整顿工作进行了检查,提名了国家领导人名单。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花园饭店、锦江饭店北楼、西楼。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茂名南路57号兰心大戏院


历经沧桑的“老剧院”,分“上下两层”。近几年“重新装修过”,内部“干净、整洁”,设施都“蛮新”。只是座位的前后间隔“实在太小”,楼上前排更甚,坐久了“不舒服”,而且“严重影响观众的入场和退场”。就演出来说,水准挺高,常有“话剧、传统戏剧”等上演,门口听众和黄牛“一起人头攒动”,可见“人气之高”。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茂名南路56号2楼(近长乐路)滴水洞


挺有名”的湘菜馆子,“想吃辣”的时候就会去。剁椒鱼头、孜然排骨、酸豆角肉末都是招牌中的“招牌”,味道“很好”。店面“不大”,环境有点“乱糟糟的”,但生意一直“不错”,连“外国友人”都“争相来品尝”呢。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进贤路120号(茂名南路口) 荷轩酒店


店名别致的本帮餐厅。菜“做得考究”,“清清爽爽”,“味道也不错”,“性价比较高”。环境很好,“干净清爽”,不吵闹,“感觉很舒服”,“荷叶图案的椅子看起来也蛮特别”。“服务周到”,“适合2-3人小聚或请客户”。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过了眠前的巨鹿路,茂名南路就到终点了。前方为延安中路,还有高架高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茂名南路越过延安中路变为茂名北路了。茂名北路65号威海路第三小学。1925年建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对外国商人来说,凡有历史价值的建筑都应变成商场了吧。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茂名北路90弄茂名公寓。二手房、两室一厅一卫零阳台,176万/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毛泽东故居


威海路、茂名路交界处,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老式的民居门店后面,掩映着一栋上海旧时的石库门老房子。这幢楼的七号,就是毛泽东和夫人杨开慧在1924年2月至年底住过的地方,这里现已建成毛泽东旧居陈列馆,1999年12月26日起对社会开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毛泽东故居位于威海卫路云兰坊7号(今威海路583弄7号),是一幢老式的两层楼砖木结构的石库门房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茂名北路200-290弄震兴里、1923-1927年建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震兴里、荣康里、德庆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茂名北路上看震兴里旧式里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德庆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德庆里里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德庆里对面的石门库里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从茂名北路进吴江路,向东而行


吴江路是上海唯一一条人车分流、呈双层步行街的立体休闲街。位于地铁二号线的石门路站的出口处,是平行于南京西路的一条小马路,全长不过200余米。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从吴江路向东来到石门一路


石门一路是静安区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南起延安中路,北至南京西路。长786米,宽18到19米。1900年,工部局修筑该路北端靠近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一段,以美国驻沪副领事晏摩氏名命名同孚路(Yates Road)。到1914年以前逐段延伸至长浜路(今延安中路)。沿路原多为里弄住宅。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租界,改名正阳路。1946年改名中正北一路。1950年再度改名为石门一路。目前该路以经营服装鞋帽为特色。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吴江路流行串烤鸡翅膀,一串8个、10元。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令人失望的一个店,服务超级差,买了一串八爪鱼,店小二要找钱的时候把钱掉在地上,还让我自己捡,就因为这点以后就不会再去了。味道也一般。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烤羊肉串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尾33元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上海赫赫有名的小杨生煎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