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帖贺新年:一、浅谈三阳三阴 - 资深论坛【部分转贴】 - ★求真斋★ - Powere...

 Synix 2009-02-27

学术帖贺新年:一、浅谈三阳三阴

在《学术帖贺新年》系列之前,要提醒大家阅读注意几点:

1.帖子所言只是部分学理,没有尽述。
2.前两帖肯定,后二帖仅明操作理论。
3.希望大家阅读后能重视,留心反推。
4.请勿把文字理解误认为操作的把握。


《学术帖贺新年》系列:

一、浅谈三阳三阴
二、水火模型与性命双修
三、从理论上浅谈玉液
四、卯酉沐浴和采炼用时

原定计划三帖,作出变更。
第二帖按内容角度,分成二四两帖。
第三帖去掉“金液”内容,太遥远就不YY了。
第四帖不放上来了,大众和资深都不放。


去年发了《任督循环转贴》系列,其中有一帖《小周天略指》,结果一年后清晰认知到。
不知道今年发了这个系列帖子,能否一年后清晰认知到“玉液”。
——————————————————————————————————————


一、三阳比乾

1.内丹模版

内丹书中除直接套用外丹模版之外,多是以“阴阳、日月、三才、四象、五行、六合、八卦、十干、十二支、十六两”等作为模型。
(七星有功法,但未见完整丹道模型。)

本帖说明的是兼具“阴阳”“八卦”意义的模版中的概念,同时也旁通外丹模型。
在整理九阶体系时,发现这个比较契合,所以拿来用。

目前所用是延续古法以外丹模型为说明,其中“阴阳”为内丹模板,并融会“三才、五行、八卦”模版。
下一帖《水火模型与性命双修》,即是前面说的融会模版的简略说明。

本帖所言,即是从“八卦”模版而言“阴阳”,同时兼述外丹模型。


2.乾阳行健

本土内丹操作,是在“性命”观点兴起后,而形成特有的“阴阳”概念。

行健、不息,即是万物生之道。

乾卦三阳,即是指性。
此概念不多说了。请参看【丹道基础】之《02.性命》。


3.元性

内丹操作中,三阳是元性。
以初见性,即元性之初显现,为一阳生

一阳生、性光之概念,大众论坛旧帖早已谈过多次。不重复了。
一阳、二阳、三阳,即是深入明道之次序。

三阳即是元性全。
此中下工,即是单修性功。性功成即“心合道”。


注意:
所谓“阳光三现”、“三性元宫”即因此而言,切莫混为有形。
大众论坛上的“见道”帖子集合,大家耐心看完便于理解。


二、三阴比坤

1.坤阴地势

地势、载物,即是万物成之道。

坤卦三阴,即是指命。
此概念不多说了。请参看【丹道基础】之《02.性命》。


2.元炁

内丹操作中,三阴是元炁。
以初见炁,即元炁之初显现,为一阴生。

但不可陷入曲解。在第三帖中,会提到一些错认“先天元炁”的例子。
一阴、二阴、三阴,即是深入明器之次序。

三阴即是元炁全。
此中下工,即是单修命功,即是”人仙“。


注意:
在有些丹书中,
“三阳三阴”之显现另有说法。
或比作日月之光,或以月之运行晦朔为比喻。
这种是“八卦”“日月”模版融合。




三、顺凡逆仙

1.先传行气

依学人练习状况而定。
若偏于气机之运转,继任督循环,周身循环而明器。

流俗所谓之“大周天”即此,但少有完整清晰说明路线的。
经明师指点,明确运转路线,则收摄周身散乱之气归经。(二阶中)


若师指功传,依次指明全部运转路线,则上述即一阴、二阴、三阴。
待到三阳时,三阴得匹配,则循环升级成周天。


2.先传见性

依学人练习状况而定。
若偏于神旺先见性,则从理上透,通玄而渐渐明道。

流俗中自修者,多于此时空谈心性,误认见性后生理自动转化。
经明师指点,明道化于身心,并匹配运行,自然收摄浮阳之气。

若师指而不传,则以道化说明顺逆,则先历一阳、二阳、三阳。
再体认三阴,三阳得匹配,则道化显现出周天。


3.顺凡逆仙

丹道,以丹求道。
在炼丹之中逐渐契合大道。

大道即可说即不可说。若单言片面之运行:
若顺其化生,则是“顺则凡”,流转不息。
若逆而返归,则是“逆则仙”,归根复命。

此顺逆,非是以人体精液生成耗泄为模型。
那些丹书不过是隐喻,以“人身”暗喻“天地”而已。
不明者曲解后自欺且欺人,导致当前流行概念之严重降格。


4.地中天

“炼药但寻朱里汞,安炉先立地中天。”
前一句在下帖中说,这里略说后一句。


若从功境上而言:

“屋下有青天”、“天地清”、“内天地”,皆是这个。
三阴三阳不必全显,但得匹配,自然显现。无须刻意为之。

见性后继续深入,若得匹配,功境内景自然会出现变化。
无须提前说明,与心理暗示无关。


若从功理上而言:

可延续前面的“八卦乾坤”、“顺凡逆仙”。

人生天地间,天上地下,成一天地否卦,此即顺生。

有形之人身,禀元炁而生、内含元性,于中认识无形之真阳。
阳在阴中,性在炁内,即成地天泰卦,此即逆归。

此地天泰卦象,即是地中天,即是内丹操作之安炉。(外丹模型)



注意:

此处只言三阴三阳之学理,并未谈及具体感受和操作。
请读者不要错认,读懂文字只是帮助指路导航,不能代替走路。

此处只谈了内丹中的安炉,并没有谈立鼎相关。
当前流行多曲解炉鼎为一物,这里提醒读者炉鼎各有意义,不要混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