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别忘了你的责任

  文化先锋 2009-03-03

互联网:别忘了你的责任

发布时间:2009.02.27 14:3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钱炜

■新闻缘起

中国互联网协会2月19日举办“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技术经验交流会”,组织互联网业界探讨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网站低俗内容的过滤效果,净化网络环境,同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与会部分网站通报了抵制低俗内容所采取的管理与技术措施,表示坚决拥护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将继续认真清理网络低俗内容,积极开展行业自律工作。与会技术开发单位现场演示了各自研发的绿色上网软件产品的技术特色及应用案例,并表示将根据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的相关要求升级产品,为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中国互联网协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组织业界研讨制定网络低俗内容的判定标准,配合有关部门起草部门规章,发布网站管理有关规范,并在协会已发布的相关自律公约中增加要求会员单位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信息的内容。

自今年初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部等七部委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以来,截至2月16日,已关闭严重违法违规网站1911家,关闭淫秽色情博客269个。网上环境得到了空前的净化。

———整治低俗———

斗争还将继续

雕像大卫“披”上了休闲装、希腊女神维纳斯“套”上红布兜……近日这则趣闻引起了众多眼球:有网友在豆瓣网发起了“反低俗———给名画穿衣服”的活动,利用图像处理软件为画中“露点”人物“穿上”了款式各异的服装,使得名作滑稽感顿生。

事件起因是,此前有人在豆瓣网相册中上传了一组文艺复兴时期的世界名画,网站立即删除了丢勒的《亚当与夏娃》等一些暴露隐私部位的作品图片,由此引发了这场讽刺性的“反低俗”活动。事后不久,相关的链接就被删除。这场闹剧很快结束,但它提示着我们,虽然在这场打击网络低俗之风的战役中我们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但是斗争还将继续。

2月20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又发布了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第九批也就是最新一批的曝光网站名单,仍有10家网站在整治过程中未采取有效措施,存在色情和低俗内容。

———原因与标准———

什么是网络低俗?

互联网低俗内容为何屡禁不止?国新办相关负责人认为:网络低俗信息之所以有很强的顽固性、反复性,其主要原因,一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一些网站置法律法规和社会责任于不顾,故意发布低俗内容吸引点击率,屡改屡犯、边改边犯的情况相当普遍;二是一些网站对论坛、博客、播客(视频分享)等互动栏目管理不严,使低俗内容在网上大量传播;三是少数网民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淡薄,不负责任地利用互联网大量传播低俗信息。

那么究竟何为“网络低俗内容”,根据国新办日前对媒体的解释,网上低俗内容主要为: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包括宣扬血腥暴力、凶杀、恶意谩骂、侮辱诽谤他人的信息;容易诱发青少年不良思想行为和干扰青少年正常学习生活的内容,包括直接或隐晦表现人体性部位、性行为,具有挑逗性或污辱性的图片、音视频、动漫、文章等,非法的性用品广告和性病治疗广告,以及散布色情交易、不正当交友等信息;侵犯他人隐私的内容,包括走光、偷拍、露点,以及利用网络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的信息等;违背正确婚恋观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内容,包括宣扬婚外情、一夜情等的信息。

———百姓声音———网站要负起应有责任

一位计算机专业的在校大学生王某告诉记者,他非常赞成政府对互联网的低俗内容进行治理,并建议应当实行BBS实名制和网站备案制度,甚至对未备案的网站予以惩罚。

而一位媒体工作者赵女士则表示,色情和低俗的东西是应当治理,但她期待相关部门会出台一个更加明确的标准和界限,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不能过于死板。“比如摄影大师的人体艺术作品是不是属于低俗范围?我们现在都不是很清楚”,“如果我把一篇带有诸如‘性’等敏感字眼的稿子发到博客里,网络就会自动过滤,那这样也就过犹不及了。”

而家长又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呢?一位有着8岁女儿的万先生告诉记者,尽管女儿上网的时候都有父母陪同,但他还是很担心女儿会受到网上一些不良信息的误导。“我们有时看到那些利用网络诱拐儿童的新闻都心惊肉跳。除了对网络的监管,希望学校也能加强教育,比如开设一些专门的课程,教育孩子们如何正确上网,以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和信息安全。”

家住北京气象局小区的卜女士家里有个10岁的女儿,每次女儿上网玩游戏,她就感到莫名的紧张,担心孩子受到不良信息的污染。尽管她已经将安全等级设置为最高,但她仍提心吊胆。“我希望不光是政府及相关的监管部门需要进行长期有效的治理,各网站也要负起应有的责任,这是媒体对社会承担的社会义务。”

———相关链接———中科院研发出不良信息检测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HNC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具有语义理解特点的“网络不良信息检测系统”,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网民接受不良信息。

这一系统主要针对网络上出现的色情、反动、低俗等不良信息,根据指定的网站自动进行内容下载、检测并给检测报告。和传统的、基于关键字词的检测系统不同,这一系统能够区分出不良信息和批判不良信息的网页内容,对不能作出判断的内容还能提出警告,供人工判别,大大地提高网页的处理数量和减少人工干预的次数。此外,该系统通过更换知识库还可以用在热点信息跟踪、舆情分析等领域。

———它山之石———美国:网络巨头联合研发新技术

2008年7月,美国三大网络媒体电讯公司发表公告联合抵制色情网页,特别注重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他们对互联网的情况作了为期八个月的调查,发现了数千个非法色情网站。这些公司共同出资110万美元,研发新的屏蔽技术系统,过滤、封堵和删除色情网页和图片等。这些高科技公司与政府执法机关的合作,被美国媒体称为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行动。

法国:对网络色情课以重罪

1998年6月,法国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制作、销售、传播淫秽物品的定罪量刑作了部分修改,从严从重处罚利用网络手段腐蚀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根据修订后的法律,向未成年人展示淫秽物品者可判5年监禁和7.5万欧元罚款。如果上述行为发生在网上、面对的是身份不确定的未成年受众,量刑加重至7年监禁和10万欧元罚款。

■专家观点

互联网:潘多拉的盒子?

“互联网之于中国非常像希腊神话里面的潘多拉盒子。这个神话里最终留在盒底的东西叫希望。”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曾这样诠释互联网。

“顽固性”、“反复性”这两个本属于真菌感染的特征,又被写入互联网低俗之患的诊断书。也正是这种挥之不去的隐忧,让人们在为全力打压低俗之风拍手称快的同时,思索着数字化生存方式的现在与将来。

低俗根源在何处?商业利益的这只手早就不再藏身于西方经济学,截至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22.6%,首次超越21.9%的全球平均水平,这也意味着互联网经济市场总量超过700亿。“但似乎我们也不能对‘社会需求’视而不见。”因此,胡泳认为网站应该更有责任感。不排除有些网站迫于竞争形势,不得不以低俗内容赚得更多的点击率,但也有个别就是利欲熏心。

“网络那面可能是只猩猩”的说法充分表述了网络受众的不确定性,“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在国外成人电视频道的收看是受特定时间、特定空间限制的,试想如国内某知名网站主页上的内容突破了一定尺度,则很可能让一个孩子看到,毕竟这些大网站是大家常去之处,”胡泳表示,互联网是一个私人空间与公共环境混杂的领域,尽管网络媒体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门槛很低,但规矩却是由网站尤其是大型网站来定的,所以它们应该全力抵制低俗的蔓延。

难点是什么?关于“名画穿衣”事件争议的核心可归结于低俗标准的制定,其实国新办对于媒体的解释已经非常详实,虽然这不像物理定律那样可被精确描述,但参照这个标准执行的结果是网络环境的大大改善。

胡泳关注的重点是,在这个标准之下,是否还会有漏网之鱼?是否还有严重危害网民的行为?比如,某些公关公司炮制那些引导网民消费的商业信息,对于这些监管部门也应尽早加以治理,因为监管部门在一个领域大有动作的同时,在另一个领域的不作为,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