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中学生物教研组
关键词:
高级中学 生命科学教学
研究性学习 基础型课程教学 拓展型课程教学 研究型课程教学
摘要:
我们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以不同形式指导高中学生开展
研究性学习.
在基础型课程中,我们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课堂上的渗透型
研究性学习.
在拓展型课程中,我们制定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途径和方法,指导学生开展专题性
研究性学习.
在研究型课程中,我们制定了指导学生开展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案,有计划,按步骤地使学生能较全面体验研究探索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和协作精神.
我们作为导师,指导学生课外社团活动,为他们的创新型,实用型的课题研究出谋划策,提供方便,使一部分有较强研究学习能力的学生的
研究性学习能力进一步强化.
我们在开展
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中,加深了对
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获取了一些指导学生
研究性学习的经验,但也认识到开展
研究性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1, 我们对
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和认识: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是指学生的全面素质,它是多维的,多指向和多方面的.生命科学的教学过程是完成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生命科学的教学过程,不仅要使学生得到有关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学会关注和了解生命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要逐步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逐步培养收集,鉴别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学会初步的科学探究的能力,还要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培养创新意识和不断进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还要学会与他人协作,交流的能力,培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绿色文明意识等等.时代的需求赋予生命科学教学的这些任务,已经不是光靠接受式教学能够完成的,开展
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必须的教学方式.
1-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和特征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名词,通过几年学习和实践的体会,我们对
研究性学习的理解是: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学生在各科,各类学习活动中,以探究为主要特征的主动学习过程.这种学习过程具有以下特征:
1-1-1,科学性:
研究性学习是基于现代心理学的科学学习过程而提出的.在提出
研究性学习概念之前,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方式,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和创造力结构理论指导下的学习模式对探究式学习作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作为,
研究性学习在这些有效的学习方式的基础上,采集,汇聚了各种学习模式合理适用部分,且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了一定的修改和开发的,因此
研究性学习具有认知心理学基础的.
1-1-2,主体性:
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教学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教学过程中谁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意识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通过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学习的效率高低又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密切相关.如果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地位,十分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起到组织,引导和启示的作用.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活动.
1-1-3,探究性:
研究性学习关注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在观察基础上的科学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中更多关心和维护学生的探究过程.教师要创造有利于学生探究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倾向,鼓励学生的探究行动.
研究性学习在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成果两者之间更重视探究过程,重视学生在探究中的体验和经验,包括责任感,意志和毅力,信心和享受成果的愉悦等.
1-1-4,创新性: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学生情感活动过程,这个活动为学生创新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虽然就一般情况而言,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行为,所获得的成果绝大部分只能是在自己或同等水平人们现有基础上的发现和创新,不大可能达到科学发现的水平.但
研究性学习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投入类似于科学家的探索活动,获得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此外,学生在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可通过对自己探究认知活动的认识和调节,学会有效的探究认知策略,以创造性思维来解决学习问题.
1-1-5,可控性:
研究性学习的可控性表现在对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过程的调节和学习成果的评价和反馈等各方面.
研究性学习不是单纯的让学生自由活动,而是一个有目的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当为这个学习过程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调控;最后在对学生的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的评价时,也要适时的进行评价和反馈,用于调节学生的
研究性学习过程.
1-1-6,综合性:
研究性学习更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或对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方法,原理的了解体会中发展观察,思维,操作和表达等基本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主要不是学生得到的知识结果,而是学生把学到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基本机能,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关注诸如环境保护问题,人与自然协调的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必然涉及多种学科领域知识和技能因此,这样的学习过程不可能局限于一门学科,一种模式,而是带有较大的综合性.
1-2,
研究性学习的局限性
作为一种学习方法,
研究性学习有它的优越性,自然也有它的局限性.
研究性学习的特长在于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学得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机能,但是缺乏系统性和高效性.学生在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转研达到相当深度,但往往缺少系统性.此外
研究性学习的心理过程决定了学习过程需要反复和盘旋,所以学习知识的效率不如接受式学习.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各学科基础知识的关键时刻和黄金时间.同时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赖于较为扎实和系统的知识才能得以成长,在这里接受式学习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系统性和高效性的优点是不可替代的.我们认为在高中生命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教材,学生,教师的特点采用各种适用的教学方式,每种教学方式都有它的优缺点,不应当特意的推崇那一种,而排斥另一种.
2, 我们在生命科学教学中指导
研究性学习实践的方式和案例: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我们试图把它与课程改革相结合进行运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作为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一项教学尝试.
课程改革把现行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我们分别在这三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及指导学生科技社团活动中开展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实验.
我们开展
研究性学习教学的方式图解:
基础型课程教学 (课堂渗透型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拓展型课程教学 (专题型
研究性学习)
研究型课程教学 (课题研究型
研究性学习)
学生科技类社团 (导师指导型
研究性学习)
在不同课程中开展的
研究性学习模式相互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区别在于适应学生群体的广泛性有差异,在基础型课程中的
研究性学习适应的学生群体范围最大,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展开
研究性学习的学生范围最小.不同模式的
研究性学习的层次也有差异,我们认为各种课程的
研究性学习的层次随着适应学生范围的缩小应是递进式的.
参与的学生范围和
研究性学习的层次用下列金字塔图形表示:
学生科技类社团
研究型课程教学
拓 展 型 课 程 教 学
基 础 型 课 程 教 学
2-1,在基础型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开展渗透型
研究性学习2-1-1,可能性和必要性:
我们认为,基础型课程教学中只要教师有开展
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对教材内容安排得当,选用适当的方法,也能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开展
研究性学习.
基础型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学生获得"两基"可以是被动的接受,也可以是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取.前者的优点是显性和高效,但后者却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基础型课程的目标也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能力,科学精神,科学思想,而这些东西是很难由教师直接教授给学生的,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自己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经历体验才能获得.
在过去,有许多优秀教师利用普通学科课程教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既有效指导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地意识和能力,这些有过许多成功地例子.
因此在基础型课程教学中开展
研究性学习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必要的.
2-1-2,我们的实践:
我们在基础型课程教学中,发掘一些教学内容,有计划的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有机会体验研究学习的经历.
如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教学中,教师把科学家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分解成四个实验阶段,逐步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设计实验,推演结果,最后得出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的联系.第一步是"关于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物质的产生部位的实验研究",通过假设-实验-结论的过程,得出"该物质由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结论;以后逐步推出"植物的感光部位是尖端","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这种物质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再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这些
虽只是重复了科学家们已经做过的事情,但学生通过此过程中
激发了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提高了发现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和分析结果的能力.培养了展开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能力.(见附录一)
再如在《植物矿质营养》的教学中,我们在介绍Belgion Jan Van Helmant的柳树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Helmant的结论是错误的.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设计过程,可以让学生对一般科学实验研究中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的观察及分析等几个关键环节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有利于他们今后的
研究性学习.(见附录二)
在《动物激素调节》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让学生分组利用实验法,文献检索法,网络检索法等多种方法对肾上腺素的作用,糖尿病,兴奋剂等专题进行课前研究,然后在课堂上布置学生的汇报,让他们交流各自研究的过程,体会,结果,并相互作评价,丰富他们的
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同时学生一教材知识为依托,结合自己研究学习得到的知识,可以总结出"激素调节功能表",完成知识和能力的教学目标.(见附录三)
此外,我们在《遗传的基本规律》,《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中也设计了让学生开展
研究性学习的程序.
2-1-3,总结我们在基础型课程教学中渗透
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①.引导学生追循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发明的步伐,体验科学实验研究,了解科学实验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②.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情景和课题,指导学生设计他们力所能及的科学试验,还可以布置他们课后进一步实施实验研究.
③.发掘教材,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热点,布置和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研究,交流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2-1-4,教学效果分析
由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已经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指导
研究性学习过按:教师设疑,提示——学生解答,设计——学生交流,教师评价的递进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摆脱了单纯的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大部分学生能达到预计的效果.
学生的课堂和课后的活动结合,也充分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带动了其他学生的活动.
我组的戴智老师在执教《植物矿质营养》这一课时,运用课堂指导学生进行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获得了来自区各学科的教研员的一致好评,他们认为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二期课改的精神,在改变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
2—1-5,我们在进行基础型课程教学渗透
研究性学习得到的体会:
①.利用一期教改教材进行课堂
研究性学习是可行的.现在二期教改教材为
研究性学习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展
研究性学习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必须的了.
②.在基础型课程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落实"双基"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关系是设计和开展
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绝对不能忽略对"双基"的重视,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根本无法开展
研究性学习.接受式教学对落实"双基"的高效性也是不能视而不见的.但是,利用适当的机会和方法来开展
研究性学习不仅不会影响"双基"的落实,反过来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在教学的时间比例安排,教材的选择,教学对象,方法的选择等应当适宜,在这里教师的准备和指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的
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差异是很大的,要使教学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提高,教师设计的课题,要求,方法,深度等,要有一定的梯度,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都得到提高.
③.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在课题上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多媒体课件能使教师提供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促进学生的探索研究思维活动的效率;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大大拓展视野,增大探索研究的空间;多媒体还能使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为便捷,相互交流有利于思维碰撞产生新的灵感,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2-2,拓展基础型课程教学内容,制定培养学生
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途径和方法,进行拓展型课程教学,布置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性
研究性学习:
由于课时的限制,在课堂上的学生
研究性学习常常不能充分地展开.我们把教学时间留出一部分,进行生命科学的拓展性课程的教学.教学的目标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爱好,拓展生命科学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按照教师的计划,在基础课教学的基础上,拓展教学内容,开展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有机会集中地学习和体验生命科学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2-2-1,我们根据高二生命科学教学内容,制定了拓展型课程教学的关于《培养学生
研究性学习能力和 实践能力的目标,要求和方法》:(以下举例,详见附录四)
教学内容
专题举例
目标和要求
方法和途径
三,新陈代谢
1)加酶洗衣粉是如何去污的
能说明生活中一些现象的科学原理.
观察,实验验证,文献和网络检索.
2)ATP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3)怎样种好家庭绿化
能知道1-2种常见绿化品种的栽培方法要点并科学依据.
文献,网络检索,采访专家,实践活动.
4)怎样延长蔬菜,水果,鲜花的保鲜期
能知道蔬菜,水果,鲜花保鲜的原理和方法.
文献,网络检索,采访专家,实践.
5)什么是合理的营养
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膳食方案(食谱).
文献,网络检索,采访专家,实践活动.
6)酒酿,腐乳是怎样做成的
做一份操作流程,同时进行实践,最后写出实验报告.
采访,实践,文献检索.
7)无土栽培花卉,蔬菜的方法.
作关于无土栽培的原理,基本条件及其意义的研究报告.
参观,采访,文献网络检索.
四,生命活动的调节
1)各式各样的树形是怎样形成的
对各种自然和人工树型形成的原理和其意义的研究报告.
参观,实践,文献,网络.
2)无籽番茄是怎样形成的
能叙述应用生长素种出无籽果实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文献,实践.
3)糖尿病的病因及其防治.
能作关于糖尿病防治的研究报告.
网络,文献,社会调查,实验验证.
4)什么是兴奋剂
作关于激素类兴奋剂的研究报告
网络,文献实验
5)人脑是怎样工作的
能对思维,记忆的原理作简单叙述,知道科学的记忆方法.
文献,网络实验
我们的做法是在高二常规教学计划中加入进行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要求和方法,并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也为
研究性学习留出了空间时间,并把
研究性学习作为学习成绩考核的一个方面.学期初我们向学生公布开展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要求,方法和途径,并作一定的指导,然后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己安排时间,开展自己的课题研究(详见附录五:高中生命科学指导
研究性学习活动
教案).
2-2-2,教学的成果分析
经过三学期的实践,我们收到了130多位学生提交的近140篇课题报告.这些学生自己实践,自己撰写的课题报告从内容来看,可分为:
(1)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拓展.如《ATP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植物激素》等.
(2)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研究,如《青少年的合理营养》,《校园噪声调查》等.
(3)学生感兴趣的自然现象研究,如《动物之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伯格曼法则》,《从食草兽,食肉兽的特点看自然选择》等.
(4)关于环境保护的课题,如《常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防治措施》,《酸雨的成因及其危害》等.
(5)关于生命科学新技术方面,如《转基因食品初探》,《认识人类基因组计划》,《神秘的干细胞》,《破译生命的密码》,《前程似锦的生物芯片》,《克隆技术的发展》等.
(6)其他学生感兴趣的现象,事物的研究,如《探索兴奋剂》,《关于毒品》,《几种药用植物的研究》,《毒品类兴奋剂》等.
2-2-3,教学的效果分析
从学生提交的课题报告数量来看,我们要求的学生范围内,所有学生都完成了课题报告,有的学生还提交了两篇报告.这说明这些学生基本上都能达到我们计划的专题型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从以上的课题名称来看,学生们进行
研究性学习涉及的题材是相当广泛的.既有我们推荐给学生的课题,也有学生自己选择的课题,其中大多数是具有热点性的事物,这说明学生有可能,也愿意结合基础课教学自主进行
研究性学习.
从学生提交的课题报告内容,成果来看,虽说大部分是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研究的结果也无法超越科学家已取得的成果,有的甚至还很幼稚,但是我们认为这些活动毕竟可以让他们体验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让他们能更深入地学得超越教材水平的知识和能力,让他们提高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的意识.
从学生提交的课题报告的水平看,他们的
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差异是很大的.有的学生课题报告很简单,内容也不充实,这里既有水平问题,也不排除态度问题.我们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报告具有较高的水平.如一位学生作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专题研究,她提交的报告中,把生物适应环境的各种类型资料收集得相当齐全,并且分门别类加以注解,用图象或影像资料做成多媒体材料作充分说明,简直是一部生物适应环境的专题论述.从内容看这些材料没有学术上新突破,但作为中学生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无疑对她的学习方法,对生物学的兴趣,对知识的拓展都有很大的好处.再如《ATP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学生参考了大学教材,把ATP的相关知识大大拓展了.学生自己的体会是:我学会了怎样自学.
2-3,在研究型课程中的教学中开展课题型
研究性学习:
高中阶段的生命科学教学应当为学生提供较为完整地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在对各种生命现象的探究中体验生命活动的规律,学习生命科学的理论,初步掌握以假设-验证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及信息资料综合研究,方案设计,社会调查等其他
研究性学习能力.
2-3-1,我们开设了《生物与环境-学生自主实验》研究型课程,为指导学生的
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我们为课程设计了教学方案,方案包括:
(1)研究的主课题: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科学意识,创新能力,设计和操作实验能力,合作精神.
(3)课程准备:实验室的开放,师生共同准备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
(4)课程教学过程:①教师概述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基本方法——②学生考察环境——③学生讨论调查结果,选定研究课题——④各小组相互交流,评议修改研究课题——⑤各小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⑥师生共同作实验研究的准备——⑦小组成员协作进行课题实验过程——⑧各小组交流课题研究结果,完善研究——⑨学生完成课题报告.(详见附录六:研究型课程教学方案)
学生在6-10周时间内,有计划的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个研究周期.这些研究课题一般变量关系简单,操作比较简易,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并写出课题报告.(详见附录七:学生选定的部分研究课题)
学生的操作能力,合作精神在研究型课程中充分地表现出来,许多学生经过努力,有的也经历了失败,大多数都完成了自己的课题研究.(附录八:学生设计的实验研究方案和结果选例)
2-3-2,在生物组与化学,地理学科共同合作开设的《环境.生活.科学》研究型课程中,我们也为学生的
研究性学习提出了目标,要求和活动途径,指导学生的
研究性学习过程.(详见附录九:《环境.生活.科学》
教案)
2-3-3,教学效果的评价
我们在设计研究型课程的教学时,抓住生命科学知识与环境的紧密相关性的特点,提出"生物与环境"这一个主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现有经验和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课题进行探索研究学习.这一个主题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学生比较感兴趣且容易上手;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等.
由于环境科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生命科学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教学结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提出了许多生物与环境的小课题,提出了进行实验研究的许多方案.尽管刚开始,他们的方案显得较为庞大,空虚,但经过教师的点拨和启示,他们很快开始了有效的探究活动.他们的课题中有的在学校,区的学生论坛中得到交流,展示的机会,有的还获得了奖励.
参加研究型课程学习的学生,虽然他们的能力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下,他们在交流中共同得到提高,他们不同的潜能都能得到发挥.因此在综合性的"生物与环境"的研究型课程教学中,学生都有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提高.
2-4,指导学生课外社团活动开展
研究性学习:
学生在
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着兴趣,能力方面的差异,一部分学生出于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也有较高的研究探索的能力,同时他们也提出了要进一步对他们关心的一些现象的研究探索的要求.我们生物教研组指导组织的学生社团活动为这些学生提供了他们发挥的舞台,教师成为学生社团自主性活动的导师.
学生们经常提出一些他们感到有兴趣的或者感到疑惑的问题,我们此时就会不失时机的引导他们对这些疑问展开探究,提出研究课题.
有时他们提出的课题太大,太虚,既不能付诸实施,也不能解决问题,此时我们就会引导他们细分课题,把要研究的问题具体化,让他们提出较为适合研究课题.
有时他们的实验研究方案的科学原理,操作性有误差或缺陷,我们就要同他们一起探讨,修正,完善实验研究方案.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他们会遇到种种问题,此时教师就会成为他们的助手,引导他们查资料,想方案,和他们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实验结果出来后,学生要撰写课题报告,教师要和他们一起分析实验结果,整理出写报告的思路,辅导他们写研究报告.
总之,我们被聘请为学生社团的导师后,同时也成为他们的助手,配合他们完成课题研究.
2-4-1,学生科技社团活动辅导的案例
学校地处上海市老城厢地区,人口拥挤,环境条件相对较差,绿化稀少,噪声烦杂,有的学生想对此情况进行精确科学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治理测量.最后这些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完成了《文庙地区噪声,绿化状况调查及治理》的研究报告.在报告中,学生在测量,调查的基础上对文庙地区的环境状况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对这个地区的环境治理和长远规划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敬业中学校园狭小,绿化面积不足,于是在屋顶建筑了花园.但屋顶花园的效果如何,植物的生长情况怎样,学生们对此展开了调查,写出了《敬业中学屋顶花园的调查》.
学生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到校园小,操场离教室近,上课时噪声大.于是一部分学生组织了噪声课题组,进行校园噪声状况调查.她们借来声级仪,按照环保检测的要求进行噪声测定,并且进行了科学详细的分析,写出了《敬业中学噪声来源调查及治理对策》的研究报告,此报告后来被区政协作为环境提案的依据和参考.
有的学生看到秋天大量的落叶使环卫工人大伤脑筋,焚烧时又产生了环境污染,于是想到怎样使城市绿地产生的枯枝落叶无害利用.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用微生物处理枯枝落叶,在此基础上写出了科技论文《城市绿地枯枝落叶的处理和利用》.
最近学生看到化学实验室的废水会污染环境,就设计了一个利用微生物产生的絮状体来吸附,分离重金属离子的实验研究.
2-4-2,指导学生社团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学生社团活动中学生提出的课题想法有许多,其中有大部分都经学生的有效活动产生了成果,有的还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文庙地区噪声,绿化状况调查及治理》一文在区中学生科技论坛作为宣读交流作品.
《敬业中学屋顶花园的调查》参加上海市生物与环境科技项目竞赛,获得优秀奖.
《城市绿地枯枝落叶的处理和利用》参加上海市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大赛.(详见附录十)
《如何用枯枝落叶培养食用菌》参加上海市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三等奖.(详见附录十一)
学生获奖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经历,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增强了他们的环境意识,丰富的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这里学生们自己有不少体会.
有的学生这样写道"看着缓缓飘落的树叶,我从没想过它会与食用菌扯上关系.自高一接触
研究性学习课程起,一年多的研究不禁让我发现了生物的奇妙同时体验了自己探究问题的快乐.最初提出课题时认为研究过程肯定短暂又简单.但从材料收集起,我就逐渐发现其中的很多难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磨难".我们因长出霉菌而伤心,又因长出一丝"希望之菌"而兴奋不已.这次实验的经历是我生命中一份宝贵的财富."
3.小结
我们在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学生社团活动中开展
研究性学习教学,探索指导学生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的方法,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这些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基础课的
研究性学习的渗透为学生的研究探索打下了基础;拓展型课程的专题性
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的课题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
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机会;学生社团中的
研究性学习又能使部分具有优势能力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舞台.这样使
研究性学习在生命科学教学中全面的展开,学生得到全面的研究探索的体验.
在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面,我们的体会是,
研究性学习能力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难以量化和隐性的,虽然我们也试探用对学生研究性课题的报告来评定等第,来衡量学生的
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但我们觉得这样的评价还是较为片面的.因为学生的论文成果水平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
研究性学习的全部感受和收获.一个成功的实验研究过程固然使学生收获不少,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但一个失败了的研究实验过程或许使学生获得更多.因此我们认为对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更着重与学生的研究探索的过程和他们的体验收获.如何来定量的评定一个学生的研究性学力,是一个难题.
4.我们在开展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
如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很适应接受性教学的模式,而对
研究性学习感到不习惯.他们认为自己找答案效率低,不如老师讲给他听更为省事.
研究性学习的认知心理特点决定了其过程比较费时,而在目前的学校课程中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经常性开展
研究性学习有点不太可能.
教学评价体系的激励不够.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偏重于知识水平和解题能力,因此学生和社会对
研究性学习的认同程度还不够.
教师的指导水平有限.教师自身的研究水平还较低,因此指导学生的
研究性学习有点力不从心.
本课题参加人员:费循蛟 戴智 钟思慧 仲桂兰
执 笔:费循蛟
二OO四年十一月
高中生命科学教学中开展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研究 敬业中学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