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养生有道
一 道可道非常道 背后的故事: 历史上第一个为《老子》作注的是韩非子,在《韩非子·解老》中,韩非子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汉代的王充《论衡》一书中,认为老子的道家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到了魏晋时代,对“道”的解释逐渐倒向唯心论方面。
总之,“道”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一章》
事物演化所遵循的基本法是可以体察到说明的,但这体察到说明了的东西,并非是信口开河就能说清的,养生之道就是养生的规律,也不是随便可以说得清楚的,有时候这个“道”需要我们用身心去体悟,这个就是非常之道。但是,我们要把自己的体悟表达出来给众人听,那么我们必须用很多的名词来表述这个道,所以,我们理解表述“道”的语言也不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要体悟话外之音,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养生之道的正解,才能对我们的养生行为进行正确的知道,望文生义,不能用实践检验真理,那么真理就是死的真理。
在开天辟地初始的时候,既没有“天”这个名称,也没有“地”这个名称,所以,那个时候可以称为“无”,人体也是这样,人在父精母血正在形成一个小小的生命体的时候,人也不能称作人,经过十月怀胎,一个小胎儿逐渐长大的时候,我们才成为人,因此,人的最原始的状态也是“无”,可见胎儿也是一个名称而已,老子认为世间的一切万物,它的本体都是从“无”中生来,既然“无”,我们又怎么命名他们的属性呢?只有从“无”到“有”的时候,我们才能给它加上一个名字,这时候的“天”才能称之为“天”,“地”才能称之为“地”,“人”才能称之为人,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我们人生长发育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自然的造化,也就是万物的母体。因此,人体和天地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体,那就是“无”,无中生有的规律就是“道”。
如果我们能观察“无”中的道,我们就能看到无中生有的妙义,认识了“无”的妙义,我们才能了解什么是“有”,才能看到事物的边界,既然我们看到事物的边界,那么我们也就看清了事物的形状,但是,这个有形状的东西,却能阻碍我们看清“道”。
所以,这个“有”与“无”都有“道”,人的生命也是这样,好像一个母亲所生的儿女,都有不同的形象,不同的名字,这就显得深奥难测了,这个深奥的地方正是我们入道之门,了解我们身体的养生之道,也要从“有”到“无”的方向才能揭开养生长寿的众妙之门。
既然人体来自于“无”,那么我们的身体也一定符合“道”的规律,如果我们认清“道”的规律,那么我们就能遵循这个规律,不会背道而驰,身体的各个部分才能尽其公用而不伤其本,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延长生命,达到养生的目的。其实,治理世上的万物,同养生的道理并不违背,因为我们都是从“无”中来,我们都有一个母体,所有的“道”都隐含在这个“无”中,虽然“无”不是我们能看见的,但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世间万物哪个能违背呢?所以,认清“无”是认清“道”的前提。
黄帝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号轩辕氏,道教尊奉的古仙。因其对民族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为后世长期传颂。黄帝认为,高明的医师不仅仅治疗已经患病的人,而重点在于调养未病的人,养生要根据日月的运行,寒暑阴晴的变化,四季节气的转换规律来调整身体。
黄帝问岐伯: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显得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
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黄帝内经》上说:上古时代有称为“真人”的人,掌握了“道”的规律,能够调节呼吸,吸收精纯的清气,超然独处,令精神守持于内,锻炼身体,使筋骨肌肉与整个身体达到高度的协调,所以他的寿命同于天地而没有终了的时候,这是他修道养生的结果。
中古的时候,有称为“至人”的人,具有淳厚的道德,能全面地掌握养生之道,和调于阴阳四时的变化,离开世俗社会生活的干扰,积蓄精气,集中精神,使其远驰于广阔的天地自然之中,让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力守持于八方之外,这是他延长寿命和强健身体的方法,这种人也可以归属“真人”的行列。
其次,有称为“圣人”的人,能够安处于天地自然的正常环境之中,顺从八风的活动规律,使自己的嗜欲同世俗社会相应,没有恼怒怨恨之情,行为不离开世俗的一般准则,穿着装饰普通纹彩的衣服,举动也没有炫耀于世俗的地方。在外,他不使形体因为事物而劳累;在内,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以安静、愉快为目的,以悠然自得为满足,所以他的形体不易衰惫,精神不易耗散,寿命也可达到百岁左右。
还有称为“贤人”的人,能够依据天地的变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以顺从阴阳的消长和适应四时的变迁,追随上古真人,使生活符合养生之道,这样的人也能增益寿命。
二 人是道的产物 背后的故事: 从老子反对鬼神术数的表现来看,他是反对有神论的。
因为道创造万事万物,整个过程完全是自然而然的,万事万物的生长、发育、繁衍,完全处于自然状态下,这就是“道”在作用于人类社会时所体现的“德”的特有精神。
显然,这一思想完全否定了作为世界主宰的神的存在,这在先秦时代的思想界应该说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第五十一章》
人之所以为人,完全是凭借“道”演化生成的,在这样生存演变的过程中,有许多生物都灭亡了。恐龙不能说不够强大,但是,这个物种在很早的时候就灭绝了。这表明,人能发展演化到今天,不是单纯的生物学上的胜利,更重要的是人类的道德水平远远超过了其他的生物。至于人的身体机能,只是对人的存在形式的一种固定,人通过思想上和生理上适应了自然界的规律,所以从大势上来讲就是顺应了世界的潮流。因此,只有适应自然的趋势,人才能赢得生存的权利。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拿不死之药去献给楚王,渴者便接着它送进宫去。
中射之士问渴者说:“这东西可以吃吗?”
渴者回答说:“可以吃。”
于是,中射之士便把不死之药夺过来吃掉了。楚王大怒,叫人去杀死中射之士。
中射之士托人对楚王说:“我询问渴者,渴者说可以吃,所以我便把不死之药吃了。这说明我并没有罪,而罪是在渴者身上。再说,客人献的是不死之药,我吃了,而君王郎把我杀了,说明这是一种死药,是客人在欺骗君王。因此,把没有罪的人杀死了,从而说明客人是欺骗君王的,倒不如把我释放了。”
楚王便决定不杀中射之士。
天下的万物,都是适应自然的趋势而生存的。可见,“道”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聪明的人类,特别是那些长寿的人,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这就是尊重自然法则,并且以尊重自然法则为最高的道德。“道德”的尊贵地位不是它自命的尊贵,而是自然而然的状态,从而显现了大自然的力量。
所以,老子说:“道”使之得到萌生,自性本“德”使之得到畜养,使其生长发育,成熟结果,得到爱养和保护。
生之而不据为己有,为之而不自恃其能,位居首长而不任意包办主宰,这可谓是玄妙幽冥之德行。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按照道的这种自然规律,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方能使其正常成长。
老子论坛
本章是针对前面的问题而发出的议论。前面谈到了统治者自以为是的胡作非为,而引起民众的不得已,乃至于民众离乡背井地“动”之于“死地”的凄凉景象!这里阐述的是古公亶父规定的“德”的知识和学问,以及欣欣向荣的社会情景!事情过去了近三千年,依然历历在目!我们还是看到了民众辛酸的“活法”的不得已!
(cgz3900)
既然万物皆尊道而贵德,养生当然也不能例外。老子讲“道”,就是现在我们说的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什么是“德”?循道而行谓之德。凡是能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没有妄念私心的人,叫做有德之士。
老子养生,唯道与德。只有尊道贵德,才能从根本上做到养生。这里包含三层意思:养生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体道”和“行道”;只有用“道”来规范自己,才能真正做到养生;养生本身也有“道”,也必须遵循。
(愚人)
三 关于道的产生
背后的故事: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道”和“体”的存在形式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这样?谁创造了它?老子也没有研究得特别清楚,老子估计说:这也许在天地产生之前就产生了。这就是自然,自然而然。
老子认为:掌握了宇宙物理的基本法则这个大纲,天下事物都会依附;依附了对各方都没有妨害,各方都可安宁,平和,泰然。音乐和美食,只能诱使过客暂留一时。宇宙物理的基本法则,说起来是淡然无味,看又看不见,听又听不到,但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
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不就像张弓开弦一样吗?弦位高了就压低些,弦位低了就抬高些,弦位过满就减损些,弦位不足就补充些。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社会世俗的做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显示自己的贤德。天下人都认为老子说的道太空泛广大,不像任何器物。老子认为,正因为它太广大,所以不像任何器物。如果它像任何器物,早就显露其渺小了。
老子的道有三个特点,常作为法宝来保持:第一是广慈博爱,第二是恬淡节俭,第三是顺应自然,不敢主观任意于天下人物之先。
慈爱,所以能勇于行道;节俭,所以能扩广博爱;不敢主观任意于天下人物之先,所以能成为天下的首长。
现在舍弃广慈博爱而为私欲好勇斗狠,舍弃恬淡节俭而尚好奢侈铺张,舍弃顺应自然而任由主观意气争先,乃是自寻死路!
慈爱,用于战斗则能胜利,用于守卫则能坚固。天道若救助谁,将会让谁用自身的慈爱来卫护自己。
老子论坛
老子对“道”的推崇,完全源于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体认,这完全区别于那个时代视“天”和“上帝”为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道”,对老子来说,仅仅是为了彻底摆脱宗教统治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它比“上帝”更具权威性。
(真人)
老子的“道”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解悟和深刻的体察,这根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带有楚地风味的神秘主义直觉。
(在水一方)
四 道究竟在哪里
背后的故事: 有的学者把老子的“道”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相提并论,认为这两个范畴的内涵非常接近。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是永恒的存在,万事万物皆依“逻各斯”而产生。但它不是任何神或者任何人所创造的,而是创造世界的种子,是一种“以太”的物体。“逻各斯”无时无处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但人们却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然而它的存在是确实的。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第四章》
大道是无形的,也就是说是形而上的道,既然是形而上的,那么人们要认识道就是困难的了。但是,要养生,必须掌握养生的“道”,不掌握这个“道”,怎样养生呢?实际上,很多人都想养生,但是绝大多数都不能掌握养生的“道”,这样,养生就成了空谈。
养生之道就那么难吗?当然难,要不然满天下都是长命几百岁的人,要想长命百岁不下一定功夫是不行的。一般道德圆满的人都比较长寿,所以《老子》这部书又叫《道德经》。老子认为的道德是什么含义呢?它并不是指我们社会上一般说的道德规范。老子认为,明道者才有德,这个“德”就是指能够明了“道”的人的一种修养。按照老子的观点,仅仅做一个好人还不行,还要明了“道”,不明了“道”的人,不叫有“德”的人。
《老子》整本书都在教导我们如何明了“道”。“道”是无形的,老子认为,要明了“道”,需通过“道”的作用来了解。当我们看到日月的生起落下,四季的交替时,我们就明白了地球自转与公转的“道”,那么,对于养生的“道”的理解,要从我们身体失去平衡的想象去了解。所以,身体平衡的时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那时的“道”隐含得最深,不容易被发现,这也是久病成医的道理。
“道”的作用是“冲”出来的,什么时候“冲”呢?都是在“不盈”或出现“渊”的时候产生的。好比水一样,出现深渊不满的地方,水才能飞流直下,这就是“冲”的现象。从客观上说,万物的规律就是通过运动表现出来的,不平衡才会发生运动,人体就是一种运动上的平衡。所以说,“道”的平衡首先是一种运动上的平衡,不是静止的平衡。人体的平衡也是一种运动的平衡,不是静止的。人体是要来被使用的,若不使用,人体就成了石头。虽然天长地久,但又有什么意义?那就如同死了一样,还谈什么养生!养生该静则静,该用则用,不能偏废,用而不失平衡就是养生最根本的“道”。
老子认为,只有“虚空”的地方,才能产生“有形”。好比人的子宫一样,只有在一个空的状态才能孕育生命,肠胃不空也不能吃下东西。所以,空是“万物之宗”,从主观上讲,人要掌握养生之道就要“谦虚”。老子不但让我们了解了“道”在运动中掌握的道理,同时也指出了对待学习的态度。没有谦虚的态度,就不能学到新的东西。
要谦虚学道,首先不要傲慢,克服傲慢首先要“挫其锐”,就是把我们思想上过于执著,或者形象一点说,就是那个“冒尖尖”的东西“挫”掉,心态平衡了,也就容易吸收新鲜的观念。从养生的角度上说,人体上有失于平衡的地方就是我们“冒尖尖”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是一个病灶,比如我们身上长了一个“包”,皮肤本来是平展的,突然它“冒尖尖”了,说明我们的身体有了毛病,虽然这个“尖尖”很小,但是它却能体现身体的大疾患,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也不需要过于紧张。
只有解除了我们的傲慢态度,对于小问题不忽视,那么就能最早、最容易的化解矛盾,解其纷争。这样,我们的精神和肉体就能融为一体,不会发生对立甚至对抗。老子用了形象的比喻,就是“和光同尘”,精神和肉体,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体,像两束光一样融合在一起,其明晰度就好像似有似无,像尘土和成泥一样不分你我。那么,“道”和“体”就相平衡了,养生长寿的目的就能够达到。
《黄帝内经》说: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大如九州之域,小如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天气相通。天气衍生五行,阴阳之气又依盛衰消长而各分为三。如果经常违背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那么邪气就会伤害人体。因此,适应这个规律是寿命得以延续的根本。
我们的身体从一出生就是阴阳不平衡的,或偏阳盛,或偏阴盛,这两种体质哪个更好呢?过犹不及,无所谓好坏。阳虚的人有阳虚人爱得的疾病,阴虚的人有阴虚人爱得的疾病,所以阳虚的人平日以助阳温热为保健,阴虚的人通常以滋阴祛火为养生。尽力达到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保证。
老子论坛
道处处可见:大自然中有美景,人间有和谐;大自然中的美景和人间的和谐,都是源于他们的合一性;大自然和人类的合一性,是建立在同一性上的。
万物的同一性生于同一而单一的“道”,同一而单一的“道”无处不在。
(中平隐者)
如果能够活用道的思想,那么也就是无为了。《倚天屠龙记》里有一段张无忌学太极拳的描写,也是写道的思想无处不在。张三峰问张无忌忘了几成太极拳法,结果张无忌说都忘了。这样,张无忌也就懂得了太极拳的精义。道无处不在,仅仅记几套拳法,不见得就懂得了太极拳的精义。
(不争)
老子的这种思想,对庄子的作品有重要的影响。《庄子·德充符》写了好几个奇丑无比的得道之士,如断脚的叔山无趾,生着瘤子的翁大瘿等。可这样的人,偏偏国君看着顺眼,男人们乐于相处,女人们甚至争着相嫁。究其原由,就是因为这些人悟道天然,形丑而德美,内在的道德美胜过了外在的形体丑。
而往往这样的人,心胸宽广,开朗豁达,以至形神合一,周身保持平衡而延年益寿。
(顺乎自然)
五 道是什么样子
背后的故事: 关于道与德的关系问题,老子的意见是:“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道”之所显现于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称为“德”,“道”产生了万事万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也就是体现了它的“德”。
原文: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老子·第二十一章》
符合道的人,其行为就可以被称作有德。有德的行为表现,是完全以自然的基本法则作为依从。如果我们将身体作为一个小的宇宙来看,那么,符合身体运行规律的人就具备了健康长寿的基本德行,反之亦然。
养生之道是人人都想掌握的,但是,所有自然的法则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规律往往隐含在事物的表象之下,时常给人以恍恍惚惚难以捉摸的感觉。
老子认为,尽管“道”是恍惚的,但通过一定的观察和研究,人们还是能够成为一个有“道行”的人,从而肯定了人们长寿的可能。
老子说:“道”虽然惚恍,其中却有迹象可以认识;“道”虽然恍惚,其中却有真切的东西;“道”尽管幽冥深远,其中有精纯可以被认识,这是毋庸置疑的。
古人认为养生要注重以下九种修养:
·一养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二安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三戒律: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四明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守时,四曰却疾。”
·五知道:宋代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
·六节制:明代医学家江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
·七饮食: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
·八娱乐:石成金的“八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乐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
·九思维: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维,见德思义。”
从现今上溯远古,养生之道从不消失,依据它才能认识人体与精神的关系。怎样认识养生的规律,老子告诉我们:“我是怎样知晓万物本源情况的呢?就是依据宇宙物理的基本法则进行的推演。”
人们通过对于古人流传下来的经验并结合现代科技进行合理的推演,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和生活环境,也一定能得出适合自己养生的办法。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养生除了一些大的原则之外,更要注重个性化的理解和运用,我们习惯于把许多长寿的人形容为仙风道骨的有德之人,并不是一种恭维或者是巧合,而是说明这些长寿的人超出了一般人的智慧。只有拥有这样的智慧,我们才能理解什么是“道”,才会将“道”的普遍规律同自己的身心情况结合起来。那些试图用一两个妙法或者偏方就想达到养生目的的人,几乎是一种妄想。因为,人的生命是那样的宝贵,以至于不花费很大的努力以及认真对待的态度就养生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老子论坛
气功修炼达到上乘境界,这就叫做“得道”。那么,“道”是什么东西呢?二十一章里作了生动的描述。原来,道是看不见,摸不着,恍恍惚惚,无形无象的东西,但它确实存在,而且其中有人体生命之根本——精。气功修炼得道,则精满、气充、神足,因而向人体外部传达着健康不衰的信息。此即后世丹家倡导修炼的长生大药——内丹。
所以说,保养精气、顺乎自然、气功修炼是老子对于中国养生学的三大贡献,是极其伟大的建树,他不只是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亦是气功养生的创始人,是中国养生学的始祖。
(带耳环的嘴巴)
由本章可看出,“道”实则是隐藏在事物表象背后的决定事物存在变化的本质特性。虽然“道”无形无象,但它却是天地万物之本。“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性,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太上老君常说清静妙经》)所以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
(扬扬)
六 行于大道之上
背后的故事: 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老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没有保持事情初始时的那种热情,缺乏韧性,如果能够做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一个人发挥技能的最佳状态,只有在心理平静的自然状态下才能做到。
老子说:“道,是万物的主宰,为善人之珍宝,不善人也能赖以得保。”
美好的言谈可以获得尊重,美好的行为可以赢得人们的尊重。但是,我们应该保持宽宏的心态,不能因为人群中有品行不佳的人,就抛弃他,就厌恶他,这样只能加重我们内心的愤愤不平,从而影响精神上的平和安详。
为人顺应自然,无主观妄为之为,遵循道理,不造端生是非,以淡泊明志、美意延年长寿为趣味。其实,人除了生命以外有什么是最宝贵的呢?
当然,人的一生中,利、害、福、祸之大小多少,皆是由因致果;如果用广慈博爱,至诚不移之德来答报嫌怨者,解决困难要从容易处着手,干大事要从细微处做起,我们的人生也就变得单纯容易。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和事业,天下的难事,必定是从容易处开始;天下的大事,必定是从细微处开始。因此,一个善于养生的人始终不把问题酿大,所以能成就他的大业。因为,他们把简单的事情十分谨慎地去做,因此,就不像那些轻易许诺者,到时候不能兑现,这样必定会减少自己的信用度。总是重视困难的人,终究就没有困难了。
安定的局面容易维持,未露苗头的问题容易设法,情况脆弱时容易化解,事故细微时容易消散。措施要用在事故尚未发生之前,治理要在祸乱尚未形成之时。
老子说:“合抱的大树,萌生于细小;九层的高台,从一筐筐土堆起;千里的远行,开始于迈出第一步。”
老子认为:圣人依据“道”行事,不违背客观规律主观妄为,所以没有失败;不违背人情物性强行把持,所以不会丧失。
人们做事,经常在将要成功时失败了,如果持之以恒,慎重坚毅的态度始终如一,就没有失败之事。古代那些善于遵循“道”治理国家者,不是让人民趋向机伪巧诈,而是让人民保持淳朴。民众的难于治理,是因他们损人利己的智诈机谋繁多。所以,用智巧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祸害;不用智巧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幸福。知道这两种治国的差别,就是一个法则。恪守不渝这种法则,这就是老子崇尚的“玄德”之行,“玄德”也就是能遵循“道”而行的博大精深德行,有了这样的玄德,我们养生与做人的方法就行于大道之上了。
老子论坛
事情总是从头开始,逐步进行而成的。民众做事情为什么往往即将成功却反而失败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他们不能“慎终如始”以外,还潜在一个重要原因促使他们不能“慎终如始”。因为民众没有多少自主权利,即便是他们从事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往往被迫不能“慎终如始”,而必须按某些人的意志去改变。因此,他们不得不中断努力而面临失败。那些潜在的统治者及其官员们,以各种各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从而达到蛮横无理、干涉民众行为的目的,致使民众美好的目的化为乌有!这同样是有史以来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
(白鹤飞)
现代人也有人求“道”,打打坐,念念经,持持咒,似乎是给生命增添了几分色彩,本质上和打麻将、玩纸牌差不多,不过是消遣时日。一旦迷上了,把求“道”当成了求神通、求特异,终日迷迷糊糊,只愁神通不上身,只怕特异不到手。你真要告诉他,没有什么可修炼的,好好回去过日子吧。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安居乐业,这其中自可寻到“道”。
(小乙真人)
七 自然是道之母
背后的故事: 老子认为“道”的本身,大到无量无边,无有涯际,因此名之为“逝”。同样的意义,佛经上“佛”亦有十个名号,“善逝”是其中之一。这个“善逝”的“逝”,除了具有“无常”的含义外,同样代表无尽无限,形容难以言喻之大,与老子所说的“大曰逝”,有不谋而合之处。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
每个人都是父母所生,这是人的来源。如果我们继续追问下去,这就成为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人是天地所生。说天地是人类的母亲一点也不过分,天地生人的过程,同父母生人的过程一样,都是从天地交合而产生的,最初是混混沌沌,到后来就变得眉目清晰,如果我们继续问这个过程是谁决定的呢?这就是老子所推崇的“道”。
这个“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们在母体孕育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地长成人形,这个过程不是任何人安排的。这个“道”的存在用老子的话说就是:“道”无声而又无形,不靠外力而又永久存在,循环运行,永不休止,可算是天地万物的根本。
现代医学证明,人类的繁衍决定于遗传基因,而遗传信息的形成又是谁制定的呢?还是“道”,它的作用无时无刻不存在,我们不知道它的名字,世间万物都在“道”的安排下运行。因此,“道”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
“道”是流转不息的,它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因此,自然界决定着人类的生杀予夺。如果要长生,那就任何违反“道”的事情都不要实施,任何的狂妄自大都会受到自然的教训,如果我们的行为远离了“道”,那么,也就意味着对母亲的背叛。
对于养生之道的认识,不可能一蹴而就,人的个体差异造成个人的“道”有极大差异。因此,我们一定要发现和掌握自身的养生规律,切忌在养生问题上做削足适履的事。
吃饭睡觉在人的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饮食不过饱,脏腑肠胃常使其宽舒,留有余地,这样,我们的内脏气血就不会瘀滞,不瘀滞就能达到健康的目的。
安详地入睡,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可是,现代人喜欢吃夜宵,歌舞升平,通宵达旦。古人主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夏秋冬都应该坚持这样的作息制度,这样,人的身体与大自然的作息就交相融合了,人的寿命就会延长,这就是“道法自然”的道理。
人是大自然的作品,人是伟大的,可是生人的天地更加伟大,先天地而存在的“道”就玄之又玄了。因此,人类应该保持谦逊的精神,向大地学习养生,向苍天学习养生,向大自然学习养生之道,一个人如果得到大自然的眷顾,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养生绝非难事。
老子论坛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论,构成了老子的天道观。这种天道观是专讲天地万物生成变化之原理的,顺乎这种变化,就能长生久视,这是后世养生家顺乎自然的养生观的理论来源。
(游客)
道家认为,我们人身就是一个小天地,各器官都在不停地运动。人打起坐来,心理上让它自然地清静,不去干扰身体各个器官的运作与血液循环,使之自然地合乎天地运转的法则,身体自然就会越来越健康。平常我们身体之所以疾病丛生,就是因为脑子里的意识、思想太多太乱,扰乱了体内本合于自然的运行法则,因此才产生了疾病的现象,才有了痛苦的感受。
(无才)
八 道离我们不远
背后的故事: “道”的特征是无名而质朴,“虽小,天下莫能臣。”由此得到启发,在为人处事上,若遵循“道”的特征,能够处之以“无为”,则是一种高境界的处事良方。这里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老子的“无为”指的是“无得而无所不得”,“无求而无所不求”。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老子·第三十二章》
老子说:“道”,是没有固定名称的。在社会上,一个无名之辈是不被人所重视的,无名之辈没有地位,甚至没有尊严。但是,作为一个存在形式的身体,它的寿命却不是以人的地位决定的,有的人地位高,但是寿命并不长,有的只是一个朴素的小民,但是,他的精神是独立的,如果他打算独立,任何人都不能把意志强加给他,都不能使他沉浮。因此,只有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真正的主人,我们的身体寿命取决于我们自身。三国时代的东吴才俊周瑜竟然被诸葛亮气死,而且死的时候非常年轻,都是其不能成为自己身体主人的缘故,周瑜任由自己脾气的发展,结果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能力。
我们的身体是我们的城廓,我们的精神就是守卫城廓的王侯。疾病有时候从外部攻击我们,有时候王侯也会自乱于内,如果王侯把城廓保卫得很好,那么所有的事物都会按部就班地运作,使我们的身体内部各器官运转正常。所以,养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精神上的自由,精神上不被压抑和强迫,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身体才能达到最自然的状态。
当身体达到自然状态的时候,身体内部就恢复了秩序。人类社会是需要人作为主宰的,但是,大自然却没有一个看得见的主宰,当大自然和谐运转的时候,刮风下雨,天降甘露,滋润大地,就会自然发生,这样的现象按老子的观念来说就是“天地交合”的结果。因此,身体内部的和谐也是“天地交合”的结果,天代表阳气,地代表阴气,阴阳交泰,身体就健康,阴阳背离,就会发生阴虚火旺等病症。所以,中医常常强调水火相互调剂。调和身体不能不首先安定我们的心神,然后不需要命令我们的身体就会遵守大自然的秩序。在这样的前提下,长寿才成为可能。
大自然有自己的“道”,为了适应“道”,人们除了尽量了解“道”之外,制定了许多相关的制度。因为人不能达到自然而然的境界,因此,通过繁琐的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当人们的行为受到制度的约束而符合“道”的时候,人们就学会了什么不该做,这就是老子所倡导的“静止”,做到这一点,身体的安全就得到保证了。
“道”,无影无形,似乎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老子说:“道”和人的距离就好像天上的云和山谷里的溪水一样,看似非常遥远,其实天地的交合才产生了流水,天地并不遥远,否则人间又怎会普降甘露呢!结论是,“养生之道”离我们并不遥远。
老子论坛
老子的“无为,无所不为”理论,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最为贴切:有一种教育方法叫做放手;有一种养生方法叫做放怀;有一种用人方法叫做放心;有一种进攻方法叫做放弃;有一种心理疗法叫做放松;有一种比赛方法叫做放开;有一种治学方法叫做放达;有一种管理方法叫做放权。
(一成)
在老子看来,“无为”,事物则能够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人身、社会更是如此。如果人为地干涉人的发育成长和生活,按照某种主观愿望来干扰和改变社会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所以,只有在“无为”的自然状况下,人才能健康地生活,社会才能正常地发展。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所谓“无为而无不为”也。
(山野树人)
九 如何掌握养生之道
背后的故事: 第十章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意为精神与形体合一,能不相离吗?聚合精气,致力柔和,能像无欲的婴儿那样吗?又第二十章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意为唯独我淡泊恬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好像婴儿还不知嘻笑的时候终日哭号而声不嘶哑。这就是老子保精得道养生的实践体会。
南容,也叫南宫适,亦作南宫括,字子容,他是孔门弟子。南宫是复姓,本来是以所居宫室而名,西周就有这类氏名。古代除了南宫氏,还有东宫氏、西宫氏和北宫氏。这里的南容是以字称,他的生卒也不详。论语《泰伯》中记载的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其中就有南宫适。
南容这个人,谦虚好学,对养生之道格外感兴趣。南容认为:国家有道,他就出世做官;国家无道,他就养生保命。他的老师孔子拜见过老子,问的问题是:什么是道?而南容也拜见过老子,问的是:如何养生?可见,南容与自己老师的差异。
不过,南容重视养生的观念,赢得了孔子的赞赏。孔子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做法。于是,孔子将侄女嫁给他。孔子的这个侄女,是他哥哥孟皮的女儿。论语记载:“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一次,南容拜见老聃,道:“弟子南容,资质愚钝难化,特行七日七夜,来此求教圣人。”老聃道:“汝求何道?”“养生之道。”老聃曰:“养生之道,在神静心清。静神心清者,洗内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为物欲,一为知求。去欲去求,则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则动静自然。动静自然,则心中无所牵挂,于是乎当卧则卧,当起则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外物不能扰其心。故学道之路,内外两除也;得道之人,内外两忘也。内者,心也;外者,物也。内外两除者,内去欲求,外除物诱也;内外两忘者,内忘欲求,外忘物诱也。由除至忘,则内外一体,皆归于自然,于是达于大道矣!如今,汝心中念念不忘学道,亦是欲求也。除去求道之欲,则心中自静;心中清静,则大道可修矣!”
南容闻言,苦心求道之意顿消。如释重负,身心已变得清凉爽快、舒展旷达、平静淡泊。于是拜谢老聃道:“先生一席话,胜我十年修。如今容不请教大道,但愿受养生之经。”老聃道:“养生之经,要在自然。动不知所向,止不知所为,随物卷曲,随波而流,动而与阳同德,静而与阴同波。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此乃养生之经也。”南容问道:“此乃完美之境界乎?”老聃道:“非也。此乃清融己心,入于自然之始也。倘入完美境界,则与禽兽共居于地而不以为卑,与神仙共乐于天而不以为贵;行不标新立异,止不思虑计谋,动不劳心伤神;来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南容问道:“如此即至境乎?”老聃道:“未也。身立于天地之间,如同枯枝槁木;心居于形体之内,如同焦叶死灰。如此,则赤日炎炎而不觉热,冰雪皑皑而不知寒,剑戟不能伤,虎豹不能害。于是乎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皆无,苦乐皆忘也。”
老子的话译成现代文是这样的:“养生之道,在于神静心清,就是洗掉内心上的污垢,什么是心上的污垢呢?一个是对物质的欲望,一个是对知见的渴求,如果去除欲望和渴求,心就会坦然了。一颗坦然的心或动或静都是自然的,心中没有牵挂,于是,当睡眠的时候就睡眠,当起床的时候就起床,当行走的时候就行走,当停止的时候就停止,身外之物不能扰乱内心的平静。所以,学习养生之道的人,在于逐步除去身心的内外干扰,掌握养生之道的人,身心内外已经没有干扰了。内就是心,外就是事物,除去身心内外干扰就是除去对于知见的渴求,拒绝外在事物的引诱,从一开始就清除干扰的行为,逐渐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内外就融合成一体了,而且都归于自然,这样就通达了养生的大道。”
南容听了老子的教诲,感到受益匪浅,他继而又向老子请教养生的经典,于是老子又对南容说:“养生的经典,其要义就在于自然,运动的时候不要计较方向,停止了也不要故意造作。随物卷曲,随波而流,动与阳气一样运动,静与阴气一样无波,动起来像流水,静起来如同水面一般的镜面,身体如果与自然遥相呼应,这就是养生的精要了。”南容听了又问老子:“难道这就是完美的境界了吗?”
老子继续说:“不是,这才是刚刚做到了心与清净的融合,也是与自然融合的开始而已,如果要进入完美的境界,就是与野兽同住也不会觉得卑贱,与神仙一起作乐也不会觉得高贵。做事没有新奇古怪的行为,安静下来也不会有殚精竭虑的妄想,行为不劳心伤身,得到了也不是靠渴求而获得,失去了也不会增加欲望。”南容又继续追问:“难道这就达到了至高的境界了吗?”
老子说:“这还没有呢!如果身体立于天地之间,如同枯枝槁木一样顽强,内心如同烧焦的叶子的死灰一样平静,烈日炎炎不觉得热,冰雪皑皑不觉得冷,剑戟不能伤,虎豹不能害,灾祸不会至,福报不会来,福祸都没有了,苦乐都不会感觉到。”南容终于恍然大悟,原来“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的做法,来自于老子养生之道的思想,难怪孔子都要和南容结为连理之好呢!
不过,像南容这样对老子的道理能够理解并能实践的人并不多见,老子感叹说:“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实行;可是天下竟无人能理解,无人能实行。我说的言论皆有其宗由,我指的事皆有其证据。可是,正因为人们不理解这道理,所以才不了解我。了解我的人少,取法我的人就更难得了,这就好比圣人外面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宝玉一样。”
一次,人们称赞扁鹊的医术是最高明的,扁鹊却推辞说:“我的医术仅是我们家三个行医的兄弟中最差的一个。”众人听罢诧异,扁鹊解释说:“我大哥能在疾病没有发生的时候防止,我二哥能在疾病还不严重的时候就杜绝它的发展,我只能在疾病严重的时候给予治疗,最高明的医术在于能治未病啊!”
养生之道,由于人们的傲慢无知,一般人不能得到。老子又说:“知道自己有所不知,可谓是高明;不知却自以为知,可谓是弊病。只有唯恐自己的知识言行出现弊病,方能杜绝弊病。圣人之所以没有弊病,正是因为他唯恐出现弊病,所以才杜绝了弊病。”病入膏肓的故事不也说明了老子讲话的意义吗?
老子论坛
婴儿因其全精无欲,所以他有极强的生命力。但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婴儿阶段,总要长大,最后也终究会衰老死亡。老子的实验性观察启示人们:人若能注意保精,永远能保持旺盛的精气,那就会健康长寿。
(紫轩)
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第六十一章:“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以上老子关于以静制动,以弱制强,以柔克刚的论述,后世气功家和武术家据此创作出多种功法,如静坐功、柔气功、《易筋经》中的内壮功等。老子所说的柔、弱、静,并非消极状态的表现,而是孕育着刚、强、动等积极力量的产生,是外柔内刚、外弱内强、外静内动,是柔中有刚、弱中有强、静中有动,这样方能保持人体生生不息的柔和之气,使生命永远处于运动的状态之中,这是使人体获得健康长寿的根本。
(不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