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书法艺术美 - 泰山鼓石山人 - 鼓石山人 - 和讯博客

 育则维善余言 2009-06-11
浅谈书法艺术美  [转帖 2008-12-21 08:34:19]   
我顶 字号:
 

浅谈书法艺术美

 

    你不必去学会书法,但是你必须学会欣赏书法。欣赏美——是高雅的精神食粮。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人们欣赏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时,无疑会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陶醉。然而,欣赏书法艺术的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其中包含了许多的知识。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如文学艺术、音乐艺术、绘画艺术相比显得更为抽象,更难捉摸。一幅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审美结果大相径庭的现象是常有的,即使是对一代书法大师作品的评价,也不一定千口一音。那么,书法艺术的审美是否存在统一标准呢?回答是肯定的。问题在于审美者所占的角度、所持的依据,特别是自身修养的高低。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对书法艺术了解程度不同,审美的结论也不会相同,“观千器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这与审美者自身的修养是分不开的。古往今来,有关书法艺术的审美著作、浩如烟海、今择其要点、归纳如下:

     一、线条姿态美

    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由线条来完成的,而体现线条美的基本要素,则是要求线条富于变化。而书法使用的书写工具是毛笔,以笔锋来说,柔软而富有弹性。书写时的轻重、疾快、强弱、顿挫、提按、正倚,在纸上留下了浓谈、干湿、刚柔、动静、方圆等各种千变万化的线条,它是具有生命力的线条,能够充分体现线条的和谐美和动态美。

    二、运笔节奏美

    书法美与音乐美、戏剧美、舞蹈美的相似之处是,在于使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以至整幅作品中、富有旋律节奏和诗情画意的意趣。书法和音乐一样,以抽象的语言创造抽象的形象,使人精神得到升华的境界。实际上这就是来自一种修养,一种艺术情志,一种由时代精神折射出来的精神面目。所有这一切,铸成的审美内涵,它寓于运笔中的点画、布白之中,让读者通过书家创造的总体形象观赏它,感受它,品味它。

    三、形体组合美

    书法的形体,由笔画、结构、章法三者组成。中国特有的方块汉字,为书法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写出来的字,既要符合规范法度,又要富于变化。书品的形体极尽变幻,或整齐匀称,或参差错落,或空旷清朗,或密不透风、形随笔出,字随势生,呈现万千气象,诸多风情。对书法欣赏者来说,书家只有通过形体组合线条,把自己真挚,强烈的感情贯注到作品的境界中去,才能使观赏者感动,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四、章法气势美

    好的章法布局,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应顾盼映带、气脉相通。一幅书法作品应前后呼应,疏密有致,一气呵成,具有艺术的整体感。

    1、相呼相应,相承相接。就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来说,整体布局合理,格调高雅的作品,从欣赏者的眼光来看,章法可以夺主先入,扑入眼帘,能给欣赏者第一眼的印象,能产生第一视觉效果,是关系列这幅字成败得失最为关键的地方。在章法布局中,要照顾到每一点画,每一字的安排位置,是否正确,合理和自然、天头地脚,题款用印,字与字相呼、相应,行与行相承相接、达到疏密得体,揖让有致、顾盼生姿、浑然一体。

    2、虚实相生,空灵相映。书法艺术中注重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在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看来,虚白之处并非空洞无物,而“虚实相生,皆成妙境”的空间美效果,给观赏者带来了无限的想象,使人回味无穷。

    五、内容情感美

    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以表达感情,抒发性灵为特征的,书法也是如此,书法家们借助抽象的点画,通过艺术加工,并熔进自己的感情,创作出具有情调的作品,从而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作为书法欣赏者,面对一件书法作品,要力图窥见作者的感情因子。作为形式艺术的书法,它不仅要求洞悉作品书写技巧、风格,又要领会作品的内容,了解创作背景。大凡成功的书作,不单是形体秀美、清丽雄劲、峻拔、怡人养目,更重要的是表现作者情怀志趣,作者凭着审美意识,自然而然地力求使自己笔下的文字形态更有线条美、更和谐流畅、更变化多姿、更参差错落 , 使欣赏者心领神会,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

    六、心灵意境美

    意境,是指人的思维境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形成的。人们的意境是千差万别的, 同样的功底,不同程度的意境,就出现不同样的书法水平。意境美,是对书法作者的气势、骨力、神采、风味的高度概括。历代书家所说的是“神”、“韵”、“气”。而现代继承了意境美的观点,把它称为“精、气、神”。 

可见,意境美是书法家思想感情和修养的流露。思想感情是一切艺术的属性,比如“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作者完全陶醉在大自然之中。从书法的内容、线条、结构、章法、体势等体现了作者纯真、质朴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欢乐有尽的感慨。 

    综合所述,书法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从中品味欣赏可以在视觉上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就在于你是否掌握书法艺术的审美创作规律。人们普遍认为:书法艺术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谈”,只有书法与欣赏者心贴得紧密,艺术才能保证永恒,才有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书法艺术的博大宏深和价值所在。

书法字体漫谈

 

王凯伦

 

    甲骨文、钟鼎文、秦篆、汉隶以及章草、魏碑,都是古代著名的字体,一直到两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怀素等,书写的字体日臻成熟而法度森严。在晋唐以来的基础上,楷书、行书、今草都有后人的继承发展,宋代的米芾,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刘墉、郑板桥,民国的于右任,共和国的郭沫若、启功、舒同、欧阳中石等。

    现代,感觉自己写得好的书法家,比比皆是。然而,历史的文章是可以自己写的,将来的后辈能否认同?那是百年以后的事情了。就像我们现在看古人一样,能够青史留名是不容易的。书法作为艺术理解,有它自身的规律。有一点可以断定,凡急功近利者,恰如竹篮打水一场空。中华民族的文化和艺术传承,绝对不会断了香火。

    欧体演化成印刷体(宋体)已经近千年,进入电脑时代,许多字体被编辑成固定的模式进入字体集。此文不涉及美术字,从中国书法的视角出发,最早是上海胡问遂的行书被电脑采用,以后是刘炳森的隶书,舒同、启功的楷书被采用,再后来人们进而把古人颜真卿等字体编入电脑字体集,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字体出现。这种进步,开始是香港的先知所为,后来是大陆的行家效仿,风起云涌,好一番热闹,使电脑的字体目不暇接。极大的便利了各种文件的编辑,花样繁多,使各种广告丰富多彩!许多的商家直接用电脑里的字放大成各种匾额。

    这种现象,引得一部分书法爱好者,以电脑的字体为范本学习书法。把启功体、舒同体写得惟妙惟肖,展览大厅常有悬挂,使深谙书道的书法家产生了焦虑。为什么?因为字体一旦规范化,就失去了表达情趣的能力。可以举一个例子,作为魏碑,特别是“龙门二十品”进入电脑是非常难的,于是早就有人根据其基本特点编辑成“新魏体”,结果是流于美术字之列。所以必须指出:“以电脑的字体为范本学习书法”是一种误区。

    书法,在“无字办公”的电脑年代,演变成了纯艺术的行为。特别是在章法、墨法、笔法、结体等方面,综合表现书法家的情感和兴趣是即兴的,又是具备较深的功力精心设计的结果。流动的墨,或浓或淡,或粗或细,在变化的速度下,通过提按、扭转、顿挫,呈现湿涨、干枯、飞白等效果。老祖宗创造的一支简简单单的毛笔,如此神奇!这是任何先进的电脑无法模拟的。而电脑里的字,只是提供了一套千篇一律的样子,颜色也是一样的。而书法的大忌——雷同,在文件里处处难逃窠臼。

    于是有了结论。学习书法必须“临帖”,临古今著名的“碑”和“帖”,加以理解运用,不要幻想走捷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