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惊天重要性和必要性。
宋赵普及太祖赵匡胤皆草根出身,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千古名剧夺得后周天下,但普少习吏事,寡学术的学力,使得赵匡胤要以文教治理天下的思想不能贯彻落实,于是赵普弃术从文,先从国学经典《论语》读起吧。
治理天下可是一门高深的管理学,不比当年给赵匡胤出谋划策夺取天下的战术政治谋略。
《半部论语》就可指导统治者管理天下,说明他是一部管理学的精品著作,赵普读了此书,"次日临政,处决如流",确实对管理有指导作用。日本一些企业家把《论语》当作职工必读书,并用其观点指导企业管理。
中国的古典哲学博大精深,用之于各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既可为管理哲学,又可为社会学、政治学……这种模糊的、抽象的、不容易操作的典籍,使得我们曾认为高深的武功秘籍如天书般神秘,而其实就是几句似懂非懂的口诀,不像西方管理学那样明确、具体而又容易操作。
中国传统认为人要悟,悟性这种东西毕竟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些特点,需要我们去熟读深思,得出自己的理解,所以我们也不必认为于丹解读论语为当代心灵鸡汤有何不当,也可认为布衣解读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李零在书中这样解读孔子————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牺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读他的书,既不捧,也不摔,恰如其分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
看看《论语》,确实感觉孔子在那个时代的思想作为有点理想化了,在苏秦张仪学习谋略之术,去纵横捭阖各国获得成功时,孔子坚持不学术,只学经典,而诸侯们当时需要的是吞并各国,一门独大的权术,孔子的思想是治世、修身箴言,36计的兵法学要比这有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