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产业化项目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产业化项目
1、项目名称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产业化
2、项目概况
近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持续升温,其产业仍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把锂离子电池等高技术绿色电池的制造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业化的实施可极大地促进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并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2.1正极材料的产业化是促进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需要
新能源的不断开发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可移动能源的需求愈来愈强烈,特别是对纯电动交通工具的要求随石油及环境危机的加剧而不断加强,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绿色能源的利用已列入奥运的主题,国家也将电动汽车列入863重大专项,其中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密度列入重点攻关的化学电源之一。但目前制约纯电动交通工具产业化的瓶颈是:(1)电池价格高使纯电动车价格昂贵;(2)无法解决高能动力电池因所用电极材料导致的安全问题。因此,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关键是能否解决价廉、安全、性能优异、环境友好的二次化学电源技术。
3、技术特点和技术水平
3.1技术特点
本技术路线使用磷酸铁和碳酸锂作为主要原材料,采用一步反应法制备导电性能优异的磷酸铁锂,主要先进性和创新性有:
(1) 避开了其它合成方法中使用磷酸二氢铵为原料,产生大量氨气污染环境的问题。
(2)采用特殊的混料方法,使添加剂与锂源、铁源、磷源达到充分混合,而且无须干燥,直接进行煅烧。添加剂在后续的反应中即可以起到还原的作用,也能形成对磷酸铁锂颗粒的包覆作用,可以大大提高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
(4) 采用的工艺路线容易控制,工艺稳定性好,成本低廉,容易实现大批量生产。
(5) 本项目前采用全新工艺研制的磷酸铁锂材料克容量已达到或超过进口产品。
3.2技术水平
基本参数
Li =4.4%, Fe=35.4%, P=19.6%, C=2%
物理参数
松装密度 0.7g/cm3,
振实密度 1.3g/cm3,
中位径 2~3μm
涂片参数
LiFePO4:CVDF=90:3:7
极片压实密度:2.1-2.4g/cm3
电化学性能
克容量>155mAh/g 测试条件:纽扣0.1C, 电压4.2-2.5V
4、原材料供应与外协配套
本项目开发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碳酸锂、磷酸铁,均为大宗化工产品,目前国内有多家生产厂商供应,根据需要选择几家产品质量可靠,货源充足,价格合理的单位作为原材料的“协议供应商”,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一般采用现款现货或现款订货方式供货。
本项目的主要原材料消耗情况:按年产200吨磷酸铁锂计算,240吨,碳酸锂消耗47吨。
7、项目实施计划
(1)在两个月时间内根据工艺技术方案完成设备调研,确定出设备型号、生产厂家,开始执行采购安装程序。
(2)通过两个月时间完成设备安装,并按工艺流程试生产。
(3)通过半年时间,建立年产2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生产线。
9、该技术转让合作。
10、联系:李先生  13401037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