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故事:我进过药材行

 虾子 2009-07-26

□熊风娟

药材行业是古老的行业,“悬壶济世”、“妙手回春”、“乐善好施”等赞语,是民间药材铺的金漆招牌。

小时候,我肠胃不适、饱滞肚痛时,母亲就让我到街口的药材铺买2角钱火炭母、布渣叶、谷芽、麦芽等煎水服用,效果非常好。那时,配药还有“葡萄干”或“口果”之类搭送。我十分调皮,跟妈

妈去执药,还叫店员是“执药龟”,店员的回应是用木尺打我手掌或以风栗(栗子)壳礼包刺手掌。

1972年,我中学毕业有幸被分配到药材行业,药材行业由广州第三商业局管辖,下属大大小小近100家店铺、分别经营西药、针剂及医疗器械、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参茸、药粉、生草药、凉茶等,最大的店有近200平方米,三层楼高,最小的店也就只有4平方米,由于店铺多是1954年—1958年公私合营的,所以有的店是“前店后居(住家居民)”。

一踏入店,眼前就是一幅古老的图景——古香古色的台椅、百子柜,竖立的毛笔架、墨盒、算盘,正门两边的层格放着白底蓝花的圆形瓷缸,贴着“黄精”、“熟地”、“生地”等带糖粉经灸制的熟药标签,百子柜的上方还写着“精制膏、丹、丸、散”的金漆字,还有,店堂中的大铡刀,是随时为顾客加工较长的草头药,如:田基王,竹菇等,店内包装用的是20×20厘米的白纸。所以,入门就要学会包药,四边起角、结实,用一条水草扎好不能松散,否则,一散下地分量就会不足。

药店的老师傅很耐心地教我,比如,代用药(因为当时药物奇缺,供货数量有限),在配方欠味不齐的情况下,用同一种病症,性味功能近似的药来代替,如妇女用于补气血的药,无“熟地”可用“黄精”代之类,尽量为顾客配齐。深受街坊邻里的好评。在老师傅热心为病患者排忧解难的传统美德教导下,店铺洋溢着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

如今,店铺的“前店后居”不见了,古色古香的执药长方桥板不见了,一排排的酸枝红木座椅不见了,生草药店昔日“头顶水瓜壳、葫芦瓜壳大茶包”的景象也不见了;换来的是整洁亮丽的店堂,不锈钢镶嵌的地柜,立式空调、电脑、收款机、员工统一服装,顾客想买什么就有什么,进入百年老字号的店铺,仍给人们心中带来安全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