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他的“仁政”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能力训练点: 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并能背诵文章最后一节。 2、通过学习本文,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和取譬之妙。 【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学法引导】 1.学习文言文的主要困难是词句古奥难懂。文言远离我们的时代,许多词语的意义、语法特点让我们感到陌生,记载的历史之长、典章制度我们不熟悉。解决的方法就是去理解它、熟悉它。 2.本单元学习的都是孟子散文。从把握的重点来说,作为先秦典范的文言文,字、词、句仍应成为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要想理解孟子的思想和文章所要阐明的观点,欣赏孟子的艺术特色,首先就应理解文章的大意,疏通文中的重点字、词、句。 3、对比以前学过孟子的文章,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对文中的文言现象进行归纳。 4、通过加强朗读,引导学生充分体味文章雄辩的艺术。 5、通过设置一定的研究性话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孟子的思想。 6、学生课前充分预习文章,从而从整体上了解本文的中心:阐述王道主张。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孟之道”不仅成为儒学的代名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华文化精神的旗帜。孟子的思想和论辩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作者及其相关背景简介。 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查找有关资料,在课上互相交流。教师适当补充。 【设计意图】 因为要充分理解文章的中心就必须了解作者及其作者所处的时代,这是一。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是二。
附: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他在哲学上提出“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主张,哲学上提出“性善论”。 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常用比喻陈述事理、论辩是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背景简介: 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到了战果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列国分立开始趋向统一。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动,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道。墨、法、兵、纵横诸家,都竭力宣扬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 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扬自己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他多次到过齐国,先后受到过齐威王和齐宣王的礼遇。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孟子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 一、 朗读课文 要求:划分不同部分,分角色,阅读对话,教师可视情况决定是否范读。学生最好能读出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气势及语气、语态。 提示以下加点字的读音: 胡龁(hé) 无以,则王(wàng)乎?褊(xiǎn)小 觳觫(hù sù)彼恶(wū)知之 忖度(cǔn duó)便嬖(pián bì)欲赴愬(sù)于王 庠(xiáng)序 惛(hūn) 二、 整体把握文意。 学生在多次朗读文章以后,在文中勾画出疑难词句、精妙语句。 画出能直接表明孟子观点的词句。 学生思考: 1、本文记录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在谈话中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孟子在阐述仁政思想的同时,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这幅社会蓝图是怎样的? 提示: (1)孟子极力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阐述了他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政治主张。 (2)制民之产,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设计意图】 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不仅掌握了字词的读音,而且通过思考讨论锻炼了自己的思维,从而更好的在整体上把握文意。 三、课文串讲 阅读文章“开头至王请度之”。 学生自由朗读。分组讨论进行知识疏理,把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特殊句式整理出来,然后互相提问。师生共同进行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 完成教学目标2,并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附:重要实词 仲尼之徒无道恒文之事 道:述说 舍之 舍:释放 不识有诸 识:知道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隐:痛惜就:接近 语人曰 语:对……说 以御家邦 御:治理 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推:推广 为:行为 权然后知轻重 权:动词,用权称 度然后知长短 度:用尺量 王请度之 度:考虑 重要虚词: 是以后世无传焉 焉:句末语气词 彼恶知之 恶:副词,怎么 为不用力也 为:连词,因为。 词类活用: 无以,则王乎。王,名词用作动词,破音异读。 君子远庖厨。远,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文言句式: 臣未之闻也 牛何之 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这三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是倒装句的一种,常见的主要有三种类型: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②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前。例如,何罪之有?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学生再次朗读这一部分,理解本层次孟子的论辩技巧。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问题:孟子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齐王接受“保民而王”的思想的? 【设计意图】 学生在明确孟子的主张的同时,能更好的领会孟子的论辩技巧,学习孟子怎样将抽象、深奥的道理说明白。 提示: 先秦诸子的著作,多数善于运用寓言、比喻来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而以孟子为突出。 齐王向孟子询问齐桓、晋文之事,说明他有称霸诸侯的野心。 而孟子一贯反对诸侯之间的武力征伐,主张实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故以“不道”“不传”轻轻支过,转而讨论王道,把话题纳入自己的轨道。 接着孟子抓住“以羊易牛”这件小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而此心正是能“保民而王”的基础。然后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齐宣王问“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这个问题想正面回答是很困难的,但是孟子用“挟泰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折两个夸张性的比喻,就把“不为”与“不能”的区别一下子呈现在对方面前。把深奥的道理说的简练鲜明之至。 阅读文章“从抑王兴甲兵”至“熟能御之” 学生朗读后整理重要字词。 附:重要实词 构怨于诸侯 构怨:结怨 欲辟土地 辟:开辟 莅中国而抚四责也 莅:统治 犹缘木以求鱼也 缘:攀接 发政施仁 施:施行 词类活用: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 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危害 欲辟土地,朝秦楚 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问题:在孟子讲了“不能”与“不为”的区别后,齐宣王就完全能接受孟子的王道的主张了吗? 提示: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的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何况那是那个时候各个诸侯都想做的事,那么孟子是如何打碎他的幻想的呢? 【设计意图】 学生在充分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讨论加强对文意的理解。学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肯定。这样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提示:这一部分孟子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孟子深知此时宣王的内心深处还存在以战图霸的“大欲”,这是实行王道的最大障碍。所以,孟子让宣王说出“将以求吾大欲”,再逼宣王自己说出“不为”,接着才以四个排比短语,揭示了宣王“大欲”的实质;接着用“缘木求鱼”做喻,点出图霸根本不可能实现,并指出以武力图霸将招灾惹祸。 阅读文章最后一段。 在宣王表示愿意试行王道后,孟子为齐宣王描绘了一幅发政施仁、天下无敌的光辉前景,这怎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 学生反复朗读体会,直至能够背诵。 三、 总结 主题立意:本文是孟子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的言论。他认为称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保民的思想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 艺术特色:1、迂回曲折,层层深入 2、气势浩然,逻辑严谨 3、取譬设喻,生动简明。
附板书: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有不忍之心,就可保民 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以战图霸是不可取的 实行王道及具体做法 →只有保民,才可“王天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