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T股票组合:股市中另类的风景线

 jiangxin1965 2009-09-05
牛熊市表现各有千秋
 

  编者按:在价值投资理念的驱动下,投资者往往会选择基本面良好的公司进行投资,摒弃那些业绩亏损、财务状况异常的公司。不过,好公司未必是好股票,差公司未必是差股票。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认为,虽然ST股票基本面较差、退市风险较大,但通过适当的策略投资ST组合,能够大幅降低波动性,获得远高于市场基准的收益;如果能结合牛熊市场特征进行投资,则收益率更高。

  在美国的80年代,当时投资者厌恶风险高的垃圾债券、并低价抛售,但是有 “垃圾债大王”之称的米尔肯,却倡导垃圾债( junk bond,或者 High-yield debt)投资。他认为,虽然单个垃圾债券风险很高,但是如果持有多个债券的组合则风险将大幅下降,而收益却比较高。既然垃圾债券如此,那么绩差股票也应该有可以投资的机会。

  投资组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所谓的ST股就是指: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导致股票存在终止上市风险,或者投资者难以判断公司前景,投资权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交易所对该公司实行特别处理,英文为 Special Treatment,简称 ST。ST又分为终止上市风险的特别处理(简称“退市风险警示”,标以*ST)和其他特别处理(标以 ST)。

  根据沪深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连续两年的财务报表业绩亏损的企业将被 *ST,意为退市风险警示。如果出现其他情况如股东权益为负、无法运行、财务报表有问题,则上市公司会被其他特别处理,标以ST。如果被*ST(或者ST)处理一个会计年度内恢复正常,则取消 *ST(或者 ST)。本文如没有特别注明,则ST包括*ST和ST两种特别处理类型。

  凡是被特别处理的股票将会限制涨跌幅为5%,同时丧失再融资资格。*ST股票如果第三个年度仍然亏损,交易所将对该股票实行暂停上市处理;如果在暂停上市的首个会计年度实现赢利,则可经交易所核准恢复上市;如果未能公布年报或者未能实现赢利等其他情况,则交易所终止它上市资格,即退市。一般转到三板市场继续交易,流动性极差,意味着股票分文不值。

  上市公司被ST处理,说明公司未来经营风险加大,存在退市风险。如果通过自身经营和借壳重组等方式改善公司状况,则预期业绩将会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投资价值;如果无法通过自身改善和借壳重组等方式改变,则公司可能面临破产倒闭、股票退市的风险。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导致市场传言、股票操纵等严重影响股价,导致股价的巨幅波动,从而形成超涨超跌等极端局面。因此,投资单个ST股票,面临巨大的风险。

  根据威廉·夏普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面临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利率、经济周期等市场整体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指个股存在的经营、财务等风险,但是能够通过分散的投资组合有效地降低风险。相应的,ST股票通常经营财务出现问题,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通过投资整个ST组合能有效地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选股和择时改进投资策略

  直接投资ST组合的绩效并不好,所以应该对投资策略进行选股和择时改进。在选股方面,根据以上分析的结论,剔除非国有控股的暂停上市股票;在择时方面,适当地延迟购买ST股票的日期,将能够有效地降低组合风险,提高收益率。

  根据上述改进策略,把购买日期定在被 ST日之后延迟1-240个交易日,都剔除非国有控股企业暂停上市股票,以此来统计累计收益。数据仍然是取2000至2008年,截至2008年12月31日,ST组合的累计收益率,分市值权重和等权重进行配置,得出延迟天数对 ST组合累计收益的影响。

  从两幅图可以看出,有两个区域比较好,第一个区域是延迟5到10天时购买,能够获得60%-90%的累计收益,高于市场基准29.01%;第二个较好的区域是延迟70到80天购买,能够获得40%以上的收益,高于市场基准。

  我们重点对延迟5天购买ST组合(等权重)进行分析,总体表现相当好。除了在 2004-2005年的大熊市中表现较差以外,其他时候都表现较好,在2001年牛市中比市场基准高出100个百分点,在 2007年也紧跟大盘上涨,累计收益89.07%,超额收益为60.06%,年波动率为20.21%,比市场基准 26.94%低,β值也只有 0.50,整个组合稳定性和风险收益都比较好。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ST股票都是经营能力较差、业绩亏损、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潜在的倒闭、退市风险较大。而由于重组牵涉到各方的利益,需要政策支持和监管部门的协调,存在诸多人为的、政策方面的因素,重组时间和重组方式比较难于预测,因此投资 ST股票时必须谨慎,有可能血本无归。

  虽然单个ST股票的投资风险较大,但是通过改进策略投资ST组合,则总体的风险大幅下降,波动率低于市场基准的波动率。但是,在进行ST组合投资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风险。由于投资股票较多、期限较长,投资组合的调整比较频繁,所以投资者必须做好投资规模和投资期限的规划,否则容易扩大风险。

  重组分析提升组合收益

  被ST的股票在财务和经营能力上出现困难,可能面临退市的危险,卖壳可能是一条好的出路。目前A股市场壳资源是稀缺和有价值的,由于A股上市采取核准制,需要满足三年盈利等上市条件,需要通过证监会审核批准,如果遇到市场不好,则可能面临 IPO停发的困境。而且,IPO上市过程复杂、冗长且存在不确定性。而通过借壳,则门槛较低、程序相对简单且期限较短。因此,很多企业愿意通过借壳重组的方式曲线上市。通过借壳上市的企业,往往是基本面发生巨大改变,公司的赢利能力、企业价值以及业绩提升非常快,这样股价也会出现较大的涨幅。当然,如果重组失败,则股票将退市,投资者可能血本无归。因此,进行ST股重组分析,将能够提升组合收益。

  暂停上市股往往获超额收益

  由于ST重组预期不好把握,我们只用暂停上市股票来进行投资分析。按照交易所有关规定,如果*ST公司在第三年年报公布时仍然亏损,则将面临被暂停上市处分,并且在此之前会进行相关公告,可以预期暂停上市日期。在暂停上市期间,企业可以进行重组,并提交恢复上市申请。由于壳资源存在价值,在靠企业自身无法改善的情况,采取卖壳重组的方式将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绝大部分企业将会选择卖壳重组,这样将能够提供较多的投资机会。

  截至2008年12月31日,有112家暂停上市的公司,除去31家仍然处在暂停上市阶段。其中有退市股票37家,暂停上市后重组成功恢复上市的股票44家,成功率为54%。我们把这81家股票等金额配置构成一个组合,只计算其暂停上市前收盘价与恢复上市后首日收盘价的涨跌幅,如果退市则计为 -100%,而重组成功之后则按照股票价格上涨幅度计算。

  从统计结果看,重组成功恢复上市之后,27 家上涨,17 家下跌。涨幅最大的是中福实业,涨1164.71%,涨幅超过100%涨幅的有10只股票,涨幅超过50%的有12只,涨幅超过10%的有22只。跌幅最大的是ST泰格,跌幅为34.15%,跌幅超过10%的有12只股票。最终组合的收益为12.09%,平均重组时间为268天,年化收益为16.46%。而 2000年到2008年9年时间,市场基准的年平均收益率为6.86%。组合的收益率明显比市场基准高,因此投资暂停上市股票整体上还是能够获得超额收益。

  大股东的性质将重点考虑

  从上述情况看,重组成败成为影响组合收益的关键,如果在暂停上市之前,进行必要的筛选,将能够有效地提高收益率。我们分析了企业的地域、行业、大股东性质、财务状况、股本结构及股本大小等因素,发现地域、行业、财务状况、流通股比例及股本大小对公司是否重组成功影响不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大股东的性质有较大关系。

  股东性质的影响最为明显,我们统计81只暂停上市的股票的第一大股东性质,其中39家境内法人股,37家国有法人股及国家股,5家外资股。其中境内法人股重组成功率只有35.90%,而国有法人股及国家股重组成功率有75.68%。投资国有性质的暂停上市公司组合,年化收益能达到26.41%。因此看出股东性质对ST重组成败影响最为明显。

  国有性质的股东对暂停上市股票重组成功影响比较大,这是有深层次原因的:由于重组关系到原有大股东、企业员工、债权人、借壳企业等各方的利益,需要当地政府进行政策支持和协调各方利益。如果是国有性质的大股东,政府背景较强,更加有利于重组成功。因此,在选择暂停上市股票投资时,大股东的性质将做重点考虑,投资大股东是国有性质的公司,重组成功的概率较大。

  根据上面的结论,对暂停上市股票进行适当筛选,剔除非国有控股的暂停上市股票后,对剩下的成分股进行等权重分配,得到精选 ST组合,计算组合收益。经过对暂停上市股票的筛选后,精选ST组合的表现比之前未精选的ST组合有大幅提升,累计收益由原来的2.22%提高到35.67%,累计超额收益为6.66%。而风险收益情况看,波动率较之前也有小幅下降,由23.48%降到20.34%,说明精选组合是有效的。

  ST组合构建

  对2000年1月1日到 2008年12月31日期间,所有曾经首次被ST处理的A股股票进行了统计分析,共计345只ST股票,其中233只股票被取消ST,退市股票37只,暂停上市后重组成功的股票44只。另外,31只股票处于暂停上市阶段。股票价格统一按照2008年12月31日的价格复权。

  在构建组合时,从起始日2000年开始,不做选股处理,将所有ST股票在被ST处理日纳入组合。如果股票被取消ST或者退市,则剔除出ST组合。初始净额固定,遇到股票加入或者剔除,则再把资金按照等权重或者市值权重进行分配,这样得出一个完整的ST组合。

  统计ST组合的表现时,采取加权收益方法:在股票被ST处理日,开始计算每天的所有ST股票的日收益。如果是股票退市则日收益计为-100%。如果股票取消ST则卖出,不计入组合,如果暂停上市则记录停牌值。最后计算组合中所有ST股的加权收益,最好得出组合累计收益。这样的主要好处是,便于处理新增或剔除组合的股票,符合实际投资过程,可以进行有效组合业绩计算。在统计组合累计收益时,分别按照市值权重和等权重进行统计。

  统计发现,2003年之前,ST组合(市值权重)的收益均跑赢市场基准。之后,在漫长的大熊市中,ST组合(市值权重)跑输市场基准。最终的累计收益比市场基准收益要差,市场基准为29.01%,市值权重的ST组合为13.95%。但是,ST组合(市值权重)的波动率比市场基准低,组合为25.18%,市场基准为27.01%,β值为0.54。

  统计发现,2003年之前,ST组合(等权重)的收益均跑赢市场基准。在2003年后的大熊市,也基本跑输市场基准。最终的累计收益都比市场基准收益要逊色,等权重的ST组合为2.22%,表现不及市值权重组合。但是ST组合(等权重)的波动率比市场基准低和市值加权都要低,组合为23.34%,β值为0.54。

  市场普遍认为,ST股经常涨跌停,波动率较大,但是经过组合投资之后波动率大幅下降。对两种权重组合的风险绩效分析显示,组合的年波动率显著低于基准的波动率27.01%(由日波动率);β值均低于0.5,而 α值也较低,说明主要受市场状况影响,信息比率很小,说明没有超额收益。通过对不同权重的ST组合进行测算比较,可以发现市值权重比等权重要好,累计收益高出11%,β值为也要低很多,而α值要高。

  牛市中未输大盘

  按照市值权重方法分阶段对ST组合进行分析。其中牛市阶段分为2000年2月18日至2001年5月18日。在此期间,市场基准涨了21.89%,组合涨了76.18%。以及2005年7月19日至2008年1月18日,市场基准涨了493.03%,组合涨了587.38%。

  从两次牛市的表现看,2001年牛市顶峰时, ST股票走势非常强,远远超越大盘54.29个百分点;而在2005年至2007年的牛市中,牛市初期ST组合表现较好,之后走势与市场基准交替上升,最终的累计收益高于市场基准93.35个百分点。

  之所以出现较大变化,是因为机构投资者的增多,推行的价值投资理念,使ST股的炒作之风下降,所以,2007年的牛市,ST组合没有明显跑赢大盘。2007年5月30日之后,印花税上调,打击ST的投机气氛。之后随着大盘股的投资机会的减少,不少投资者又开始热炒ST股,最终导致收益率高于市场基准。

  总体来说,牛市中ST组合不会输给大盘。在牛市末期,市场资金充裕,当大盘蓝筹股缺乏上涨动力时,资金开始追逐具有各种重组概念的低价ST股票,导致ST组合在牛市末期表现比较好。

  熊市初期跑赢大盘

  熊市阶段分为两个阶段,2001年5月21日至2005年7月18日。在此期间,市场基准跌了49.50%,ST组合跌了84.53%;在2008年1月18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市场基准跌了65.12%,组合跌了45.50%。

  ST组合在两个熊市之中的表现有些不同。2001年至2005年的熊市较长,前期ST组合虽然往下跌,但是跑赢大盘。当时期往后延长,价值投资逐渐深入人心, ST股遭到冷落,逐渐大幅跑输大盘。即使IPO停滞,但是由于市场低迷,融资额度较小,借壳ST也比较少。所以2001年到2005年的熊市,ST组合表现比较差,远远跑输大盘。

  而2008年的大熊市则明显跑赢大盘,主要源于几个重组ST股票复牌的影响,加大了人们对ST股的投资热情。而大盘股的低迷,投机资金向ST股集中,导致跌幅低于市场基准。另外,2008年的大跌持续时间不够长,如果像2001年到2005年持续4年,则收益率将会大大低于市场基准,说明市场对ST股票的喜欢程度大幅下降。

  尽管有些股票退市,但更多股票的经营能力得到提升,由被ST到取消ST,是存在基本面改善的内在原因的。企业被特别处理之后,失去了融资能力,对企业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公司有动力和积极性进行业绩改善。许多公司只需短期改善业绩就能够达到摘帽(取消 ST)的标准,其方法有两种:一是财务结构改善,通过一次性计提坏账或者债权人豁免债务,或者关联交易,或者重组业务、注入资产,达到改善财务结构,迅速提升公司业绩的目的;二是经营能力改善,更换管理层,加强费用控制,投产新项目,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上述分析表明,ST组合在牛市初期是能够跑赢市场基准的,在熊市末期也能跑赢市场基准,中途会交替上升;在熊市初期是跑赢大盘的,但是在长期熊市中,ST组合大幅跑输市场基准。因此,如果结合市场环境,对ST组合进行波段性投资,将能够获得较好的收益。

  在牛市初期和牛市末期可以持有ST组合,在熊市初期可以在对冲市场风险的基础上持有ST组合;在长期熊市中,不建议投资ST组合。当然,投资者需要有较好的市场把握能力,以便作出适当的投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