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崔湜其人做人不咋的,做官更不咋的,但写诗确实很咋的。崔湜的诗《大漠行》"但使将军能百战,不须天子筑长城",道出了战争中人与武器(工事)的辩证关系:人(包括将军)才是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 明朝是长城修筑史上的极盛时期,长城的精华也体现在有明一代。历数春秋、战国秦、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唐、辽、金,各个朝代,明长城修筑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质量最高、建筑也最为精美。在明代统治的270余年间,长城修建贯穿始终,从未停止。 是因为大明天下没有"将军能百战"么?否也,大明江山也是凭刀砍出来的,包括历次"御外"作战中,善战的将军并不少,随便扒拉一下指头:于谦、谭伦、戚继光、袁崇焕等等都是一顶一的名将。可惜的是,这些名将没能捐躯沙场,却给自己的朝中人给"做"了。于是我们看到,大明王朝,一方面,把自己的战将往死里整,一方面却不得不劳民伤财去修长城。其结果可想而知,一个被打得屁滚尿流的陕西农民,硬是从陇上打到坝上,越过长城,进入皇城,把大明皇帝最后一名演员逼上煤山悬帛自尽了。 李自成进京家喻户晓,但李闯王从哪闯入京城的,却鲜为人知。李自成攻下明军长城防线的突破口在哪呢?在八达岭西约十公里的陈家堡! 由于山脉走向的原因,北京的长城其实是和河北段犬牙交错的,这在京西地区尤为突出。万里长城自西经河北大营盘向东进入北京昌平境内,过京西边关三城后,又折向东北,经过一个陡峭的"天梯",进入河北的怀来。这里山下有上陈家堡和下陈家堡两个村庄,所以,人们把这段长城称为陈家堡长城。 万里长城的最精华的部分应该是明代所修,而明长城的精华,几乎全部集中在北京段。明长城各段因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都有鲜明的特色。陈家堡一线的长城,建于群山之巅,墙体高大,(平均7.8米,最高14米),墙顶宽阔,(平均6米),敌楼相对较少,所以显得雄伟连贯,气势如弘,充分体现了当年明长城的恢宏气势。 如果你驾车越过八达岭下高速,在里炮村向西,穿过高速路桥南下,进入了一条基本与八达岭高速路平行的狭窄的山谷,两侧山势渐陡,一直沿山谷南下就能到达上下陈家堡。就是这条秘密的山谷,曾经直接导致了明朝的加速灭亡。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已经自立王朝的李自成率军自西安向北京进军,一路所向无敌,行至有"北门锁钥"之称的八达岭。面对八达岭天险的明军,李自成久攻不下,并中箭伤。就在李自成沮丧不已之时,有当地老农献计:八达岭天堑之西有一平行山谷,山上守军不多,如果一举拿下,则可攻占八达岭以西的石硖口,然后绕过八达岭而直取居庸关。李自成听后大喜,不顾箭伤,下令全军越过陈家堡,攻占石硖口,突破了明军的最后一道防线,直逼崇桢皇帝自绝于煤山。 从前,石硖口北面有一个村庄,村里专门做鞭炮,当地人称为炮村。当李自成的军队到达炮村时,遭到明军的阻击。李自成下令炮击,一炮击中了村里的火药库,"轰"的一声,冲天的火光中,炮村一分为二。于是人们就把这村分别称为外炮村和里炮村。 当你驾车到陈家堡,抬眼望去,前面山峦叠嶂,峻岭层冈,燕山山脉的俊秀一览无余。而长城蜿蜒于远处的高山之巅,气势宏伟。举目前望长城关内,薄雾升腾,曲折幽深。立壁遮日,阴风徐来,肃杀之气盈谷。
细心的人们可以在陈家堡东面的山坳里找到当年修长城时烧城砖的火窑。不知您能否看出来这就是一座砖窑?
长城就建在这样陡峭的山脊上 登左侧城墙,连续大坡度的上升,最初一段,长城风化严重,两侧垛口均扑倒于城上,台阶漫砖亦不整齐。这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毁坏共同作用的结果。越高则长城保存越好,爬到山顶时,可以看城墙的外垛口,内女墙保存极其完整。特别是山顶的敌楼,外墙看上去沟缝严密整齐,砖石方正精美,如果不登上楼顶看到顶梁已经毁,你会以为这是一座修造没几年的凉亭。 陈家堡长城保存完整的敌楼位于南山的最高峰,海拔1074米。当地人叫称三街六巷楼。安是一个二层的建筑,长城从矩形楼的短边中心入楼下层,底层长边开六个箭窗,短边开三个箭窗,下层地面同墙体等高,内外二侧各有三个可守望避风,作战用的小房间,上层有射击守望作用的垛口,上下二层有台阶,可供通行。敌楼里面用墙对窗对门隔成了三街六巷,故此得名。
晨曦中的长城
这个断面可以看出当年长城甬道的结构:底座由石块砌成,中间铺上粘土,最上面盖以地砖。
可能是当年这里的雨水特别丰富,不但城墙外面有导水槽伸出墙体个约70公分,城墙内侧都精美的导流明沟 每次登临长城,随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风云雨雪的天气变化,或朝霞披金,或残阳浴血,或浓雾飘渺,或瑞雪银妆,都会有不同的景致,产生不同的心情和感受。要是夏天你来到这里,大汗淋漓的你刚登上山顶,一阵凉风吹来,所有的疲惫顿时随风而去,说不出的清爽!而举目望去,脚下的山沟郁郁葱葱,远处的群山连绵不断,而那长城时隐时现在从山下漫上的大雾中,有如一位害羞的歌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当然,现在的歌女绝对不会这样害羞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