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理人,你每天都在“救火”吗?

 ipinyou 2009-09-29

经理人,你每天都在“救火”吗?

时间:2009-9-25 下午5:13 用户:优秀DE习惯 专业度: 335

  我们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事情,很多时候不见得很紧急,例如制订你的健身计划;而紧急的事情,也不见得一定重要,例如,你家里来了不速之客,你不得不招待他。许多人每天生活在一连串的紧急事件当中,当事情很紧急的时候,不论是否重要,不论我们正在做些什么,通常我们都会,或是必须立即反应处理。需要我们去立即处理的紧急事件总是会发生的,但是当生活当中绝大部分都是紧急事件,让你应接不暇的时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你会:

  • 无法去完成你每天最重要的事项,重要的事情都被拖后,之后到了最后期限又变成更多的紧急事件
  • 每天感觉事情太多了,但又总是觉得工作进展很慢
  • 长期压力过大,心理和身体都出现问题。
  • 没有时间关心家人,亲情与感情生活出现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要开始去多做些未来的重要任务事项,要了解哪些才算是重要任务事项,你就必须很清楚每一件事项的轻重缓急优先序

时间管理大师艾力克
·麦肯锡最早提出分开任务事项的重要性紧急性,来帮助了解事情的优先序;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更清楚地定义了著名的优先序表格:

 

紧急

不紧急

重要

象限I

象限II

不重要

象限III

象限IV

  
柯维的主要观点是:多将时间花在
重要,但不紧急的象限II。安东尼·罗宾斯在《The Time Of Your Life》培训当中的“Time Targets”,更加贴切地阐述了这个观点。我依据这些顶尖大师的理论,发现在实际工作与生活当中,这样一个高效优先序靶更能够表达出优先序与重要性的关系:

优先序.gif


A. 重要,不紧急

  最靶心的区域,也就是在时间线右手边未来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项。是否重要,是依据能不能带领你更加靠近你的事业与人生目标来决定。这个是你要专注的区域,如果你能够多花时间与精力在这个区域,就可以减少之后紧急事件的发生,久而久之,你对工作与生活的掌控度就会提高。

  例子:预防与准备的工作,订计划,改善沟通能力,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个人学习成长,投资自己参加培训,人脉拓展与管理,收纳管理,培训手下,练习授权,理财投资规划,对你身心有益的休闲减压。


B.
重要,紧急

  这个区域大多数人应该很熟悉了,就是你每天遇到的立刻要做的、火烧眉毛的,而且是重要、必须完成的任务事项。这些事项大多数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太多了你将会被烧尽,所以你要尽力减少这类紧急事件的数量,方法就是在重要的事项还没变成紧急事项之前,先在前面的A区就将其完成。

  例子:危机、急迫的问题事件,逾期的项目、任务,老板要求立刻办理的事情,客户严厉的投诉。


C.
不重要,紧急

  许多不重要的事情,因为它的紧急性,容易让你误以为很重要,其实与你的目标没有什么关联,如果你立即去做,就等于你宝贵的时间被人抢了,你要练习拒绝它们来打断你正在执行的重要事项。

  例子:不速之客来访,不重要的电话、电子邮件,不重要或是没有产出的会议,吸引你注意力的一些活动,不好意思拒绝的要求。


D.
不重要,不紧急

  这是大多数人想要逃避现况的时候,去做些不用动脑筋、消磨时间的事情,或是一些对你没什么帮助(甚至有害处)的玩乐或活动。做完这些不会让你更有精力,或是更快乐,大多数时候除了让你暂时从现实中逃避一会儿之外,没有什么好处。

  例子:看没有营养的电视节目,上网闲逛,没必要的应酬,打游戏机,做琐碎小事,与人八卦闲聊,看垃圾邮件。


  这个
高效优先序靶的目的,就是要你化被动为主动,时时专注在靶心A区,一步一步地开始掌控你的生命。

依据在ABCD各区花费时间的百分比,可以判断一个人的特性:

A
重要,不紧急

B
重要,紧急

C
不重要,紧急

D
不重要,不紧急

 

0%

0%

40%

60%

完全迷失型

5%

25%

30%

40%

漫无目标型

5%

50%

25%

20%

忙碌大众型

10%

80%

10%

0%

工作狂型

40%

40%

10%

10%

高效人士型

50%

40%

5%

5%

高效冠军型


你可以给自己评估一下,看看你现在在每一个区各花多少时间,再给自己一个目标,你希望在
3个月后、半年后,如何增加A区的比重,看看自己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