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家庭在中國社會中佔這麼重要的地位,家庭中的人倫關係自然受到普遍的重視。在家庭中,講求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等,每個人與不同的家人相處時,都應恰如其分地謹守一定的禮節。這不但古有明訓,也是每個中國人深切了解的道理。
家庭是中國社會的基礎,也是中國社會的骨幹。自古以來,中國人就相當重視“家”,家不僅撫養培育個人成長,也是個人精神情感的寄託,更常是個人奮鬥的目標。過去甚至有些人對國家、社會的觀念較為淡薄,只有家才是他的思想、行動的中心。既然家庭在中國社會中佔這麼重要的地位,家庭中的人倫關係自然受到普遍的重視。在家庭中,講求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等,每個人與不同的家人相處時,都應恰如其分地謹守一定的禮節。這不但古有明訓,也是每個中國人深切了解的道理。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相當重視倫常關係,常將“倫理”和“道德”並稱,似乎不講“倫理”的人,其道德即有所欠缺。事實上,社會上也常以一個人是否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或敬老尊賢,來評判他的品德好壞。而教導人們要如何謹守“倫理道德”的文句,所在多有,例如朱熹《白鹿洞書院學規》一開頭就揭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堯舜使契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學者學此而已。”又如《禮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夫義、婦德、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十義。”一般說來,“五倫”是包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項。就家庭來說,父子、兄弟、夫婦三項是家庭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倫關係。
由於古書中所談到的家庭禮節和應對進退之道十分繁瑣,讓人感覺中國家庭裏的“規矩”很多,於是有人認為,只有在大家庭中,因人口眾多且成員複雜,才需要這麼多的禮節和規矩,以界定彼此的關係,約束個人的行為,而使家庭和諧、有秩序。但也有許多學者指出,中國歷史上實際存在的家庭形態,應以一對夫妻和其未婚子女所組成的小家庭佔多數;至多不過是折中式家庭(即由父母、未婚子女與一名已婚兒子和其妻小組成),大家庭的存在應是少數例子。有人甚至懷疑傳統中國家庭所規定的應對進退之道,在實際生活上並不普遍實行。姑不論中國歷代實際的家庭形態是大是小,至少大家庭制度是中國人的理想,為儒家所讚許,也是歷代政府所提倡獎勵的。這種代表大家庭精神的謙和有禮,克己忍讓及講求長幼有序等的規矩禮節,早已深植人心,即或生長在小家庭中,不需要那麼複雜繁瑣的禮節,也不會否定這套禮節的價值。何況,中國人安土重遷,看重家庭的力量,中國社會往往是一個宗族聚居於同一村裏,即或是每家都維持小家庭的形態,其父系親屬也常是住在同一地區,且彼此往來密切,有關親屬間進退應對的規矩,在這樣的宗族中,還是很需要的。
父子關係與倫序
此處所謂父子,只是個泛稱,包括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也包括翁姑與兒媳的關係;此外,大凡長一輩與幼一輩的關係,如伯叔和侄兒之間,阿姨、舅舅和外甥之間等,也都包含在內,有時還由父推至祖、由子推至孫。
子女對父母最主要的表現就是要“孝”,這是因為父母對兒女有生養之恩,兒女對父母有孺幕之情。儒家講究“親親而仁民”,故對至親的父母要竭力盡孝,《孝經》“開宗明義”第一章就說:“夫孝,始於事親。”
《禮記》“曲禮”:“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這是說子女對父母,要冬日溫之禦其寒,夏日清之致其涼;晚間要替父母安置床舖,早晨則要向父母請安問好。另外,在《禮記》“內則”中,對事父母之禮講得尤為詳細。其大意為:凡子事父母,婦事舅姑,雞初鳴即起,漱洗完畢,穿戴整齊,到父母舅姑之住處,下氣怡聲,問父母穿得冷暖,有無疾痛不適,併為之舒解。出入則或先或後,而敬扶持之。三餐要請問父母舅姑想吃什麼,然後去準備、奉上,待父母舅姑嘗過之後,子婦方得各退就食。在父母舅姑之所,要恭敬應對,進退週旋慎齊,且不敢隨意噴嚏、咳嗽、欠伸、跛倚、睇視、唾啖 。同時,父母舅姑不命之坐,不敢坐;不命之退,不敢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