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文化常识

  2009-10-13
中国古文化常识之一:中国别称
 
中国古代,字的含义是中国就是中央之城中央之邦。古代文献记载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陆;五指诸夏(华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从古代的汉朝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严格地说,古代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中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国号。
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1949年,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在北京。
中国的别称
中华。也,即居于中央的如花之国。朱元璋曾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华夏。华夏初指中原地区,后来才变为包举全域的称谓。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个朝代,古音”“相近,故又合称华夏
中原。《晋书-石勒传》:脱遇光武(注——刘秀),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赤县神州。毛泽东有诗句
长夜难明赤县天
即此也。

支那。China的译音。一说是秦的译音;一说是昌南的译音(昌南是中国瓷都景德镇的旧称)。
睡狮。晚清以来,国势日蹙,外国人贬称为东亚睡狮。国人视来似乎贬中有褒,颇不以为忤。
 
中国古文化常识之二:天文历法
 
天文星象
先秦人们认为天圆地方,天是由东西南北四根大柱子支撑的,天像一个半球形的罩,,罩住了大地,所以《女娲补天》中才有四极废天不兼覆这样的描写,《赤勒川》则说: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古人常用天象来预测人事,把天象与人间的吉凶祸福联系起来。如彗星是绕太阳运行的天体,拖有长长的尾巴,它的出现就被古人认为是预兆兵灾的凶象。《唐雎不辱使命》中说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因为月亮是诸侯的象征,所以这种天象是诸侯有灾的凶兆。

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还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州国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的分野。这样,天地联为一体,天上某一区域的某些天象变化,就直接预示着地上相应区域的吉凶祸福了。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

历法
中国古历采用阴阳合历,即以太阳的运动周期作为年,以月亮圆缺周期作为月,以闰月来协调年和月的关系。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又分成24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种由太阳运动而确立的24节气反映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与农牧业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又叫农历。在汉初的《淮南子-天文训》中首次出现了完整的24节气名称,与现今通行的名称一致。
纪时纪年
纪年
的本义指谷物成熟、丰收,后来才由谷物成熟的周期引申指寒来暑往的周期,即今天意义上的。古人纪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先秦时主要采取帝王称号加年次的纪年方法,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赵惠文王十六年就是,《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中的十年就是鲁庄公十年。
到了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来纪年。例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庆历是宋朝皇帝的年号。
干支纪年法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顺序两两相配的一种纪年方法。天干与地支可以有六十种搭配,因而六十一循环,周而复始。因为天干与地支是插花相配的,所以称为花甲子,简称花甲。今天称年过六十为年过花甲就来源于此。如辛亥革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
纪月
古代纪月,通常和今天一样,也用序数,但是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称呼。例如,一年分为纯夏秋冬四季,每季中的三个月按孟、仲、季来分别称呼,如孟春、仲夏、仲秋等。农历一月叫正月,十一月叫冬月,十二月叫腊月。
纪日
古人常用干支纪日,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除此之外,每个月中有几天还有特殊的称呼:农历初一称,十五称,十六称既望,月末的一天称

纪时
古人纪时常用日晷、刻漏、更鼓等方法计量一天的时刻。例如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子时即相当于今天的23点到次日1点,丑时相当于1点至3点,寅时即3点至5点,依次类推。如《地震》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大震中的戌时就是晚上7点至9点。
古人还把一夜分成五段,这就是流传至今五更。因为打更时击鼓报更次,所以几更又称为几鼓,如《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三:山川地理
 
人们常说中国地大物博。其实中国的含义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步扩大的。在春秋时期,中国指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这一意义后代有时仍沿用,如《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下文还有中国士众”“中国人等,这里的中国都指中原地区。后来,中国的所指范围又扩大到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甚至还包括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范围。到了清代,凡是清政府所辖范围内,均称中国

相传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划分为九个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所以又有称全国为九州的,如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国古代地理山川方面的一些常识性问题。

1、古代政区

我国古代的政区划分随时代不同而不同,大体上是以下集中情况:

秦汉时期是郡县二级制。秦将全国分为36郡,共辖大约一千个县;汉代出现了分封的王国,可辖数郡或一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为州、郡、县三级制。唐宋时为道————县三级区划。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

2、南江北河

在古诗文中,常常专指长江与黄河。中国北方以黄河流域为主,南方以长江流域为主。受这两大水系的影响,南方的水流便都称江,如珠江、澜沧江、闽江等;北方的水流也多称河,如海河、淮河、运河等,连由南向北流入长江的大渡河也受此影响而称河。我国古代以黄河为中心,的地位很高,所以有天河、银河,而不叫天江、银江。后来南方开发很快,南方富于北方,长江比黄河水好,的地位上升了,这时开发的东北地区便取了松花江、嫩江、黑龙江等名称。

3、特殊地名

在古地名中,还要注意古代特有的方位概念。如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汉阴就是汉水北边。现在仍有许多这样的地名,如:洛阳、江阴等等。另外,古人以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为中心,由此确定东西表里等方位,如江东、江左、江表等均指长江以南地区。再如:山东:古代可泛指山的东面;也常常专指崤山以东。与今之山东不同。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4、古称别称

南京:古称建康、建业(邺)、金陵、江宁、白下。

扬州:维扬、广陵。

杭州:临安、钱塘、武林

镇江:京口。

北京:大都、燕京、北平。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四:字号姓名

1、姓与氏
姓本来是族号,是整个氏族的称号,氏是后起的族号。到了秦汉以后,姓与氏合而为一,从汉代起就通称为姓了。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姓别婚姻,氏别贵贱。上古贵族有姓氏,平民无姓亦无氏。
2
、名
古人三月剃发取名。命名之道,各代不同。商朝常用天干地支取名,如盘庚。春秋战国时,或以动物为名,如触龙、项燕、西门豹;或以贱以丑为名;或以职业为名,如庖丁、师旷、轮扁、优孟。魏晋时好用,如王羲之、王献之。
3
、字
古人除了有名外,还要有字,名是声下来时或不久以后就取的,而字则是举行冠礼取的。名与字在意思上经常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所以字又叫表字。例如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孔明就是很明的意思,基本与同意;苏轼字子瞻,取凭轼而瞻的意思;辛弃疾字幼安,弃疾(抛弃疾病)与幼安(幼年安康)也有一定的联系。
4
、号
许多古人还有号,号就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号有自取的,也有别人给取的。如苏轼号东坡,李白号青莲居士。有的人还有多个别号,如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又号醉翁;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朋友又给他赠好靖节先生
古代的帝王、诸侯及大夫等还有谥号(人死后获得的封号)。历代帝王的谥号多为美谥(如经天纬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睿德曰武,布德执义曰穆),只有亡国之君才可能有恶谥(如杀戮无辜曰厉,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除了皇帝外,谥号大都用两个字,如欧阳修的谥号为文忠,左光斗的谥号为忠毅
皇帝还有庙号,开国3皇帝一般称高祖、太祖或世祖等,后边的皇帝有太宗、世宗等庙号,我们熟悉的如汉高祖、唐太宗。
古代的文人雅士还有室号、斋号,如蒲松龄的书室号为聊斋,梁启超的书室叫饮冰室,姚鼐的室号是惜抱轩
附录:
(
)古人名、字、号辑录:
孔子,名丘,字仲尼,号圣人。

(二)古人作品命名
1
、以地名命名
《柳河东集》(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
2、以书室名命名
《聊斋志异》(蒲松龄)
3、以谥号命名
《王文公集》(王安石,谥号
4、以名号命名
《诚斋集》(杨万里,别号诚斋)
5、以字命名
《李太白全集》(李白,字太白)
6、以官职命名
《王右丞集》(王维,官尚书右丞)
7、以年号命名
《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五:宗法礼仪(上)
 
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一种原则,其主要精神是嫡长继承制。与此相关,产生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试分述如下:
1
,祭祀
①祭天:
古文献记载,虞舜、夏禹时已有祭天的典礼,到了周代,的观念逐渐代替了殷人所说的上帝。天帝的形象被人格化,周王又有了天子的称谓。周王是作为天帝之子在人间统治人民的,他也要象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天帝。祀天就是对天帝的侍奉、享献的仪式。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祀天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
②祭地:
远古时已有对土地的崇拜,大地生长五谷,养育万物,犹如慈爱的母亲,因此,古代有父天而母地的说法。古文献记载土地神是,祭礼叫。在殷商甲骨文里已有对社土的祭祀,还有大量的祭祀山岳河流的记录,主要目的是祈求农作物的丰收。
③封禅:
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史记-封禅书》正义曰: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这就是封泰山禅梁父(梁父是泰山下一座小山)。相传远古在泰山举行封禅典礼的有七十二家。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多将封禅作为一代盛典,给予特别的重视。行封禅礼的帝王有秦始皇、汉武帝、后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与宋真宗。
④祭社稷:
祭祀社稷神在社稷坛。本来,社坛与稷坛是分立的,后来合而为一了。相传共工氏之子名勾龙,能平水土,被称为后土,即社神;厉山氏之子名农(一说名),能播殖百谷,被当做稷神。商汤灭夏,以周人的始祖契(后稷)为稷神。祭祀社稷神,最切近功利的目的是祈谷,因此有春祈秋报之祭。春祈在社日(仲春之月吉日)举行,秋报在秋收后(孟冬之月吉日)举行,这是社稷的正祭。
⑤祭宗庙:
宗庙的设置,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后代宗庙祭祀所沿用的制度,基本上还是周代的礼制。周人宗庙制度,一般认为: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七。所谓昭、穆,是指宗庙中位次的排列,自始祖以下,父曰昭,子曰穆,按照世次递邅排列下去。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五。大夫三庙,士一庙。祭祀用的食物,行礼后要分而食之,称为j-n),是食鬼神之余的意思。牲肉(生曰脤,熟曰膰)分赠给参加祭祀的宾客或颁赐给同姓诸侯。
⑥九拜:
古代行礼有九拜。《周礼-春官-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当然,祭祀并不是九拜并用。稽首是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是拜礼中最重者。顿首是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者。这三拜是正拜。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吉拜,是先拜而后稽颡,即将额头触地。凶拜,是先稽颡而后再拜,头触地时表情严肃。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褒拜,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礼。推手为揖,引手为肃。其实也就是揖。这是军礼,军人身披甲胄,不便跪拜,所以用肃拜。其他几种拜礼都是正拜的变通。
宗庙祭祀拜祖先,郊祀拜天拜神,以及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老师,新婚夫妇拜天地、拜父母,都行稽首礼。平辈同级之间,拜迎拜送,拜望,拜谒,行顿首礼。对于卑者的稽首礼,尊者以空首礼答拜。吉拜礼行于各种祠祭,凶拜礼是服三年之丧时所行的礼。上古时席地屈膝而坐,跪拜行礼不象后来那样繁缛复杂,对此应有历史的观点。
在周代,贵族中的大宗继承了王位或封国,而小宗、支子只能充任大夫、士,或者降为庶人。宗庙祭祀十分集中地表现出宗法制度的等级差别和尊卑次第。宗族祠堂制度的出现,大致始于南宋。祠堂制是对旧有的宗法制度的补充。一方面,它反映了平民的社会地位的提高;另一方面,它也说明人民被更牢固地束缚在封建制度之下。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五:宗法礼仪(下)

2,冠礼和笄礼
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在氏族社会,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要参加一种成丁礼,这样才能成为自己部落的正式成员,享受应有的权利和履行应尽的义务。冠礼应当是从这种成丁礼演变而来的。《礼记-冠义》说,冠礼是成人之道也将责成人礼焉也要按照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四个方面的礼的规范加以约束,使之成为具有孝、悌、忠、顺完美品德的人。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女子在15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也要取。结发是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礼经中并无笄礼详文。梁代贺瑒说,笄礼由主妇为笄者结发著笄,由女宾以酒醴礼之。女子到了20岁,虽然还未许嫁,这时也要举行笄礼,表示今后要以成人相待。笄礼至明代即废而不用。民间女子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这也算保留了些许笄礼遗风。
3
,丧礼
以《仪礼》的记载为主要依据的中国古代丧礼制度,等级分明。同样是死,说法就尊卑有别,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丧礼也有不同的等级。
4
,避讳
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
⑴国讳:如秦始皇嬴政时,改正月为端月,其父名子楚,《吕氏春秋》就改楚为荆;汉高祖刘邦时,改邦为国。
⑵避圣人、尊者讳:汉淮南王刘安之父刘长,避长而用修;苏轼为避父(苏序)讳,就改序为引,苏辙则改序为叙。
⑶避恶人讳:人自宋后少名浍,我到坟前耻姓秦。
⑷其他忌讳:
古人讳言钱而曰孔方兄,讳言大小便曰更衣、出恭,讳言死则曰驾崩、仙逝、坐化、作古等。
5
,年龄称谓
古人对不同的年龄阶段,往往有专门的名称。掌握这些常见的称谓,对读书为文当有所裨助。
襁褓:原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总角:借指幼年。古代未成年者把头发扎成髫,叫做总角。
垂髫、髫年:借指幼年。髫,儿童头上扎起来下垂的短发。
束发、成童:十五岁以上。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髫。
及笄:女子十五岁左右。笄,古代束发用的簪子。

古代女子十五岁时就把头发簪起。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知命、半百:五十岁。
花甲: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期颐:一百岁。
《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附录:其他宗法礼仪名词

①七庙
历代帝王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右三昭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代称。

②六亲
《左转》中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
《史记》中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后泛指亲人。
③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④五常
也叫五伦,使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得多关系。
⑤三从四德
三从指妇女幼从父,出家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指妇德、妇颜、妇功、妇容。这都是古代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
⑥九族
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上推四世,下推四世。
①三牲
祭祀用的牛、羊、猪。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七:传统节日(上)
 
节日原本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祭祀日或庆祝日。祭祀什么和庆祝什么则与这个民族或地区的产生与发展有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也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透过这些民间传统节日,可以探索到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还可以感受到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面按时间顺序扼要介绍我国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
1.
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的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据史书记载,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西汉时,每年一度的新年被定在暮春正月,但当时的新年并不是在正月一日,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之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古代时,农历新年并不叫春节,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中国古代过年,总是与鬼神迷信相连的,而春节期间主要的事情是打鬼。腊八腊八粥开始,宫廷与民间都要打鬼,腊月二十三则要祭拜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来年的衣食温饱。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扫除污秽,预防疾病。腊月三十日,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字、剪窗花、挂旗、蒸年糕、吃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大年初一相互拜年祝福。如今,漫长的历史岁月已使春节成为象征中国人民团结、幸福、希望的传统佳节。
2.
元宵节
每年中国农历(中国旧时计算时期的方法)正月十五都是中国人民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的得名,是因为它的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在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
每逢元宵节,全国家家户户都要挂彩灯,放焰火;大街上挂满了琳琅满目的花灯,东北和新疆等寒冷地区,还要制作晶莹剔透的冰灯。到了晚上,全家还要围坐在一起,品尝美味的元宵。
元宵节习俗的形成,大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汉朝初(206-公元23),正月十五这天,汉家要祭祀一位曾有恩于汉帝的神明,这位叫太一的神明据说地位还在五帝之上,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到了汉明帝时,因皇帝曾敕令元宵燃灯,这才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如今,张灯、观灯的习俗已经成为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了。
3.
上巳节
农历三月三,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大地回春,春阳萌动的日子。秦汉时期,每年三月上旬巳日(称上巳日)人们就到水边嬉游并举行祁福消灾的仪式。魏晋以后改上巳节为三月三,不再用日。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说的就是这个节日。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黎族、壮族、苗族、布依族等等少数民族在这一天也有自己的节日,不过风俗仪式各有不同罢了。
4.
清明节
在春光明媚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要的节日就要数清明节了,时间在公历的45日前后。它流行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从节气(中国农历的一种区分一年四季的方法)来讲,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小节气。由于二十四节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在气温、降水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劳动人民利用它来安排农事活动。如中国北方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所以,中国现代的植树节就定在312日。
不过,清明作为节日,与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节日则包含一定的风俗活动和特定的纪念意义。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由节气演变为节日的只有清明。主要节俗活动有禁火寒食、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踢球)、放风筝、拔河、打马球等。清明这一节气正因注入了寒食禁火、扫墓等习俗,才形成节日。自西周(公元前1000左右)起,就有在墓前祭祀祖先的扫墓或墓祭习俗。
5.
端午节
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两千多年的旧习俗,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着不少的传说,最著名的的就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过端午节,中国各地有很多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七:传统节日(下)

6.七夕节
又叫乞巧节,少女节。相传起源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据《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这种乞巧既是乐戏,也是希望心灵手巧和幸运的到来。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青年女子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
7.
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从时令上说,中种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关于中秋节的由来,有源于唐代(618-907)唐玄宗游月宫的浪漫故事:唐玄宗中秋之夜在宫中祭月时,随侍道人作法,将手中拐杖化作空中银桥,玄宗步入月宫。但见门楼匾额上书广寒清虚之府,门口的高大桂树下白兔正在捣药,宫内嫦娥诸仙女在悠扬的乐曲伴奏下,翩翩起舞。玄宗从月宫归来,命人整理出暗自记下的舞曲,命名为《霓裳羽衣曲》。月宫之所以称广寒宫,也与此传说有关。
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
赏月是由祭月发展而来的。祭月是中秋节最重的一项活动。祭拜对象是月神。大多数地方是遥向清空拜月,有的地方是拜木雕月神像,有的地方则张挂木刻版印的月亮纸。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如同端午节的粽子,月饼自然也成了中秋节的另一象征。相传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代。唐太宗与群臣欢度中秋时,手持吐蕃商人所献圆饼,指着空中明月笑道:应将胡饼邀蟾蜍。随即将胡饼分与群臣共食,从此就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中秋节寄托了人们花好月圆人团聚的祈望。
8.
重阳节
农历9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
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去爬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中国古人认为折以插头,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燃熏后可以避虫咬,在这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之时,熏佩以避之,犹似端午节熏雄黄一样,是很符合传统卫生习惯的。
9.
腊八节
中国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本是中国远古时代一种祭礼的名称,用于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的仪式,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吉祥。
由于腊祭活动常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但腊祭的日子并不固定。古时据传腊祭之神有八种,于是腊月初八便成了固定的祭日。古称腊日,俗称腊八节。后来佛教传入中国,相传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因此这天也是佛教节日,叫做成道节
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和吃腊八粥。中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10.
祭灶
祭灶就是家家户户祭拜灶王,俗称过小年祭灶的时间,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举行祭灶。后来,基本上但是腊月二十三祭灶。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祝福,也就是指这个节日。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九:科举教育
中国科学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
1.
科举考试程序
⑴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的入学考试,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应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统称童生。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生员经科试合格,即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
⑵乡试是地方考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明清两代在各省城举行。每届三年,考期在子、午、卯、酉年的秋八月,秋闱(秋试),为正科。遇新君登极寿诞庆典,加科为恩科。考三场,每场三日。由钦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属本省生员、贡生、监生等经科试合格,方准应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可于次年春进京应会试,即便会试没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⑶会试与殿试是中央考试。乡试翌年,即丑、辰、末、戍年春季,举人汇集京城,先应由礼部举行的会试,又称礼闱春闱,考三场,每场三日。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⑷会试后贡士再应由皇帝亲自御殿覆试、决定取舍、等第的殿试,试期一天,依成绩分甲赐及第、出身、同出身,然后释褐授官。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初称榜首,亦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科举考试是取士之制,学校教育是养士之法,选才有赖于育才,两者互为依存,密不可分。
学而优则仕,1300年间,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学校的学生,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踏上仕途,科举考试操纵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科举是学校的教育目标,考试内容即学校的教学内容;取士标准就是学校的培养标准,学校追求的是中举及第。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科举成为整个教育的重心。科举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勤奋读书的热情,读书人数急剧上升,中央官学、州县学、书院及各种私塾空前发展,教育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文化水平的的提高。
2.
古代的学校教育
学校在我国出现很早,传说夏代已经有了正式的学校,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所以在先秦,学校有时称为庠序,如《孟子》说谨庠序之教。周代以后,学校的设置日益完备,形成了从国家到地方,从公办到私立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办学模式。
⑴中央官学
中央官学是朝廷直接设立和管辖的,旨在培养各种统治人才的学校。主要分为最高学府(太学、国子监)、专科学校(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和贵族学校(弘文馆、崇文馆、宗学、旗学等)。唐代中央官学繁盛,制度完备,南宋以后渐走下坡路,逐步衰败,已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名存实亡。清末,被学堂所代替。
⑵地方乡学
从汉代起,地方上普遍设立乡学,此后日益完备。到唐代,对学校的教师、学生名额、招生对象、学习内容等,都有明文规定。
⑶书院
书院是教育、学术研究的主要场所,是进行文化传播、普及文化和宣扬教化的基地。唐宋期间以私人创办、私人讲学为主,元明时官方加强了控制,到了清代基本官化。千余年来,书院与科举关系密切是长期的、普遍的,而较不重视科举的书院是短时间的、少数的。书院也因科举盛而产生,随科举废而消亡。
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和应天府书院合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
⑷私学
私学是古代民间私人办的学校,始于春秋时期。有家塾、经馆、精舍、私塾、村塾、冬学、蒙学等。私学的教学主要为进入官学、书院以及应科举考试的准备。史书记载孔子最早兴办私学。《王冕读书》中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学舍,就是这类学校。
3.
古代学校教育的课程
我国古代最早进行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即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六门科目: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的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诸子百家纷纷办学,宣传各自的思想学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汉代武帝以后,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为广大中小地主阶级子弟进官为吏开辟道路,但也加强了对知识分子思想和人格限制。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钳制,而且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扼制。到光绪31年(1905),清政府废科举开学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十:官职沿革
 
中国古代的官制在历朝历代发生了非常复杂的变化。既有整个官僚体系的改变,也有部分官职称谓不同或是分工的变化,还有后人作品中沿用古称的问题。

1,中央官制
在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就是宰相。
春秋战国时期,齐、秦等国有相,楚有令尹,宋有大尹,吴有太宰,实际上都是宰相。
秦汉时期,设立丞相(管行政,统率百官)、御使大夫(管检察和秘书工作)、太尉(管军事),称为三公,同为宰相。
魏晋以后,形成三省,即尚书省(执行)、中书省(秘书)、门下省(审议),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隋唐以后的几个朝代,皇帝不愿把大权经常交给三省长官,就让一些级别较低的官员加上参与朝政参知政事等头衔行使宰相的职权。

宰相以下,就是中央各部门的长官。
周时有五司: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担任这些官职的一般都是大夫。

秦汉时,中央机构采取三公九卿制。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物;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
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向三省六部制过渡。
到隋代,正式确定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的正副长官是尚书和侍郎,每一部下设四司,各司的正副长官是郎中和员外郎。此后历代相沿,基本未变。
六部的分工是:
吏部:主管中下级文职官员的任免、考核、勋封等。
户部:主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
礼部:主管礼仪、祭祀、学校、科举等。
兵部:主管中下级武官的选用、练兵、军械和驿站等。
刑部:主管全国司法行政。
工部:主管土木建筑、屯田、水利、交通等。
2.
地方官制
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的长官主要有诸侯与大夫两级。诸侯的封地叫,大夫的封地叫。战国时开始以郡统县,郡的长官叫太守,以后沿用。

县的长官称”“,后代也沿用。宋代以后,县的长官称为知县
州的长官称刺使。宋代开始改刺使为知州,但习惯上仍称为刺使或太守。
到元代,行省成为全国最高一级行政区,其长官有丞相、平章、左右丞等,明初左右使成为一省的最高长官,中期以后,总督或巡抚成为一省或几省总揽军事、行政及监察的最高长官,总督又称制军,俗称制台。如《制台见洋人》中制台,就是总督。
省的下边有府,府的长官为知府。另外,清代省以下,府州以上还有道员(道台)作为高级行政长官。
附录官职任免升降术语
【举、辟】举:举荐;辟:招用。
【征】君征召臣。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除】拜官授职
【擢】提升官职
【陟】提升,提拔。

【升】提升。

【假】临时充当使臣属吏。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黜】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贬】降职并外放,与相近。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革、削、免、罢、废、夺】革职、罢职或停职。

【退】⑴撤销或降低官职;⑵自己辞职。
【斥】屏弃不用。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
【徙】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调】调动、调迁。
【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

【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出】京官外放,与意思相近。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之十一:典籍图书
 
古代的典籍称策(册),它包括用细竹片做成的简册和用木片做成的版牍。写满或刻满字的一个个竹简或版牍,要用皮条串连在一起,这样才能形成一本。在古代的文字中,字就是两根绳条穿着一串竹简或版牍的象形。
制作竹简,为了防止虫蛀和腐烂,要先在火上烘烤,烘干水分,称为杀青汗青,因此后代又用汗青指代史册
春秋末期,又出现了写在丝织品上的,称为帛书素书,一部书或其中的一部分卷成一卷,因而就成为计算书籍的单位,也有用卷代称书的。
古代典籍,在唐代以前几乎都是手写本,称为钞本,宋代以后大都用雕版印刷,即板印印本称为版本,又作板本,所以《活板》中说: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板本。刻印书籍称为付梓,梓就是木板。
我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为方便查阅,就要分类。汉代刘歆继承父(刘向)业,完成了第一部图书总目录《七略》。《隋书经籍志》开始将图书分为经、史、子、籍四大类。《黄生借书说》中说七略四库,天子之书,就指此。
1
,经:
有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又称之为六艺,后代逐渐增加,至南宋变成十三经,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2
,史:
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相传是孔子在鲁国旧史基础上修撰的;
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相传为左丘明编撰;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的《史记》;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班固的《汉书》;
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第一部纪事本末体的历史著作是袁枢(南宋)的《通鉴纪事本末》。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廿四史:从《史记》起到《明史》止的二十四部官方认定或组织编修的正史书。
3
,子:
子书主要包括诸子百家的哲学、政治、农学、科技、医学等各方面的书。
4
,集:
集,是指诗文别集、总集。
此外,我国古代类书、丛书也很多,如,现存最早的类书是隋唐时虞世南编的《北堂书钞》,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类书是明代的《永乐大典》,最大的一部丛书是清代的《四库全书》(纪昀等人主编)。
附录古代图书典籍的有关名词
1、三坟五典
古书名。伏羲、神农、黄帝的书称为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书为五典
2、六书
汉字的六种构字法: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3、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4、廿四史
从《史记》起到《明史》止的二十四部历史书。
7、四大名剧
元王实甫《西厢记》,明汤显祖《牡丹亭》,清洪升《长生殿》,清孔尚任《桃花扇》
8、临川四梦
明汤显祖的《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四部传奇剧
9、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
10、三言二拍
明冯梦龙编定的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1、四大谴责小说
清末李宝嘉《官场现行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锷《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12、风骚
指《国风》和《离骚》,后来泛称文学
13、风雅
指《国风》《大雅》《小雅》,后来泛指诗文方面的事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十二:战争刑律
 
1,古代战争
古代军队的编制和我们今天的编制不同。春秋时期,许多大国设立上、中、下三军,晋国、吴国甚至还扩大到五军、六军。据《国语-齐语》记载,齐国以五人为一伍,十五为一戎,十戎为一卒,十卒为一旅,五旅为一军。以后各个朝代沿用为作战单位,但人数多少不同。冠军的说法最早是在军队里使用的。一般把战功显赫、英勇善战的人封为冠军将军。而殿有后的意思。古时候,军队行军,被派担任后卫任务的部队叫殿军。殿军往往走在军队的最后,因而最后一名也叫殿军
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出征前祭天祭地,把即将征伐之事报告上帝,表示恭行天罚,以上帝的名义去惩罚敌人。出征前告庙有受命于祖的象征意义。军队获胜而归,谓之凯旋,其时高奏凯乐,高唱凯歌。天子亲征凯旋,大臣皆出城迎接,有时远至数十里之外。如果是命将出征凯旋,有时皇帝也会亲率百官出城至郊外迎接,以示慰劳;有时则派遣大臣出城迎接。这都称为郊劳。军队打了败仗,称为师不功,或称为军有忧。军队回国则以丧礼迎接。国君身穿丧服,头戴丧冠,失声痛哭,并且吊死问伤,慰劳将士。
古代的战争非常频繁。除了击、攻、战等表示一般的进攻和作战外,其他一些表示战争的词大都有或褒或贬的感彩。如征,就含有褒义,指上对下,有道对无道的战争;伐是中性的,它强调师出有名,是一种正式的战争;侵含贬义,是不宣而战的入侵
古代的战争,指挥者通过旗和金鼓来指挥,军队中的各种旗帜很多,其中帅旗叫旌麾,又有麾下一词,义同部下。战旗不倒,表明指挥者仍在指挥,如果战旗倒了,则表明彻底失败了
擂鼓是进攻与冲锋的信号,并能起鼓舞士气的作用。金是钲之类的响器,古代鸣金收兵。
古代的战斗要列战阵,古人对阵法极为重视,《子鱼论战》中的宋人既成列,就是指宋军列成了战阵。
从殷商直到战国时期,作战的主要方式是车战,比如齐鲁长勺之战(《曹刿论战》中记录的就是这次战斗),就是一次车战,所以齐军失败后,曹刿视其辙乱,因为溃不成军,所以车辙才乱成一片。古代大败败绩,据认为就是败迹,也就是辙乱,由此来指称惨败。古代天子有兵车万乘,诸侯有兵车千乘,所以《过秦论》中称秦始皇统一天下登帝位为致万乘之势
先秦时期,大国有上、中、下三支部队,称为三军,如《子鱼论战》上说三军以利用也
古代战争中使用的是冷兵器,如刀、剑、戟、箭等,火药发明后,才逐渐出现了火器,但仍不普遍,一直到近代,唱主角但是仍是冷兵器。
2
,古代刑律
0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02)劓刑:割鼻子。《史记商君列传》行之四年,公子虔诚,劓之
0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如:成名旬余,杖至百

0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也

05)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即受此刑)

06)膑刑:剔去膝盖骨。如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07)大辟:砍头。如惟大辟无所要,然犹质其首

08)炮烙:将人烧烤的一种酷刑。如: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

0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如秦惠王车裂商君

10)汤镬:将人煮死。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请就汤镬

11)腰斩:从腰部斩簖。如《史记商君列传》不告奸者腰斩

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暴尸街头。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十三:中华武术
 
中国武术如同浩瀚大海,深不可测,门派拳种,枝繁叶茂,穷毕业生精力能得其九牛二虎之一毛,已属不易。整理本文的目的,是为了使武术爱好者对中国武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坦率的说,由于武术的神秘性,不可能将所有门派(拳种)概括于本文之中。其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切望广大武林师友予以指正、补充。
一、 少林派
少林派是武术中一个约定俗成的技术流派。因以少林寺所传习拳械为基础形式,曾一度被民间誉为武林的泰山北斗。又称少林拳,少林武功等。
少林武术的形成,除去托名和杜撰的说法,大都来自民间和军旅武术,少林僧人中,有的不容于世,遁入空门,削发为僧,以致把武术带进寺院,也有武林名家将自己的艺业传于少林。据传:韩通传通臂,马籍传短打,李叟传大小洪拳,白玉峰传龙、虎、蛇、豹、鹤五拳和气功等等。这些武技传入少林寺后,形成了少林派的基本部分。在流传过程中,由于社会需要的制约和禅宗文化的影响。逐步演进成明清间已相对稳定形成的少林拳派。
社会上许多著述和传说,限于历史背景和宗教意识的左右,假托、附会应运而生。少林寺武术推崇达摩老祖,只不过借助达摩在佛教中崇高的地位罢了。
发展到近现代,少林拳派的运动特点表现为拳禅一体,神形一片,硬打快攻,齐进齐退。 少林拳套路很多;包括有小洪拳,大洪拳、老洪拳、罗汉拳、邵阳拳、梅花拳、炮拳、七星拳、柔拳等等,对练套路有扳和六合、咬手六合、耳把六合、踢打六合等。此外,还有心意把等散招练法。器械有刀、枪、剑、戟等十八般武器齐全,其代表性的拳术有:
1
少林五拳
少林五拳是少林龙拳、虎拳、豹拳、蛇拳、鹤拳的总称。载于《少林宗法》和由其脱胎而成的《少林拳术秘诀》。书中说:龙拳练神、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五拳学之能精,则身坚气壮,手灵足稳,眼锐胆壮。
2
心意把
心意把是河南少林寺中传习的一种散招练习法。有人考证认为此技是心意六合拳鼻祖姬际可读书古寺 艺河南时,传留少林寺的,心意把共十二大势,其名目有:起式把、左右把、(楔撅把)、翻身把、地磐把、起纵把、腾挪把、亮翅把、展翅把、推上把等。心意把只有单势练习形式,无套路,直线往返练习。此为少林派秘不外传之技。太极奸,八卦滑,论毒毒不过心意把。
3
炮拳
炮拳,性烈刚猛,轻捷快灵,如爆似炮。谱曰:青龙献爪追风炮;猛虎扑食飞门炮;狮子张口开路跑;白鹤亮翅连环炮;梅鹿卧枕转身跑;豹子翻山当头炮;白蛇吐信地雷炮;鸿雁斜翅冲天炮。少林炮拳,既有钻翻上挑冲天之能,又有劈压下砸截之功。
4
罗汉拳
罗汉拳共有十八路,意为具有降龙伏虎之罗汉那样的本领的拳法。哥曰:头如波浪,手似流星。身如杨柳,脚似醉汉。出于心灵,发于性能。似刚非刚,似实而虚,久练自化,熟极通神。

二、 武当派
俗称内家拳为武当派。源于湖北五不山。传为张三丰夜梦玄帝授之拳法,次日便身怀神勇杀敌百人,绝技遂此传名于世。此说无实可考。黄百家称:张三丰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依此说,武当派是在少林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近代有人将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合并为内家拳,称为武当派。实际上,张三丰是否创造了内家拳尚属悬案,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也并不出自武当山,少林派亦不能包罗那么庞杂的内容。
除上述名拳种外;武当拳具有代表性的拳术还有九宫神行拳九宫十八腿、太乙五行擒扑等,更以武当剑法为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