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农民自创象形书法 灵感来自三亚(组图)
头发花白的杨康宁书写象形书法的那一刻脸上焕发着光彩。毛笔落下,勾勾点点,一个颇为神似的龙头跃然纸上,这是龙角那是龙嘴,你甚至还可以看到龙的舌头。 不一会儿,杨康宁的一幅象形书法作品已经完成了:龙腾凤鸣虎啸马奔鹰飞兔跑蛇盘龟行。这幅作品中每一个动物的名称,全都采用了杨氏象形写法。 杨康宁告诉记者,并不是所有的字都适合写成象形字,目前他只琢磨出了近百个。这些字以动物名称为主,也有一些植物名称或是动词。说着说着,杨康宁又给记者写了一个象形的“椰”字,这棵“椰树”上还挂着累累的“椰果”呢。 杨康宁说,他虽然是江西人,却跟海南有缘,他自创象形字的灵感就来源于三亚。 在江西老家,杨康宁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199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杨康宁去了一趟三亚。在一个美术馆里,他欣赏到了很多优秀的书法作品,其中一些行草作品让他感触很深,写了几十年楷书的他突然想换一种写法甚至是创新一种写法。他在三亚街头看到了一种用花鸟图案组成名字的小摊,他觉得这种写法很有意思,他便把创新的方向定为了象形。 从此以后,他天天对着繁体字的行草作品琢磨,反复思考、尝试怎样才能让字象形而又不失字的原味。他写出的第一个象形字就是“龙”,有了零的突破后,他想出的象形字越来越多。 杨康宁的另外一大爱好就是说评书。80年代初,已经小有名气的杨康宁还经常利用农闲时间在丰城的茶馆里说书,《三国演义》、《水浒传》、《岳飞传》、《白蛇传》都是他经常说的故事。 杨康宁拜广播为“师”学的不仅有评书,还有京剧。在记者面前唱起京剧来,杨康宁的江西口音立刻变成了字正腔圆的京腔。杨康宁还会写诗,他为迎接澳门回归而写的诗还曾经获过征文奖。 采访将要结束时,杨康宁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我在江西当了几十年的农民,近几年因为儿子的关系来到海口,当起了保险业务员。我这一辈子一直过得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夸耀的成绩。但是因为有了丰富的爱好,我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南国都市报/岳钦)(来源:南国都市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