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简介

 天下无双 2009-10-24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简介

阿德勒

  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1870年生于维也纳,1937年5月28日卒于苏格兰的阿伯丁。幼时身体孱弱,长大后决定学医。1895年获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眼科和内科医生。1902年参加弗落伊德的精神分析小组,曾人维也纳精神分析小组的主席。后因强调社会因素和意识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并把补偿缺陷的作用看作神经症的根本原因而与弗洛伊德发生明显的分歧。
  1912年,阿德勒自成一派,称为"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主张,人生而具有一种把人格统一于某个总目标的内驱力。他把这种内驱力叫作"追求优越",意思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存在身心的缺陷,因而产生补偿这种缺陷的欲求,并且补偿往往是超额的,即不仅抵偿了缺陷,还发展为优点。他还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优越的独特方式,或称"生活风格"。生活风格这个概念对当代主张心理学采用特殊规律研究法的心理学家有影响。
  他的主要著作有:《论神经症性格》、《个体心理学的时间与理论》、《理解人类本性》等。
 

艾宾浩斯

  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德国实验心理学家。1850年1月24日生于波恩附近的巴门,1909年2月26日卒于哈雷。17岁入波恩大学学习历史和语言,后转入哈雷大学及柏林大学受博士学位,1880-1909年间相继在柏林大学、布雷斯劳大学及哈雷大学教授。他在前两校各建成心理学实验室,在哈雷大学则将原有的实验室加以扩充。1890年他和A.柯尼希合创《感官心理、生理杂志》。
  他在担任大学讲席以前已独自进行心理学实验。立志要将实验法应用于较高级的心理过程。所致力的课题就是记忆。他的研究成果载入《记忆》(1885)一书。他接受英国联想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以重复学习为构成联想的条件。他用一次完全回忆所需要的重复学习次数来计算实验的分数,称为完全记忆法。另一计分方法称作节省法,就是在一次完全回忆之后隔了一段时间已发生遗忘,此时再来学习原先的材料,看能节省多少时间或节省多少重复次数,从而推知保持的数量。他还设计了种种方法来探测在学习中所形成的是哪些联系,例如直接顺次的联想和间隔的联想,顺行联想和倒行联想等,并测定各种联想的不同强度。他也较了学习有意义材料和无意义材料不同速度,比较了学习材料的不同长度对学习速度的影响,考察了过度学习、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的效应。最著名的保持曲线,即表明遗忘的发生是先快后慢的曲线,是永远和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他连续5年(约1879-1884)用自己作被试,并严格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使不影响其实验的结果。 除了记忆的研究是他的主要贡献以外,他还研究过光的感觉,发表过色觉学说。他还发明一种填充实验,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智力测验和作业测验。他另有两部心理学著作《心理学原理》(1902)和《心理学纲要》(1908)曾风行一时。
 

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1849-1936),苏联生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1849年9月26日生于梁赞,1936年2月27日卒于列宁格勒。1870年在圣彼得堡大学学习动物生理学,1875年转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的卓越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金。他又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想带唯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他开始时研究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但主要工作是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
  他发展了谢切诺夫关于心理活动反射本性的学说,把反射解释为有机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是其多年实验研究的总结,主要记述在《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20年研究,条件反射》(1923)和〈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1927)之中。他详细地研究了暂时联系形成的神经机制和条件反射活动发展和消退的规律性,论述了基本的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现象的扩散和集中及相互诱导的规律,提出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学说。在苏联,他们被认为是 对心理学问题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深入研究的自然科学基础。他强调了心理与生理的统一,反对把心理的东西与生理的东西割裂开来。他应用客观的方法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研究,揭示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有助于心理学摆脱内省主义的束缚。近几十年来,生理学中的新进展使人们对心理的生理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并使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本身得到发展。
 

巴特利特

  巴特利特:Sir Frederic Charles Bartlett(1886-1969)。英国心理学家。1886年10月20日生于英国的格洛斯特郡,1969年卒于剑桥。早年对哲学感兴趣,慕名J.沃德,就学于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从W.H.R里弗斯、C.S迈尔斯等人学习。1914起在剑桥实验心理室任教,1922年接替迈尔斯为主任;1931年正式为剑桥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1944年创建属于英国医学研究院的应用心理学研究室。
  巴特利特对心理学有两方面的贡献:一是对记忆的实验研究。在方法论上,他反对H.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实验脱离实际的做法,采用了比较接近日常生活的图画和故事,用重复回忆的手段来考查记忆的全过程。他认为记忆不只是再现,而是反复推敲的构造。在理论上,他强调记忆过程的主动作用,突出了心理作用的整体性。二是他把思维比之于技能的操作,因为它们都是一系列的整合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思维同技能一样,既有节奏性(有飞跃、有停顿),又有连续的指向性。思维活动的指向性是他构造理论的基石。
  巴特利特提出图式的理论。在他看来,图式指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主动组织作用,它不仅使个别成分一个接着一个作用起来,而且是组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图式理论对今天的认知心理学起了重要作用。
  他坚持自然的观察方法,要心理学闯出实验室走向社会,他擅用批评的武器,不热中于学派的建立,是他研究工作的特点。他的主要著作有:《心理学与原始文化》(1923)、《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1932)、《思维:一个实验的和社会的心理学研究》(1958)等。
 

班杜拉

  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美国心理学家。
  1925年12月4日生于加拿大的曼达尔镇。1949年毕业于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后入美国艾奥瓦大学师从K.W斯彭斯研究学习理论。1825年获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1953年到斯坦福大学任教。早期主要研究心理治疗问题。1958年以后与他的博士研究生R.H沃尔特斯合作研究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以后又致力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建树,强调认知过程、代替性强化和自我调节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区别于其他行为主义者的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环境、行为和人3种变量交互作用决定的。
  班杜拉对心理学的突出贡献是用实验法研究儿童的观察性学习,即在控制条件下,让儿童观察别人(模式)的行为,过后看他在类似情景中是否模仿模式的行为。他认为人类许多复杂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性学习获得的,学习者无须事事通过亲身接受外来的强化进行学习,而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代替性地得到强化。 班杜拉曾任多种学术职务,并获得多种科学奖。1972,荣任古根姆研究员,同年获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会分会的杰出科学家奖。1974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主要著作有:《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与沃尔特斯合作,1959)、《社会学习和人格发展》(与沃尔特斯合作,1963)、《行为矫正原理》(1968)、《社会学习理论》(1977)。
 

比 勒

  比勒:Karl Buhler (1879-1963)。德国心理学家。1879年5月27日生于德国海德堡附近的梅克斯海姆,1963年10月24日卒于美国洛杉矶。1903年在柏林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190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07年在O.屈尔佩领导下进行心理学实验研究。开始主要研究知觉。他把知觉看作是感觉的复合体,表现为形的关系。还认为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是本能,指出这个基本概念与生物学的关系。
  写出了《形状知觉》(1913)、《儿童精神的发展》(1918)和《心理学手册》(1922)3本名著。在理论上建立了心理结构中的本能、冲动和智力的三阶段说。他的《心理学危机》(1927)、《表达的理论》(1933)和《语言的理论》(1934)等著作也都能发人深思。
 

比 奈
  比奈:Alfred Binet (1857-1911)。 法国实验心理学家、智力测验的创始人。1857年7月8日生于尼斯,1911年10月8日卒于巴黎。1889年他和同事V.亨利一起建立了法国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1895年在他的倡导下,法国出版了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学年报》。
  他的更重要的贡献是与T.西蒙一同创造了测量智力的方法。1904年,巴黎教育当局委托他们二人制定鉴别学习落后儿童的方法。1905年,他们编成了《比奈-西蒙量表》,内有30个难度不同的试题,用以区别判断、理解和推理的能力。1908年发表了这个量表的修订本,这个修订本不但增加了试题,而且使试题的难度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量表的应用年龄是3-16岁。1911年又发表了这个量表的第二次修订本,把应用年龄改为3-19岁。不幸的是,比奈在这次修订本出版之前逝世。不久,比奈-西蒙的智力量表就被移植到许多国家,而他们首先使用的"心理年龄"和"年龄量表",也就成为广泛应用的术语。比奈著述很多。其《智力的实验研究 》(1903)、《语句的记忆》(1895)、《推理心理学》(1886)等,都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曹日昌


  曹日昌:(1911-1969)。中国现代心理学家。1911年1月11日生于河北省束鹿县,1969年3月14 日卒于北京。早年就学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1948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曾在西南联大、香港大学任教。50年代中期起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心理学报》主编、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直至逝世。
  主要实验研究工作有知觉、学习、识记,以及有关劳动心理和工程心理等问题。他是倡导以辨证唯物主义指导心理学研究的人之一,主张心理学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研究依赖于社会实践的心理现象(反映过程)的普遍规律。他善于组织和知道心理学研究工作,并对有关的学术争论作出适时的概括。主要论著有《新心理学方法的建立》(1939)、《间隔学习与集中学习的研究1、2、3、》(英文,1948,1950)、《心理学研究什么?》(1959)、《关于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965)、《对弱电集中控制电站信号显示的工程心理学的意见》(合作,1966)等,并主编《普通心理学》教科书(1963)。
 

陈元晖

  陈元晖(1913- )。中国现代心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1913年9月18日生于福建省福清县。早年就学于南京中央大学,1940年去延安任《中国青年》杂志编辑,1941年任延安中央研究院教育研究室研究员。1946年到东北大学任教;1947年任哈尔滨大学副教务长、教育系主任、教授;1948年到北京参加筹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该所成立后任研究员。还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教授。曾任《心理学报》副主编、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及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
  他重视心理学的方法学研究,强调自然实验法。在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上,他强调心理学的未来学。还倡议建立心理人类学分支学科,认为其研究范围包括:1.人的高级思维活动自古至今是否有差异;2.古今人物的意志、情感、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异同以及在表现上有无历史发展线索;3.社会心理学在人类学上的应用等。
  他的主要论文有:"皮亚杰论儿童的逻辑思维"(1960)、"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心理学"(1965)等;专著有:《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1965)、《马赫主义》(1963)、《论冯特》(1979)、《中国现代教育史》(1979)、《王国维与叔本华哲学》(1981)。
 

丁 瓒

  丁瓒(1910-1968),中国现代心理学家。
  1910年9月9日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68年5月15日卒于北京。1932年就学于中央大学心理学系。1936年以后在北京协和医院脑系科研究和讲授医学心理学,在北平市立第一卫生事务所、育英中学和仁立地毯工厂创办心理卫生咨询门诊。抗日战争期间任重庆社会教育学院教授,在重庆中央卫生实验医院创建心理卫生 室。1947年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进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办公厅主任、心理研究所副所长、世界科协中国理事、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心理科学通讯〉主编等职。
  丁瓒中国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倡导者。他认为心理学是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一门科学,并强调以辨证、唯物论作为心理学的指导思想。他认为人有自然实质,也有社会实质,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著有〈心理卫生论丛〉(1945)、〈青年心理修养〉(1946)等书,并发表医学心理学论文多篇。
 

费斯廷格

  费斯廷格:(1919-1989)。美国心理学家。1919年8月5日生于纽约市,1989年2 月11日卒于纽约。1939年他在纽约市立学院毕业后前往艾奥瓦大学,K.勒温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于1949和942年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43-1945年在罗彻斯特大学任教。1945-1948年在马萨诸塞技术研究所供职,随后转往密歇根大学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并任主任。1965年到斯坦福大学人心理学教授。1968年又转任美国社会研究新校心理学教授。曾任美国心理学会的杰出科学家贡献奖(1959)。
  费斯廷格早年随勒温进行关于欲求水准的实验研究,并从、中阐发了社会比较理论,促进了团体动力学的发展。1957年出版《认知失调理论》一书,系统地表述了自己的心理学思想,对当时及随后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认为,就两个认知要素(思想、态度或信念等)而言,如果从一个要素可以导出另一个的反面,那么着两个要素不协调,由于认知失调在心理上是不愉快的,就会促使人们去减少失调一达到心理平衡。根据这种理论,如果人们的行为不符合其思想,那么他们不是重组自己的思想以与行为保持一致,就是要改变行为以与思想保持一致。因而认知不协调为一种动机状态,认知失调理论是动力心理学的一种新的观点。
  费斯廷格从1968年起离开社会心理的学领域而专注于对知觉问题的生理心理学研究,然而他的影响主要还是在于社会心理学中。他的主要著作还有:《冲突、决策和失调》(1964)和〈社会心理学回顾〉(1980,主编)。
 

费希纳

  费希纳:Gustav T heodor F echner (1801-1887)。德国心理学家。1801年4月19日生于路萨提亚的格罗斯-萨尔兴,1887年11月18日卒于莱比锡。1817年入莱比锡大学学医。1822年毕业,定居莱比锡。从事物理学的研究和译作,。1834年担任莱比锡大学物理学教授,不久又任哲学教授。费希纳因研究视觉致患眼疾,加上身体虚弱,1839年辞去物理学讲席,长期卧病,达数十年之久。晚年,他在莱比锡继续从事心理物理学的研究和写作,并开展了实验美学的工作。
  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虽然出于唯心主义的哲学意图,却有一定的科学基础。通过研究,他创造了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及均差法,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来,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他的工作为W.冯特的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费希纳不愧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冯 特

  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 德国心理学家。1832年8月16日生于曼海姆北郊内卡劳,1920年8月31日卒于莱比锡。从1851年起,升入蒂宾根、海德堡、柏林等大学专攻医学。1856年,受聘作赫尔姆霍茨的助手,得以亲受赫尔姆霍茨的指导。自此转入精神科学领域,重视"感官知觉"的问题。1859年-1862发表《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一书。1863年出版《论人类和动物的心理学讲演录》,这部著作从许多方面论述人的意识现象和动物的心理。1874年出版《生理心理学纲要》,它是实验心理学的第一部重要专著。同年,应聘任苏黎世大学哲学教授。1875年又应聘于莱比锡大学任哲学教授.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很快发达兴旺起来,成为国际性的研究机构,致使国内外学者云集于冯特门下。1889年出版了《哲学的体系》,这本著作代表了冯特哲学和心理学思想的精华。1900年至1919年9月从事于《民族心理学》一书的写作和出版。这部共10卷4000余页的著作代表了冯特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和思想。
  冯特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应该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在心理学领域,把直接经验的研究规定为心理学的任务,1862年率先提出"实验心理学"的名称,坚决利用生理学,坚持走实验的道路。他能把过去所有关于心理实验的结果加以收集并组织成一个系统,使心理学的面目大为改观,即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科学。他坚决主张用客观的方法研究心理问题,这就是把心理学研究的权利从玄学家手中夺到科学家手中,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冯特以为心理元素,简单的心理过程,只有两类:一类是感觉和意象(意象是感觉之后大脑内相应的局部兴奋引起的);另一类是情感。情感包括愉快和不愉快、兴奋和沉静、紧张和松弛,这就是冯特的情感三维学说。在复杂的心理过程中,他尤其重视统觉。认为统觉是表现心的意志性、主动性、统一性的作用。冯特的心理学观点反映了从一种原子论的和分析的概念转到一种比较统一和有机的概念。他就是在这方面影响了德国心理学的发展的。他在莱比锡心理实验室的基础上,逐渐创建了一个空前的国际心理学派,而且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都作出了富有教益的理论和实验上的贡献。但是,由于冯特的世界观倾向、宗教信仰、哲学观点以及当时思想潮流和科学条件等原因,给冯特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局限。这表现在:他的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仍然没有脱离旧时代传统的影响,仍然把心理、精神、意识看作是静止的,看不见它的真正成长和消灭,看笔尖各方面的真正的互相联系。尽管他提出了似乎是一套完整的心理发展规律,可是却没有真正把握住心理的发展规律。因此,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到了20世纪初就逐渐发生了动摇,遭到了包括他的学生在内的不少人和不少学派的反对,很快地失去了他在心理学界的领导地位。未到冯特去世,他的学派就解体了。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生于摩拉维亚,1939年9月23日卒于英国。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1876年在布吕克的指导下,人助理研究员,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他在求学时即与布罗伊尔医生相友善。他看到布罗伊尔用催眠法治疗癔病,感觉到身心关系的微妙。1887年他曾用催眠治病。但到了1892年左右,他发现催眠的疗效不能持久,乃改用他所特创的精神分析疗法,借以挖掘忘记了的观念或欲望。 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1897年,他对自己进行了艰苦的自我分析,提出了恋母情结,即仇父恋母的情绪倾向。但必须指出,弗洛伊德的"性"是广义的,他认为身体上的敏感部分都属于性觉区。弗洛伊德的性的观点使他失欢于布罗伊尔,并导致了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他的信徒阿德勒和荣格都因反对这个观点而先后另立门户。 1909年,弗洛伊德应邀参加美国克拉克大学20周年校庆,并发表以精神分析为主题的讲演。可见那时他已名扬国外了。1930年,他被授予歌德奖金。在他1936年是荣任英国皇家学会通信会员。
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有《梦的释义》、《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弗洛伊德自传》
 

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 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1776-1841)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家。
  1776年5月4日生于奥尔登堡,1841年8月14日卒于格丁根。18岁如耶拿大学,毕业后曾在瑞士人家庭教师,对教育发生了兴趣。1802-1809年又到格丁根大学学习,取得博士学位。后任该校教师。1809年到柯尼斯堡大学继任康德的哲学讲座,历24年之久。1833年回到格丁根大学人哲学教授,直至去世。
  他的著作很多,有关心理学的主要著作有:《心理学教科书》、《作为科学的心理学》等。 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思想直接受康德思想的影响,但有所发展。他第一次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认为他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所以心理学应该是经验的科学。他还认为心理学应是数学的科学,要用数学的方法对心理量进行计算,因此他在心理学中第一次作了运用数学法的尝试。他还吸收了英国联想主义的思想和当时力学关于引力和斥力的概念来说明观念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关系。他为了进一步揭示观念相互作用的规律,还提出了"意识阈"和"统觉团"的概念。认为一个观念若要有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一道界线,这些界线便为"意识阈"。而任何观念要进入意识内,都必须与意识中原有观念的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这个观念的整体称为"统觉团"。统觉团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使他成为近代的教育理论家。他的心理学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但其中也含有辨证法的因素。他明确主张心理学是科学,教育学应建立在心理学理论之上。他关于心理学的一系列思想对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及各国教育理论都有直接的影响。
 

斯金纳

  斯金纳 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 (1904-1990)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
  1904年3月20日卒于波士顿。1931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斯金纳在思想上深受巴甫洛夫、罗素的著作以及实证主义、操作主义的影响。他提倡一种"彻底的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坚持描述环境和有机体行为之间可观察的函数关系,认为主观的心理活动实质上全都是有机体的反应,都具有物理的维度。他本人毕生致力于行为的实验分析,从长期的研究中得出结论:欲使个体行为形成,强化必须依随反应而发生。从50年代前后起,他开始尝试将自己的结论以及行为主义的哲学观点运用到认为科学的广泛领域中去,引起了东西方思想界的注目。他一生在心理学上的成就很多。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他还根据对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著名的"教学机器",并设计出"程序教学"的方案,对美国教育产生过深刻的影响。1968年,美国政府授予他最高的科学奖励-国家科学奖章。1990年8月10日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被说于心理学毕生贡献奖;8天后去世。
  他的主要著作有:《有机体的行为》、《科学和人类行为》、《言语行为》、《教学技术》、《关于行为主义》等。他的小说《沃尔登第二》以及他的《超越自由和尊严》一书,曾在美国激起巨大的凡响和争议。
 

孙国华

  孙国华(1902-1958) 中国现代心理学家。字晓孟。山东潍县人。1958年7月8日卒于北京。1923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堂。同年赴美,入俄亥俄州立大学求学。1925年-1926年曾在芝加哥大学生理系学习。后获心理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28年底回国,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兼任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941年-1946年间,曾在四川白沙前国立编译馆任编辑兼总务组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主任,同年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心理学报》常务编辑。
  他重视比较心理学的研究,专长儿童心理学。1926年他在美国生理学杂志上发表《鸟类的瞳孔反射》;1930年与别人共同发表《初生儿的行为研究》,是儿童心理学的长篇重要论文。
 

朱智贤

  朱智贤(1908-1991)中国现代心理学家。1908年12月31日生于江苏省赣榆县,1991年3与5日卒于北京。1930年攻读于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毕业后曾在厦门集美师范学校讲授心理学和教育学,兼该校研究部主任。1936年赴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任教育学研究室研究员。回国后在中山大学等校人教授。1947年去香港,出任达德学院教授兼教务长。1951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并担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他专长发展心理学,坚持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儿童心理发展问题,探讨儿童心理发展中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关系等问题。他主张儿童心理学研究中国化,负责承担国家重点科学项目《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的课题。
  他发表大量学术论文,有代表性的论文收集在《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和《朱智贤心理学文选》专集里。主要著作有《教育研究法》、《青年心理与教育》、《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史》、《心理学大词典》等。
 

华 生

  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 (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1878年1月9日生于南卡罗莱纳州格林维尔,1958年9月25日卒于纽约州。16岁如格林维尔城的福尔满大学学习哲学,1900年获硕士学位。后入芝加哥大学学习,190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动物的教育"。此后在芝加哥大学任讲师。1908年转任霍普金斯大学比较心理学教授。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8年获福尔满大学名誉博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美国空军系统任职。1920年因离婚案件被迫离开霍普金斯大学而转入广告行业。
  他的行为主义思想首先是于1908年在耶鲁大学的一次讲演中提出的。1913年发表论文"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1914年出版《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1919年出版《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1925年出版半通俗读物《行为主义》,提出要建立行为之一伦理学。他的主要观点是:心理学研究行为而不研究意识,行为最后可分析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心理不过是轻微而内隐的行为;新年里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客观观察而不是自我内省;除最简单的反射外,一切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过程而后天习得的,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预测和控制行为。华生的观点在美国20年代心理学界居最优势地位。他的环境决定论对美国社会发生了广泛影响。他否定意识的主张虽渐被弃绝,但在方法上强调客观观察的观点则至今势力不衰。
 

罗杰斯

  罗杰斯 Carl Ransom Rogers (1902-- ) 美国心理学家。1902年1月8日生于芝加哥附近的奥克帕克。早年主修农业和历史。1924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同年进入纽约联合神学院。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临床心理学。1928年获硕士学位,后受聘到罗切斯特市防止虐待儿童协会的儿童研究室工作。1930年任该室主任。1931年,在工作之余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40年到饿亥饿州立大学任心理学教授。1945年转到芝加个哥大学任教。1957年回母校威斯康星人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教授。1962年-1963年,人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以后又到佳利福尼亚西部行为科学研究所和哈佛大学任职。曾任1946年-1947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49年-1950年美国临床和变态心理学会主席,还担任过美国应用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
  在1927年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罗杰斯主要从事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时间和研究。他以首倡患者中心治疗而驰名。他还在心理治疗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格的"自我理论",并把这个理论推广到教育改革和其他人际关系的一般领域中。1956年,他提出心理治疗客观化的新方法,并因此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卓越科学贡献奖。1972年,又获美国心理学会卓越专业贡献奖。
  罗杰斯是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理论观点与当代行为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956年,罗杰斯与斯金纳共同署名发表了一篇体味"有关人类行为控制的若干问题---一篇专题讨论文章"的争议文章,载于美国《科学》杂志上。该文就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在心理学若干基本理论问题上的分歧进行了深入的论述,阐明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表现出作者对人类自我实现潜能、人的积极自主性的坚信。他的主要著作有:《咨询和心理治疗:新近的概念和实践》;《患者中心治疗:他的实施、含义和理论》;《在患者中心框架中发展出来的治疗、人格和人际关系》;《学习的自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