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训

 昵称97090 2009-11-03
 
n2006年12月4日以财政部部长令的形式颁布了新的《企业财务通则》,于2007年1月1日在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执行,金融企业除外。其他企业参照执行。
n全文分总则、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信息管理、财务监督和附则等10章共78条。
 
ü企业财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及其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ü企业财务是企业财务活动和企业财务关系的统一,前者表明了企业财务的内容和形式特征,后者揭示了企业财务的实质。财务并非简单的资金收付活动,其实质是企业财务关系的体现。
n
 
ü企业财务管理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企业经营要求,遵循资本营运规律,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组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和监督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
ü企业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财务活动及其体现的财务关系进行的综合性管理工作。
 
ü资本结构优化原则
ü资源有效配置原则
ü现金收支平衡原则
ü成本效益最优原则
ü收益风险均衡原则
ü分级授权管理原则
ü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ü资金筹集
ü资产营运
ü成本控制
ü收益分配
ü信息管理
ü财务监督
 
1.原有企业财务制度面临的问题
ü企业主体地位不够突出,不利于企业自主理财
ü财务特征不突出,与公司法、税法协调差
ü与会计准则协调不好,内容交叉过多,概念不统一
ü
 
经济的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Ø适应促进企业科学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Ø适应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Ø适应保护和平衡企业各方利益的需要
 
1.基本思路
Ø转换财务管理观念
Ø还原财务管理的本质
Ø顺应产权制度改革
Ø拓宽财务管理领域
 
目标
Ø建立具有开放性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
Ø建立权责分明的企业财务管理规范
Ø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运行机制
 
企业财务通则(1992)
企业财务通则(2006)
第一章
第二章 资金筹集
第三章 流动资产
第四章 固定资产
第五章 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第六章 对外投资
第七章 成本和费用
第八章 营业收入、利润及其分配
第九章 外币业务
第十章 企业清算
第十一章 财务报告与财务评价
第十二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第三章 资金筹集
第四章 资产营运
第五章 成本控制
第六章 收益分配
第七章 重组清算
第八章 信息管理
第九章 财务监督
第十章 附则
 
1.确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
 2.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3.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Ø企业价值最大化:努力提高企业的收益能力,控制企业的风险
 
1.制定财务战略,发挥财务职能 
2.合理筹集资金,有效营运资产
3.控制成本耗费,增加企业收益
4.规范收益分配,增强企业活力
5.规范重组清算财务行为,妥善处理各方权益
6.加强财务监督,实施财务控制
7.加强财务信息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应当依法纳税。企业财务处理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一致的,纳税时应当依法进行调整
 
Ø财政部负责制定企业财务规章制度
Ø各级财政部门(以下通称主管财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指导、管理、监督,其主要职责有:
  1.提供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制度
  2.对企业财务实施监督
  3.促进企业改革发展
  4.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服务。  
 
1.确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
 2.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3.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n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其财务关系隶属同级财政机关。
 
n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是协调企业利益相关主体之间财务关系的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是构建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和框架。
n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n资本权属清晰
n财务关系明确
n符合法人治理结构要求
 
ü政府宏观财务
ü出资者财务
ü经营者财务
 
n财务决策制度
n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n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n企业的设立和发展,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如何合理地筹措资金是企业面临的一大课题。资金的筹措结构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收益,而且也决定了企业的风险,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情况,确定合适的筹资策略。
 
筹资渠道和方式
n筹资渠道
ü是指筹措资金来源的方向与通道,体现着资金的源泉和流量。
ü目前我国的筹资渠道主要包括:国家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其它法人资金、居民个人资金、资本市场、企业内部资金、国外和我国港澳台资金。
 
n筹资方式
ü是指企业筹措资金所采取的具体形式,体现着资金的属性。
ü我国现有的融资方式主要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贷款、租赁筹资、商业信用、发行短期融资券等
 
筹资方式的分类:
n按资金的不同性质:权益资金和借入资金
n按照资金的期限长短: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
n按资金的来源渠道: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
n按筹资是否以金融机构为媒介: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
 
n权益筹资是企业最基本的筹资方式,权益资本构成了企业基本的资金来源,是企业债务的基础和保证。
n具有法定性和永久性的特点。
 
n债务筹资是企业筹措的,按照约定期限、方式使用和还本付息的资本。
n债务筹资对企业具有双重影响:有可能获得杠杆利益、增大财务风险。
 
ü银行借款
ü发行债券
ü融资租赁
ü商业信用
 
ü短期债务:商业信用、自发负债、短期借款、短期   融资券
ü长期债务:长期借款、融资租赁、发行债券
 
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
筹资成本:企业的投资人和债权人把资金投资于企
业,其目的是为了获得相应的报酬。企业从不同来源
筹集的资金是不能无偿使用的,而必须付出相应的代
价,即支付给投资人和债权人一定的报酬。企业为筹
集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成为资金成本。
 
n一般来说,债务筹资的资金成本等于税后利息支出/筹资净额;
n权益筹资成本一般用股东要求的最低报酬率来估计:无风险利率+股票贝塔系数×(市场预期收益率风险利率)
n通常,债务资金的资本成本小于权益筹资;短期资金的资金成本小于长期资金;
n企业的加权平均成本等于各种筹资方式资金成本的加权平均数。
 
筹资风险:是企业因利用负债经营而带来的风险。企
业以举债方式筹集的资金,必须定期付息,到期还
本。如果企业在偿付期内不能归还到期的本金和利
息,则说明企业出现了财务上的风险。(狭义的财务
风险概念)
 
n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
Ø现金性筹资风险
Ø收支性筹资风险
n债务筹资风险与以下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Ø举债经营效益的不确定性;
Ø现金收支调度失控;
Ø资本结构不合理;
Ø金融市场客观环境变化。
 
n属于国家直接投资、资本注入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国家资本或者国有资本公积;
n属于投资补助的,增加资本公积或者实收资本
n属于贷款贴息、专项经费补助的,作为企业收益
n属于政府转贷、偿还性资助的,作为企业负债管理
n属于弥补亏损、救助损失或者其他用途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
 
n许公司在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合并、分立决议持有异议而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等四种情形下,回购本公
n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0%左右时,比较安全,但也因行业和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而定。
n在考虑资产负债率时,还要考虑企业经营的风险等因素。
司股份,并在一定时限内持有。
 
风险的类别
企业风险(Economic Risk),按照来源分为:
n经营风险(Operational Risk)
n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
 
n经营风险(Operational Risk):由企业经营上的原因导致的风险,经营风险因具体行业、具体企业以及具体时期而异。
ü影响因素: 市场需求、销售价格、成本水平、对价格的调整能力、固定成本等因素的不确定性。
ü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比例对其反映最为综合。
 
风险的量化:杠杆
n在财务上,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会导致当某
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财务
变量会以较大幅度而变动,这种作用称为杠杆
效应。
ü经营杠杆
ü财务杠杆
ü总杠杆
 
n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反之,销售额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n在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前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增;在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后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减;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近于无穷大。
 
n杠杆分析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路:当公司的经营风险比较低时,可以提高资产负债率,利用负债的杠杆利益;当企业的经营风险比较高时,则应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因为一旦经营失败,企业就会因资金问题而更加雪上加霜,遭受灭顶之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