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晕汤治疗眩晕98例 作者:周卿孚等

 zhengyao 2009-11-08
笔者自1986年至1999年用自拟定晕汤治疗眩晕患者9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98例,男64例,女34例;年龄26~78岁;其中肝阳上亢型30例,气血亏虚型18例,肾精不足型19例,痰湿中阻型26例,瘀血型5例。
 
上述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泰安会议(1994年6月)所拟定的诊断条件:①头晕目眩,视物运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②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③慢性病逐渐加重,急性病反复发作;④测血压,查血象、心电图,拍颈椎片,有条件时作CT检查,以排除其它疾病。
 
2、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病因风、火、痰、虚、瘀之不同,用自拟方定晕汤加减治疗。其基本方为 :天麻15g、半夏15g、白术12g、茯苓30g、泽泻30g、郁金12g、菖蒲12g、丹参1 8g、车前子40g。加减法:气虚者加党参12g、黄芪12g;肝阳上亢者加石决明30g、钩藤15g、白芍15g;呕吐痰涎者加用代赭石10g、竹茹12g;胃脘痞满者加砂仁9g、白蔻仁9g;痰饮内停者加制附子6g、葶苈子9g、白芥子9g;瘀血者加桃仁10g、红花10g。
 
将上药拣净放入砂锅内,以清水1000ml浸泡10min后煎煮30min,滤渣取汁300ml,分早、中、晚3次服,每日1剂。7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治疗效果。
 
3、治疗效果
 
本组98例中,治愈62例(63.37%),治疗后眩晕消失;好转34例(34.69%),治疗后眩晕减轻,已不影响生活及工作;2例(2.04%)未愈。总有效率为97.96%。
 
4、典型病例
 
周某,女,48岁,1996年10月6日就诊。主诉头晕目眩,反复发作1年余,6天来加重。刻下头晕目眩,呕吐痰涎,肢体沉重,四肢麻木。查神志清,精神不振,形体肥胖,舌质淡红,苔白 腻,脉弦滑。血常规、心电图、颈椎片无特殊,头颅多普勒提示脑动脉硬化。中医诊断为眩晕(痰湿中阻型)。西医诊断为脑血管硬化。治以健脾活瘀,燥湿化痰,以定晕汤为主,重用茯苓、泽泻、白术、代赭石、桂枝以健脾化湿,降逆止呕,加用僵蚕、蝉蜕通络止麻。连续服用10剂后头晕呕吐诸症消失,精神转佳。续服5剂以巩固疗效。随访2年未见复发。
 
5、体会
 
眩晕多由于风、火、痰、瘀、虚5个方面的病邪,导致正气不足,风邪阻络或髓海不足, 脑失所养,湿浊不化,聚湿生痰,久之导致脉络瘀阻,而延及肝、脾、心、肾诸脏腑及经络。故在治疗上应以平肝熄风,健脾化痰,补气活瘀,滋阴固肾为治疗原则。
 
定晕汤中用菖 蒲通窍,聪耳目,祛痰浊;郁金清心解郁活血,与菖蒲合用对痰湿阻痹清窍之眩晕具有良好的功效;丹参活血化瘀,改善脑供血不足;茯苓、泽泻、半夏、白术以增强健脾除湿,祛痰之功,根治生痰之源;葛根升清阳,扩血管;天麻熄风,有镇静作用。本方集熄风、化痰、渗湿、补虚、通脉、活瘀为一体,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均可使痰饮除、脉络通,肝肾得补,气血流畅,阴阳平衡,脑窍得以充养,而眩晕症状得除而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