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萨克斯前期教材

 胡塞 2009-12-02

萨克斯基本介绍

  乐器本调 : ?B( 次中音\高音), ?E( 超高音\中音\上低音)
  应用谱号 : 高音谱号, 根据乐器本调移调记谱
  实用音域 : 约三个半八度(变调时会有差异)
  结构组成 : 金属制抛物线性圆锥管体, 与单簧管类似的哨头, 波姆体系音键系统. 除bB高音萨克管外, 均弯成烟斗型.
  乐器类别 : 超高音萨克斯(?E Sopranino Saxophone)、高音萨克斯(?B Soprano Saxophone)、中音萨克斯(? E Alto Saxophone)、次中音萨克斯(?B Tenor Saxophone)、上低音萨克斯(? E Baritone Saxophone)、低音萨克斯(?B Bass Saxophone)和倍低音萨克斯(这个几乎见不到)
  还有一种特别的萨克斯是C调的,其音域在?E Alto Saxophone和?B Tenor Saxophone之间,这个也用的比较少。
  使用材质 : 铜制 .铝制(但是是属于木管乐器)
  乐器特色 : 音色丰富, 高音区介于单簧管圆号间, 中音区犹如人声和大提琴音色, 低音区象大号低音提琴.
  典型应用 : 爵士乐、现代流行轻音乐中大量使用。拉威尔为穆索尔斯基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古堡”配器;比才的《阿莱城姑娘》组曲;沃思·威廉斯在假面剧的舞蹈音乐《乔布》(Job)中和他创作的第6、第9交响曲;理查施特劳斯的《家庭交响曲》;乔治·格什温《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德彪西的《狂想曲》、维拉一洛博斯的《幻想曲》、格拉祖诺夫的《萨克斯管协奏曲》……。
  演奏特点 : 萨克斯管是金属制作的,强弱幅度大,在声音的力度上可与其它铜管乐媲美,也是其它木管乐器所不可及的,在音质上又有木管乐器的特点,并带有金属的明亮度。
  在演奏上,由于它的结构是采用波姆式长笛按键科学原理设计的,因此,它的机械系统比较合理,机件运用灵活。所以,它能和长笛、单簧管一样地演奏高难度的乐曲。同时,它与其它木管乐器相比,在演奏滑音、颤音、吐音、超吹方面,又有它独到之处
  发明历史:萨克斯风是由比利时人阿道夫·萨克斯(Antoine-Joseph Sax,1814-1894)于1840年发明的[1]。阿道夫是一位锐意的乐器制造者,擅长黑管和长笛演奏。他最初的设想是为管弦乐队设计一种低音乐器,比奥菲克莱德号(Ophicleide)吹奏灵活并能适应室外演出。他将低音单簧管的吹嘴和奥菲克莱德号的管身结合在一起并加以改进,以自己名字命名了这种新型乐器。
  1841年第一支低音c调萨克斯风在布鲁塞尔向公众展出。一说那支萨克斯风曾被人恶意踢坏而无法展出,也有说当时是在幕布遮盖下展出以防止剽窃。
  1842年阿道夫的好友,在巴黎音乐家圈中颇有影响力的柏辽兹对萨克斯风非常赞赏,3月13日于La Revue et gazette musicale介绍了这种"改造过的开孔大号"。6月12日再次于La Journal des Débats撰文大力推介,使萨克斯为世人所知。
  其后阿道夫个人遭到竞争对手的联手攻击,萨克斯管受到抵制而没有被广泛使用。当时作曲家多采取谨慎态度,较少将萨克斯纳入管弦乐团编制。据说当时萨克斯风一度被抹去商标出口国外,后又被匿名引进法国。1845年法国军事部打算改良陈旧的军乐队,在阿道夫自荐之下,4月22日于巴黎艾菲尔铁塔下的战神广场举行了一场阿道夫的乐队与Carafa带领的传统乐队的比赛,由观众决定胜负。戏剧性的是支持阿道夫的一方的音乐家当天甚至缺席数人,阿道夫填空补缺,拿上两个萨克斯交替吹奏。新乐队音乐效果完全胜过传统乐队,观众完全倒向阿道夫这一方。于是萨克斯最先在军乐队中崭露头角。
  1846年6月29日萨克斯风家族获得了法国的专利。
  1928年法国古典萨克斯风手Marcel Mule建立了第一个萨克斯风四重奏团体。
  1910年以后,爵士乐在美国兴起,萨克斯管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萨克斯的美誉

  此乐器用单簧片吹奏,开闭音孔的构造与双簧管差不多, 音域与双簧管相似, 应属木管乐器,但管体是铜制的又可属铜管乐器。它上细下粗音口向上,很像低音单簧管。从低音到高音有许 多种萨克斯管,而且全是移调乐器。萨克斯管音色异常丰富迷人, 强吹奏时类似铜管,弱奏时类似木管,是一种管乐器类最好的合作伙伴。
  法国作曲家比才圣桑等都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了萨克斯管。萨克斯管又是爵士乐队小号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现在经常用的有四种萨克斯管:降B高音萨克斯管(Soprano saxophone)。降E中音萨克斯管(Alto saxophone)。降B次音萨克斯管(Tenor saxophone)。降E上低音萨克斯管(Baritone saxophone)。
  几种萨克斯管的指法完全相同,全都是移调乐器,用高音谱表记谱。
  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曾经写到:“萨克斯的主要特点是音色美妙变化,深沉而平静, 富有感情,轻柔而忧伤,好像回声中的回声、在寂静无声的时刻,没有任何别的乐器能发出这种奇妙的声响。”
  萨克斯还被誉为“无与伦比的风流乐器”。
  萨克斯管不但能出色地演奏古典音乐,而且更善于演奏爵士音乐轻音乐,人们提到爵士乐时, 第一个想到的乐器便是萨克斯管。爵士乐的最大特点是即兴演奏,在演奏中使强弱拍倒置,采取连续切分音的手法, 使节奏变化无穷,音色上富有戏剧性,既激烈狂燥又安镑深沉,既滑稽又富于伤感。萨克斯管在音色上,在演奏滑音;颤音、吐音;超吹的特点方面,便适应了爵士乐即兴演奏的最大特点的需要。因此,即兴演奏也成为萨克斯管演奏者所追求的演奏特点。

演奏方法

  

-西

管乐吹奏技术取决于唇、舌、呼吸、手指的协同动作。因此,运用舌吐音是吹奏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少专家学者也说吐音是管乐吹奏者“最糟糕的敌人”,实践也证明,由于运用吐音上的问题,不能完美地表现作品。关于运用舌吐音的几个问题:
  1.舌与气速:运用舌吐音时,要形成稳定而激进的高压气速,吐音效果则能改善。反之,气速不稳定,而以松散、无聚集力,无控制地呼吸,不是正确的胸腹式呼吸,没有应用正确的气息吹奏,即是运用舌吐音也不奏效。因此,必须让学生认真练习呼吸,以及通过练习长音,对每个音形成适当、准确、稳定而激进的高压气速。
  2.吐音时的舌头状态、位置、动作、起吹的发音原理:吐音时的舌头状态——松弛自然,微微抬起;位置——舍“尖”稍向上投,接触哨片;尖”的下沿,接触“两尖”处的部位要小而少;动作——舌前半部的音尖,既是在微微什缩,又是在工下轻微地触动哨片尖的下沿,发“突”或“都”音节。舌的状态、位置、动作要反复琢磨,不断苦练,才能使音头在吐音时放松,舒适自然,吐音效果才能达到干净清楚纯美的程度。吐音要以慢练起,逐步达到快吐音,起火的发音原理——吐音时气不能断,气压始终保持在音尖周围,当舌头触及哨片尖的下沿时,使气流不能通过笛头与哨片之间的风口进入笛管,舌尖阻止了气流使哨片不能产生振动,发音也就终止了;当舌尖离开哨片尖的下沿时,使气流通过笛头与哨片之间的风口,由哨片产生振动而发音;舌尖触及哨片尖下沿的时间愈短,离开愈长,发音愈长;音尖触及哨片尖下沿的时间愈长,离开愈短,发音愈短,这时舌尖起到如同活塞或阀门的作用。
  3. 吐音时的主要毛病:
  第一,舌尖带动舌根前后大动,不仅延缓音的动作,而互脖子、喉头、双唇、面部肌肉都动,过音效果发出“丢欧”(diu ou)或“歹哀”(dai),以及其它混杂声音,破坏音乐风格,这是很糟糕的吐音。
  第二,舌头触及哨片的面积过多、紧、重、猛,发出的声音死硬,使声音失常,破坏音乐效果。
  第三,在连续的吐音中,每起吹一音断气一次吸气一次,多此一举造成唇部。两腮、颈部也动,使起吹的音头粗野难听,破坏音乐效果。以上吐音毛病,必须按照前面讲述的两个问题加以纠正。
  4.五种形式的吐音法:
  第一,单吐法——采用三个音节吐音:“突”(tu)、“都”(du)、“啦”(1a)。“突”式吐音,经常采用于演奏干脆快速的乐段,这个音节在音头吐音时,可以增进舌头动作的稳定性,而且动作简捷,所以这个音节称之为“基本吨音”,使演各者发出各种表情变化和有特点的音乐效果。如长、短、快、慢、强、弱,但就其发出“突”(tu)音节的原则始终不变。“印”式吐法,又称“软过音”,舌头的位置和动作大致同基本吐音法,音头可稍稍平一点点,舌尖可稍微呈圆形,起音动作要有轻柔的意念,使发出的声音柔和并更富有连贯风格,这种吐音经常用于抒情旋律乐段的演奏和连断音(Legato—Staccato)的演奏。“啦”式吐法,虽用的少,但很有用,舌在哨片尖下沿轻微一扫,是挨非挨,断音极轻弱的吐音,使你能感觉到,而又实际听不到的效果,处理的极其灵巧微妙,这种吐音充分展现出高超演奏家的艺术特长。
  第二双过法(又称腹吐法)—双吐法用:突——库”(tu—ku)或“特—卡”(tc—ka)两个音节。双吐需要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起音和收音方法,一般采用音阻止哨片扳动和咽部切断气流两种方式交替使用的方法。双吐法擅于演奏快速的乐句,需有单吐法的良它基础,并对发音力度的控制和音乐表现方面有较好的素质,做到奏出的声音节奏平稳、音量平衡,起吹音统一,掌握十分熟练,才能在乐曲演春中,运用自如。
  第三,三吐法——用“突——突——库”(tu—tu—ku)或“特——特——卡”(te—tc—ka)三个音节。这种吐法可同双吐法一样奏出极快的乐力,特别适合三连音形式或三个不同音反复形式的乐勾结构。这种三吐法常常使每一次反复的“突”显得过分突出,所以有些演奏者采用另外一些吐音的音节转换,如:tu—ku—tu或ku——tu---Kuo
  第四,气吐法——用“夫”(fu)或“都夫”(du fu)音节的口型。这种吐音是萨克管在演奏轻音乐时常用的一种吐音法。练习时,尽可能少舍笛头,上齿靠近笛头前,下展尽量放松,做到上紧下松,哎音可直接由气带出“夫”(fu)声,也可以音带出“都夫”(dufu),此种过音多用于较慢的抒情乐曲。
  第五,弹过法(又称滚音)——记谱术语Frullato,弹过音用“突鲁鲁…”(tululu…)是用舌头快速颤动的奏法。这种吐音在乐队演奏中很少用,使用于特殊的音乐效果。
  5.单吐法(也称基本吐音法)——演奏者根据音乐表情变化的特点,可发出轻、重、长短等各种起吹效果,但“突”(tu)音节的发音原则始终不变。
  第一,连音(连奏)Legato记谱 在演奏连音线内的若干音符时,除第一音按音乐风格吐音外,连线内的其它音符,不用舌吐音,通过改变唇肌的张弛和呼吸能量加上指法的转换,不断地用一口气使音与音之间连贯圆滑地演春。
  第二,柔和起吹(粘连)Portato记谱在演奏中,如同次奏连音,但用“郑”(du)音节,连续不断地十分连贯地用舌头轻柔舒展地起吹每个音,用于富有表现力的优美抒情的乐曲中。
  第三,次连音(断连音)mczzo staccato记谱在演奏中,介乎连奏IJeSato与断奏Staccat。之间的演奏法,用基本吐音法“突"tu)音节起吹每个音,在演奏每柏的时值上,约占四分之三柏。第四,保持音Tenuto记谱在演奏中.要奏足该音符的时值,其效果与连各Iegato相似,音与音之间要连责圆滑,用基本吐音法“突”(tu)音节起吹每个音,是区别连奏Legato和柔和超吹Portato的地方。重音起吹
  第五.重音春法accent记谱在演奏中,用基本吐音法“突”(tu) 音节起吹,在一拍的时值内奏出由强渐弱的效果,主要是音与富有弹性的腹肌动作的控制。
  短音起吹
  第六,锤音奏法martele(staccatissimo)记谱在演奏中,用基本吐音法“突”(tu)音节起吹,只是每个音要奏得短促有力,奏出的时值效果是记谱的四分之一拍。
  第七,断音参法Staccato记谱在演奏中,用基本吐音法 “突”(tu)音节起吹,只是更富有弹性和颗粒性、奏出的效果是记谱的二分之一柏。
  第八,定音奏法tremolo记谱在演奏中,用基本吐音法“突” (tu)音节起吹,要快速、干净、平滑、均匀地来回交替反复地吹奏。
  第九,颤音奏法Trill记谱在演奏中,从记谱的本音开始到其上方音再回到本音,根据音乐的需要反复快速地演奏。在萨克管演奏中,运用颌式自然颤音,发“呀——呀——呀——呀……”(ya—ya—ya —ya……”)音节。萨克管运用自然颤音是以音乐的风格和特定乐句的情绪特征决定的,是以纯正的,纯净的发音建立于演奏者对乐器极为微妙的控制,以及自身的音乐艺术修养的基础之上,从而使演奏的音乐听起来流畅柔和、丰满圆满悦耳。我们要学习研究、模仿各种最好的艺术家的自然颤音。
  第十,滑音各法Glissando记谱在演奏中,滑音是声音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下齿带动下唇改变簧片的林动动面积和长短而得到下滑音和上滑音。下滑音:用下齿带动下尽在放松啥劲控制的同时向外伸展,使簧片的振动面积增多增长;上滑音:必须在练会下滑音的基础上再练上滑音。上滑音的练习方法,与下滑音的过程相反,先由下齿带动下唇,由伸展放松控制的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发音,型。滑音的运用以音乐的风格和情绪特征的需要,多听好的爵士乐和轻音乐,掌握和提高滑音的技巧。
  以上是常用的起吹法,不是全部演奏手投,演奏者实际使用的演奏法愈多,愈准确,愈熟练,他的演奏技巧也就愈高。

一张很好的吐音教学图

  它最简单直观地表达了吐音技巧中舌头和哨片的部位问题。
  


  法国大师佛墨的方法是用舌头的 D 部位来接触哨片的 B 部位;

萨克斯管的选择、组装与保养

  乐器的选择
  为能较快、 较好的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和顺利、正常的学好萨克管,乐器的选择得非常重要。因此,征求专业老师的意见买哪个厂家生产乐器为好。目前,市场不少萨克管无生厂家,或标有厂和牌子,但不是本厂产品,而是分厂或关系厂的产品。因此,选购乐器特别要注意下几点:
  第一,检查乐器制造所采用的金属是否太软,有的乐器厚度和强度不保证,机械系统不坚固,甚至用拇指就可在乐器上压出陷窝,键子和护键装置,在正常压下,就可变形和弯曲。这种乐器选购不久,由于先天不足,毛病常出,怎么修也不奏效。
  第二,检查每个键子软垫上的印痕、垫共鸣器上的扣钉是否准确地接触音孔中心,键垫是否贴紧。在轻按垫后,要检查看不到该垫子周围有丝毫缝隙,要求一点不能漏气。同时,还要认真检查按下该垫子的其它连动键也要安装的同样良好,若有一个键垫检查不甚,某处漏气现象,就可给演奏者带来极大困难。还特别意一个被人忽视而又重要的专业问题,检查所有键垫距离音孔高度是否适当而相同,若是某一键垫抬过高,该键发音则粗野,音准偏高,若抬的低,该键发音则憋,音准偏低,若所有键抬的高度不统一,这件乐器音质的一致性和音准就会差,必将影响演奏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听觉和专业技术的提高。
  第三,检查各键弹簧的张力是否适当。弹簧太软键子起落缓慢,弹簧太硬,手指用力过大,容易使手指变僵硬影响演奏效果。
  第四,检查键柱和连杆之间是否有间隙,若有间隙,键垫不可能平整准确地就位在音孔上。
  第五,检查各焊接处是否坚固,各螺丝安装否合理,工艺是否粗糙。某些厂家生产的萨克管,由于质量差,工艺粗糙,甚至维修部门都拒绝修理。
  第六,演奏检查要从低音区降B、本位B、C、升C、D、E、F、升G进行测试,一定用最轻弱的力度吹奏,使低音区也能灵敏的发音。最后测所有的音域发出的音是否准确音质、音量是否均匀一致。第七,如果经济条件准许,选购一个较高档次的乐器,对学好萨克管无疑会起到很积极的作用。
  乐器的组装
  1、组装的步骤和方法:
  哨片从哨夹或哨盒中拿出,将哨片平面同笛头平面重合,哨片顶端同笛头顶齐,由左手大拇指将哨片压在笛头上。
  第二,由右手把哨箍套在笛头上,哨箍上沿要越过笛头指示线。然后,把哨箍的合缝线对准哨片正中,将哨箍的上下螺丝适中拧紧,固定住哨片。箍上沿不越过笛头指示线,哨箍螺丝拧得太紧,将影响哨片振动。
  第三,把哨片安装好,将笛头插入脖管,笛头风口中心要对准脖管上的泛音孔键。
  第四,把安装好的脖管插入乐器主体。然后,拧紧相接处的螺丝。不吹奏时,将笛帽小心地套在笛头上。
  第五,乐队合奏前,一般用标准A音对音,对音时,中音萨克斯奏升F音,次中音萨克斯奏B音。萨克斯若音低时,笛头往勃管软木处塞;萨克斯若音高时,笛头往上拔,直到标准音为止。
  保养
  第一,拿放乐器要抓喇叭口处,不可抓音键和连动杆,以免音键和连动杆弯曲变形损坏乐器。吹奏后要安装好主体管上端的护杆塞,再将乐器放入箱内。
  第二,每次练习后,将笛头和哨片用清水清洗净擦干,哨片小心地放入哨盒,不要继续卡再笛头上,以防哨片变质变形,影响震动。
  第三,乐器主体和内堂,用引坠绳连接一块布,从一头放入,从另一头拉出将内膛内赃物和清水清除干净。乐器表面和机械系统聚集了灰尘,可用软刷清除。
  第四,乐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检查一下机械系统的螺丝是否松动,并加少许润滑油。
  第五,乐器不要长时间的日晒和放在潮湿处,以免垫子变形,机械系统生锈;临时休息或暂停吹奏时,将乐器键朝上,放置在安全的部位,以防损坏。

萨克斯名家

  Kenny G
  原名:Kenneth Gorelick
  
 中文译作:肯尼基,凯丽·金
  香港及台湾译作:肯尼吉
  生日1956年6月5日
  身高: CM 出生地: 美国西雅图
  代表作:Songbird(夜莺)、Theme From Dying Young(伴我一生)、Going Home(回家)、Jasmine Flower(茉莉花) 、Forever in Love(永浴爱河)、
  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永恒)、Morning(清晨)
  奖项:1992年获格莱美奖全美音乐奖、世界音乐奖、1994年获全美唱片工业最佳艺人
  详细介绍
  ●1956年
  肯尼·基于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他自小便开始学习音乐,高中时代便成为中学爵士乐团的团长。进入大学之后,学经济学的他又加入了有知名乐手的乐团,取得了颇为出色的成绩。
  ●1982年
  肯尼·基成为一名独立的萨克斯风手,并先后发表了《Kenny G》(同名专辑1982)《G Force》(1984)和《Gravity》(1985) 等三张专辑,初步建立了他新锐萨克风手的地位。在第四张专辑发表后,肯尼·基那优雅的萨克斯风不只飘扬在黑人和爵士乐电台,在流行电台上也获得了莫大的反响。
  ●1986年
  他以一首“Songbird”冲入了告示牌(Bill-board)排行榜的单曲一百名,并成为第四位大畅销曲。这首单曲是80年代来最为成功的一首演奏曲,肯尼基也由此登上了明星的宝座。“Songbird”的大畅销也使其专辑销量大增,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张销量超过百万张的演奏音乐的白金唱片。
  ●1988年
  肯尼·基又推出了专辑《Sillhouette》,并再获白金。
  ●1990年
  他发表了第一张现场演奏会专辑《Kenny G Live》,之后又推出了精选集《Montage》(1991) 和专辑《Breathless》(1992)均大获成功。
  ●1991年,
  肯尼吉为茱莉亚劳伯兹(Julia Roberts) 主演的电影『伴你一生』(Dying Young)制作电影配乐,孕育出了优美的畅销曲”Theme From Dying Young〃。
  ●1992年
  葛莱美奖、全美音乐奖、世界音乐奖
  ●1994年
  《Mirackes》专辑更创下了历史上销售量最佳的演奏乐专辑的位置,将肯尼·基推至了萨克斯风演奏天王的高峰。至今为止,肯尼·基的专辑《Breathless》 已突破了一千万张的销售量。同时这张专辑也创下了在告示牌(Billboard)排行榜上连续四年荣登榜首的纪录。此外他还有四张专辑曾荣登Billboard 当代爵士乐排行榜的第一名。其成绩可谓无人能及。肯尼·基和他的萨克斯风跨越了国土的界限与年龄阶层。他在爵士乐、R&B 和拉丁风格的音乐类型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他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一位萨克斯风演奏大师。
  ●1994年 全美唱片工业最佳艺人
  Kenny G专辑列表
  1 《Kenny G》(1982) 2 《G Force》(1984) 3 《Grarity》(1985) 4 《Duotones》(1986)其中一首名为“小鸟之歌”(Song bird)是为其女友即现在的妻子所作。 5 《Silhouette》(1988) 6 《Live》(1989) 7 《The Collection》(1990) 8 《Montage》(1990) 9 《Dying Young》(1991) 10 《Breathless》(1992) 11 《Miracles,the Wolidy Album》(1994) 12 《The Moment》(1996) 13 《Kenny G's Greatest Hits》(1997) 14《My Heart Will go on (EP)》15 《Classic in the Key of G》(1999) 16 《Faith》(1999) 17 《Paradise》(2002) 18《Wishes》(2002) 19《At Last The Duets Album》(2004) 20《the Greatest Holiday Classics》(2005)
  Rhythm And Romance 2008
  专辑曲目:
  01. Sax-O-Loco
  02. Ritmo Y Romance (Rhythm & Romance)
  03. Sabor A Mi
  04. Tango
  05. Mirame Bailar (Featuring Barbara Muoz)
  06. Peruvian Nights
  07. Brasilia
  08. Besame Mucho
  09. Fiesta Loca
  10. Es Hora De Decir (Featuring Camilia)
  11. Copa De Amor
  12. Salsa Kenny
  I'm In The Mood For Love 2006
  专辑曲目:
  01. You’re Beautiful 美丽的你 (上尉诗人詹姆仕布朗特征服全球12个国家冠军的美丽与哀愁)
  02. The Way We Were 往日情怀 (芭芭拉史翠珊与劳勃瑞福主演的「往日情怀」冠军主题曲)
  03. Yesterday 昨日 (摇滚传奇披头四被「滚石杂志」选为1963年以来史上最佳流行歌曲)
  04. I’m In The Mood For Love 沐浴在爱中 (洛史都华与芭芭拉史翠珊翻唱1935电影「每晚八点」插曲不朽经典)
  05. If 倘若 (70年代摇滚经典团面包合唱团抒情榜3周冠军迷人经典)
  06. The Way You Look Tonight 今晚 你美丽的身影(奥斯卡最佳电影「摇摆年代」主题曲、浪漫喜剧「新娘不是我」插曲)
  07. If I Ain’t Got You 如果没有你 (超完美钢琴天后艾莉西亚凯斯R&B榜五周冠军)
  08. Love Theme From "Romeo & Juliet" 「罗密欧与茱丽叶」电影主题曲(莎翁名剧「罗密欧与茱丽叶」改编电影「殉情记」凄美主题曲)
  09. It Had To Be You非你不可 (「当哈利遇见莎莉」奇妙情缘电影主题曲)
  10. The Shadow of Your Smile 你的浅笑掠影 (伊丽莎白泰勒、李察波顿主演电影『春风无限恨』主题曲,1965年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
  11. Fly Me To The Moon/You Make Me Feel So Young (Medley) 同游天际/你让我青春洋溢 (组曲)(爵士巨将法兰克辛纳屈50年代流传至今月亮情歌)
  12. As Time Goes By 流金岁月 (1942年亨佛莱鲍嘉、英格丽褒曼主演经典电影『北非谍影』主题曲、电影「西雅图夜未眠」插曲)
  13. You Raise Me Up 真情守候 (心灵捕手乔许与男孩天团西城男孩争相翻唱爱情经典)
  The Greatest Holiday Classics 2005
  The Greatest Hoilday Classics专辑曲目:
  01.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02. Deck The HallsThe Twelve Days Of Christmas
  03. Joy To The World
  04. Have Yourself A Merry Little Christmas
  05. Sleigh Ride
  06. Miracles
  07. Jingle Bell Rock
  08. White Christmas
  09. Winter Wonderland
  10. My Favorite Things
  11. We Three Kings/Carol Of The Bells
  12. Let It Snow! Let It Snow! Let It Snow!
  13. Ave Maria
  14. The Chanukah Song
  15. Jingle Bells
  16. I'll Be Home For Christmas
  Sonny Rollins
  桑尼·罗林斯曾先后3次退隐乐坛,而每一次归来时都会以全新的面貌出现。他是爵士界最爱“自省”且多产的乐手之一,“主题式即兴演奏”更让他独步古今。
  罗林斯最初学的是钢琴,16岁时改吹萨克斯。1949年,他与巴德·鲍威尔、J。J。约翰迅的合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罗林斯大量吸收查理·帕克、桑尼·史蒂特等萨克斯名手的演奏技巧和即兴风格,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与迈尔斯·戴维斯、瑟隆尼斯·孟克合作时,他的地位已经不容小。罗林斯不久即离开乐坛,1954年再度回来时展现了更为惊人的创作力。
  50年代末,罗林斯感受到约翰·科特恩的压力,再次宣布退隐。1961年他与吉姆·霍尔一起组建了一只四重奏乐队,这时他也接受欧涅·寇曼的革新思想,演奏风格变得愈加愈烈和随意。1968年,罗林斯第三次离开爵士乐坛,人们已经对他的不断退出、沉思、复出的风格见怪不惊了。当他1971年挟着带有R&B及流行元素的新的乐风又一次出现时,人们已经为他在艺术上的执著所折服,他这种不断试图建立新秩序、开拓新天地而寻求好音乐的精神更为后来的爵士乐手们争相模仿。
  1954 Sonny Rollins Plays Jazz Classice·Prestige
  1954 Moving Out·Orig。Jazz
  1955 Taking Care of Business·Prestige
  1956 Sonny Rollins Plus Four ·Prestige/OJC
  1957 Alternate Takes·Contemporery
  1958 Freedom Suite·Riverside/OJC
  1962 The Bridge ·Bluebird/RCA
  1966 Alfie ·Impulse
  1972 Next Album·Milestone/OJC
  1999 A Night at the Village Vanguard[2 CD Set ][live]·Blue Note
  Candy Dulfer
  坎迪·杜弗尔是当代爵士乐坛不可多得的绝代才女,首次在公众面前露面是在摇滚鬼才Prince的音乐录影带《Partyman》之中。杜弗尔不仅拥有漂亮的金发和俏丽的面庞,她吹奏中音萨克斯的技巧也堪称一流。
  杜弗尔从小便受到吹奏高音萨克斯的父亲的熏陶,桑尼·罗林斯、寇曼·霍金斯、德克斯特·戈登都是她心中的偶像。由于她的父亲是荷兰一位很有名的乐手,杜弗尔很顺利的被介绍进入爵士乐界。她从12岁起便跟着Rosa King这位从美国流亡到荷兰的乐手的乐队演出。15岁组建自己的Funky Stuff乐队。由于个性突出,这支乐队还被著名摇滚歌手Madonna邀请参加她的欧洲巡演。在因与Prince的合作而名闻天下后,杜弗尔得到音乐制作人DaveStewart的协助,录制了一些大受好评的乐曲。
  杜弗尔的首张个人专辑在1991年推出,她的略带放克风格的萨克斯一经面世便带起了流行旋风,成为当代爵士一种重要的构成因素。她随后推出的作品承接吸收了越来越多的音乐元素,显示了更为丰沛活跃的创造力。
  主要专辑
  1991 Saxuality·Arista
  1993 Sax-A-Go-Go·RcA
  1997 Gititon·N2K
  1994 Candy-A-Go-Go·Arista Japan
  1996 Big Girl·RcA
  1997 For the Love of You·N2K
  1998 The Boes of Candy Dulfer·N2K
  1999 What Dose It Take·N—Coded/Warloc
  2001 Girls Nighe Out·BMG
  2001 Candy Live in Amsterdam·BMG
  2003 Right in My Soul·Eagle
  Benny Carter
  国王 全才爵士音乐家--本尼·卡特
  如果在描述Benny Carter的音乐家生涯的时候,只是说他有着引人注目的、多产的一生,那么这种陈述的本身已经大大低估了他的成就。作为一位中音萨克斯管演奏家,一位编曲家,作曲家,乐队指挥,一位不经常演奏的小号演奏家,本尼·卡特在他所擅长的领域里一直就是最出色的几个人中的一位。至少从1928年开始他就成为了最优秀的爵土乐音乐家之一,而令人称奇的是,在1996年,也就是说他已经年满88岁高龄时,他仍然上台演奏,而且表现出来的精力和才智,丝毫未受他年龄的限制。有时人们如果单单听他的演奏,而不是在现场观看,甚至会认为他是在他鼎盛的三十年代,他的魅力丝毫没有渐弱。在他只有二十几岁时,Benny Carter就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成为当时最优秀的大乐队的指挥之一。
  他总是充满活力,信心十足,总是能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这反映出爵士乐的一种精神:如果是一位大师,当他在二十年后演奏同一支曲子时,他的演奏仍然能给人带来新的感受!爵士乐从来没有,也永远没有简单的重复。创新是爵士乐的精神,这一切带给人们音乐的灵感,而灵感的源泉都是来自音乐家心灵的反思。同许多爵士乐早期的大师一样,本尼·卡待学习乐器演奏基本上也是采取了自学的方式。在演奏丁—段时间的c调萨克斯管之后,他开始演奏小号,并最终转向了中音萨克斯管的学习,这最终成为了他最擅长的乐队演出相关工作。 1927年,Benny Carter录制了自己的首张唱片,合作者是查理·约翰逊的“天堂”乐队。1928年,他拥有了自己的首支大乐队。乐队的首演是在纽约的阿卡蒂亚舞厅举行的,初试身手,Benny Carter就大获成功。1930年到1931年期间,Fletcher Henderson一直是卡特的合作者,而当时风靡一时的麦金尼的“摘棉花者”乐队也曾短期由卡特接手掌管。
  年轻的卡持成为了大乐队时代的重要人物。在三十年代初,卡特已经成为了与约翰尼·霍奇斯齐名的中音萨克斯管演奏家,尤其是他的现场演出更是受到了爵士乐迷的广泛欢迎。他在编曲和作曲方面的才能为人称道,在技巧方面他无可挑剔。他的小号演奏虽然机会不多,但却都非常精彩。 本尼·卡持在乐队演出相关工作演奏方面,是一位全才,这在六十年前,就已经是人们公认的事实。他录制过次中音萨克斯管的唱片,单簧管唱片,还有钢琴唱片,甚至于演唱他也曾尝试过,尽管他为数不多的演唱证明,即便是他也不是超人。1935年,正当摇摆乐正如日中天时,Benny Carter却到了欧洲。在伦敦,英国的乐队指挥亨利·霍尔邀请他加入乐队。这就是英国著名的BBC管弦乐队。在乐队中,卡特担任编曲一职,这使他有了充分施展自己的编曲才华的机会。由于BBC乐队在英国的巨大影响,卡特的名字在英国家喻户晓,爵士乐也由此在这个欧洲的岛国传播开来。爵士乐在英国的普及,Benny Carter功不可没。1938年欧洲政治局势动荡,大战一天天临近,甚为前途忧虑的本尼·卡持返回美国,重新组建了一支大乐队。这是一支传统形式的大乐队,但是乐队商业色彩很浓,重视流行性,超过了对艺术性的重视,最终结果是以失败告终,于1941年宣告解散。卡待在大乐队解散之后,组建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七重奏乐队。1943年,Benny Carter结束八年的飘泊生涯,选择了西海岸的洛杉矾作为自己永久的居留地。对于一位成功的爵士乐音乐家来说,这里好像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他原本打算在这里安渡后半生,却未曾料到,这里竟然成为了他重新倔起的地方。
  四十年代,美国的西海岸成为了爵士乐新的中心,许多新的风格,新的流派都是在那里诞生,卡特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场所。在1943的电影《暴雨天气》中,他出演了一位鼓手,与另外一位大师范茨·Waller一道上了银幕。在此之后,他埋头苦干,专心为电影场担任配乐。在之后的三年里,他曾经尝试重现首日的辉煌,建立了一支大乐队。他的乐队阵容很强大。然而毫无疑问,大乐队时代在战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是爵士乐发展的潮流,即便是Benny Carter也无法逆转。他的乐队并未如他期待的一样成功。最终他结束了尝试,放弃了努力,解散了这支大乐队,专心投入电影音乐的创作之中。卡特电影音乐创作的历史整整持续了半个世纪。 在四五十年代,Benny Carter仍不时重操旧业,录制自己所擅长的中音萨克斯管的演奏。他曾和爵士乐历史上的一支经典的乐队爵士爱乐乐团一道巡回演出,并曾参与过爵士乐著名的制作人诺曼·格兰兹的即兴演奏会的唱片的录制。这些都丰富了他辉煌的音乐历史。到了六十年代中期,由于忙于日常的任务,卡特很少有机会演奏中音萨克斯管,直到七十年代初,他才再次复出。他的演出和创作的日程安排的满满的,这对一位已经年近七十的老人来说,不能不被认为是一个奇迹。
  Michael Brecker
  迈克尔-布雷克对演奏技巧精益求精,是继韦恩-肖特之后对当代萨克斯演奏者影响最大的一位萨克斯手。他的名字最初并未能被大众所熟知,出色的即兴技巧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它总是一头扎在录音棚里,又总是甘于担任一些流行歌手的伴奏乐手的缘故。
  实际上,布雷克对于萨克斯技巧的运用近乎完美,他对五声音阶、减音阶、增音阶的灵活运用,以及对上声部延伸音的巧妙强化、颗粒般清晰的乐句诠释、戏剧性的强弱旋律都具有令人眼花缭乱的效果。
  布雷克曾先后学习吹奏单簧管和次中音萨克斯,高中时改吹阿高音萨克斯。在他的职业生涯初期,布雷克并未钟情于爵士,与他合作的都是一些以R&B或摇滚为主要风格的乐队。1969年,他加入纽约一支具有融合爵士乐风的乐队Dreams,不仅又接触了传奇爵士大师贺瑞斯—席尔弗。敢于探索的布雷克在其音乐生涯中不断求新求变,在80年代他加入了融合乐团Steps Ahead,又于哥哥、小号手兰迪—布雷克合组了一支名叫“BreckerBrothers”放克爵士乐队,90年代后,他们又将这支乐队改良为以酸爵士乐风为主的“Return of the Brecker Brothers”乐队。
  主要专辑
  1980 Swish—EWCD
  1983 Cityscape—Warner
  1986 Michael Brecker—Impulse
  1988 Don’t Try This at Home –Impulse
  1990 Now You See It …Now You Don’t –GRP
  1996 Tales from the Hudson –Impulse
  1997 Two Blocks from the Edge –Impulse
  1999 Time Is of Essence –Verve
  2000 Two Blocks from the Edge [Japan Bonus Tracks]—Impulse
  2001 Nearness of You: The Ballad Book –Verve
  2003 Wide Angles --Verve
  Charlie Parker
  查理·帕克为爵士乐打开了一扇门,通往有别于传统爵士的缤纷世界。帕克的音乐天分,在于他会用所有的键进行快速的吸奏,独奏时经常把现成的曲调抛到一边,只保留原有的和声支体,在这个支体上奏出崭新的旋律。他思考和手指移动的速度无人能及,一边在小节线之间翱翔,一边用高超的技巧发出宛若天成的美妙和声,在出乎意料的地方添加停顿或重音,传达出轻松愉快、活力四射的圆润感觉。
  只活了短短35年的帕克是个爵士天才,14岁时出于对音乐的痴迷而离开学校。1939年,初到纽约的帕克接受了一份洗碗的工作,但是在那里他有机会观看亚特·泰特姆的演奏。凭着超人的音乐天赋和勤学苦练,帕克很快就在爵士乐圈内崭露头角,先后加入厄尔·海因斯、比利·艾克斯坦的乐队,并于1940年结识了他一生中最好的朋友葛莱斯彼。双双离开乐团之后,帕克和葛莱斯彼的携手使整个爵士界感到震惊,开创出波普的乐风。
  不幸的是,帕克从年少时期开始就是个瘾君子,当他与葛按理斯彼的洛杉矶之行以失意告终时,帕克的精神崩溃了。尽管他1947年康复出院后,带领包括迈尔斯·黛维斯在内的乐队录制了一些精品专辑,深陷的毒瘾和爱玩火的性格却再次给他招来了恶运。1951年被禁止在纽约演出后帕克的状态急速下滑。1954年帕克曾先后两次尝试自杀,命运之神最终使他如愿以偿,让这种混乱颓废的生活在1955年结束。
  主要专辑
  1945 Bird, Diz, Bud, Max ·Savoy
  1946 At the 1946 JATP Concert [live] ·Verve
  1947 Diz’N Bird at Carnegie Hall [live]—Blue Note
  1948 Bird at the Roost :The Savoy Years, Vol.1[live]—Savoy
  1949 Jazz at the Philarmonic,1949 [live]—Verve
  1950 Bird and Diz –Verve
  1951 Summit Meeting at Birdland—Columbia
  1952 Boston (1952) [live]—Uptown
  1953 Quintet of the Year --Debut
  John Coltrane
  John Coltrane是近35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爵士乐人、是爵士乐历史上最伟大的萨克斯管演奏家之一,尤其是他的次中音萨克斯管演奏堪称独树一炽。作为卓越的革新者,科特兰对爵士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其他的爵士乐音乐家不同,John Coltrane的风格是平稳地演变的。他的音乐生涯大致至少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早期(1947年到1954年);探索及风格形成时期(1955到1956年);编曲创作时期(1957年至1959年);古典四重奏时期(1960年到1964年),前卫派时期(1965年到1967年)。
  John Coltrane出生北卡罗来纳州。最初他和帕克一样演奏中音萨克斯管。在军队服役期间,科特兰曾经在海军的乐队里演奏。
  1946年,他以个人的名义录制了四首歌曲,这是他最早的录音,在当时未能引起任何反响,但却坚定了科持兰从事音乐的决心。在此之后,科持兰在费城定居下来,他先后和几支乐队一起参加演出,在同埃迪·文森合作期间,他转向次中音萨克斯管的演奏。1948年到1949年科持兰加入了Dizzy Gillespie的大乐队,1950年至1951年期间,他是吉莱斯皮六重奏的成员。在此之后,他先后同盖伊·克罗斯、厄尔·波斯蒂克、约翰尼·霍金斯合作。在1955年,他曾同吉米·史密斯在费城合作过几个星期。一系列的合作丰富了科持兰的音乐经历,正是这漫长的八年为科特兰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John Coltrane的故事是从他1955年加入Miles Davis的五重奏开始的。起初,有些评论家对戴维斯的选择产生过疑问。因为在此之前,科特兰一直默默无闻。然而,慧眼识才的戴维斯发现了这位28岁的次中音具有非同寻常的声音,甚至有些时候,科特兰的观念远远走到他的技巧的前面。 戴维斯敏锐地察觉到他身上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吸收科科兰加入自己的乐队。此时科特兰的技艺日臻完善。到1956年,他已经成为顶尖的青年次中音萨克斯管演奏家。在古典风格的五戴维斯重奏中,科特兰与雷德·嘉兰、保罗·钱伯斯和菲尔·乔·琼斯一道演奏,他在其中担当起重要角色。 1955年至1956年,他和戴维斯一道为显赫唱片公司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灌制唱片,并开始在许多即席演奏会唱片中崭露头角,充当主要角色。此时他的个人风格已经初步形成。1957年是约掐·科特兰一生事业至为重要的一年。因为吸食海洛因,科待兰被戴维斯解雇。离开戴维斯乐队的科特兰永远地戒掉了这个恶习,显示出他过人的毅力。钢琴家特洛斯·蒙克在成立自己的四重奏组时,邀请了科特兰加入。两人的合作长达数月,同时极大的加速了这位次中音萨克斯管演奏家的成长。
  终于,在1958年初,科特兰重新加入了Miles Davis的乐队,此时的科特兰无疑已经成为了爵土乐界当之无愧的首席次中音萨克斯手。在他其后和戴维斯合作的两年中,波普爵士乐的和弦即兴演奏终于在科特兰的努力之下,有了历史性的突破。他以前所未有的快速度演奏,真正将音乐带人了一个新的境界。除此之外,科特兰还同亚特兰蒂克公司签订了录音合同。
  他著名的作品《巨人的脚步》就是这个时期的佳作。1960年,对于成为一名指挥期待已久的John Coltrane决定离开戴维斯,Miles Davis终于不情愿地放走他。科待兰的发展方向已经产生了新的变化,从尽可能多地采用和弦,开始转向充满热情地演奏一两个和弦的即兴伴奏,因为他感到前者已经发展到了极限,必须寻找新的突破。他雇了钢琴手麦考伊·泰纳,鼓手埃尔文·琼斯,贝司手了吉米·加里森。这些一流的乐手带来了新的推动力,带来了全新的声音。而在此时,科特兰已经拥有完全的自由录制他想录的东西。他开始在演奏次中音萨克斯管的同时,演奏高音萨克斯管。他甚至请来了曾与之合作过的迪克西兰爵土乐的大师西德尼·比彻,尽管史蒂夫·莱西已经开始专攻于此。科特兰于1960年为亚特兰蒂克唱片公司录制了《我之所爱》。1961年到1964年,John Coltrane继续演变他的风格特点。他吸收了埃里克·多菲为他乐队的一分子。并在1961年下半年广泛地为前卫村唱片公司录音。他的广泛探索被一些保守的评论家称之为反爵土乐。之所以得到这个奇怪的称渭,是因为他的音乐探索完全背离了传统爵士乐的固有观念。他和Duke Ellington的四重奏在一个民谣节目中共同录音,还曾和敬手约翰尼·哈特曼合作,他的演奏自始至终都是非常悦耳动听。然而在他的现场演出中,他依然在执着地探索。他的演奏总是强烈的、有时独奏会长达45分钟之久。1964年他录制了日后非常流行的名曲《至高无上的爱》,反映出他对东方宗教的兴趣。1965年,科待兰的音乐发生了变化。受艾伯特·埃耶勒、阿奇萨普和帕罗阿·桑德斯强烈的、奔放的无调性演奏的影响和激励,科特兰放弃了大多数旋律,而转向热情的声音方面的探索,此时的科待兰已经完全改变了从前的古典的唯美的风格。 1966年,科特兰拥有一个自己的五人组合,其中包括他的妻子爱丽丝(担任钢琴手)、桑德斯、阿里和孤独的留剩人员吉米·加里森。在一次去日本的演出成功之后,科特兰的健康状况开始下降。尽管1967年7月17日的逝世原因被归结为肝癌,其死因主要还在于工作过度。科待兰常常每天工作十到十二小时,而当他有了工作任务时,往往意味着马拉松式的独奏。他总是把他的间歇时间花在练习上。只有像他那样一门心思的苦练,才能得到出众的技巧也正由于此,他才英年早逝。
  Sidney Bechet(爵士乐上第一位使用萨克斯的开拓者)
  在爵士乐的历史上,西德尼·贝彻是第一位录制唱片的独奏音乐家,也是一位精彩的高音萨克斯管演奏家和单簧管演奏家,他在演奏中广泛地运用了颤音的技巧,无论人们喜欢与否,贝彻在演奏中一直保持了始终如一的风格。而且,在许多年里,他的热情和创造力从未丧失过。贝彻最早的时候是在新奥尔良学习单簧管演奏,他在音乐上的天赋使他进步神速,因此在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开始和当地的最项尖的乐队合作演出。
  他最早的演出是在他哥哥的生日晚会上,这是他第一次和成人一起演奏,当时弗雷迪·科帕德乐队的成员被请来助兴。乐队的演奏非常精彩,贝彻几乎入了迷,他抑制不助演奏的冲动,拿出了哥哥送给他的单簧管,开始演奏,起初,他站在厨房的门口的角落里,后来乐队的乐师们总觉得自己的音乐有点儿怪,他们把这个蹩脚的演奏者找了出来,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其中的一人笑着说;“你虽然年纪不大,声音可真不小。我们都听到了你的演奏,说实话,糟运了。”大伙把他领回了厨房,他们给这个小家伙拿了一把椅子,还给了他一杯酒,围在他身旁听他的演奏。这就是这位早熟的音乐家最早的演出。1917年他来到了芝加哥,1919年他加入了威尔·马里奥思·库克的管弦乐队,他同库克的乐队一道访问欧洲,获得了著名的指挥家厄内斯特·昂塞麦的具有高度洞察力的评价。还是在海外期间,偶然的一个机会,他在商店的橱窗里发现了一件乐器,引起了他的兴趣,他立刻买下,并开始试着演奏,这就是他后来一直演奏的高音萨克斯管。回到美国之后,1923年贝彻同克拉伦斯·威廉斯录制了他的首张唱片。在其后两年的录音中,他采用了布鲁斯歌手的演唱作为背景音。他同路易斯·阿姆斯持朗相互影响,演奏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独奏。
  他同另外一位爵士乐的巨人Duke Ellington也有过合作,当时的埃林顿还不甚知名。然而西德尼·贝彻并未在美国继续发展自己的事业,他再次来到了欧洲,在各国访问演出,最远时到过俄国。但是他的决定并不总是正确的,这个生性好动的人在欧洲招惹了一连串的麻烦,他先后被英国和法国政府驱逐,前者是因为他因强奸而被捕,后者则因为他在巴黎的蒙马特洲参加了一次枪战。贝茵·史密斯和约瑟芬·贝克都曾与他有过甜蜜的日子。胆大妄为的他甚至曾在十月革命之后的莫斯科,教一位显要人物吹奏萨克斯,据说此人与“007”系列片中的上司“M”一样神通广大。与同时代的其他人相比,西德尼是一位孤独者。几乎所有与他接触过的人结果总是不欢而散,只要他在场,他永远是主角,永远是领奏者,其他人只能依从他的方式方法,只作他的陪衬。在自我为中心的爵士乐坛,爵士音乐家发现与他们合作的经纪人往往把他们视为音乐怪物。别人用来形容维克多·雨果的笑话用在贝彻身上十分合适,他是一个几乎发狂地想象自己是一位名叫西德尼·贝彻的人,他的所有幻觉因其无法否认的天赋的作用变成了现实。为了死去的雨果,法国人重新开放了万神殿;为了贝彻,他们树立起雕像。三十年代,对于贝彻来说是一个相当平淡的阶段。他和诺布·希西勒合作过,也曾经同新奥尔良“脚炉”乐队举办过一次非常精彩的演奏会。他还曾经开过一家自己的裁缝店,这家店并不是因为为他嫌了多少钱而出名,而是因为在那里经常有精彩的即兴演奏会。
  在1938年贝彻终于给人们带来了一个惊喜,他的《夏日》成为了热门曲。贝彻工作的基地基本上选在了纽约,在那里他参加了Eddie Condon在城市音乐厅的演出。他在1945年时又有一次不成功的尝试,他试图组建一支自己的乐队,然而却未能选择合适的伙伴。贝彻在此已经开始感到自己的前途越来越不乐观,工作越来越难找。他期望办一所音乐学校,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名不副实,他的学生只有一位略微知名。 在1949年,看似好运气已经彻底终结的西德尼的生活发生惊人的戏剧性的变化。他被邀请参加了在巴黎举办的萨勒·普莱耶爵土节,故地重游,心中凭添许多感慨,他决心在此定居下来,把这座使他成功,又看他失败的城市作为自己的归宿。在许多年里,在自己的祖国几乎没有什么人能知道他的名字,人们对于他和乐团音乐好像是陌生人一船。然而在巴黎远离他家乡的异邦,人们不仅记住了他的名字,而且尊重他,把他看作一位有才能的艺术家,这种待遇同他的密友,也是来自美国的约瑟芬·贝克是相似的。
  在 美国,人们靠肤色来判段一个人的成就,如果一个有色人取得了同白种人一样的艺术上的成就,甚至在才能上超过了白种人,那就一定被看作是不可思议,更不可原谅的过失。贝彻的最后的十年里有过许多精彩的音乐会和录音,还曾不止一次地返回美国演出,直到他被癌症夺去了生命。他的绘声绘色的回忆录《温柔地对待》,以约翰·克林顿的详细记述了他生平的专辑《爵士奇才》,都能使人们了解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Lester Young
  李斯特·扬踏入就势乐坛时正是寇曼·霍金斯一统天下的时代。与霍金斯充满男子汉气概的狂烈热情的呼号宣器相比,李斯特·扬的音乐简洁而平和,与前者无半点相似之处。
  李斯特少年时在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家族乐队里演奏,擅长演奏小提琴、小号及鼓,13岁时第一次接触次中音萨克斯。1927年,李斯特决意脱离家族乐队,先后跟随不少乐队进行演出。1934年,他被贝西伯爵的乐队录用,但是很快就因与弗莱起·亨德森的矛盾而离开乐团。1936年,他再次进入贝西伯爵的乐团时,终于得到了其他乐手的认同,以自然、清新的演奏散发出逼人的光彩。这一期间,李斯特结实了比莉·哈乐黛,两人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情谊,哈乐黛将之亲昵的成为“总统”。
  1940年,李斯特离开了贝西伯爵的乐队后,与他的弟弟李·扬合作带领了一只乐队。1943年他第三次与贝西伯爵合作,不久便被召入伍。李斯特在军队里遭到了严重的种族歧视,由此而生的心理阴影更是伴随他好长一段时间。进入50年代后,李斯特的演奏技艺愈发成熟,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但爵士乐界的种族歧视现象依然令李斯特深深困扰,他开始大量酗酒,并不规律的进食。1959年,他在巴黎生了一场重病,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主要专辑
  1944 Kansas City Style·Commodore
  1946 Coleman Hawkins &Lester Young·Venve
  1948 Live at the Royal Roost 1948[Musidisc]·Jazz Anthology
  1950 Pres Lives·Savoy
  1952 Pres and Teddy and Oscar ·Verve
  1954 Mean to me ·Verve
  1955 Pres and Sweets ·Verve
  1956 Lester Young in Washington,D.C.,1956,Vo1.2[live]·Pablo/OJC
  1957 Going for Myself ·Verve Laughin‘to Keep from Cryin‘·Verve
  Coleman Hawkins
  Coleman Hawkins是爵士乐历史上第一位重要的次中音萨克斯管演奏家,同时他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演奏家之一。他的演艺生涯持续了整整四十年(1925年至1965年),在此期间他的技艺堪与任何一位同行抗衡。 Coleman Hawkins从五岁起,就开始接受正规的钢琴教育,在七岁时他转向大提琴演奏,两年后开始演奏次中音萨克斯管。在当时,萨克斯管仍被人们视为一种新鲜玩意,萨克斯管只是在歌舞剧演出或者作为长号的代用品在行队中偶尔使用一下,这与其今日在乐队中占据的重要地位相比,实在是难以想象的。霍金斯积极探索自己独特的声音,他选择了萨克斯管作为自己终生的追求。年仅十二岁的他开始了职业演奏生涯,那一年,玛咪·史密斯雇佣他在堪萨斯城的剧院舞池中演出。直到1923年6月,霍金斯一直和她一同演出,并在许多录音中担任背景配器角色。终于在这一年的夏天,霍金斯离开了史密斯,成为了一位自由音乐家,他独自一人来到纽约闯荡,那里是爵士乐的中心。霍金斯和威尔布·斯威特曼合作了一段时间。
  在1923年8月首次灌制唱片,合作者是Fletcher Henderson。终于,在汉德森的乐队中,霍金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1924年1月,汉德森组建自己的大型管弦乐队时,霍金斯是他的明星次中音萨克斯管。汉德森的大乐队是那个时期最为著名,最为成功的乐队,他们的成功使霍金斯的名字传遍了整个爵士乐坛。1924年,霍金斯已经被公认是最好的次中音萨克斯管演奏。然而自从路易斯·阿姆期特朗加入了汉德森的乐队之后,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阿姆斯特朗的天才的演奏和歌唱,迅速之间夺走了霍金斯在乐队中主角的位置。1925年,霍金斯已经成为了一位真正重要的独奏家,一位有鲜明个人风格的演奏家。他在弗莱彻·汉德森的管弦乐队中一直呆到1934年,在这段时间里,他几乎成为了次中音萨克斯管演奏的权威。在和汉德森的乐队合作之外,霍金斯有时也会和布鲁斯歌手再度合作,重温昔日的时光。他曾经和麦金尼的“摘棉花者”乐队合作过。在1929年,他和雷德·麦坎奇录制了第一首古典民瑶。1934年霍金斯厌倦了在汉镕森乐队中艰难奋斗的生活。于是他转向欧洲寻求发展,海外的生活整整持续了五年,最初他在英国和杰克·海尔顿乐队合作,之后自己独自一人辗转于欧洲大陆各国之间。
  随第二次世界大战日益临近,在1939年霍金斯返回美国。尽管五年时间时过境迁,Lester Young已经倔起,霍金斯的出现仍然证明了他是最棒的次中音萨克斯管演奏家。他在几次现场即兴演奏会上证明了他仍然宝刀不老。是年录制的《灵与肉》也许是他最佳的一张唱片。事实上新人的涌现不但没有削弱霍金斯的斗志,反而促使他更加努力进取。然而随着战争的到来,爵士乐音乐家的处境也变得愈发的艰难。1940年他领导了一支大乐队,但以失败告终。之后他成为了纽约五十二大街的常客,他一些最好的唱片就是四十年代初录制的。到1965年时,霍金斯甚至在他的音乐中吸收了科特兰的一些东西,让人们看到了一位永远年轻的他。1965年是Coleman Hawkins最后的好时光。也许是年事已高,也许是受到了挫折,他开始失去对生活的兴趣.他放弃了饮食,以酒当食,身体迅速垮掉了。唯一令人惊奇的举动是在1969年初的爵士爱乐乐团的演出中,他表现得非常出色,让入们看到了一位大师应有的水乎。然而,这是他人生最后三年半中仅有的一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