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柯云路:中华养生三十六真谛(上)

 昵称111377 2009-03-11
好状态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人生成功与健康长寿的奥妙,是一步进入好状态。
 也许你刚才的一瞬间、一个时辰中状态不好,你在烦恼,在牵挂,在执著,在焦灼;突然,灵光一现,进入好状态,祛病健身,心想事成……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习练中华养生术,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还可以缓解压力,提高效率,使人更有活力和创造力。中华养生术与古文化结合,有如下36个法则是每个人都可以直接运用的重要格言,我们称之为“中华养生三十六真谛”。
“真谛”分四部分:一天人;二妙诀;三开悟;四灵慧。

中华养生三十六真谛
(一)天人

  (一)人天相应,人天合一
  这八个字讲的是人和宇宙、人和自然、人和天气、地理、人和周边环境、人和周边的风水──从大到小──都有全息的相应,都有合一,那就是“人在宇宙中,宇宙在人中”的互相的感应。

  人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人又不是无缘无故地成为这个样子。为什么人能够去观察、研究和探索宇宙?为什么宇宙给了人这样一个特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只要稍微想一想,就会承认自己和宇宙有相应性,有合一性。

  气功的奥妙只不过要非常彻底地感觉这一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感觉,是从生命深处,信念深处,直截了当地体会、相信人天相应和人天合一。这是古人在直觉思维中得到的真切感觉,也是古人在冥想、静坐、内省的思维方式中得到的感觉。如果你在练功中不断进入这种感觉,又不断提升对这种感觉的信任、理解,就能更好地“心诚则灵”。


  (二)阴阳相合

  “阴阳相合”。“阴阳相生、相转化”。这是《易经》也包括《黄帝内经》中贯穿始终的一个法则。西方有很多哲学,比如黑格尔的辩证法,讲事物的“一分为二”、“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孰不知,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这种阴阳相合的理论不仅含着辩证法的智慧,还含着西方辩证法不曾含有的智慧。

  在这个世界上,事物并不只是对立统一的、一分为二的,这种对立统一内部还呈现出阴阳的性质。阴阳的划分几乎在一切领域都存在:天为阳,地为阴;昼为阳,夜为阴;雄为阳,雌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上为阳,下为阴;主动为阳,被动为阴;进攻为阳,防守为阴;积极为阳,消极为阴;上升为阳,降沉为阴;干燥为阳,潮湿为阴;强硬为阳,软弱为阴;运动为阳,安静为阴;直为阳,曲为阴;正为阳,偏为阴。各种各样的阴阳划分、阴阳对立组合充满了微妙。因此,“阴阳相合”的法则,也是气功修炼中要引用的一个古文化。


  (三)人定胜天

  第三个法则,“人定胜天”。

  人在进入禅定状态之后,能够产生改变自己命运──所谓天的安排──的那个力量。

  自古以来,在人的命运中有两种说法,都含着真理。

  一种说法是,人有命运,命运有安排。这句话无疑有真理。因为人确实被某种环境、外在力量、先天力量、大的局面所安排。承认这个,是真理。但是,只承认这个,还不是全部真理。如果只承认这个,人就不需要修炼,就不需要各种努力。这无疑是不对的!

  那么,第二个真理就是“人定胜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要气功修炼,才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承认命运的基础上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非常重要的。


  (四)心诚则灵

  第四个法则,“心诚则灵”。

  这句话可能被人说成了套话,其实是一个极其微妙的真理。

  世界上很多奇迹就是心的奇迹。

  为什么有的人做宗教仪式的时候,能产生奇迹?与其说是佛的奇迹,不如说是心的奇迹。自心即佛嘛。当我们用非常虔诚的心理来对待这个世界的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举一个例子,一个开饭店的大老板今天朝拜佛去了。他把饭店里剩余的食品打了一大包,拿到庙里供奉,然后,他就许了愿,没有起任何作用。可是,一个穷人跋涉千里到了庙里,他饥寒交迫,怀中只揣着一个馍馍,他把这个馍馍供奉到佛的面前。他许了个愿,居然如愿以偿。为什么?后者的供奉,后者的许愿,是真心的供奉,真心的许愿。

  奥妙在“心诚则灵”。心诚了,就能产生力量。


  (五)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道德经》中讲,“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仁、义、礼”,这里讲到了练功过程中不同的层次,而且是一个日积月累、逐步提高的层次。

  你现在还没有得大道,你就在德的层次上做事情;你现在连德的层次都没有达到,就要在仁的层次上做事情;你现在仁都达不到,就只好在义的层次上做事情;你义的层次都达不到,就只好在礼的层次上做事情。

  人只有不断提高层次,才能达到“道”的层次。


  (六)不亢不卑

  “不亢不卑”,讲的是对待人的态度,在社交中的态度。

  在气功状态中,又是所有气功修炼者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

  不仅对人,而且对世界万物,做到不亢不卑,是非常有意义的。

  就是那种平和的态度,平等的态度,平常的态度。

  万事平常心。万事平和心。万事平等心。既不因为见了一个伟大人物就很自卑,对自己毫无自信;也不因为见了一个小人物就很得意,就狂妄,就自傲。不亢不卑是对周边世界的人和物都平常心的真正质朴的气功状态,是对万事万物都无病的状态。

  自卑就是有病的状态;狂妄、高傲也是有病的状态。

  两种状态都没有,就是没病的状态。像站在地平线上,那样平稳而安详。


  (七)大慈大悲,普渡众生

  这是在“不亢不卑”的基础上产生的更高一级的状态。

  大慈大悲的状态,普渡众生的心理,人类社会不会有人提出反对。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后现代社会,绝不会有人反对用“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心态对待周边世界、周边人物。因此,它与当代社会无疑是契机相合的。

  同时,这种大慈大悲的状态有助于气功修炼者自己,也有助于气功修炼者周围的其他人。

  朋友们可能经常看到庙宇中佛的雕塑,那个雕塑其实是俗人做的。雕塑的工匠并没有看到过释迦牟尼,他们雕塑的佛只是把自己所处时代最美好的大慈大悲的表情与相貌凝聚在雕塑中了。芸芸众生面对大慈大悲的佛像,无疑会感到灵魂的震动。

  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能够修炼得好一点,不妨观想一下,进入一下,体会一下庙宇中那个佛像大慈大悲的表情和面貌。做大慈大悲的面相,进入大慈大悲的状态,体会一下大慈大悲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的眉宇是展开的,你看待世界是平平和和的,对各种各样的烦恼是平平淡淡的。你既关心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又有距离感,你在生活中,对生活又有一份超脱。你对人类很关心,但这个关心又不是表现为执著和牵挂。你进入大慈大悲的状态,用这种心态看着你的家人和周边的世界,看着自己,就发现自己和人类有很多不该有的劳累。


  (八)顶天立地,正气凛然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做到“顶天立地,正气凛然”。

  为什么有的人用中医的话讲,一会儿肾气虚,一会儿心气虚,一会儿脾气虚,这常常和我们在生活的状态、行为的状态相关。如果你在生活中、练功中处在“顶天立地,正气凛然”的状态中,这些病就可能不治而愈。没有顶天立地,没有正气凛然,假如一个人做的事情都是歪歪曲曲、鬼鬼祟祟、见不得人的,他就没有正气,他的气到处都是虚的。

  我们也可以想到,为什么有些人,甚至可能是极普通的人,因为他顶天立地、正气凛然,有可能在某一个事业中、在某一个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惊人的能量。

  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九)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修禅

  “心平何劳持戒”,一个人心平了,都不需要像修炼宗教似的去持戒。持戒,就是为了让你心平。如果你已经心平,都不需要持戒。心平有这么大的力量!

  这句话用另外四个字讲,叫做“心平气和”。佛教为什么要持戒呀?为什么连酒都不让喝(戒酒)呢?其实,一切戒律,就是为了使人能够达到真正的心平。你在世俗中生活,你没有出家,又不能严格地持戒,那么就做一件事,做到心平。心平气和。

  “行直何须修禅”,你只要做得直了,那么连禅都不用修。也就是我们讲的“理直气壮”。如果你做得直,确确实实能够做到非常正确、符合道理,本身就是好状态。


  (十)光明正大

  “光明正大”讲的是一个人对待人、事、宇宙、自然、社会,一个光明正大的心态,一个光明正大的表情,一个光明正大的做人方法,做人姿态。

  当我们在气功技术中讲光明正大的时候,是通过一个动作、一个咒语来修炼的。

  放大到做人的态度上,光明正大就是练功、也是做人的大智慧。


  (十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诚意,要诚心诚意;正心,心要放得正;修身,乃是修炼自己;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家庭、为祖国、为人类做好事。


  (十二)万物皆有灵性

  万物皆有灵性,这是中国古文化中包含的一个深邃又奥秘的思想。

  不仅人有灵性,万物皆有灵性,这就使得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感应更加微妙,更加体会到生命的本质,更加能够进入气功微妙的境界,进入生命科学的奥秘。

  “万物皆有灵性”,会使得我们在世界上有更好的生态意识。


  (十三)视死如归

  “视死如归”,今人一般用它来形容英雄的勇敢、不怕死,但是我们说,不光是对英雄才用这四个字,“视死如归”讲到了我们对生命的达观态度。一方面,我们热爱生命;另一方面,我们对生命又达观、视死如归,能够正视生死,正视死亡,把它作为生命的归宿而已。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热爱生命,惧怕死亡。但有时我们也发现,有的人就因为惧怕死亡,执著于所谓长寿,结果弄得反而不长寿,不健康,也不达观:生也痛苦,死也痛苦。

  所以,在万物皆有灵性,热爱生命的同时还要对生死达观。
中华养生三十六真谛
(二)妙诀

  (十四)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入?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入?”是《黄帝内经》里的话。
  当我们没有那些过于稠密的七情六欲折磨心灵的时候,当我们既很积极,同时又以一种超脱状态生活的时候,当我们既不回避一个普通人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又显得恬淡虚无这样一个祥和状态的时候,真气就跟着你。
  许多朋友都有体会,这段时间你烦恼,多事,你就没有好感觉。但是你哪怕就在此时此刻,在某一个夜晚练功的时候,心态放安静了,想开了,浑身一下子就有了气感,这叫“真气从之”。当我们像个没头苍蝇一样满世界乱撞的时候,精神是涣散的;一个精神涣散的人没有好的生命状态,涣散的极致就是生命的结束。反过来,只要你体会一下自己的精神,在练功状态中用观想的方法内视身体,这个简单的技术会使你的心收回来,处于精神内守的状态,这时候叫“病安从入”,疾病不会侵入你的身体。身体的一个重要防卫是精神本身,精神涣散,邪念从四面八方侵入。因此,对于气功修炼者来讲,要永远保持精神内守的状态。
  谁要是“魂不附体”,“魂飞魄散”,“魂不守舍”,早晚是要生病的。
  “精神内守”,就没有疾病侵入的可能。
  
(十五)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讲的是人不被七情六欲所折磨的时候,在社会生活中不那么贪心的时候,他的智慧是明白的,他能处于开慧的状态,处于心明眼亮的状态。
  “宁静致远”,讲的是人在宁静状态中,可以思谋到远处,可以对世界有大范围的感知,可以对世界有某种准确的预测,可以对自己的人生和其他事物的秘密有清醒的洞察。
  中国语言的读音和语义是相联系的,听一听“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八个字,在心中默念这两句话,就有可能使你进入这种状态。如果你将这八个字挂在墙上,当你看到这个条幅的时候,不由得心中一片宁静。语言的功能是不一样的。你走在街头,看见一个“红焖羊肉”,什么感觉?那是一个噪杂的、热闹的感觉。你看见墙上写着“疯狂迪斯科”,什么感觉?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看这八个字,一读这八个音,就进入安静祥和的状态。
  
(十六)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引自《道德经》。
  就是在练功中,要进入一种空而虚的状态,不是死守住一个地方,是飘飘渺渺。请朋友们尝试进入一种飘飘渺眇、恍恍惚惚的状态。它不是睡眠,却是一种比睡眠还舒服的状态。
  “守静笃”,就是安静到极端的程度,安静到非常稳定的程度。什么叫高境界?安静,比任何人更安静。谁安静到特别稳定的程度,特别深的程度,就容易发生微妙的变化。
  “致虚极”,就是把身上、心中所有的东西都放空了,干干净净的状态,什么都没有的状态。请想一想,平常人心头背了多少累,万念焦心,各种各样的执著、牵挂爬满你的心头,哪有安静?哪有清静?哪有功力?请进入特别安静的状态,将心中的一切放掉,放得干干净净。安安静静,结合上干干净净、空空灵灵的心态,这是气功修炼的奥秘。
  能够使自己经常进入这个状态,就是高级的境界。
  
(十七)万念归一
  人有的时候想安静,安静不下来,想放得干净,放不下去,怎么归?
  很简单,万念归于一念。比如,顶天立地一站,用一个“松”字震动全身。只有这一念。这一念就把你的心拴住了,平静下来,万念都失去了。
  这样,万念归一念,由有进入无。
  
(十八)聚精会神
  “聚精会神”一般用来形容人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
  但就其奥妙来讲,这句成语是真正的气功术语。
  “精”、“神”是气功修炼中两个特别重要的范畴。我们一直讲练精化气,精怎么能化成气呢?为什么练气可以还神呢?为什么练神可以还虚呢?道理在什么地方?要体会。
  对“精”字的理解,可以理解成我们生命力,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能力,包括我们繁衍后代的能力,生长的能力。“神”是什么?是我们的心,是我们的智慧。当我们在气功修炼中体会其中的奥妙,它是一个具体的操练方式,也涉及到一个真正的奥妙。
  入静。聚精。感觉在肚脐下的丹田位置,小腹部位连同会阴部位、生殖器官部位。在这个部位里,主要体现精的含义。你安安静静地把它聚集好,不要让它走散。体会自己的小腹、丹田、会阴那种圆融、放松的感觉。放松,再放松。那里红彤彤,暖融融。有些人一练,发现自己各方面的生命能力年轻化,返老还童。要领是放松,圆融。
  确实要用“聚精”二字来体会它,聚拢生命的能力。
  神在哪里?神基本上在天目穴两眉之间这个位置。我们的观想往往在这个部位发生。你一想这里,这里出现一片发白、发亮、发红、透明的光亮。
  聚精会神,用丹田部位去体验那个生命的能力,那个微微让你感到麻、胀、热,甚至还带一点生理上活动、冲动的感觉,和你天目穴那个地方的神光相会。彼此照耀,彼此渗透。
  聚精会神有很多内涵,以上讲的是在气功修炼中的一种体会。这种体会延伸扩展到生活中,就经常表现为做一件事情时,那种聚精会神的身心合一的感觉。比如你在做操,动作由生命的肢体发生,和你的生命力相联系。但是,你的精神要和这生命力的所有运动相会,互相照耀,神体合一。你在做事的时候,也可以聚精会神去做,你的生命力和你的精神互相照耀,神体合一。自信的状态。一种做起来最谦和、最柔和,而实际上是最有进取心的状态。努劲,我这个地方有一点不舒服,我努个劲。那不行,劲用不上。用那个劲不如去医院开刀。它是要在一种微妙状态中,等天机、地机、人机三机合发,天翻地覆。

(——选自《中国气功大趋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