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与匈奴

 独孤无极的 2010-01-09
    第一章 从淳维到头曼——冒顿之前的匈奴事迹考述
  
  一、匈奴与荤粥
  
  汉武帝刘彻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的诏书中说:“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粥之士……”(见《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
  
  汉军中有许多归顺的匈奴人,刘彻称他们为“荤粥之士”。
  
  再看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的诏书:“……于戏!荤粥氏虐老兽心,侵犯寇盗,加以奸巧边萌。于戏!朕命将率徂征厥罪,万夫长、千夫长,三十有二君皆来,降期奔师。荤粥徙域,北州以绥……”(见《史记》卷六十《三王世家》)
  
  同样,他以“荤粥”称呼匈奴。
  
  由此可见,“荤粥”是匈奴的古称。
  
  “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
  
  这条记载告诉我们,山戎、猃狁、荤粥是三个同时并存的游牧民族。因此,认为“山戎”和“猃狁”都是匈奴古称的观点是错误的。
  
  “荤粥”在《史记》中的出场时间很早!
  
  请看《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与涿鹿之阿。”
  
  看完之后,“匈奴人是炎黄子孙”的鼓吹者可以休矣!
  
  二、匈奴单于和黄帝
  
  冒顿的先祖名叫淳维,他来自中国。
  
  请看《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注意,这里的“匈奴”特指“匈奴单于及其宗亲”!
  
  “夏后氏”指禹,他是黄帝的玄孙。大家可以看《史记》卷二《夏本纪》中的相关记载:
  
  “禹者,黄帝之玄孙……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禹为姒氏,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
  
  冒顿的先祖是淳维,淳维是禹的苗裔,禹是黄帝的玄孙。因此,冒顿是黄帝的直系血亲,比刘邦“高贵”多了!
  
  刘邦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刘大爷和刘大妈的第三个儿子。
打不下就嫁公主啥,反正一家人,哈哈
三、匈奴单于的姓氏
  
  《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单于姓挛鞮氏”。
  
  《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单于姓虚连题。”
  
  “挛鞮”和“虚连题”,应该是同音异译。但《史记》中的单于没有姓氏,太史公明确告诉我们:“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字。”(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
  
  有人认为,《汉书》谓单于姓挛鞮氏,《史记》亦载:“呼衍氏、兰氏,其后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无姓字”当指一班平民而言,《汉书》无“姓”字,作“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字”,疑《史记》中的“姓”字是衍文。
  
  我认为,“姓”字不是衍文,“呼衍氏、兰氏,其后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才是衍文。
  
  大家可以对照一下《史记》和《汉书》中的文字。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匈奴谓贤曰屠耆,故常以太子为左屠耆王。自如左右贤王以下至(大)当户,大者万骑,小者数千,凡二十四长,立号曰万骑。诸大臣皆世官。呼衍氏、兰氏,其后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
  
  《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其世姓官号可得而记云。单于姓挛鞮氏,其国称之曰撑犁孤涂单于。匈奴谓天为撑犁,谓子为孤涂,单于者,广大之貌也,言其象天单于然也。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匈奴谓贤曰屠耆,故尝以太子为左屠耆王。自左右贤王以下至(大)当户,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凡二十四长,立号曰万骑。其大臣皆世官。呼衍氏、兰氏,其后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
  
  请注意“其世传国官号”和“其世姓官号”,《史记》中出现“呼衍氏、兰氏,其后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是非常突兀的!
  
  所以我认为,后人在注解“诸大臣皆世官”时,引用了《汉书》中的“呼衍氏、兰氏,其后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再后来,注文衍入《史记》正文。
  
  太史公写《匈奴列传》时,汉匈双方已经有了长期接触,帝国反击战打响后,许多匈奴人被汉军俘虏,主动投降的也不少,一些人参加汉军并立功封侯。因此,他可以掌握丰富的资料。况且军臣单于的太子於单在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降汉,被封为涉安侯。你们说,他怎么可能连单于姓什么都不知道呢?!
  
  《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涉安,以匈奴单于太子降侯。(元朔)三年四月丙子,侯於单元年……”
  
  这是太史公从朝廷的封侯档案中抄录的,如果於单有姓氏,就一定会写在档案上。因此,太史公写《匈奴列传》时,单于尚未有“姓”!
  
  此事不足为奇,时至今日,还有一些国家和民族没有使用姓氏。
  
  元凤二年(公元前56年),呼韩邪单于的左大将乌厉屈和父亲乌厉温敦降汉。乌厉温敦是呼速累部落的首领。父子二人带来了好几万人,长安方面对此非常重视,甚至称乌厉温敦为“呼速累单于”。“乌厉”应该是“呼速累”的同音异译。
  
  毫无疑问,呼衍氏也是以部落名为姓氏。呼衍王在匈奴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呼韩邪单于的颛渠阏氏和大阏氏都是当时的呼衍王之女,为呼韩邪“画计归汉”的左伊秩訾是呼衍王之弟。东汉时的呼衍王势力更大,汉军多次出塞与之作战。
  
  匈奴单于不用“夏后”用“挛鞮”,可知“挛鞮”也是一个部落名。因此,淳维家族的人先成为“挛鞮”部落的首领,后逐渐成为部落联盟——荤粥(匈奴)的共主。
  
  
  四、关于淳维
  
  《括地谱》:“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众妾,避居北野,随畜迁徙,中国谓之匈奴。”
  
  《史记索隐》在注解“淳维”时引用了以上记载,许多人信以为真,据此得出匈奴人是炎黄子孙的结论,还说“父死,妻其后母”是夏朝的风俗。
  
  其实,这条记载中的问题非常严重!
  
  第一,“獯”通“荤”,“獯粥”即“荤粥”,是匈奴的古称。但在此处,“荤粥”变成了人名,与“淳维”混为一谈。
  
  第二,“荤粥(匈奴)”在黄帝时业已存在。但在此处,“荤粥(匈奴)”变成了夏朝灭亡后的产物,而且是桀之子与桀之众妾繁衍下来的民族。
  
  很明显,这条记载是假的,不可信!
  
  根据现有资料,我们无法知道淳维来“荤粥(匈奴)”的原因。他是扶老携幼一起来的?还是孤身一人?对于这些,我们也无法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淳维是一个来自中国的移民,淳维家族最终成为“荤粥(匈奴)”的最高统治者!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茏城,祭其先、天地、鬼神。”
  
  “祭其先”!毫无疑问,淳维一定能享受祭祀。
  
第一章 从淳维到头曼
  
  匈奴,古称荤粥,黄帝时业已存在。
  
  秦末汉初,匈奴迅速崛起,成为汉帝国在北方的劲敌。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迎战来犯的匈奴。汉军势如破竹,连战连捷。刘邦被一连串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脱离大部队,孤军深入,结果,被冒顿单于包围在平城县境内的白登山,史称“白登之围”,也称“平称之围”。
  
  冒顿的先祖名叫淳维,他来自中国,是禹的苗裔。禹是黄帝的玄孙,所以冒顿是黄帝的直系血亲,比平民皇帝刘邦“高贵”多了。刘邦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刘大爷和刘大妈的第三个儿子。
  
  我们无法知道淳维来“荤粥(匈奴)”的原因。他是扶老携幼一起来的,还是孤身一人?我们也无法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淳维是一个来自中国的移民,淳维家族最后成为“荤粥(匈奴)”的最高统治者。
  
  头曼是冒顿的父亲,他是第一位在史书上留名的单于。从淳维到头曼的世系,我们已无法知道。淳维家族在“荤粥(匈奴)”的统治地位是如何确立的?从何时起确立的?我们也无法知道。只知道淳维家族的人先成为“挛鞮(虚连题)”部落的首领,后逐渐成为部落联盟——“荤粥(匈奴)”的共主。
  
  从淳维到头曼一千多年的岁月中,“荤粥(匈奴)”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内部斗争非常激烈。
  
  在秦穆公和晋文公的时代,有大大小小一百多个戎,“荤粥(匈奴)”是其中之一。
  
  “戎”是当时的中国人对西边和北边民族的统称,后逐渐以“胡”称呼他们。当匈奴成为“百蛮大国”后,“胡”成为“匈奴”的代名词,汉人笔下的“胡”和口中的“胡”多指“匈奴”。认为“匈奴”二字急读就是“胡”的观点是错误的。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
  
  匈奴人也在这个方向,但是太史公只提林人和楼烦人,可见当时的匈奴人不与晋国发生接触,他们之间隔着林人和楼烦人的牧地。
  
  晋国的北界是句注山和恒山,句注山的北边是林人和楼烦人的牧地,恒山的北边是代国。公元前457年,权臣赵襄子的军队越过句注山,然后向东,一举吞并代国。三家分晋后,林人和楼烦人的对手自然而然地变成了赵国。
  
  公元前326年,一代雄主赵武灵王登上历史舞台。公元前307年,赵国实行“胡服骑射”。此后,赵武灵王以武力征服了林人和楼烦人,并从他们的手中夺取了大片土地。
  
  史书中没有赵武灵王与匈奴人的作战记录,却有匈奴单于臣服于他的记载。请看《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武灵王以区区赵服单于”。我想,匈奴单于自知不敌,主动选择臣服的可能性很大。
  
  赵武灵王有权向林人和楼烦人征兵,匈奴人自然也不会例外,赵军的“胡兵”中一定有他们的身影。
  
  赵国在代国故地置代郡,在夺自林人和楼烦人的土地上置雁门、云中、九原三郡,并在北边筑长城保护四郡。四郡之地即广义上的“代地”。“代地”本指代国故地,其范围随着赵国的扩张而变大。
  
  长城的修筑,意味着赵国停止了在“胡地”的扩张。而林人和楼烦人经过赵军的打击后,丧师失地,节节败退,大部分已退到“河南地”。从此,游牧于赵长城之外的匈奴人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抢劫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天性,日益强大的匈奴渐渐成为赵国新的边患。双方在赵孝成王时大动干戈,结果,十几万匈奴骑兵在李牧将军的面前纷纷倒下!
  
  惨败之后,元气大伤的匈奴人在草原上静养了很长时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
  
  公元前215年,蒙恬将军率领三十万秦军出秦昭王长城,进军“河南地”。当时的匈奴人在“河南地”的西北部占有一块牧地,他们在第二年(公元前214年)被秦军赶走。
  
  不过,匈奴人在这场战争中的损失微乎其微。毕竟,这里不是他们的本土。战后,秦帝国对胡人转入防御,进行国防建设和移民实边。因此,来自中国的威胁消失了。真正对匈奴构成威胁的是同为游牧民族的月氏和东胡。
  
  “当是之时,东胡强而月氏盛”(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匈奴人夹在中间,处境不妙,他们的单于头曼却在为如何铲除太子冒顿而绞尽脑汁!
  
  原来,自从头曼最爱的阏氏为他生下儿子后,头曼爱屋及乌,想废掉冒顿立少子。最后,他想出了一条“奇计”!
  
  头曼先把冒顿送到月氏做人质,然后立即发兵进攻月氏。月氏王大怒,自然想杀掉人质泄愤。但机敏过人的冒顿在对方动手之前,偷了一匹好马逃了回来!
  
  父子重逢,头曼大吃一惊,自那一刻起,他觉得冒顿是最好的继承人,于是交给他一万骑兵。然而,父亲已无法得到儿子的原谅!
  
  在一次狩猎活动中,头曼成为冒顿的猎物!
  
  从此,匈奴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波澜壮阔的史诗时代,变幻莫测的英雄历史。一个时代的终结,迎来了一个时代的开端。战乱纷呈的春秋战国造就了空前强大的秦汉帝国,同时也给帝国的发展留下了头号敌手,匈奴。
要说关于匈奴是夏人之后的传说,证据并不确凿,要说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原本生活在一片蓝天下倒是有点符合事实.

   著名学者朱学渊的文章可能对你有帮助.
  
  "......
  
  北方诸族的祖先是从中原出走的,北方民族历来认祖中原,但中原民族是不认同他们的;太史公一言如鼎,他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却没有人呼应。事实上,北方民族长期恪守着从中原带出去的语言习俗。最近的两千多年中,北方民族的数度回归征服,才使中原人民对他们有了了解,殊不知他们荒蛮生疏的生活形态,正是中原上古社会的写照。如果没有北方民族的这面镜子,“炎黄子孙”就很难知悉自己祖先的真实面貌了。
  
  《五帝本纪》是一部“公孙部落”,或“乌孙部落”,或“爱新部落”的传说。但由于中原语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司马迁和他的前人已经无法判定传说氏族名的异同,而用了许多面目全非的汉字,来记载了同音的姓氏,於是“五帝”人物就显得杂乱无章,又不得不以“皆同姓,而异其国号”的说法来搪塞了。
  
  而“夏朝”是一个“夏后部落”,或“有虞部落”,或“回纥部落”的家族世袭的政权,说来它应该是个“夏后朝”,或“回纥朝”。那是“华族”“夏族”或“华夏族”正在形成,中原的语言正在转型的重要时代,从此有别于“戎狄”的社会形态在中原地区也逐步形成了。"
  摘自(朱学渊:“五帝”是“爱新氏”,“华夏”是“回纥国”)
第二章 冒顿的鸣镝
  
  第一节 鸣镝
  
  从月氏死里逃生后,冒顿得到了父亲的一万骑兵。父亲头曼想用一万骑兵来挽回父子之情,但一切已无法挽回。
  
  “鸣镝射到哪里,你们的箭也射到哪里,违令者,斩!”冒顿冷冷地对他的部队下令。
  
  鸣镝即响箭,射出后会发出响声,可以传递信号。
  
  冒顿制作了许多鸣镝,用来发号施令。他先以鸟兽为目标,发现不如令者就杀。达到预期效果后,冒顿突然把鸣镝射向自己的宝马,左右有不敢射者,被他立斩于马下。不久,冒顿又把箭头对准了自己的爱妻,这一次,还是有人因为恐惧而不敢射,冒顿连眼睛都不眨,就把他们杀了。
  
  经过这种灭绝人性的训练后,冒顿在将士们的身上建立了条件反射,他们对冒顿的鸣镝绝对服从。
  
  不久,冒顿外出打猎,意外地看到了一匹好马,那匹马属于父亲头曼,他故意以此为目标射出鸣镝,这一次,在场的人没有丝毫的犹豫,一起把马射成了刺猬。于是他的心里有了下一个目标。
  
  公元前209年的一天,冒顿跟随头曼出猎,在父亲的背后,他射出了鸣镝,紧接着,他的部下也射出了各自的箭。一代单于不幸成为儿子的猎物!
  
  冒顿弑父后,又把不肯听从他的大臣全部处死,然后自立为单于。按照匈奴的风俗,他继承了父亲头曼的阏氏们。不过,头曼生前最爱的那一位除外,她和她的儿子一起被冒顿处死。
  
  第二节 闪击东胡
  
  赵武灵王曾以“三胡”为作战对象,所谓“三胡”,即东胡、林胡和楼烦胡。能够做赵武灵王的敌人,没有实力是不行的。不过,东胡主要活跃在燕北,与燕国发生的接触比较多。
  
  燕国的形象一直很弱小,但在出了两位将军后,令人信服的跻身“战国七雄”的行列。一位是大名鼎鼎的乐毅,他让号称“东帝”的齐国险些灭亡。另一位是鲜为人知的秦开,他的知名度还不如其孙秦舞阳,但他是一位罕见的外战英雄,不仅打败了东胡,而且征服了朝鲜和真番。
  
  燕武成王时,秦开将军迫使东胡向北退却了一千多里,从他们的手中夺取了大片土地。燕国在这片土地上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并筑起长城,从上谷郡的造阳县一直延伸到辽东郡的襄平县。
  
  匈奴和东胡是草原上的竞争对手,东胡的失利自然有利于匈奴的发展,正如赵武灵王当年对林胡和楼烦的打击,客观上改善了匈奴的生存环境。不过,正当他们春风得意时,一头撞到了“移动长城”李牧将军的身上,虽然寸土未丢,但损失了大量有生力量,比失去大片牧地还要惨!因此,东胡一直比匈奴强。
  
  冒顿杀父自立的消息传到东胡后,东胡王认为匈奴内部不稳定,有机可乘,便向他们寻衅。
  
  头曼单于有一匹马,号称日行千里,于是东胡王派使者来见冒顿,要求得到这匹马。冒顿问群臣,大家都斩钉截铁地说:“千里马是国宝,不能给!”冒顿却说:“怎么可以为了一匹马而影响睦邻关系?”便把千里马送给了东胡王。
  
  东胡王继续寻衅,要求得到冒顿的一位阏氏。群臣一个个怒不可遏,纷纷请战。在一片喊打声中,冒顿平静地说:“怎么可以为了一个女子而影响睦邻关系?”就把自己最心爱的阏氏送往东胡。
  
  匈奴和东胡之间有一片无人区,东胡王两次得手后,以为冒顿软弱可欺,就对无人区提出领土要求。这一次,群臣的意见不一,有的说“给”,有的说“不给”,有的说“给不给都可以”。突然,冒顿大吼一声:“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可以给别人!”于是,那些说“给”的人全部被斩首,匈奴与东胡的战争也随即爆发!
  
  骄傲轻敌的东胡王毫无防备,被匈奴骑兵直捣王庭,身死国亡!
  
  就这样,东胡在冒顿的闪电战中灭亡了,其残余力量在逃窜后分为两支,一支游牧于乌桓山,另一支游牧于鲜卑山,他们均以山名为号。
  
  乌桓人没有鲜卑人逃得远,只好臣服于匈奴。匈奴单于有权向他们征兵,他们每年必须缴纳“皮布税”,也就是一定数量的牛皮、马皮和羊皮,如果超过规定的时间还没有准备好,匈奴人就会没收他们的妻子和儿女。
  
  第三节 驱逐月氏
  
  月氏人和乌孙人游牧于“敦煌、祁连间”(今河西走廊一带)。月氏在东,乌孙在西,双方各有牧地。虽然乌孙的实力逊于月氏,但是彼此相安无事,因为东方对月氏人更具吸引力。
  
  由于东胡的存在,匈奴人无力向东,只能向西发展,自然而然地与向东发展的月氏人相遇了。匈奴的实力不如月氏,因此月氏人普遍看不起匈奴人。匈奴人自然也对态度傲慢的月氏人有怨气。这一点,冒顿有切身的体会,他在月氏做过人质,险些死在那里。
  
  消灭东胡后,匈奴实力大增,士气高涨,冒顿的威信也得到了提升。由于上上下下普遍仇恨月氏人,因此匈奴与月氏的战争很快便爆发了。
  
  月氏人被匈奴人打得节节败退,被迫进入了乌孙人的牧地,于是月氏与乌孙也爆发了战争。
  
  乌孙人不是月氏人的对手,被打得一败涂地,国王难兜靡被杀,国人逃往匈奴。当时,乌孙王之子猎骄靡刚刚出生,猎骄靡的傅父抱着他逃亡。逃亡途中,傅父把他藏在草丛中,然后去寻找食物,等他回来时,看见一头母狼正在给孩子喂奶,头顶上还有乌鸦叼着肉在盘旋,傅父大吃一惊,认为这个孩子不是人,是神!当他见到冒顿后,就说起了这件事。匈奴人迷信鬼神,所以冒顿非常高兴,收养了猎骄靡。
  
  虽然月氏人灭了乌孙,但是匈奴人步步紧逼,形势危急。月氏王与群臣商量后,认为此地不宜久留,必须继续向西,只有穿越盐泽(今罗布泊一带),才能摆脱敌人。由于路途险恶,老弱病残者只能目送亲人远去,然后躲进祁连山中。
  
  冒顿把河西走廊纳入匈奴版图后,匈奴与月氏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在未来的岁月中,匈奴人将继续追杀西迁的月氏人,而乌孙人也将上演与他们的恩怨情仇!
  
  第四节 河南地
  
  关中,又称“秦中”,是秦帝国的本土。周平王当年封秦襄公为诸侯,赐给他岐山以西之地。但土地都在戎人的脚下,所以平王才会对襄公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由此可见,秦国完全是秦人打出来的。在与秦为敌的戎人中,义渠人无疑是最顽强的,他们还在战争中学会了筑城。当然,战争以义渠人的失败而告终。
  
  公元前272年,女中豪杰秦宣太后完成了对义渠人的最后一击,并在其地置陇西、北地二郡,然后在陇西、北地及上郡的北边筑起一道长城。史学界称这条长城为秦昭王长城,因为当时的秦王是秦昭王。长城之外即“河南地”,当时是赵国的势力范围。
  
  大家普遍认为秦国筑这条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其实不然,当时的“河南地”有林人、楼烦人,还有逃窜的义渠人,就是没有匈奴人,他们正在“代北”也就是赵长城之外发展,速度没有这么快。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国于子,自号“赵主父”,准备一心一意打天下。不久,他诈称自己是赵国使者,从云中、九原,经“河南地”南下进入咸阳,一路上观察地形,准备开辟灭秦的进军路线。
  
  公元前296年,赵国灭掉中山国,把中山王流放到“肤施”,而“肤施”位于后来的秦昭王长城以内。
  
  由此可见,秦昭王长城是为了防御赵国,因为赵军完全可以经“河南地”南下袭击秦国,而且在此游牧的林人和楼烦人是听命于赵王的。退一万步,就算不是防御赵国,也该是防御楼烦人,怎么轮也轮不到匈奴人。
  
  公元前215年,三十万秦军北出秦昭王长城,秦军被山东六国称作“虎狼之师”。三十万“虎狼”,你让当时的胡人如何能抵挡?所以说,这一仗打得非常轻松,毫无悬念!胡人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谁敢找死?我估计秦军在这里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战斗,一定打得不痛快!
  
  匈奴人在“河南地”的西北部也有一块牧地。第二年(公元前214年),秦军一到,他们也逃跑了。匈奴人打仗,“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他们不可能与秦军激战连场,而且匈奴人的主力在“代北”。秦时匈奴与汉时匈奴不属于一个级别,即使秦军出赵长城,也未必能求得一战!
  
  秦军渡过黄河后,包括匈奴人在内的胡人自然是继续逃跑,白痴才会同秦军打,只有当秦军停止前进了,他们才会停下来。事实上,秦军在拿下高阙、阳山、北假后,便停了下来。因为再追就毫无疑义了,先得巩固一下,也就是移民实边,这是完全正确的。
  
  “河南地”成为大秦帝国的一部分后,又称“新秦中”。帝国先在“河南地”的最北端即北河地区移民,这也是完全正确的。然而不幸的是,到了公元前209年,帝国就不行了,内战爆发了。随着移民和戍卒的离开,“河南地”重新成为胡人的天下,因为北河以南至秦昭王长城以北的广大区域本就是牧地,北河又无人防守,没有了人,防御设施造得再多再好也是无用!
  
  拿下河西走廊后,冒顿把目光投向了“河南地”。河南地的白羊王和楼烦王,不敢与匈奴人为敌,乖乖地接受了单于的统治,而此时的刘邦正与西楚霸王项羽在荥阳、成皋一线苦苦相持。
  
  第五节 空前强大的匈奴
  
  吞并了“河南地”,冒顿挥师北上,征服了浑庾、屈射、丁零、鬲昆和薪犁。
  
  赫赫武功,辉煌战果,终于使大家不再对弑父的污点耿耿于怀,“于是匈奴贵人大臣皆服,以冒顿单于为贤。”(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
  
  冒顿把国土划分为三大块,左方王将居东方,右方王将居西方,单于坐镇中央。
  
  匈奴人尚贤尚左,单于之下,左贤王最尊贵,右贤王次之,故常以太子为左贤王。左右贤王之下是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
  
  在辽阔的匈奴大地上,分布着二十四个“万骑”,三十多万“控弦之士”。一个空前强大的匈奴出现了!
  
  “万骑”是匈奴最大的军事建制,共有二十四个,也就是令史学界费解的匈奴“二十四长”。以下是我的观点。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匈奴谓贤曰屠耆,故常以太子为左屠耆王。自如(《汉书》无‘如’字)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大者万骑(《汉书》‘万'字后有‘余’字),小者数千,凡二十四长,立号曰万骑……左右骨都侯辅政。诸二十四长亦各自置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封(《汉书》无‘封’字)、都尉、当户、且渠之属。”
  
  首先,“二十四长”的“长”指“万骑长”。
  
  其次,“自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应该是“自左右贤王以下至大当户”,史书中漏了一个“大”字,因为“当户”是“万骑长”的属下,而大当户可以指挥“万骑长”,当然也不排除兼任“万骑长”的可能。
  
  其三,“自如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与“大者万骑”之间有脱简。
  
  其四,“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指的是每个“万骑”的兵力情况,“万骑”的标准人数当然是一万名骑兵,但实际情况肯定是不同的,有的多于一万,有的少于一万,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每个军的兵力情况也是不一样的,网上有人说三十八军曾辖三师二旅,而西部地区的一些军有的曾经只辖三个旅,兵力相差很多。《史记》中无疑少了一个“余”字,应该是“大者万余骑”,因为冒顿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平均每个“万骑”的兵力超过了一万。
  
  其五,“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的手中有兵权。左右骨都侯辅政,没有兵权。
  
  其六,“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与“二十四长”不能混为一谈,不然,你数到生命的尽头也只能数到“十长”,无论如何也数不到“二十四长”。
  
  其七,左大将不是左贤王的部下,左大将与左贤王一样,有牧地,有人民,有军队。举个简单的例子,他们的关系好比现在的江苏省省长和上海市市长。左大将虽然不是“王”,但是比那些不三不四的王地位高,例如“河南地”的白羊王、楼烦王就比他档次低,其实,担任左大将的人有可能是单于的儿子或弟弟。同样的道理,左大都尉和左大当户也是这种情况。虽然从字面上看,好像是军队里的军官,但实际上是国王。
  
  其八,单于是“总司令”,不是“光杆司令”,不要忘了他。
  
  最后,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我随便打个比方,单于最大,直辖5个“万骑”,左贤王次之,给他4个,右贤王3个,左谷蠡王2个,右谷蠡王2个,左大将2个,右大将2个,左大都尉1个,右大都尉1个,左大当户下1个,右大当户1个。
  
  万骑长的属下有千(骑)长、百(骑)长、什(骑)长,这就是所谓的“十进制”。
  
  古代的游牧政权,也就是史书中的“行国”,其实就是一座大军营,一个大匪帮,他们除了祭祀、放牧和狩猎,就是抢劫、杀人,却偏偏拥有一个先进的兵种——骑兵!
  
  冒顿的骑兵是一支马不停蹄的胜利之师,冒顿本人是一枝惊世骇俗的鸣镝,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留在祁连山的那部分月氏被人称为小月氏。                                                                                                                 第三章 代地鏖兵(一)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三日,汉王刘邦在定陶即皇帝位。
  
  从第二年的(公元前201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起,开始封功臣。不过,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因为要计算功劳,“定功行封”,所以第一批只封了曹参、萧何等二十几个人。但是,这样一来,其他人就不高兴了。刘邦吓坏了,幸亏张良出了个主意,以最快的速度封雍齿为侯。雍齿和刘邦的关系最差,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刘邦刚起兵时,就被他从背后捅黑刀,所以刘邦对他恨之入骨,恨不能杀了他。大家看到连雍齿这种人也封了侯,自然都放心了。
  
  到了这一年的八月二十五日(汉初沿用秦制,以十月为岁首,先冬后春),时任代相的张苍也轮到了,他被封为北平侯。
  
  张苍这些年经常和匈奴人打交道,当代地还没有国王的时候,他就被刘邦任命为代相,“备边寇”,所谓“边寇”即匈奴人。不久,他调任赵相,辅佐张耳、张敖父子。消灭项羽后,刘邦调整了一下行政区划,改立韩王韩信为代王,韩国撤销,成为颍川郡,时任赵相的张苍又回到了代相的岗位上。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七月,燕王臧荼反汉,张苍率领代军配合皇帝的中央军与叛军作战,在自己的功劳簿上又添了一笔,正是这一笔,使张苍达到了封侯的标准。
  
  张苍回朝后,刘邦把他留了下来。因为打天下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当务之急是建设国家,张苍显然适合这方面的工作,他在秦朝时做过御史,“主柱下方书”,即掌管中央的奏章、档案、图书以及地方上报的材料等,对各“种图书计籍”非常熟悉,而且擅长“用算”和“律历”,我国古代是用算筹计算的,要统计、核对各地上报的数字是很吃力的,“律历”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是一门自然科学,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制定的律历不准确,各种节气不对,就会严重影响务农,所以张苍在当时绝对属于紧缺人才, 他升任“计相”,无疑是萧何的意思。
  
  当时的栎阳是中央政府机关所在地,张苍便在栎阳的相府中开始了新的工作。谁知到了第二个月,也就是汉六年(公元前201年)的九月,便传来了代国的国都马邑被匈奴人包围的消息。中央政府立即组织军队救援。
  
  可是,援军没来得及行动,又传来了一个消息,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代王韩信造反了!
  
  第一节 代王韩信
  
  此韩信非彼韩信,当时有两个韩信,史书中一般称此韩信为“韩王信”。两个韩信都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他们都参加了刘邦对项羽的最后一战,此韩信当时的身份是韩王,彼韩信当时的身份是齐王。消灭项羽后,刘邦改立韩王韩信为代王,改立齐王韩信为楚王。楚王韩信在汉六年(公元前201年)十二月被刘邦突然逮捕,原因是有人告他谋反。不过,刘邦赦免了他,降了一级,封他为淮阴侯。
  
  代王韩信的祖父是战国时代的韩襄王,所以他属于六国后人,公子王孙。这种身份的人在反秦战争中是很吃香的,极具号召力,不过,多半是被人利用。说起此韩信,不得不提张良。
  
  美男子张良是韩国贵族,韩国灭亡后,一心一意要为韩国报仇。公元前218年,他在博浪沙暗杀秦始皇,可惜,没有成功。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后,张良在下邳聚集了一百多个小伙子,准备去投奔留县的景驹。在路上,他遇到了刘邦的队伍,两人一见如故,谈得非常投机。后来,他们又到了项羽的叔父项梁那里,项梁虽然立了楚怀王芈心,但楚国的一把手是他。当时,楚、魏、齐、燕、赵都复国,就韩国没有,张良感到光复过韩国的机会来了,于是劝项梁立以前的韩国公子横阳君韩成为韩王,说这样可以增强项梁的势力。项梁觉得有道理,就让张良去找韩成。找到之后,立韩成为王,自己担任韩国司徒,然后在韩国故地颍川郡打游击,打得非常艰苦。等到刘邦率领楚军西进,局面才好转。张良和刘邦胜利会师,开始攻城略地,在这个过程中,他碰到了韩信。韩信被张良任命为韩国将军,并配合刘邦西进。最后,韩信跟随刘邦进入秦帝国的本土——关中,也算是报了国恨家仇。
  
  项羽因为在巨鹿之战中的出色表现,成为事实上的诸侯联军统帅。他和刘邦都是楚将,楚怀王芈心和诸将事先有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凭借强大的军力主宰天下,改立先入定关中的刘邦为汉王,却把关中分给三个不得人心的秦朝降将。项羽的此次“封建”,实际上是“树敌”,他不只对刘邦一人不公,还对许多人都不公,所以中国很快便陷入了诸侯混战。(哪天有空了,我写楚汉!)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诸侯王们前往各自的王国,项羽只给了汉王刘邦三万人,不过,“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有数万人,身为韩国将军的韩信便是一个“慕从者”,说来也巧,另一个韩信也是“慕从者”。
  
  一路上,逃亡者很多,因为将士们都是山东人,都想回到故乡。到了国都南郑后,韩信对刘邦说了一段著名的话,他说将士们强烈的思乡之情,可以凝聚成一股东归的锐气,要加紧利用,趁早做出决定,向东进军,争夺天下。这段话非常著名,可是许多人都以为是另一个韩信说的,就连《汉书》的作者班固也搞错了。
  
  刘邦还定三秦后,对他的亲密战友韩信许下了一个誓言:“等打下了韩地,我就让你做韩王!”因为当时的韩国已经不存在了,项羽当初没有让韩成回国,而是把他带到了楚国的国都彭城,先降为穰侯,后来又把他杀了。
  
  刘邦先拜韩信为韩国太尉,项羽得知这个消息后,命令老朋友郑昌为韩王,立即组织防御。我估计,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来不及举行必要的手续和仪式,所以项羽直接发了一道命令。
  
  不过,韩信有动力,有号召力,势不可挡,很快就把郑昌包围在阳城县的县城内。韩信不停地猛攻,郑昌无奈,选择了投降。刘邦履行诺言,于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十一月,立韩信为韩王。
  
  彭城惨败后,刘邦与项羽在荥阳、成皋一线苦苦相持。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六月,楚军攻破荥阳,韩信被俘。他面临了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择,最后,他没有像周苛等人那样慷慨就义,选择了投降!
  
  不久,他逃了回来,回到了刘邦的身边。我们无法知道两人重逢时的情形,他们说了些什么,他们想了些什么。只知道,刘邦再次举行了一个仪式,立他为韩王。从此,他们继续并肩作战,直到消灭项羽。
  
  刘邦改立韩王韩信为代王是因为对他不放心,把他从韩国控制的要害地带调到抵抗匈奴的第一线是一石二鸟,这是《史记》给我们的感觉。
  
  不过,诸侯王是汉天子的藩臣,保卫皇帝责无旁贷。韩国是要地,代国就不是要地吗?况且,韩国只有一个颍川郡,而代国至少有四个郡——九原、云中、雁门、太原,当时的代郡应该属于赵国,不管怎样,国土面积大增是毫无疑问的,要知道,当时的诸侯王拟于天子,可以征兵,可以收税,好好建设,发展潜力是很大的。大家还要注意一点,太原郡不属于代地,刘邦把太原郡分给韩信,完全是为了他的安全考虑,好让他定都晋阳,这样一来,韩信的面前可以有两道重要防线,第一道是长城,第二道是句注山。
  
  刘邦后来发自内心的感叹:“代地吾所急也!”由此可见,他当时更多的是从防御匈奴的角度来处理问题的。毕竟,代北是匈奴本土,是单于庭的所在地!
  
  韩信“长八尺五寸”,秦汉时期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3.2厘米,那么他的身高将近两米。代相张苍“长八尺余”,也是一位“高人”。刘邦当初一定希望两位“高人”能够像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站立在北国的边境。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情况也的确不错。没想到,刚把他们分开,就发生了严重事件!
  
  第二节 适得其反
  
  从韩王到代王的改变,韩信是满意的,到了新的王国后,他根据实际情况,上书刘邦:“国被边,匈奴数入,晋阳去塞远,请治马邑。”对于韩信的这种勇敢的请求,刘邦没有理由拒绝。于是韩信迁都马邑。
  
  马邑属于雁门郡,在句注山以北,韩信坐镇于此,的确可以作出迅速反应,对付匈奴小股部队的骚扰肯定比较有效。但是,马邑离开边塞太近,敌人的目标如果是马邑,出动大军便可迅速兵临城下。
  
  因此,后人有一种观点,如果韩信不迁都马邑,而是迁都广武,就不会有后来的难堪了。广武在句注山以南,晋阳和马邑之间,相对晋阳而言,离开边塞较近,相对马邑而言,安全了许多。
  
  可叹韩信迁都的本意是为了更加有效的防御匈奴,结果却适得其反。汉六年(公元前201年)九月,冒顿亲率匈奴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过长城,直扑马邑,韩信一下子陷入了被动。
  
  这是匈奴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举入塞,上一次发生在赵孝成王时。
  
  刘邦得知马邑被围,立即发兵营救。但是,当他得知韩信私下里多次与匈奴谈判时,对他产生了怀疑。韩信这么做,当然是希望匈奴退兵,双方和解。可刘邦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不知道他们都谈了些什么。况且,韩信在楚汉战争中有过一段不光彩的纪录。他在荥阳失守后,投降过楚军。
  
  于是,刘邦给韩信写了一封信,信中含有鼓励和责备的语气。如果我们单看这封信,无疑是写得非常好。但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这封信无疑是画蛇添足,使事态变得更加严重。正是这封信,逼反了韩信。
  
  信上是这么写的:“只想到死的人,不是一个勇敢的人,只想到活的人,不是一个能够承担责任的人。敌人正在进攻马邑,您的力量不足以坚守吗?一个人处在安危存亡之地,不要只想到死,也不要只想到活,这就是我责备您的原因。”
  
  韩信看了之后,陷入了痛苦和绝望之中。想想也是,一个人如果被皇帝怀疑上了,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于是,韩信与冒顿的谈判重新开始。由于谈判的内容变了,很快便达成了一致。双方约定:联兵攻汉!
  
  刘邦写这封信的本意是希望韩信能坚守马邑,不要怕,哥哥正在赶过来,要顶住!结果却适得其反。
  
  转眼之间,抗击匈奴的军队变成了匈奴人的开路先锋,韩信与匈奴骑兵越过句注山南下,进攻太原郡,进攻自己的旧都晋阳。这是匈奴骑兵第一次越过句注山南下,也是惟一的一次!
  
  第三节 汉军威武
  
  刘邦的将军们都很狂,当初,有人上书告楚王韩信谋反时,刘邦问他们怎么办,他们异口同声地说:“立即发兵,把韩信那小子活埋了!”刘邦当场闷掉,因为楚王韩信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军事家。后来,还是谋士陈平的脑子好,给他出了一条奇计,让楚王乖乖地来到他的面前,然后让几个武士轻轻松松地把楚王按在地上。
  
  楚王被降级后,一直对刘邦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刘邦不好意思请他的大驾。因此,我们看不到韩信打韩信的场面,更看不到大名鼎鼎淮阴侯面对冒顿会是什么结果。
  
  汉七年(公元前200年)十月,刘邦及其将军们、谋士们奔赴战场,战斗任务突然由救援变成平叛。
  
  汉军没有采取正面迎战,而是来了一个大迂回,北上由太行山以东绕到敌人的后方,直取韩信的老巢——马邑,扫荡句注山以北。一路上,不断有诸侯王的军队加入他们的行列。
  
  当守卫霍人县的代军看到犹如从天而降的周勃和樊哙后,惊得目瞪口呆,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投降。汉军由此向西,顺利抵达马邑城下。马邑守军进行了抵抗,不过,凭借张良的奇计,汉军将其轻松拿下。此时的张良,早就没有了光复韩国的念头,用我们现在的观点看,他的思想进步得很快,比刘邦还快。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刘邦接受郦食其的意见,想立六国之后,即恢复秦统一前的状态,被张良制止。
  
  在代王韩信的王宫中,刘邦给将军们分配任务。灌婴是汉家骑兵的第一代掌门人,楚汉战争中,他单独在楚国的腹地和后方作战,在那里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把那里搅得七零八落,垓下会战,就是他率领五千骑兵,把西楚霸王逼到了乌江边自刎。
  
  灌婴接受任务后,马不停蹄地奔赴楼烦县,守敌不战而降。接着,挥师北上,一路上兵不血刃,又有五个县选择了投降。当然,剑上多少还是沾了点血,斩了韩信的左丞相,这小子大概是从马邑逃出来的,运气不好,被灌婴追上了。
  
  到了武泉县,灌婴与先到一步的周勃会师,他们继续向北,谢天谢地,总算碰到敌人了,是匈奴骑兵,一阵厮杀,杀得对方四处逃散。后面的樊哙、夏侯婴等部又没得痛快了!
  
  汉军继续北上,轻松拿下云中县。由于九原县等地没有响应韩信,也许是来不及响应,汉军第一阶段的任务到此为止。
  
  此时,坐镇马邑的刘邦也心痒了,他和周勃各领一军越过句注山南下。两路大军齐头并进,过城不取,迅速通过太原郡。当时的太原郡已落入敌手,韩信的大军正在进攻上党郡。
  
  在上党郡的铜鞮,韩信的背后突然出现了周勃和刘邦的大军,大吃一惊。代军仓促应战,被汉军打得大败,代将王喜阵亡。
  
  至此,在太原郡的敌军陷入了汉军的南北夹击之中。
  
  不过,汉军的敌人真得很顽强。铜鞮大战后,韩信的大军已经被打乱打散了,王黄、曼丘臣等将领找不到韩信,以为他们的国王已死于乱军之中,所以商量后,一致决定重新扯起一面大旗,拥立赵国王室的后裔赵利为王。
  
  于是代军在转眼之间变成了赵军。
  
  晋阳在晋水之北,故名“晋阳”,营建于赵利的先祖赵简子时。赵简子、赵襄子父子先后凭借坚固的晋阳城,取得了两次重要战役的胜利,最终打出了一个赵国。所以赵利决定在先辈崛起的地方与敌人大干一场!
  
  由左贤王和右贤王率领的一万多匈奴骑兵积极配合赵军,与王黄等部在广武以南至晋阳一带摆开阵势。
  
  汉军求之不得,刘邦、周勃转身北上,周勃一马当先,连降六座城池,樊哙、灌婴、夏侯婴等部也纷纷南下,最后把敌军压缩至晋阳城下,杀得他们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灌婴自然又让匈奴人见识了汉家骑兵的厉害,他的一名骑兵在战斗中干掉了对方一位“白题将”。
  
  敌人的残兵败将仓皇西窜,汉军乘胜追击,在离石又把他们揍了一顿。刘邦本人则胜利进入了晋阳城。

  
  第四节 冒顿示弱
  
  在代谷,赵利、王黄、曼丘臣等人见到了韩信,原来他没有死,而是在铜鞮大战后逃到了冒顿的身边,冒顿一直坐镇于此。于是赵利取消了赵王的称号,重新成为韩信的部下。
  
  败报接二连三的传来,使冒顿感到头疼。他遇到了一个新的难题,这里不同于他纵横驰骋的大漠南北,他面对的是一个新的战场,一个强劲的对手。他的对手有车兵、骑兵和步兵,他们的身上有坚甲的防护,手中的兵器长短配合,他们训练有素,进退有序,整齐划一。在匈奴骑兵擅长的平原旷野上,竟然对他们无可奈何,他们的阵形使战马望而生畏,而隐藏在阵形中的弓弩手,机动灵活,远远地便可将他的骑士们射落马下。汉军的轻车和突骑同样可怕,他们是进攻的利器,可以轻而易举地冲进来把他的队伍搅得七零八落,人仰马翻。
  
  太可怕了,难怪先辈们会栽在这里!与先辈们相比,他的优势很大,不是孤军作战,他的友军熟悉这里的情况,而且友军为了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下,打得十分卖力,十分顽强。饶是如此,还是遭到了接连惨败!对手太强劲了,这个仗简直无法打!是留下来继续一搏,还是出塞回草原呢?
  
  冒顿选择了继续战斗!因为刘邦的使者来了,显然,是来刺探军情的!冒顿觉得他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在以往征战中,他所向披靡,从无败绩,他不愿就此罢休,他决定创造一个战机。
  
  于是冒顿把精锐部队和肥壮的牛马全部隐藏起来,让对方只看到老弱病残者和瘦小的牲畜。
  
  汉使者离开后,很快,又来了第二批、第三批……
  
  冒顿暗自高兴!
  
  刘邦已经派出了十批使者,他们回到晋阳后,把看到的情况向他做了汇报,最后,都不忘补充一句:“匈奴可击!”刘邦很兴奋,认为解决冒顿的时机到了,为了慎重起见,他又派刘敬出使。
  
  也许是太兴奋了,刘敬尚未回来,刘邦就急不可耐地下令出发。当时,汉军在这里集结了三十二万大军,主要是步兵。
  
  一位名叫成的御使表示反对,理由是:匈奴人像野兽一样聚集,又像飞鸟一样散开,与他们作战,如同捕捉自己的影子,不可击。
  
  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刘邦哪里听得进。于是,汉军再次越过句注山,只不过原先是南下,现在是北上。
  
  刘敬从代谷回来,见此情景,大吃一惊。他在广武见到了刘邦。刘敬认为,两国交兵,都应该夸耀和显示自己的长处。匈奴人只露出自己的短处,其中有诈,不可击。
  
  刘敬的看法,在刘邦的内心深处应该是赞同的。但是,二十多万军队已经越过了句注山,停止行动会影响士气。再则说了,敌人要使诈,也不是容易办到的事情,只要自己不上当,对方也没有办法。于是,他把刘敬臭骂了一顿,骂他扰乱军心,然后把他囚禁在广武。
  
  刘邦过了句注山,很快传来一个消息:叛军和匈奴骑兵正在楼烦县的西北一带集结。于是他下令:车兵和骑兵迅速出击!
  
  当他们行进至楼烦时,突然,一阵寒流袭来,气温急剧下降,大雪纷飞,十分之二、三的人,手指受到不同程度的冻伤。刘邦一定气得大骂鬼天气。
  
  到了硰石,总算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敌人,热血沸腾的汉军将士们早就忘记了寒冷,随着皇帝的一声令下,马上扑了过去。
  
  敌军不经打,一触即溃,汉军各部随即展开北线大追歼。
  
  第五节 白登之围
  
  事实上,汉军硰石之战的胜利是敌人给的,但汉军当时是无论如何也发觉不了的。我们知道,诈败的难度也是很大的,因为你既要让敌人信以为真,又不能损失太大,有时候比打胜仗还要麻烦,一不小心,没准真得让敌人讨个大便宜。《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中“(夏侯婴)复以太仆从击胡骑句注北,大破之”便是说硰石之战。我们从“大破之”三字可见,冒顿诈败诱敌是花了血本的。
  
  冒顿的方针很明确,各部在战后分路撤退,吸引汉军分兵追击,然后在运动中寻找战机。
  
  韩信部向北撤退,吸引周勃部,周勃向北追杀了八十里,便回师楼烦县,围攻三座仍被敌人占据的城池。
  
  匈奴的一支骑兵则成功地吸引了刘邦,他们往平城方向撤退。一路上,双方多次发生战斗,毫无疑问,匈奴人连“败”!与刘邦一起行动的还有灌婴和夏侯婴。我们知道,灌婴是骑战高手,而夏侯婴也不赖,他是车战高手。因此,这支队伍是毫无疑问的精锐!在平城以南的一次战斗中,夏侯婴连续三次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此战获胜后,刘邦等人胜利进入平城县县城。
  
  但此时的刘邦是毫无疑问的孤军深入,我们知道,参加硰石之战的汉军都是车兵和骑兵,已经把大部队甩在后头了,战后又进行分路追击,追击的速度非常快,各部之间严重脱节,与大部队的距离拉得更远!
  
  汉军的大部队实乃“大步队”!率领这支“大步队”的是樊哙,他后来有一句豪言壮语:“ 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岂料,话一出口,便遭季布斥责:皇帝被敌人包围的时候,你在哪里,怎么不见你去解围?!樊哙真是有苦说不出,姐夫前进的速度那么快,发疯一样地追赶匈奴人,你让他有什么办法!他率领的又不是机械化步兵师!
  
  此时,已是十二月,孤军深入的刘邦浑然不觉自己身处身处险境。一天,他精神抖擞地出了城。我们不知道他此次出城是巡视还是进军?反正,他在县城以东的白登山被冒顿包围了!
  
  值得庆幸的是,冒顿的兵力不够多,尚无力单独解决战斗,必须等待其他部队赶过来才能制胜!
  
  与此同时,汉军各部也在朝平城方向赶过来。于是,双方在平城地区形成大混战,不断地发生遭遇战和阻击战。“驰道”是古代的高速公路,便于车兵和骑兵的快速行动,两军在“驰道”上的战斗更是激烈。由于周勃、靳歙、卢罢师等部的猛冲猛打,使得刘邦等人在白登山的压力得到了大大地缓解,冒顿在山下的兵力始终无法得到加强。
  
  除了斗勇,双方还在斗智。刘邦被围后,根据陈平的计策,派人暗中贿赂了冒顿的阏氏。阏氏就对冒顿说:“两国的君主不应该互相围困。现在就算我们占领了汉地,但是单于终究不能在此居住。况且汉王也有神灵保佑。希望单于考虑一下。”
  
  其实,冒顿的心情也不好受,随着时间的流逝,形势对他越来越不利。王黄、赵利的部队逾期不至,他们与汉军之间有什么阴谋,也未可知。时间再拖下去,非但不能吃掉刘邦,弄不好,自己反而会被汉军包围。
  
  听了阏氏的话,冒顿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何不来个将计就计?于是,他同意了,在包围圈上开了一个缺口,让阏氏转告汉使。接下来,他要做的事,就是等汉军突围时,将其一举歼灭!
  
  不过,汉军并未立即突围。他们不得不小心为上。
  
  到了被围的第七天,大雾弥漫,汉军的机会来了。他们先派人在白登山和平城县城之间往来,没有被匈奴人发觉。于是,陈平认为,突围的时机到了,请刘邦下令所有强弩都拉满,弩上装两只箭,箭头朝外,慢慢地突围。汉军在突围时,还有一段小插曲。一开始,刘邦显得很紧张,想要快速突围。幸亏夏侯婴头脑冷静,及时制止了这种愚蠢的行为。在夏侯婴地坚持下,刘邦下令,按照陈平的方案进行突围。最后,汉军平安地进入了平城县城。
  
  冒顿发觉刘邦突围成功后,大吃一惊,命令各部迅速脱离战场,全军北撤!他没有达到败中求胜的目的!当然,刘邦也没有达到消灭冒顿的目的!
  
  连刘邦都突围了,再留下来纠缠的确毫无意义。而且,由樊哙率领的以步兵为主的大军也赶了过来,接下来的仗,根本无法再打。因此,冒顿作出了撤退的决定,也只有这种决定才是明智的!
  
  敌军已退,汉军也不可能出塞,进入匈奴本土作战。因此,汉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也停止了。
  
  刘邦立二哥刘仲为代王,暂时留下樊哙在此稳定局势,其余诸将随他还朝。
  
  这场战争可以说是汉与匈奴的第一较量,双方打了一个冬天,从十月打到十二月,前后历时三个月。
  
  应该说,这场战争精彩纷呈,惊险曲折,悬念迭起,结局充满戏剧性。很难说,谁是这场战争的赢家。也很难说,谁是这场战争的输家。双方都是有得有失。
  
  刘邦最大的得,无疑是把敌人全部赶出了长城,而且汉军在战场上的损失应该远比对手小,但是他没有完成消灭韩信和冒顿的目标,自己骄傲轻敌,孤军深入,在白登山被围,一旦被敌人全歼,后果不堪设想。
  
  冒顿最大的得,无疑是得到了韩信、赵利、王黄、曼丘臣等中国将领,而且成功地将刘邦诱入白登山并将其包围,对中国人的心理会产生一些压力,但在正面战场上,他可以说败得很惨!他曾经两次获得好局,一次是韩信反汉,一次是包围刘邦,可惜,最后只能灰溜溜地出了长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