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调研

 剑胆琴心2 2010-01-22

关于X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X市2009年重点工作安排和目前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于5月20日—6月1日市农发办负责同志一同分赴六县,就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期间先后召开了由县政府主管领导、县政协负责同志,县农发办负责人,乡政府负责同志、农牧民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六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关于农发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并实地查看了XX县金滩乡土地治理项目,XX县泉吉乡草原建设项目,XX县八宝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XX县麻莲乡油料基地项目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市自1993年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区以来,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逐年增加,规模逐年扩大,内容逐年拓宽,为全市农牧业连续稳定协调发展注入了活力,有效地推动了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快速发展。在农业综合开发的具体实践中,各级党政部门较为重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农发机构,调整充实农发队伍,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按照国家和省上下达的建设任务,精心组织实施,每个项目均较全面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项目建设受到了国家和省农发部门的肯定,得到了项目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全市农牧区生产条件,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加快了农牧业向集约化经营和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促进了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止2008年,全市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4.08亿元,
年均投资0.25亿元。其中:国家和省投资2.25亿元,市、县财政配套0.24亿元,农牧民(企业)自筹1.25亿元,贷款0.34亿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最多的为2000年,资金量达到4485万元(其中:财政资金投资2249万元,占当年财政用于支农资金4946万元的45.4%)。16年来,全市共组织实施农发项目89个,其中,中低产田改造项目20个,草建项目60个,产业化经营项目9个,改造中低产田31.74万亩,改良天然草场165万亩。16年来,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中,共投入农发资金1.12亿元。其中:国家和省级投资0.64亿元,市县配套0.06亿元,自筹0.33亿元。草原建设项目中,共投入2.41亿元。其中:国家和省级投资1.37亿元,市县配套0.15亿元,自筹0.84亿元,贷款0.05亿元。多种经营产业化项目投资0.55亿元。其中:国家和省级投资0.24亿元,市县配套0.03亿元,自筹0.08亿元,贷款0.20亿元。项目区牧民实现了定居、围栏、暖棚、畜圈、种草、饮水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改善了农牧业生产条件。XX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覆盖全市六县,扶持项目户2万余户。草建项目中,改良天然草场165万亩,建成高标准羊用暖棚8216幢,贮草棚2000间,兴修人畜饮水管道105公里,打水井1085眼,项目区畜草矛盾、畜水矛盾得到了缓解,草原生态环境向良性化方向发展。购置农牧机械923台套,饲草加工机械525台套,饲草料生产、加工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解放了生产力。全市冷季近100万只母羊进暖棚生产,占母畜总量的80%。在项目带动下,项目区牧民实现了定居、围栏、暖棚、种草、饮水等设施的“五配套”、“六配套”或“七配套”,牧业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加强,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共改良土地31.74万亩,兴修农田灌溉主干渠129公里、分支渠306公里,配套桥涵闸等渠系建筑物7234座。经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实现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目标。种植农田防护林带90公里,改善了生态环境。多种经营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公司+基地+农牧户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二)提高了农业综合综合生产能力。XX市1 6年的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2.73万亩,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0.268万亩,划区轮牧202.5万亩,修建标准化棚圈9558幢264.67万平方米;累计新增粮食678.3万公斤,新增油料1189.4万公斤,新增牛羊肉927.2万公斤,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成效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农牧民的普遍欢迎,要求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日益高涨,现已形成要我开发变我要开发的局面,农业综合开发振兴了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三)推动了农牧业科学新技术应用。据统计,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用于科技推广方面的累计投入超过792万元,推广应用多项先进农牧业科技成果,农牧民科技培训人数累计达7.6万人次,通过培训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耕作制度和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提升了农牧业科技含量。草原建设项目中共推广草地施肥、生物灭鼠、灭除毒草、划区轮牧、牛羊育肥、牦牛提纯复壮、绵羊改良等实用技术2 0多项,使科技对畜牧业的贡献率由37%提高到4 5%,项目区畜牧业科技贡献率比全市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在中低产田工作中,将引进优质粮油品种、平衡施肥、良种精选、药剂灭草、深耕松土、增施有机肥等科技措施有机结合起来,使项目区粮油增产30%以上。
(四)加快了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多种经营项目的实施,有力地带动了全市牛羊育肥贩运,项目区年育肥贩运牛羊25万头(只)以上,占全市育肥贩运总量的60%。特别是XX县XX镇牛羊育肥基地的建成,形成了龙头企业+育肥基地+农牧户育肥贩运一条龙生产经营格局,有效地解决了农牧民牲畜卖难的问题。如实施建成的XX食用菌加工项目,年可加工食用菌袋70万个,年生产销售食用菌11万公斤,带动辐射农牧户200余户,吸纳农村劳动力114人。2003年至2008年,XX县分别在XX镇、农牧开发公司和农牧生态科技开发公司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带动农牧户5200户21300人。
(五)调整了农牧业产业结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同时,注重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草原建设项目区经过优化畜群结构后,母畜比例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出售羔羊年均在20万只以上,形成了羔羊新型产业经济,加快了畜群周转,提高了生产效率。项目区引进了0.43万多头(只)优良种畜(其中,二分之一野血种公牛0.05万头,藏系种公羊0.38万只),使项目区牲畜得到了改良,牲畜整体质量和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区通过优良品种的推广,优质高产田比例加大,粮油草种植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优化,粮油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
(六)促进了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和草场改良项目建设,粮、油、畜产品产量明显增加,各项目区通过挖掘潜力,实行农、牧、副综合发展,较快地增加了农牧民群众收入。项目区年直接受益农户1.97万户,项目区直接受益农业人口10.45万人,项目区农牧业总产值增加9857.9万元,农牧民收入总额增加6947.6万元,项目区农牧民人均收入以年均8%的速度递增,项目区农民比非项目区年均多增收300元以上,牧民多增收600元以上,农牧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农牧区致富步伐加快。
(七)带动了相关产业,密切了干群关系。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建成,粮油产量的增加,粮、油、农作物秸杆项目随之兴起,产、加、销行业逐年增多。牛、羊育肥贩运、羔羊产业化有力地带动了环湖旅游业热线餐饮业的蓬勃兴起,有效地解决了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各级领导、财政、农发、农牧、水务、林业和环保等相关部门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到开发现场了解掌握项目建设情况,及时解决具体施工中的难题,真正为农牧民排忧解难,深受农牧民群众的欢迎,拉近了干群间的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由于地方财力紧张,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拨入不及时或不能足额配套,农发办没有列支专门的事业经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争取、检查验收等工作,也影响了项目区整体开发的效益。
(二)有偿资金的回收难,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产业化经营项目在项目计划投资中,有偿资金的放款占整个项目资金计划投资的比例比较大,相当于无偿资金投入的3—4倍。从全市9个产业化经营项目实施情况看,截止目前没有1个较为成功并发挥效益的项目。主要是受体制改革,经营管理不善,贷款不落实,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所致。投入给产业化项目的有偿资金分文不归。1993—2006年以前土地治理项目实施中,对农发有偿资金的管理不规范,导致发放的有偿资金债权人不明确,难以收回。这些有偿资金的不能及时回收,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地方财政部门的负担。
(三)农民群众筹资投劳难度大,不易落实。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大量农民工外出。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务输出,农村由老人、儿童留守,主要劳动力不足,难以完成投资投劳任务。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税费改革后,农户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动力不足,不愿在土地上筹资投劳,农民难以组织。三是村支部村委会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不够,没有为民办实事的敬业精神,只求过得去,不积极进取,只消极等待观望。
(四)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难管护。由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投入主要是以政府财政的无偿资金为主。项目工程验收后,虽然向乡镇、村办理了产权移交手续,但由于乡村干部的责任心不够,农民的集体意识差以及维护资金缺乏,常使水渠等工程使用不久即有损坏现象,而导致整个渠道不能正常使用。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将会造成农业开发工程不能良好地长期发挥作用,实际上是对国家财政资金的很大浪费,有违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初衷。
(五)农业综合开发机构不完善。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一直为临时办事机构,2004年以前全市农发机构由农牧部门代管,2004年以后归财政部门后仍为临时办事机构,且人员变动较大,队伍不稳,从事农发工作的干部不能享受评定职称等待遇,对全市农发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目前,由于体制制约,农发办事机构相对独立性小,难以与农业、林业、水务、环境保护等部门进行有效协调,形不成有效的开发合力。
四、今后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的对策和建议
在新形势下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必须认真总结以往开发工作中积累的成功经验,要以科学发展和“农牧稳市”战略为指导,突出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实施综合开发、规模开发、特色开发、产业开发和科技开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加强项目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优势农畜产品的生产能力,加大高原特色农畜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和产业化龙头扶持力度,促进项目区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生产,进一步提升开发水平,提高开发成效,努力把项目区建设成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示范区。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辐射带动,为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做出贡献。
(一)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各级党委、政府要立足于“三农”工作的全局,明确目标任务,切实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对农发项目的宣传力度和争取力度,将其作为促进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基础性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精心布署,全力推进,抓出成效。要建立健全和加强工作机构,充实人员,保证争取资金和项目经费,保证正常事业经费,保证办公场所和工作用车,保证农发干部的职级待遇和享受评定职称待遇等,切实解决农发干部队伍的后顾之忧。要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纳入各乡镇、各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努力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加强协调和统一作战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整体效益。要协调好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形成开发合力,创造性地做好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加强协调和统一作战能力,切实解决农发办资金和其它支农资金投入形不成合力的问题,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逐步形成投资不变,渠道不乱,努力形成投资资金捆绑使用,相互弥补,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的工作格局,加快XX市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三)坚定不移地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综合开发的第一要务,必须常抓不懈。根据XX市农牧业生产布局和发展水平,农业综合开发要坚持以土地治理为重点,着重实施草场改良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中,以制约项目区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关键障碍为重点,突出农田水利、农业良种、草场围栏、划区轮牧、畜棚畜圈、优质饲草地种植、草场施肥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好16个草原建设项目,改良草场60万亩,实施中低产田改造8个,改造中低产田8.4万亩。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进程。

(
四)加快特色农畜产品的基地建设。XX市地处青藏高原,具有独特冷凉气候和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为大力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创造了独有的条件,农业综合开发要瞄准农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快特色农畜产品的基地建设,依托资源优势,培育精品农牧业,精深加工,立足实际,面向市场,创出和打造XX的品牌农畜产品。种植业上,重点做大做强北方小油菜生产基地、中藏药材优质高产基地建设。畜牧业上,主攻牛羊肉,在畜种改良、羔羊出售、牛羊育肥贩运上重点突破,创出XX市牛羊肉、羔羊肉等品牌畜产品,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五)尽力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支持农牧业发展,是市、县各级政府的共同责任。要在加大和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基础上,市、县政府和财政部门要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据实安排市、县两级财政配套资金,保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足额到位,减轻项目区农牧民群众的负担。并将每年的市县两级农业综合开发配套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之中,使市县配套资金有着落,农业综合开发有力度。
(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效益。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立项、建设和运行中,必须注重开发实效,努力实现农业综合开发最大的投资效益。根据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政策要求,科学规划设计,坚持合理布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群众满意的原则,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科技含量,把项目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作为重要内容,使每一个项目区至少推广一个主要品种和技术措施。研究制定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管理办法,及时落实管护主体、落实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责任,加强项目区基础设施的管护和维修,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七)提高乡村干部责任意识及农民群众积极性。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面推行工程公开招投标制和县级财政报帐制的情况下,调动乡村及农牧民群众积极性尤为重要。广大农牧民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农牧民群众在农业综合开发中的主体作用,是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的关键。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农牧民更多地了解农业综合开发,严格执行农业综合开发中农民筹资投劳政策,尊重农民意愿,主动让农牧民投身到农业综合开发中,激发农牧民群众的开发热情,使农业综合开发真正成为农牧民群众的一项自觉行动,以此推动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和长期正常运行,发挥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