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其他镜头拍的片子调出蔡斯镜头的味道

 brother71 2010-01-30

(一)

网友“萧风萧风”的后期处理心得:
蔡司头的特点很特别,色彩浓烈,反差大,锐度很高,细节清晰,但又不干涩,有油润感,亮部暖,暗部冷。

根据这些特点就可以模仿了:
反差大和色彩倾向布兄已经讲了,在RAW里调好。

色彩浓烈:暂时别管,别加大饱和度!加大饱和度细节丢失严重。

锐度很高,细节清晰:可以局部用USM锐化得到。

不干涩,有油润感:大片的画面(比如天空,水面)一定不要锐化!最好用两层,一层降噪处理,模拟出油润感,然后和锐化的部分合成就漂亮了。

亮部暖,暗部冷:用色彩平衡,暗部和亮部采用不同的平衡。

最后调整色阶、曲线,对比上来了,色彩上细处理是用可选颜色调整得到的。

原理就这样了,但做得怎么样就要靠经验了。

 

(二)

一 蔡斯的色彩
基本上就是模仿蔡斯的几个特点如“反差大,锐度高,细节清晰,有油润感,亮部暖,暗部冷”等等,大家可以去网上查看一些作品这里我就不再重述了,主要讲讲自己总结一些前辈PS的思路。
  1.最好有raw文件,在相应软件里面把色温降低一些,然后曝光减少一些,提高一些对比度,如果图片偏色可以适当进行调整,注意这里只是微调,不要调的太夸张了。因为后期在PS里还要细调。
  2.在PS里面把模式转变成Lab模式,对明度使用应用图像,混合模式选择虑色,不透明度20%,不要太大,这一步主要是提高色彩的明度。对a和b通道分别使用应用图像,模式选择柔光(选择叠加图像细节会损失大一些)不透明度选40%。
  3.对明度进行适当USM锐化,注意半径不可过大,这里我选择半径0.9,数量90。对明度的锐化不会影响色彩。
  4.下来回到RGB模式,使用色彩平衡对高光和暗调进行微调,总体思路是把高光部分稍微调暖,暗部调冷。如果要强调某些部分可以使用蒙板进行局部调节。
  5.下来就是使用可选颜色等工具进行微调,这个根据图片的实际情况调节。
  6.最后再复制已经调好的图层,可使用降噪工具对该图层降噪然后改图层混合模式为“叠加”把不透明度降低,一般降到30-50即可。这一步主要是再增加画面油润,但是效果也因图而异。


二 油润
色彩浓烈厚重而不腻,反差细腻平缓而不生硬,锐度刚柔而不失细节,画面整体又不干涩,有立体感,亮部暖,暗部冷。其实这就是德头的一些主要特点,也是与日头过分强调清晰度不一样的地方,它更讲求一种整体的画面感觉,
一些手法,,比如适当提高饱和带,再以局部用USM锐化得到锐度。(在这里可以用复制通道调对比建立选区的方法
不干涩,有油润感:大片的画面(比如天空,水面)一定不要锐化!最好用两层,一层降噪处理,模拟出油润感,然后和锐化的部分合成就漂亮了。(减少杂色时候稍微增加一下量效果会会更好)
亮部暖,暗部冷:用色彩平衡,暗部和亮部采用不同的平衡。(调得太过会失真,尽量控制在20
最后调整色阶、曲线,对比上来了,色彩上细处理是用可选颜色调整得到的。
但这也往往也是形似而不神似,,
后来想想也难怪,如果ps真能很容易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那蔡司和徕卡也就没人追捧了镜头的设计不是靠计算机和玻璃材料就能简单解决的,除了技术的因素和成分,更多多的是一种文化的积蓄和内涵。

 

(三)

喜欢摄影的人无不为蔡司镜头拍摄的照片所感动。感动必然有感动的原因。当你真正问为什么感动的时候,肯定大家会拿出经典一句话:油润。既然一张照片你一看就感觉是蔡司镜头的蔡司味,那一定是有规律的。现在是数码时代,也许有机会让相片处理成类似蔡司片的味道。
   当然要想真的处理成蔡司味是不可能的,因为蔡司味除了色彩,还有它的虚化效果,它的细腻程度等等。如果我赶斗胆说用数码调出蔡司味,那一定会被大侠们飞砖的。我也不是数码的专家,更不敢说能调出蔡司味,只是想让自己的相片更接近蔡司味,让自己的相片更生动些。所以标题只是想让自己的相片有蔡斯味。。。。
   看过许多蔡司镜头的照片,多数是长焦拍摄的前后景虚化的片子,油润得让人溜口水,这也是让色友中毒着迷的一个最大的因素,而这个感觉是最难模仿的。即使用数码的后期模糊处理,也很难接近那个效果,也不自然。这个方面就暂且不考虑模仿,先琢磨琢磨蔡司色彩的特点吧。
   既然是琢磨,就是连我自己还没弄明白,就边琢磨边改,反正是为自己琢磨的,不管对不对,不管人家怎么看,对自己的相片后期有好处就行。
   一、看过许多蔡司的片子,第一感觉就是油润。到底什么是油润呢?能不能说就是过渡细腻?蔡司的片子感觉很真实,即使是数码相机的片子,很少所谓的数码味。(我理解的数码味是色彩过渡硬朗,锐化过度,色彩暗涩。。。)。可以这么说,蔡司片子的色彩饱和度比较高,而透明度(也许是所谓的色彩纯度)也比较高,但是总体却不漂浮,而是沉稳浓重。总之首先白度不能过,还要稍欠。色彩尽量调到饱和度较高,而纯度也高。蓝色,金黄色,绿色相对特别浓郁饱和,黑色也黑的深沉而不死黑。
    二、不知道是作者后期调整得好的缘故还是什么,感觉蔡司的色彩非常真实,白平衡非常准的感觉(也许是感觉)。忧郁的冷色调和浓浓的暖色调可以同时饱满地呈现在一张相片里。冷调跟硬调同时存在也许不难,但是同样浓郁就比较少了。后期上也许真的需要蒙板分别处理。
    三、蔡司的片子色彩过渡非常细腻,就是说色彩过渡层次多,而不会感觉被数码化的那种色彩简化。虽然过度柔和,但是分辨率却感觉很高(镜头本身质量好),就是感觉既清晰又柔和。颜色明锐但是却不是数码锐化过度的那种感觉。所以更多的胶片味。
    四、看到蔡司的片子,还有一个感觉就是通透,如果片子不通透,一定不认为是蔡司的。通透是指相片的色彩纯度比较高,对比度也比较大,图片的清晰度也比较好,虚化效果也代表一部分感觉。片子灰蒙蒙的,色彩不够饱和,清晰度不好,虚化不自然,这些都不被认为是蔡司的特色,其实有时蔡司镜头也会拍出这种效果,特别是后期处理不好的话。
    五、蔡司的色彩为什么会那么浓郁呢?也许是因为镜片和镀膜让某些光线通过率高,而某些光线吸收较多,结果色彩被加强了,特别是蓝色和金黄色。而灰色系列被保留下来。层次还是显得那么丰富。色彩的纯度也比较高,明度也比较大,对比也比较强。但是却不过暴。就是总体白度不超过极限。蔡司对蓝色和金黄色似乎比较敏感,饱和度特别高,看到瓦蓝瓦蓝的,或者金黄金黄的,就像是蔡司的代表。
    六、究竟什么是蔡司味还真难总结,但是人们常说,蔡司的色彩真是毒啊。毒在哪里,为什么毒,还真不好说。但是自己却能感觉到哪些是蔡司味,哪些不是(当然有些镜头拍的相片也有那种细腻油润的感觉,我们暂且都称之为蔡司味吧),色彩上总是相对比较浓郁,就是说色彩饱而不跳跃,不刺眼。其他普通镜头也能拍出清晰锐利的相片,但是看起来就是色彩有些刺眼,对比过于锐利,有数码锐化的感觉。
七、蔡斯的片子,有的色温相对较低,加强了蓝色和绿色的纯度。对比度稍大些,曝光要合适,相对较低但又不太低而损失了颜色。色彩饱和度增加些。适当锐化,但不过度,保证有通透感。
八、经过琢磨蔡司味的特点之后,在图片的后期处理上,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调试,试图调出蔡司味来:

1。先在RAW格式中调整色温,调稍低些(根据感觉),调整曝光到折中位置(保证有正确的色彩还原),调整对比度稍低,调整亮度稍低,这些都是为了使画面不出现高光过度和暗部细节损失,使画面比较细腻。

2。调整好后转到PHOTOSHOP里调整图片。先进行再次的白平衡调整。用曲线里的黑白灰三个吸管。黑色白色先调,同时适当降低极白值,提高极黑值,使画面不至于对比过于强烈。然后用灰色吸管寻找灰点(即RGB三个数字相近的),也可以选择RGB三个数字递减的颜色作为灰度色,这样画面蓝色和黄色会得到加强。

3。然后转到LAB 模式中,在明度通道里点图像选项,选应用图像,混合选项选择滤色,不透明度选择10-30%左右,(为的是提高色彩的明度即纯度)。在A,B通道中也同样点图像选项,选应用图像,混合选项选择叠加(或柔光会比较柔和些),不透明度选择20-50%左右。(为的是增加色彩的饱和度即浓度)。在明度通道中用滤镜里的USMR锐化,将画面适当锐化。(为的是提高画面的清晰度,但千万不要锐化过度)。这样处理的相片,相对色彩纯度比较高,色彩饱和度也比较高,画面通透度也提高了。但是一些细节调整要根据每个图片的实际情况调整,尽量使画面色彩沉稳,过渡细腻。如果嫌有些色彩还不能达到蔡司味,还可以用图像中的替换颜色的工具将某些颜色加强。
              

4。或者转到PS后调整白平衡后,直接复制图层,选择滤色10-30%,选择柔光20-50%,然后锐化,也可以达到类似的通透,只是画面稍逊色。
             

5。这里总结起来就是用了在LAB模式下的应用图像中的滤色、柔光、叠加等工具,主要是提高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用这种方式处理的好处是色彩自然,对画面色彩的损害很小。在前期处理中就是要注意白平衡、曝光准确不过曝,锐化适当不过度,尽量保持画面柔和层次丰富。要想调出色彩深沉浓郁的效果,还可以继续在可选颜色工具中调整色调,适当增加黑度(继续琢磨中)。
             现将用不同方法处理的两张相片做个对比,虽然不是很有蔡司味(还在琢磨中),但是色彩的浓郁程度得到提高且比较自然。
          图一为常规方式处理(在RAW格式下调整好色温,曝光,对比度等,在PS里的LAB模式下增加色彩饱和度和锐化图片)(原片为RAW格式转化为JPG格式)

 

 

(四)

看过许多蔡司镜头拍摄的照片,多数是长焦镜头拍摄的前后景虚化的效果,油润得让人流口水,这也是让色友中毒着迷的一个最大的原因,而这种感觉是最难模仿的。即使用数码的后期模糊处理,也很难接近这种效果。这个方面就暂且不考虑模仿,先琢磨琢磨蔡司色彩的特点吧。
  人们常说,蔡司的色彩真是毒啊。毒在哪里,为什么毒,还真难用语言表达。但是人们却能感觉到哪些是蔡司味,哪些不是(当然有些镜头拍的照片也有那种细腻油润的感觉,我们暂且都称之为蔡司味吧)。我感觉蔡司味色彩上总的来说相对比较浓郁,就是说色彩饱和而不跳跃,不刺眼。其他镜头也能拍出清晰锐利的照片,但是看起来就是色彩有些刺眼,对比过于锐利,有数码锐化的感觉。
  看过许多蔡司镜头拍摄的照片,第一感觉就是油润。到底什么是油润呢?能不能说就是过度细腻?蔡司的照片感觉很真实,即使是数码相机拍摄的,也很少所谓的数码味(我理解的数码味是色彩过度硬朗,锐化过度,色彩暗涩……)。可以这么说,蔡司照片的色彩饱和度一般都比较高,而透明度(也许是所谓的色彩纯度)也比较高,但是总体却不漂浮,而是沉稳浓重。蓝色、金黄色、绿色相对特别浓郁饱和,黑色也黑得深沉而不死黑。
  蔡司镜头拍摄的照片色彩为什么会那么浓郁呢?也许是因为镜片和镀膜让某些光通过率高,而某些光吸收较多,结果色彩被加强了。特别是蓝色和金黄色,而灰色被保留下来,层次还是显得那么丰富,色彩的纯度也比较高,明度也比较大。对比度也较强,但是却不过曝。蔡司镜头对蓝色和金黄色似乎比较敏感,饱和度特别高。看到瓦蓝瓦蓝的,或者金黄金黄的,就像是蔡司味的标志。此外,蔡司照片的色彩过渡非常细腻,就是说层次多,而不会感觉被数码化的那种色彩。虽然过渡柔和。但是分辨率却很高(镜头本身质量好),也就是照片既清晰又柔和,颜色明锐但却不是数码锐化过度的那种感觉,所以有更多的胶片味。
  看到蔡司的照片,还有一个感觉就是通透,如果不通透,一定不认为是蔡司的。通透是指照片的色彩纯度比较高,对比度也比较大,图片的清晰度比较好,虚化效果也代表其中一部分感觉。但是如果照片灰蒙蒙的,色彩不够饱和,清晰度不好,虚化不自然,这些都不被认为是蔡司的特色。当然有时蔡司镜头也会拍出这种效果,特别是后期处理不好的话。不过,在后期调整好的情况下,很多人都感觉蔡司镜头拍摄的照片的色彩非常真实,白平衡非常准(也许是感觉,其实往往色温稍偏低些)。忧郁的冷色调和浓浓的暖色调可以同时呈现在同一张照片中(冷暖色调同时存在也许不难,但是同样浓郁就比较困难,也许需要后期蒙板分别处理冷暖色)。
  经过以上分析后,在图片的后期处理上,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调出蔡司味。
  方法一
  1.先在RAW格式下调整色温,稍调低些(根据感觉);调整曝光到折中偏低的位置(保证有正确的色彩还原);降低对比度、亮度,画面整体显得沉稳。这些都是为了避免出现高光过度和暗部细节过度损失,使画面比较细腻。保持沉稳的色调。
  2.调整好后转到Photoshop里,再次调整自平衡:用曲线里的黑白灰3个吸管,先调黑色和白色,同时适当降低极白值(将曲线中的白点往下拉一点),提高极黑值,使画面不至于对比过于强烈。然后用灰色吸管寻找灰点(即RGB3个数字的相近值),也可以选择RGB3个数字递减的颜色作为灰度色,这样画面色温会偏低些,蓝色和黄色会得到加强。
  3.然后转到LAB模式中,在明度通道里点图像选项,选应用图像;混合选项选择滤色,不透明度选择10%--30%(为了提高色彩的明度即纯度)。在AB通道中也同样点图像选项,选应用图像,混合选项选择叠加,不透明度选择20%~50%(为了增加色彩的浓度即饱和度)。在明度通道中用滤镜里的USMR,将画面适当锐化(为了提高画面的清晰度。但千万不要锐化过度)。这样处理后的照片,色彩纯度和饱和度都较高,画面通透度也提高了。但是一些细节调整要根据每张图片的实际情况,尽量使画面色彩过渡自然。如果嫌有些色彩还不能达到蔡司昧,还可以用图像中的替换颜色工具将某些颜色加强。
  4.为了让画面有更强的浓郁色彩和沉稳色调,图片处理好后,可以在Pnotoshsp里。通过复制图层,在图层工具里选择叠加,不透明度调整为20%一50%之间,即可得到色彩比较浓郁的画面效果。
  

方法二
  图像从RAW格式转到Photoshop后调整白手衡,直接复制图层,选择滤色10%一30%,选择柔光20%~50%。然后锐化,叠加选择20%一50%,也可以达到类似的通透效果,只是画面稍逊色。
  

方法三
  在RAW格式下适当调色温,降低曝光和对比度,让照片显得层次丰富些。稍加饱和度,用曲线调整画面亮度。在Photoshop里打开,先用曲线吸管调黑灰白平衡,亮度可以不调。然后在通道混合器里将红、绿、蓝各调为110%(可适当提高色彩的纯度和明度),用正片叠底工具将图片颜色加深加暗(产生一定的色彩凝重感),在可选颜色工具里将灰度中的红、绿、蓝各加10,在黑色通道里将黑加5,最后在LAB模式下增加色彩饱和度和锐度。为了更加符合实际效果,再适当微调即完成。这种调色方法的缺点是对画质的损害比前两种稍大些,优点是快速且色彩浓郁,纯度高。
  总结起来就是在LAB模式下,在AB通道中,运用滤色、叠加、柔光、明度/对比度,以及通道混合器、可选颜色等工具,提高画面整体的色彩纯度、浓度及对比度,适当降低色温,并保持整体画面沉稳浓郁的色调特点(在直方图里像素偏向黑场一边)。整个画面中,亮度不过度甚至暗些,黑色浓郁而保留层次,再配合原片的清晰度和画面层次,让整个画面带有浓郁的蔡司味。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画面的整体效果:不过曝,色彩不溢出,锐化不过度。噪点也不可太大,要让层次过渡自然。之所以不用曲线调整,是因为曲线还是有一点局限性,而且对画质损害会大一些。
  现将用不同方法处理的3组图片做个对比,虽然不是很有蔡司味,但是色彩的浓郁程度得到提高。
各组图片中第一张均为采用常规方式处理(在闩AW格式下调整色温、曝光、对比度等,在Photoshop里的LAB模式下增加色彩饱和度和锐化图片,原片为RAW格式转为JPG格式)。第二张为采用仿蔡司风格的处理手法(与原片为同一张图片,RAW格式转JPG格式)。处理后的画面色彩很通透,且更加细腻。杂质也比较少(如果配合降噪软件处理,画面将更加细腻)。当然处理得还不够到位,色彩有些溢出的感觉,还将进一步调整。
我的理解就是色调偏兰紫一点,对比大一点,最后呈现出高光部分油润一点,自己也是往这方面调的。简单尝试的,发现对这样的小品还有点效果但是人物就差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