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故事悟人生-1

 nqj0108 2010-02-01

每一个人都会从少年走向成年、中年、老年。当成年的睿智成熟取代了曾经的青涩懵懂,留在心头的是抹不去的感伤和阅尽人生百态之后的从容淡定。年华渐逝,可是那些曾经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感动的故事不会老去。那些或深刻、或隽永、或温馨的故事,书写在我们生命的字里行间,给不同时候的我们以不同的感动。

细节篇

很多人在忙忙碌碌中度日,都很容易犯下忽略细节的错误。我们总觉得人生何其漫长、追求的事业何其伟大,顾及不到一些细节实在是理所应当;我们还以“成大事者不必拘小节”之类的话来为自己寻求解脱。过去所有的思想和言行都表明,我们是为了追求伟大才放弃了对细节的重视。可是我们却没有意识到,任何伟大事业的成功都是由无数个不起眼的细节积累而成的。不注重细节的观念使得我们无数次与成功失之交臂。

 

1、完善每一个细节

1886年,为了纪念自由精神强烈的美利坚合众国成立,法国政府送给美国一座雕刻历时10年、高约46米的自由女神像。女神的外貌设计源于雕塑家的母亲,高举火炬的右手则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为蓝本。这座自由女神像象征着美国人民的自由精神。直至今日,这座雕像依然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由女神像历经沧桑,它几乎已经成为全球所有为自由而奋斗的人心目中神圣的向往。

人们怀着这种神圣的向往,从四面八方涌来,为的就是一睹自由女神的风采。在雕像耸立于美国自由广场的100多年以后,有一位画家和朋友一起乘坐一架私人小飞机飞到了距离地面约三百英尺的高空,画家和他的朋友已经清楚地看到了自由女神像头部的所有细节:一缕缕飘逸而韧性十足的头发,丰富的脸部表情,额头、鼻翼两侧还有耳廓边的每一个线条,以及坚定地盯着前方、充满火热激情的眼睛……所有的一切都被雕塑家表现得栩栩如生。这位画家素以对作品无比挑剔和苛刻著称,但是看到眼前美轮美奂的自由女神像,他也不由得赞叹,简直是巧夺天工。

1886年之前,飞机还没有被发明制造出来,而雕塑家却尽其所能地完成雕像的每一个部分,丝毫没有忽略其中的任何一个细节。

在一个多世纪以前,这位雕塑家用自己的双手一刀一锉地刻出每一个完美的细节,即使是最细微、最不可能为人所注意的部位也没有丝毫马虎,他甚至不考虑自己精心雕刻的某些细节可能人们永远都不会看到。但他始终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在巨大的自由女神像上一刀一刀地刻着,在他眼中只有手中的刀锉和刀锉下的完美细节。也正是因为雕塑家鬼斧神工的雕刻技术,以及他对于完美细节的不懈追求,巨大的自由女神像才以近乎完美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展现在人们眼前的还有雕塑家的精巧技艺及其通过每一个细节向人们传递的自由精神。

这位自由女神像的雕塑者就是弗雷德里克·奥古斯塔·巴托尔迪。他的名字将和自由女神像一样流传千古,他向人们传递的自由精神将会被千万代的人所铭记。

成功没有捷径,要说捷径,那就是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当无数个尽善尽美的细节得以完成时,就可以积累出巨大的成就。

 

2、铁钉、战马与王朝

在英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缺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

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

失去一匹战马,损了一位骑兵;

损了一位骑兵,丢了一次战斗;

丢了一次战斗,输掉一场战役;

输掉一场战役,毁了一个王朝。

同所有民间谚语和歌谣一样,这首歌谣也是源自于社会生活当中,它反映的是战场上的一个真实事件,而且这首歌谣还以极其生动和简洁的形式几乎十分完整地叙述了那场战争。

那是在1485年,当时的英国国王到波斯沃斯征讨与自己争夺王位的里奇蒙德伯爵。决战马上就要开始了,战斗双方剑拔弩张。他们都知道胜败将在此一举,他们当中总有一方要戴上大英帝国的王冠,而另一方则只能沦为阶下囚。

决战开始的前一天,国王责令全军将士都要严整军容,并且要把所有的战斗工具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比如,确保足够的盾牌和长矛数量,使自己的钢刀更加锋利,以及使自己的战马更加勇往无前等。一位叫做杰克的毛头小伙子在这场战役中担任国王的御用马夫。他牵着国王最钟爱的战马来到了铁匠铺里,要求铁匠为这匹屡建奇功的战马钉上马掌。

钉马掌只是一件小活儿,却因最近战事频繁,铁匠铺的生意都好得不得了,所以铁匠对这个年轻的马夫有些怠慢。身为国王的马夫,杰克当然容不得对方的这种轻视态度,于是他端着架子对铁匠说:“你知道这匹马的主人是谁吗?你知道这匹战马将要立下怎样的战功吗?告诉你,这可是国王的战马,明天国王就要骑着它打败里奇蒙德伯爵。”铁匠再也不敢怠慢眼前的小马夫了,他把马牵到棚子里开始为马钉马掌。

钉马掌的工作其实很简单,这个技艺娴熟的铁匠不知道已经为多少战马钉过马掌了。但是今天,就在为国王的御用战马钉马掌的这一刻,他却感到了为难,原来他手中的铁片不够了。于是他告诉马夫需要等一会儿,自己要到仓库中寻找一些能用于钉马掌的铁片。可是马夫杰克却很不耐烦,他说:“我可没有那么多时间等你,里奇蒙德伯爵率领的军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我们逼进,耽误了战斗,无论是你还是我都承担不起责任。”看到铁匠愁眉苦脸的样子,他又说:“你可以随便找其他一些东西来代替那种铁片吗?难道在你偌大个铁匠铺里就找不到这样一些东西吗?”杰克的话提醒了铁匠,他找到一根铁条,当铁条被横截之后,正好可以当成铁片用。

铁匠将这些铁片一一钉在了战马的脚掌上,可是当他钉完第三个马掌的时候,他发现又有新问题出现了———这一次是钉马掌用的钉子用完了,这不能怪铁匠储备的东西不够丰富,实在是战争中需要用的铁制工具太多了。铁匠只好再请求马夫再等一会儿,等自己砸好铁钉再把马掌钉好。马夫杰克实在是等不及了,让铁匠再凑合凑合得了,铁匠告诉他恐怕不牢固,但马夫坚持不愿意再等了。这匹战马就这样带着一个缺少了钉子的马掌离开铁匠铺,载着国王冲到了战斗的最前沿。

最后的结果就如同那首歌谣唱的那样,国王在骑着战马冲锋的时候,没有钉牢的马掌忽然掉落,战马随即翻倒,国王滚下马鞍被伯爵的士兵活活擒住,这场战役以国王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庞大的王朝,足以被一个铁钉毁掉。过去听到类似的劝诫时,我们总是将其当作耸人听闻的耳旁风,当我们亲身体验到其中的滋味时,常常为时已晚。

 

3、细微变化影响全局

197912月末,美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在华盛顿召开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上发表了一次震惊世界的演讲。演讲的题目就是《不可预测性: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他这次演讲的内容后来被总结为蝴蝶效应,现在蝴蝶效应的理论已经被用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爱德华·洛伦兹提出的蝴蝶效应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一只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的蝴蝶在翩翩起舞时扇动几下翅膀,很可能就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爱德华·洛伦兹之所以得出这样的观点是完全建立在多年的实践观察和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产生“蝴蝶效应”的原因是这样的:蝴蝶翅膀的不断运动会导致其周围的空气系统发生极其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幅度虽然小得难以让人感受得到,但是它却会形成一股微弱的气流,而这股微弱的气流会引起四周空气产生相应的变化,之后又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天气系统发生更大的变化,最终将很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发生一场猛烈的龙卷风。

凡是经历过龙卷风的人,每当谈起它的时候都会脸色大变。这是因为猛烈的龙卷风以其无比的威力侵袭着人们的家园并且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可有谁会在意一只蝴蝶的翅膀运动?身在得克萨斯州的美国人更不会在意远在亚马逊河流域蝴蝶的翅膀运动,但是敏感的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博士却从中发现了龙卷风与蝴蝶翅膀运动之间的联系,这不由得令人们感到震惊。更令人们感到震惊的,还是他在“蝴蝶效应”这一理论中提出的观点。

任何一次看似偶然的变故,其实很久以前就可能已经由某些不为人注意的细节决定了,所以我们不应该忽略任何细微的事物。

 

4、一颗纽扣酿成的恶果

20世纪50年代初,一个以科学技术发达而著称的国家决定组织一次规模宏大的军事演习,这次军事演习将由该国的陆、海、空三军联合举行。

这次军事演习几乎邀请了世界各国的重要领导人。整齐的列队、严肃的军容以及先进的高尖端武器,博得了所有在场人士的一致赞赏。正当观看演习的人们意犹未尽的时候,随着仪仗队的退场,一架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被运到了演习现场。驾驶这架战斗机的飞行员经过多次选拔,由一名被认为是该国驾驶技术最好的飞行员担任。这是这一战斗机的首次军事演习,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在演习之前,相关的主管部门已经对这架飞机进行了全面检查,而且地勤人员也对飞机实施了多次全方位的检测。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飞行员精神抖擞地启动了飞机。期待着看到飞机直冲云霄的人们紧紧地将视线锁在飞机上,但是他们并没有看到飞机升入高空的飒爽英姿,而是看到飞机刚离开地面就发生剧烈震动,然后就一头栽到跑道上。随着一声巨响,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滚滚的浓烟还有支离破碎的飞机残骸。

原本应该是一场完美的军事演习就此结束。总统亲自派人调查引起这次事故的真正原因。调查小组对飞机的各项技术指标以及飞行员本人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调查。飞机制造技术的先进是毋庸置疑的,而飞行员本人的驾驶经验和技术,以及各项素质要求也全都符合标准。

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如此严重的事故呢?随着调查工作的不断展开,迷雾被一层层拨开,但是最终的结果却难以令人置信———造成这次飞机失事的原因就是飞行员衣服上的一颗纽扣。原来在飞机起飞的一刹那,飞行员衣服上的一颗纽扣掉到了仪器当中,仪器不能正常运行,影响了其他部件的运转,最后导致了机毁人亡的恶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伟大事业的成功源自于每一个细节的完美。同样,任何一次重大灾难也源自于一些不起眼的细节上的失误。

 

5、在最不经意的小处跌倒

哈特从小就在父亲的教导下练习心算,经过多年的刻苦训练,他终于成为一名出色的心算大师。他能够在别人刚刚说完需要计算的数字之后,马上说出正确无误的答案。即使是面对特别难的混合运算,哈特也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偏差。为此,哈特感到十分自豪。他也经常受到各地的邀请,前去进行心算表演。正所谓“艺高人胆大”,无论去什么地方参加表演,哈特从来都没有怯过场,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这一次,他同样信心十足地站到了台前进行心算表演。台下的大多数人都是带着小型计算机来的。他们一方面是想验证一下哈特的心算技能,另一方面也想感知一下人脑与电脑哪一个反应更快。在表演期间,人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为哈特出题。上台出题的人们尽可能地出一些运算更为复杂、数字更为庞大的题目,显然他们既为哈特的心算技能所折服,又想出其不意地难倒这位从来都没有失误过的心算大师。但是他们都没有难倒他。哈特看到他们一个一个心服口服地走下台去,心里更加得意。

就在哈特倍感得意之时,又有一位女士走上台来。这位女士其貌不扬,但是脸上的表情却很严肃。看到这位女士,哈特想:“眼前的这一位肯定又是想来难倒我,可是这只是一场游戏,何必那么认真呢?”女士缓缓说出了要出的题目内容。

“有一列火车要开往某一个地方,在始发站上一共有6 089人上车,在经过第一个车站时下车22人,上车84人;下一个车站又下了13人,上了61人。”

听到这里,哈特不由得在心中轻笑了一下,“如此简单的加减运算题,真是幼稚得很。”

女士依然在不紧不慢地说着自己的题目,“下一站又下了48人,上了39人;再下一站下了64人,上了76人;再下一站下了94人,上了77人;再下一站下了59人,上了162人;再下一站下了195人,上了67人。”说到这里女士停了一下,哈特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但是他愿意装作谦虚大度地对女士说:“您还可以接着提问的,请问还有吗?”

女士仍旧是一副不慌不忙的严肃样子,她说,“当然有,火车一直向前行驶,到下一站又下去295人,上来24人;再下一站下去82人,上来35人,再下一站下去673人,上来15人。”

女士又停了下来,此时哈特真希望她能说出一点更有难度的题目,因为她的题目几乎不能让哈特充分地表现自己的心算才能。但哈特依然表现得相当有礼貌,他对这位女士说,“如果题目到此为止的话,我想我现在就可以说出火车上剩下多少人了。请问您的题说完了吗?”女士看了看哈特说,“只剩下最后一句了”,然后她大声地说:“我要问的是这列火车沿途一共经过了多少站,而不是火车上还剩下多少人。”听到女士最后的这一句话,哈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为什么大风大浪都已顺利走过,小小阴沟里却经常翻船?其中的原因不在于环境本身,而在于人们对待环境的态度:面对大风大浪人们会集中精力、全神贯注,而对于小小阴沟却少了几分小心,多了一些大意。

 

6、不要忽视看似弱小的对手

一头威风凛凛的巨狮从森林中穿过,它用其惯有的王者尊严居高临下地审视着周围的一切。看到正在磨牙的老虎时,它知道对方是一个劲敌,但是只要自己不恶意地挑起争端,对方是不会轻易出手的,而且即使双方争斗起来,只要自己养足了精神大多数时候肯定不会吃亏;看到向自己献媚的狐狸时,它既对狐狸做作的笑容感到嗤之以鼻,又觉得有几分受用———有谁不喜欢被赞美和奉承呢?之后它又看到了对自己充满警惕的野牛和惊慌失措的麋鹿,它心里感到几分满足和可笑,它刚刚美美地饱餐了一顿,现在只想好好地消化消化,不过看到它们对自己畏惧的模样还是满足得很。接着它看到了几只灰褐色的田鼠,这些小东西吃起来没有多少肉,而且长相又难看,实在不值得自己一顾。这样想着,它大模大样地从田鼠身边走过去了。

在以后的几天里,巨狮的运气都不怎么好,它没有逮到美味的食物。现在它饥肠辘辘,真是怀念上一次猎到的美食。正在巨狮饥饿难耐之际,它又看到了那些难看的田鼠。也许可以用它们来充饥,这样想着,巨狮很快行动起来。可是令它吃惊的是,自己居然没有捉住这些小东西!更令他气愤的是,这些家伙居然像和自己玩捉迷藏一样一会儿跑、一会儿停、一会儿钻到洞里没了踪影,一会儿又从另外一个洞口钻出来。看到它们那一双双贼溜溜的眼睛,巨狮更是感到被嘲弄般的侮辱,它当时在心里发誓一定给这帮小东西好看。终于,它抓住了一只刚从洞口中钻出的小田鼠。这个小家伙显然还不知道自己面前的正是森林之王,更没有意识到自己马上就要面临的杀身之祸。小田鼠一边吱吱乱叫,一边用尖锐的爪子抓挠巨狮嘴角的几根胡子。刚才已经被那些田鼠激怒并且饥肠辘辘的巨狮一口便把小田鼠吞到了肚子里。可是巨狮还是感到不满足,因为这小小的田鼠根本就不足以填饱自己的肚子,于是它又开始追逐其他动物。此时它没有注意到,从自己吞下小田鼠的那一刻起,便有两双充满恨意的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自己。

终于填饱肚子了,巨狮心满意足地回到了自己的领地,依然像往常一样惬意地享受着其他动物的顶礼膜拜,不过今天它突然看到身边多了两双仇视的眼睛。这两双眼睛其实早就这样盯着自己了,只不过它刚刚发现。一开始它感到了这两双眼睛带来的阵阵寒意,但是当看清这阵寒意来自两只不起眼的田鼠时,巨狮又感到一阵无聊。

几天之后的一个夜晚,巨狮终于和那两双充满仇视的眼睛直接对视了,因为那时它已经被这两双眼睛的主人咬断了喉咙———那天夜里,沉睡中的巨狮其实感到了喉咙处有些不适,但是它白天实在跑得太远、吃得太饱,更何况它看到使自己感到不适的只是两只小小的田鼠,所以它又翻过身进入了梦乡。当它感到喉咙中有股咸热液体流出的时候,为时已晚。巨狮被两只自己不屑一顾的田鼠咬断了喉咙,这两只田鼠就是它以前吞到肚子里的小田鼠的父母。

在一切重大危机到来之前,其实都有种种预兆显示,只不过人们常常因为这些预兆微不足道而错过了最佳防范时机,惨剧常常由此形成。

 

7、细节决定成败

一家大公司招聘新人,已经淘汰了好几批参加面试的人选。这时无论是面试者还是被面试者都感到了几分紧张:如果今天再不能选出合格的人选,那公司的许多工作就要受到影响;对被面试者来说,如果能进入这家全国知名企业工作,那自己今后的事业发展将不可估量。

这时一位年轻人走进了面试办公室。他在门口看到一张小纸片,出于习惯,年轻人弯下腰捡起纸片并顺手把它扔到了垃圾筒。面试过后,主持面试的该公司总裁叫这位年轻人留下来,他告诉年轻人可以马上到公司参加培训,等培训合格后就可以正式上班了。年轻人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因为他知道在这次招聘过程中进入面试这一关的都是精英,而且据他观察,其中有不少人的能力水平都在他之上。总裁听到年轻人提出的疑惑,笑着答道:“这正是我找你谈话的原因,你的能力水平确实不是所有应聘者中最好的,但是,只有你在面试时通过了一项最关键的考验———门口的那张小纸片是我故意叫人放在那里的。”

那些与年轻人一同去参加应聘的人才,并非没有看到门口那张虽然不大但却明显的纸片。对于他们来说捡起地上的小纸片同样只是弯一下腰那么简单,但是他们却认为如此琐碎的事情不值得一做,所以他们就错过了进入那家大公司的机会,实际上他们因此而错过的重要机会绝不仅仅是这一次。

而那年轻人就是美国汽车工业之父———亨利·福特。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当初那位总裁的独到眼光。

亨利·福特是幸运的,他的幸运不仅在于自己遇到了慧眼识英才的总裁,更在于他对每一件小事都不疏忽的认真精神。

戴维·帕卡德说:“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成功就是由一件又一件小事、一个又一个细节积累而成的。如果能把握住这些细节,人们就能获得成功;如果不注重细节的积累,而只想一举成功,那实在是白日做梦。

 

8、马马虎虎造成的惨剧

一个家住偏远山村的男孩在上学时被老师发现视力有问题,因为这个孩子写字的时候总是将字叠在一起写。问孩子是怎么回事时,孩子说他总是看不清楚本子上的行列。根据老师的经验,这个孩子的问题绝对不是简单的近视,于是,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看一看眼睛。其实早在这之前的很长时间,家里人就发现这个男孩的眼睛有些问题,但是长期以来都没当作一回事。听到老师的建议后,家里人决定带着孩子到县医院去检查一下。

县医院的设备十分落后,医生通过仅有的一台观测仪器观察到孩子的左眼中有一个小斑点,于是将孩子的病诊断为当地常见的白内障,并且告诉家长不必着急,可以等孩子再大一点的时候到大医院去做手术。

之后,孩子的视力不断变差。两年以后,孩子的左眼几乎看不到任何东西了,而且他的右眼看东西也十分模糊———他根本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地上学了。父母此时才感到了事情的严重,于是带着孩子来到了离家乡最近的一座城市。他们希望能在这座城市中找到一家医院治疗孩子的眼疾。

经过几天的问询和查找,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家据说在治疗眼疾方面比较权威的医院。当医院的医生对孩子的眼睛进行了全面检查之后,他们告诉家长,这个孩子的病情已经被耽误了很长时间,孩子左眼中的那个小斑点根本就不是什么白内障,而是一种肿瘤,如果当初及早治疗的话,这个孩子的病情就不至于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家长既为自己过去对孩子的疏忽感到懊悔,又对县医院当初的误诊感到痛恨,但是所有的这一切都为时已晚,他们现在能做的只是听从这里医生的安排。

医生告诉家长,孩子必须及早做手术,这样可以防止肿瘤继续增长压迫眼部神经,而且还可以彻底解决孩子眼睛面临的问题。在家长将手术费交齐之后,手术开始了。

在手术“成功”后的几天,孩子的眼睛可以拆线了,在拆开绷带的一刹那,孩子没有看到久违的光明,他的眼前一片漆黑。当他问母亲“为什么不开灯”时,母亲感到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可是事情的发展要比母亲最担心的严重得多。原来在做手术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医生的手术刀不仅完全破坏了孩子的视神经,而且还将离视神经较近的脑垂体给破坏了,而脑垂体是分泌生长激素的器官。也就是说,孩子除了今后再也看不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之外,他的身体还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成长———做手术那一年他9岁。从那以后,他的身体一直停留在9岁时的样子,他再也看不到自己喜爱的课本和玩具,儿时的伙伴也始终只能以小孩子的形象留在他的脑海当中。

一系列人的马虎大意,使一个原本可以和同龄人一样享有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和青春逼人的年轻岁月的孩子就这样毁掉了一生。也许人们因为事情过于细小而不愿意花费时间关注,可是当这些小事及细节被人们所忽视的时候,人们就要为此付出几倍、几十倍,乃至千万倍的代价。任何细节上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可怕的惨剧。

 

9、什么破坏了婚姻

一位社会学博士就要毕业了,导师建议他用“破坏婚姻的决定性因素”为题来撰写毕业论文。在博士生看来,这个题目实在是太简单了,破坏婚姻的决定性因素当然是婚姻中的双方彼此不再相爱了,或者其中的一方厌倦了另一方,或者是有第三者介入,等等,总之是爱情在作祟。

可是导师却告诉他不要把这个问题理解得如此简单,最好还是要经过多方面的实际调查研究再下结论。于是博士生开始按照平常撰写论文的程序开始着手准备毕业论文了。写论文的程序不外乎几个环节: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从中提炼大量的有效信息—最后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深入分析得出结论。因为是自己的毕业论文,而且选题又是导师建议的,所以博士生虽然最初有些轻看这个选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他一直都非常认真。

越是深入这个选题的准备,博士生就越感到导师当初对自己的告诫是多么明智。在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提炼时,博士生发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一种结论是来自于一家家庭咨询机构提供的调查表,将近8 000份的调查表显示,约有90%的人认为爱情是决定婚姻能否维持下去的决定因素,这个结论与博士生当初的想法是一致的。但是,当博士生在自己对一些离婚夫妇的实际调查以及看到法院提供的相关资料后发现,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导致婚姻破裂的决定性因素根本就不是人们想像中的那样,也就是说,常常导致婚姻破裂的决定性因素根本就不是爱情的消逝。

博士生对许多离婚夫妇进行了深入调查,他的调查与法院提供的资料信息反映的结论基本一致: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破坏婚姻的往往是那些根本就不值一提的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其中有一则案例表明,一对夫妇离婚的直接原因是丈夫喜欢吸烟,妻子却对此非常讨厌;妻子从来不吃快餐和肉食,这令丈夫感到无法接受。另一对夫妇离婚的原因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夫妇二人都特别喜欢吃鱼头,但是丈夫喜欢吃红烧的鱼头,而妻子则喜欢吃清蒸的鱼头,两人经常为此吵架,最后实在没有办法调节只好离婚。还有一则案例,丈夫习惯清早起来洗澡,而妻子却习惯在晚上睡觉之前洗澡,只要各洗各的就可以了,这本来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矛盾并不那么容易解决———妻子认为丈夫清早起来洗澡耽误了大家上卫生间的时间,这样很容易导致自己上班迟到,孩子上学也要受到影响,而丈夫则认为妻子晚上睡觉之前洗澡身上的清香味道会破坏自己的睡眠,结果他们也只能因此各奔东西……

后来,博士生在他的论文中写道:“从理论上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爱情是决定婚姻是否存在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破坏婚姻的罪魁祸首根本就不是爱情本身,而是婚姻生活中点点滴滴无法言说的小事。这些事情的微小几乎让我们无所察觉,可最后它们却能破坏历尽千辛万苦才构建起来的婚姻。”

真正使你感到疲惫的往往不是一眼望不到顶的山峰,而是在攀登过程中落进鞋中的一粒细沙。无论是婚姻,还是其他方面,人们常常被那些细沙折磨得疲惫不堪。

 

10、小举动赢得大成就

上个世纪中期,前苏联先进的航天技术曾经令世人折服。当由前苏联研究制造的载人航天飞船首次遨游太空之后,无论是当时到太空遨游的航天飞船“东方1号”,还是当时乘坐“东方1号”在太空遨游108分钟的飞行员加加林的名字都从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回地球的那一刻起被载入了全人类的史册,永远被世人所铭记。

“东方1号”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精密的制造工艺自然令前苏联的军事科学研究者们感到无比自豪,而随同载人航天飞船一同遨游太空的加加林也以其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世人的赞扬。不过,当初在选择随同载人航天飞船一起遨游太空的最佳人选时,包括“航天1号”的设计者在内的所有人其实都感到了很大的为难。因为从体能、技术、品德素质等方面来看,符合条件的航天员有加加林、季托夫、涅留波夫三人,究竟选择谁更合适呢?从“东方1号”研制成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航天飞船的设计者和整个航天计划的领导者。

在航天飞船飞入太空的前一个星期,这个困扰人心的问题总算尘埃落定———被有幸选中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随同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的航天员就是后来名垂千古的加加林。加加林究竟以什么样的优势赢得决策者的青睐呢?“东方1号”的总设计师罗廖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令当时的人们感到十分意外,但是如今关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已经被传为人类历史上的佳话。罗廖夫是这样回答记者的:“其实当时被选送来的航天员的各方面素质都很优秀,而且彼此之间的差距又微乎其微,这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一个难题。不过当时的选拔过程中,我总感觉航天员们的表现有些美中不足,但是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我自己也不太清楚。直到加加林进入飞船的那一刻,我才清晰地意识到其他航天员的不足之处。”说这话的时候,罗廖夫仍然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他顿了顿接着说:“加加林在进入航天飞船之前,他轻轻地脱下了自己的鞋子,只穿着袜子进入了座舱。就是这个在很多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举动一下子打动了我,因为我从他的这一举动中看出了他平时追求完美的习惯,而且还感受到了他对航天飞船的无比珍爱。要知道,他对航天飞船的珍爱实际上就是对我们这些设计人员的尊敬,同时也是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在后来的技能测试和知识问答中加加林的表现同样完美,所以最终我们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

加加林通过一个再细小不过的举动赢得了罗廖夫以及其他人的青睐,从而成为遨游太空的第一人,使自己的名字在浩瀚的人类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其实正如罗廖夫所说的那样,加加林当时的那一举动虽小,但绝不是偶然,而是其长期以来对细节重视的必然结果,也正是这种长期以来对细节的重视为其赢得了必然的伟大成就。

所有看似偶然的幸运其实都是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古人从无数人的经历中用鲜血和生命总结出来的教训。

 

11、见微知著

一个远道而来的阿拉伯商人在荒漠中寻找一头走失了的骆驼,可是这位阿拉伯商人直到快走出荒漠也没找到他的骆驼。他想先走出荒漠,到附近寻找一处可以安身的地方,因为夜晚即将来临,一旦天黑之前还找不到住处,他就要和他剩下的几头骆驼在荒漠中过夜了。经常在荒漠中旅行的人都知道,那是十分危险的。好在他遇到的一位当地人告诉他荒漠的边缘就在前面不远,走出荒漠很短的距离就可以看到前面的人家了,那里会有人提供住宿和饮食。

当他牵着剩余的骆驼在荒漠中一边走一边询问遇到的路人是否看见过他那头走失的骆驼时,他看到前面有一个人正坐在一个沙丘旁休息。于是他走到那人旁边问:“请问你是否见到了一头走失的骆驼?”

那人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他:“你的骆驼是不是有一条腿瘸了,而且还瞎了一只眼睛,背上驮着的东西好像是谷子?”

阿拉伯商人高兴极了,“你见过我的骆驼!你能告诉我它往哪个方向走了吗?”

没想到正当他脸上的笑容刚刚展开的时候,那人的回答就令他高兴不起来了。那人说道:“我根本就没有见到你的骆驼,我上面说的那些特征都是我自己猜测出来的。”

“哪里能猜得那么准,是不是这个人偷走了我的骆驼?要不然他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呢?”阿拉伯商人心里这样想着,嘴里也没闲着:“你既然知道得这么清楚,那就证明你肯定见过那头骆驼,请你赶快告诉我骆驼在哪里?”那人依然说自己没有见过,然后又说:“虽然我没有见过那头骆驼,不过我应该可以推测出它是往哪个方向走的,根据我的推测,你很有可能找到那头骆驼。”

越是听到那人这样说,阿拉伯商人心里就越是感到怀疑,于是他就不客气地对那人说:“一定是你偷了我的骆驼!你赔我的骆驼,否则我就要拉你去见法官。”而那人则始终不承认是自己偷了骆驼。就这样说着说着,阿拉伯商人被激怒了,他坚持要拉着那人去见法官。

幸好在有人家的地方就有一个法官,阿拉伯商人要求法官判那人有罪。法官最初也站在阿拉伯商人一边———他也认为那人如果没有见到骆驼的话就不会对那只骆驼了解得如此详细,而他又不承认,那其中肯定隐藏着问题。可是当那人带着法官和阿拉伯商人来到荒漠中的一个地方时,经过那人的一番讲解,阿拉伯商人和法官都表示冤枉了对方。

原来,那人带他们去的地方正是他发现骆驼足迹的地方。他之所以会对那只骆驼的情况了解得那么详细完全是因为他善于从细微处观察。那人是这样解释他的推测过程的:“那头骆驼的脚印三只一样深,而只有一只脚印明显比较浅,足以表明那头骆驼很可能有一条腿瘸;而且那个地方的路两边都有一些细嫩的小草,而只有一边的被啃光了,而另一边却丝毫未动,可以表明这只骆驼那侧的眼睛一定看不到东西;至于骆驼背上驮的东西,从道路两边洒下的细碎谷子就可以看出来。”说完这些之后,那人接着对阿拉伯商人说,“通过对骆驼脚印的观察不难看出那头骆驼的前脚一直朝西,而且它一直是一边吃一边走,可以由此推测那头骆驼很可能还会朝西一直走下去,而且走得不会太远,你顺着这条路往下走,应该会找到你的骆驼。”

果然,沿着那人指引的方向追了一段时间,阿拉伯商人找到了自己的骆驼。

聪明人见一叶可以知秋,愚钝者往往是因一叶而障目,其中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们对细节的观察是否敏锐、是否具有从微小事物中把握大局的统御能力。小问题可能会带来大祸患,小变化可能引起大事件,千万不要随意忽略身边小事。

 

12、别让自己受小事左右

凡是去过非洲草原的人都会为那里郁郁葱葱的植物和种类繁多的动物所震惊,可是如果真让那些喜欢大自然的人在那里住一段时间的话,他们又常常会感到受不了。这不仅仅是因为那里天气的酷热难耐,而且更多的时候让人们感到难以忍受的其实是那些无处不在的、以吸血为生的小动物。

有一种叫吸血蝙蝠的小动物在非洲草原上随处可见。它小得有些不起眼,不过吸血的本领却一流,据说每年死在吸血小蝙蝠嘴下的野马不计其数。体格庞大的野马怎么会死在吸血小蝙蝠嘴下呢?难道小小的蝙蝠竟然能使野马因失血过多而死吗?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一批马上就要毕业的大学生来到了非洲草原,他们想要了解野马究竟是如何死于吸血小蝙蝠嘴下的。他们将几十部特制的微型摄像机放到了野马出没的地方,经过几天的跟踪拍摄,大学生们终于看到了野马与吸血小蝙蝠“搏斗”的全过程。

吸血小蝙蝠轻轻地附在野马腿上,然后用锋利的牙齿迅速刺破野马腿上的一块皮肤,同时开始将尖尖的嘴伸到伤口处用力吸血。感到疼痛的野马迅速踢腿、狂奔,可是任凭野马怎样剧烈运动,吸血小蝙蝠都不肯放弃,仍然将嘴埋在那里用力吸血。野马越是剧烈地运动,伤口处的血就越是往外涌,这会吸引更多的吸血小蝙蝠。当越来越多的吸血小蝙蝠飞来的时候,野马仍然不停地奔跑,使劲用力踢踏脚下的植物。吸血小蝙蝠们终于吸得肚皮鼓鼓的飞去,可是野马却被它们折腾得愤怒至极,到处横冲直撞,简直就像发了疯一样不住地奔跑,最后终于在精疲力竭中死去。

当这些大学生反复对这些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之后,又结合吸血小蝙蝠的吸血量和野马的体格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结果他们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吸血小蝙蝠吸取的血量对于野马来说其实是微不足道的,真正使野马死去的原因根本就不是失去的这些鲜血,而是野马在被小蝙蝠袭击之后的暴怒和剧烈运动。也就是说,如果野马能够按捺住怒气,不理会吸血小蝙蝠的袭击,任凭小蝙蝠吃个饱,它也不会失去多少血,更不会因此丧命。

面对强敌,人们常常依靠勇气和毅力来唤醒无尽的潜力,最终获得胜利的往往是自己;可是当面对微不足道的小事时,人们往往不能沉着冷静地处理,结果小事扰乱了人们的心绪和生活,使人们最终在琐碎的烦恼中终其一生。

 

借口篇

我们口口声声地说要向成功的方向迈进,但是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真正阻碍我们前行的却不是环境的险恶和道路的坎坷,更不是上天的故意捉弄,而是不断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懒惰的人会为自己的拖延和无所作为寻找借口来加以掩饰,伪善者会为自己的恶行寻找美丽的谎言来进行遮掩,懦弱的人会抱怨老天善待众生而惟独不眷顾自己……最终,这些人在自己编织的种种借口之中亲自葬送了到手的成功机会,可以说他们亲自为自己的失败和身败名裂挖好了坟墓。

 

1、谁更有资格寻找借口

肯德基的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原本像其他孩子一样生活在一个虽不富裕但是却很幸福的家庭中,父母对他十分疼爱。但是不幸的是在他刚刚5岁的时候父亲就在一次意外中离开了人世,而母亲在不久之后因为不堪生活的重负也改嫁他人。小小年纪的哈伦德从此以后就没有人照顾了,所以十三岁他就辍学开始到处流浪。

在流浪期间,他几乎从来没有穿过一件干净漂亮的衣服,甚至都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寻找各种各样的工作来做。他曾经当过餐馆的杂工,也当过汽车清洁工,在农忙季节他还到农场谋一份工作。在他16岁的时候军队来招募士兵,虽然还不到规定的年龄,但是他还是通过谎报年龄的方式参了军。军队生活虽然枯燥无味,但是却锻炼了他的身体和意志。在服役期满之后,他利用在军队中学习的技术开了一个简陋的铁匠铺,由于竞争激烈,在不久之后铁匠铺就关门大吉了。

他的生活几乎又回到了参军以前,不甘现状的哈伦德·山德士又通过自己的勤劳肯干谋得了一份在铁路上当司炉工的工作,而且不久以后他就因为工作表现好从临时工变成了一名正式工。哈伦德·山德士感到从未有过的高兴,因为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可以结束飘浮不定的生活了。

但是好景不长,在经济大萧条前夕,他失业了,而当时他的妻子刚刚怀孕。更不幸的是,就在他的事业处于低谷之时,妻子也离开了他。他到处寻找工作,却到处碰壁,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这段时间,他不得不从事多种工作,如推销员、码头工人、厨师等,但是无论哪种工作都不能长久,他不得不一次一次地更换工作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其实在这期间他也试着自己开过加油站或经营其他小生意,但是均以失败告终。后来他的朋友们都劝他不要再折腾了,认命吧,你已经老了。

哈伦德·山德士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已经老了,所以对于朋友的劝告一直不予理会。直到有一天当邮递员给他送来一张属于他自己的第一份社会保险支票时,他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真的老了。也许真如朋友所说,认命吧,折腾了一辈子都没有折腾出什么成就,现在已经老到了领社会保险的时候了,难道还不放弃吗?哈伦德·山德士曾经多次这样问过自己,但是每次他给自己的答案都是“绝对不能放弃”。

之后,他就用那张105美元的社会保险支票创办了闻名于全球的肯德基快餐店,终于在他88岁的耄耋之年迎来了欣欣向荣的伟大事业。

哈伦德·山德士比其他人更容易找到放弃努力的借口,但是他从来没有找任何借口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哈伦德·山德士都没有借口放弃努力,我们又有谁具有寻找借口的资格呢?

 

2、创造“不可能”的事实

有一个孩子从小就热爱篮球运动,并且和所有热爱篮球运动的美国孩子一样,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参加NBA的比赛。孩子拥有这样的梦想本来是一件值得人欣慰的好事,可是孩子的父母却从一开始就劝告他要打消这个念头,周围的邻居们听到孩子的这个愿望也都付之一笑,他们难道是要存心打击一个年幼孩子的梦想吗?也许他们并不是要故意打击这个孩子。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劝告纯粹是善意的,因为这个孩子的梦想是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为什么大家都这样看待孩子的梦想,甚至连平时最疼爱孩子的父母也这样想呢?原来这个孩子一直以来都比同龄人矮小得多,以他的身体条件也许可以把打篮球当成一种业余兴趣,要想成为NBA比赛的篮球巨星无异于白日做梦。

但是这个孩子却不肯接受人们的建议放弃这个梦想,即使是白日梦他也要奋力一搏。这个孩子渐渐长大成人了,他的梦想依然没有改变。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一直以来都坚持不懈地练习投篮、运球、传球等技巧,同时也加紧对体能的锻炼,几乎每天人们都能看到他在球场上与不同的人进行篮球比赛。凭着长期以来的锻炼,他的篮球比赛技能已经为自己赢得了很多荣誉,但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对他要参加NBA比赛的梦想嗤之以鼻,这是因为已经长大成人的他,个子也不过一米六。一米六高的个子想去参加NBA比赛,这在所有人眼中都是一个笑话,但是他本人却认定了自己的理想,并且决定一步一步地向着这个理想迈进。

他用比一般人多出几倍的时间来练习篮球技巧,而且每一次练习他都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为镇上有名的篮球运动员,代表全镇参加过无数次比赛;后来他又成为全州最出色的全能篮球运动员之一,而且还是最佳的控球后卫;再后来,他成了NBA夏洛特黄蜂队的一名球员。虽然他的个子创造了有史以来NBA球员身高最矮的纪录,但是他却成为NBA表现最杰出、失误最少的后卫之一,不仅控球技术一流、远投神准,甚至还可以凭借不可思议的跳跃能力拦截两米多高球员的传球。他在球场上更引人注目的是灵活迅速的行动速度,有一位篮球评论员称他的速度“就像一颗旋转中的子弹一样”。

说到这里,也许一些熟悉NBA比赛的人已经知道他的名字了,他就是博格斯———NBA历史上个子最矮的篮球运动员。

“不可能”只是懒惰者和懦弱者的借口,是人们主观上对希望的放弃和对自身潜力的限制。抛开所有“不可能”的局限,奇迹就会发生。

 

3、谁来当替罪羔羊

在久远的都铎王朝,英国王室流传着这样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那就是为自己家的每一个孩子都请一名所谓的“挨鞭子的男孩”。这是因为王室的人都具有不可侵犯的尊严,但是小孩难免会因为调皮和顽劣而违反国家或王室的规矩,这些规矩同样不容人轻易破坏,所以这些所谓的“挨鞭子的男孩”便是应王室的孩子触犯规矩时所用———当王室中的小孩触犯规矩时,事先找好的“挨鞭子的男孩”就会替王室中的小孩来承担应受的责罚。当然了,这些“挨鞭子的男孩”也不会白白地承受责罚,他们会因此而得到王室的奖赏。

英国都铎王朝这一流传甚广的做法还真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妙法,一方面王室的尊严能够得以保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得到一笔不小的收入。可是采用寻找“挨鞭子的男孩”的方式,王室的尊严就真正能够得以保全吗?让我们听一听当时流传在民间的一首童谣吧,“王室尊严不可侵犯,王子犯法有人替代,没有经过皮鞭抽打的脊梁啊,还有力量承担一个国家吗?”

无论是英国都铎王朝时期,或者是在当今时代,面对责任,人们会寻找太多的理由开脱自己;面对不幸,人们会不停地指责上天、父母以及整个社会;面对失败,人们可以埋怨家境贫困、教育落后、缺少机会等。人人都在寻找替罪的羔羊,最后有谁来当这个替罪羔羊呢?在犯下错误或者面对困难之时,人们常常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改正错误或克服困难,而是寻找一个替罪的羔羊,这一做法只会使错误日渐加深、困难更加难以应付。

 

4、英雄不问出处

当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偏远山村的一家农户中传出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时,正处于宁静中的乡村被这婴儿的啼哭声划破了。这个婴儿带给农户一家的既有为人父母的喜悦,又有对难以维持的贫困生活的担忧。用这个孩子后来在其自传中的话来形容,那就是“当我还在襁褓中的时候,贫穷就已经露出了它凶恶的面目”。

当这个婴儿渐渐长大,已经咿呀学语之时,父母为了维持几个孩子的温饱不得不同时打好几份工,但即使是这样,这家人依然一天只吃一顿饭、吃了上顿没下顿,时时面临饥饿的威胁。就在这个孩子刚刚记事时,他就比有钱人家的同龄孩子们懂事得多,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在那时,当他稍稍感到饥饿时是不会向母亲要东西吃的,只有在感到非常饥饿时才会用一双深陷在眼窝中的眼睛观察母亲,如果看到母亲脸上的表情不是十分严肃,他就会伸出一双小手向母亲要一片面包。

贫困使得这个家中的孩子们都没能受到完整的教育,本文的主人公更是在十岁就不得不出外谋生,之后当了整整十一年的学徒。学徒的工作又苦又累,如果不是被逼无奈,没有任何一对父母愿意让孩子受如此的苦难。

当结束了充满血泪的学徒生涯之后,这个孩子又到遥远的森林里当伐木工,森林离家很远,而且当地除了几名一贫如洗的伐木工之外几乎没有人烟。在森林里当了几年伐木工之后,已经长成强壮青年的他又继续依靠自己的能力干其他工作。虽然这期间的工作都十分辛苦,但是他居然利用夜间休息的时间读了千余本好书,这些书都是他在干完活后跑十几里山路从镇上的图书馆里借来的。就这样,他一边辛苦地工作,一边从书本中学习知识、汲取智慧。

无论面临怎样的困苦和艰难,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任何人和任何事,即使是面对极不公平的待遇时他也仍然如此。

一次,他得知伐木厂附近的一家政府机构要招书记员。以他的能力和水平是完全可以胜任书记员这一职务的,于是工友们都支持他去报名,结果在报名时,一位负责人不屑一顾地告诉他:“要想成为这家机构的书记员,首先要有高等学历,同时还要有当地资金丰厚的人愿意担保。”这两项条件他都不符合。

当初拒绝过他的那位负责人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就这样一个几乎完全依靠自学获得知识的孩子竟然在四十岁左右的时候以绝对优势打败竞争对手进入美国国会,后来,他又因为出色的政绩成为人们爱戴的美国副总统。他就是美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副总统之一———亨利·威尔逊,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他为美国历史,都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不要因为一时的成败得失而影响整个人生旅程,更不要因为出身来圈囿自己的成就,须知出身贫困不见得终生潦倒,出身富贵也不见得一生荣华。对于缺乏责任感的人来说,除了他们自己,所有的人、所有的环境以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是不幸和失败降临的理由,只不过,这些理由除了迷惑他们自己,没有人会真正相信。

 

5、别让昨天决定一生

一位武术大师曾经以一双迅猛无敌的快腿令前来与之切磋武艺的人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用“威震武林”四个字来形容这位武学大师的腿脚功夫,实在是恰当至极。可是现实真如人们经常说的那样“命运弄人”。在一次上山采药的时候,武学大师不小心踩空悬崖,虽然命是保住了,但是双腿却齐刷刷地摔断了!一向以腿脚功夫威震武林的武学大师此时连站立和行走都成了问题,过去迅猛无敌的快腿,此时只留下一双空空的裤管。

等到武术大师从昏迷中彻底清醒过来时,弟子们几乎不敢告诉他这个惨痛的消息,他们甚至不敢想像师傅看到一双空裤管时会有怎样的反应。可是当大师看到一双空裤管时,他没有像弟子们想像的那样慌乱,更没有捶胸顿足地表达自己的痛苦和抱怨命运的不公。他让弟子把自己扶起来,平静地吃下一些饭菜,然后就像过去一样坐在那里练习内功了。练习完内功,看着一脸茫然的弟子们,武术大师说道:“我想说两件事:第一,以后谁还想练腿脚功夫我还会像以前一样认真教导,只不过很难再亲自示范了;第二,从今天起我要练习臂掌部的功夫,我相信自己不会因为失去双腿而变成废人,你们也不必因为师父失去双腿而放弃在武学上的修炼。”

几年以后,这位武学大师以其出色的掌上功夫赢得了更多人的敬仰。当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友看到他失去双腿而流泪叹息时,这位武学大师微笑着对老友说:“我把过去的一切都扔掉了,所以能轻轻松松地生活、练武,可是你怎么还让几年前的痛苦扰乱久别重逢的兴致呢?”

过去或成功或失败,或快乐或伤痛,都属于过去。留在昨天的阴影中不肯走出就永远看不到前面的阳光。我们不该在一日之初、黎明升起之时还背负着昨日的伤痛。记忆是痛苦的根源。过去的一切都让它随风而逝吧,不要让昨天的伤痛令自己痛悔一生。

 

6、不公正的抱怨

在英国北部的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可以称得上是这个贫困小山村中最贫穷的人家了。这户人家只有夫妻二人是壮年劳动力,其他的不是老人就是孩子,而且那位老人———丈夫的父亲、孩子们的祖父,已经80多岁了,得了一种病,生活几乎不能自理,所以家中每天都必须有人来照顾他。因为家中的条件艰苦,所以三个孩子都很懂事,他们常常会在父母外出劳动的时候照看年迈的祖父,或者到附近的山林里捡一些蘑菇或其他可以吃的东西。

约翰逊是这户人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虽然年龄很小,但是他和哥哥姐姐一样懂事,知道怎样可以为家里人分忧。一天,约翰逊和哥哥出去捡蘑菇,姐姐留在家里照看祖父。这一次,约翰逊和哥哥捡回了很多又大又丰满的蘑菇,够家里人吃几顿了。等他们回到家以后,姐姐负责做饭,哥哥去拾柴,而约翰逊则负责叫回在烈日下工作的父母。看到孩子们已经炖好了一锅蘑菇,父母很高兴。母亲要先给祖父喂饭,依照惯例,还是父亲和几个孩子先吃饭,可是约翰逊不知又跑到哪里去玩了,所以今天只有哥哥姐姐和父亲一起吃饭。

就在一顿饭刚刚吃到一半的时候,祖父、父亲、哥哥和姐姐分别感到胃里难受得厉害,母亲急忙去寻找村里的一位大夫,路过邻居家里时又委托邻居帮自己找回小儿子约翰逊。正在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的约翰逊被邻居叫回家时,他看到当地的一位乡村大夫正摇着头告诉母亲,所有的人都已经无法救治了,祖父、父亲还有哥哥和姐姐都因为吃了有毒的蘑菇而死去。村里其实早有过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约翰逊从来没有想到过这样的事情居然会发生在自己家,而且让他一下子就失去了四位亲人。

母亲几乎要崩溃了,但是看到年幼的约翰逊她必须要好好地活下去。就这样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到了约翰逊十四岁的时候,城里有人来招工,约翰逊谎称自己已经十六岁,然后就来到了城里,那个城市正是伦敦。

到了伦敦,一起来的孩子们才知道,他们干的工作有多么辛苦———每天几乎要工作16个小时以上,而且工资还少得可怜,根本不像当初招工的人说的那样。尽管这样,但约翰逊也只能在这里干下去,因为他对伦敦一无所知,而且口袋里一分钱都没有。约翰逊在工厂里的一个放废品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本医学专著。在其他人都累得倒头大睡时,约翰逊如饥似渴地读着这本书。以他的文化水平,这本书的很多地方读起来很难懂,但是约翰逊却像着了迷一般,一有空就捧着书看。渐渐地,约翰逊居然成了这里小有名气的小医生。

口袋里攒下一点钱的约翰逊决定要在医学道路上发展,他在旧书摊上买了很多有关医学方面的书,可就在此时他得到了从家乡传来的消息:母亲得病身亡了。原来因为劳累过度再加上长期营养不良,结果……刚刚对生活有了新希望的约翰逊感到痛苦极了,他不知道自己的遭遇为什么这样坎坷,也许上天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正在他感到灰心的时候,他偶然在一本书中看到了美国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说过的一段话:“如果有人总是抱怨自己的天赋被埋没的话,那通常都是推辞,是那些慵懒的人和意志不坚定的人在公众面前故作姿态而已……”

“约翰逊不是一个慵懒的人,他的意志很坚定,而且必须坚定,他不会再在任何人面前故作姿态!”约翰逊站在家人的坟墓前这样对自己说,也对死去的家人说。在后来他又来到伦敦城里的时候,他写信给贵族迪纳莱斯先生,因为他要想在医学事业上有所发展的话就必须得到这位贵族的帮助。他在信中这样写道:“所有对世界的抱怨都是不公正的,我从来没有见到一个真正被埋没的天才。一般情况下,是那些失败者自己的错误导致了他们的霉运。”

约翰逊果然没有失败。几年之后,那位曾经口袋里几乎一无所有的乡下人就成了伦敦城里有名的约翰逊医生,他凭借高超的医术赢得了崇高的威望。

那些不愿意付出艰辛努力的人都会找出很多推辞和借口,当实在没有什么事物作为借口时,他们就会抱怨上天不公正。一般来说,最后获得成功的人积极主动并且反应灵敏,他们时刻准备着迎接任何机会和挑战,推辞和借口很少会在他们的字典中出现。

 

7、雕刻生命的花朵

一位雕刻大师在经历了半世沧桑之后才得以成名。在每雕刻一件作品时他都用自己的心去雕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雕刻是一项灵魂出窍的工作,如果不用心去雕刻作品,那么即使作品能够得以完成,即使它看上去栩栩如生,人们也会发现这样的作品缺少灵魂”。

这位雕刻大师的前半生拥有常人难以想像的经历:他一生下来右腿就有残疾。在母亲去世之后他就失去了所有来自亲人的关爱———父亲为他娶了一位后母,并且很快有了他们自己的儿女,而他却只能像长工一样努力干活,否则就可能吃不上饭。后来他随同乡里人到矿上当了一名矿工,从那时开始他对各种各样的石头产生了兴趣,于是自学雕刻。可是上天似乎总是不那么照顾他。在一次矿难中,他的右腿彻底残废了,但是他却为此深感庆幸,因为矿难当中有几名矿工连尸体都不完整,可他却幸运地活了下来。

矿场被封之后,他在城里边打工边钻研雕刻,到后来他居然可以用自己双手雕刻出的作品换些生活用品了。当生活稍微有些好转的时候,后母带着孩子将身染重病的父亲留在了他在城里租住的小屋。父亲的到来大大加重了他的负担,使他原本就很清苦的生活更加糟糕了。最后他只能和父亲搬到城郊外的一处空地,然后用捡回来的东西搭盖成一个窝棚……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都没有放弃成为一名雕刻大师的希望。在年过半百之时,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有很多愿意在雕刻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年轻人经常来向他讨教成功的方法。一位年轻人神色黯然地来到雕刻大师跟前,他说自己不可能会成功,但是忍不住还是要来雕刻大师这里,希望能得到一些成功的经验。

雕刻大师问年轻人:“为什么你认为自己不可能成功?”

年轻人回答:“因为我在这方面没有太大天分,而且也没有钱购买上好的雕刻器具,更没有背景深厚的家庭和朋友推荐我的作品,再说我现在所处的时代实在是压力太大,竞争太过激烈了。”

年轻人一口气说了一大堆理由,雕刻大师没有接他的话,而是突然问:“你喜欢哪个季节?”

年轻人仍是一脸愁苦地说:“春天花朵盛开的时候,我就会花粉过敏,实在是太苦恼;夏天太热,让人感到透不过气;秋天万木凋零,秋风瑟瑟,心中总有一腔愁绪;冬天最糟,冷得根本无法忍受。”说完这些,年轻人迷惑地望着雕刻大师,问道:“我想向您学习成功的经验,您为什么要对我说这些呢?”

雕刻大师反问他:“你以为我是靠什么成功的?”

年轻人想了想,雕刻大师确实没有钱、没有很好的家庭背景,而且经历坎坷,于是他说:“您有天分,您在雕刻方面的天分一定是出众的。”

雕刻大师带年轻人来到后院的一个柜子,取出其中的几件作品让年轻人看,那是一些什么样的作品啊,雕刻技艺十分笨拙,整个作品简直惨不忍睹。“这些作品就是我在钻研雕刻半年以后完成的作品”,雕刻大师看着一脸惊讶的年轻人说。

雕刻大师又拿出刚刚雕刻的一枝花朵对年轻人说:“如果想让自己的生命多姿多彩,那就要付出全部努力,用心雕刻生命的花朵。如果你不用心雕刻,它就永远是一块没有用的石头。”

“没有任何人或事物能够阻止你成功,除了你自己。”这是年轻人抬头间看到的雕刻大师家里的一幅字。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为什么人们会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呢?因为一些人不愿意努力付出,只是处心积虑地从生活中寻找不利于自己的因素,目的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失败是情有可原的,后来他们果真失败了。而他们却带着种种借口和理由微笑着肯定自己的判断。

 

8、暴君总会有施暴的借口

秦始皇一生聪明至极,虽然残暴但是却成就了大一统的局面,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他封自己为始皇帝,可是没想到秦王朝却二世而亡,有人说秦二世是个傻子,所以一代统一大业在他手中而亡。人们说秦二世傻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指鹿为马”便是一个绝好的例子。然而有不同观点的史学家却认为,“指鹿为马”不仅不能证明秦二世的傻,反而却证明了他的聪明。

秦二世一生纵情吃喝享乐,丝毫不顾百姓死活。如其他昏君一样,秦二世尤其喜欢臣子们的奉迎拍马。奸臣赵高是一个奉承君王的高手,所以秦二世对他宠爱有加。可是朝堂之上并非全是奉迎拍马之辈,许多忠臣屡次劝谏君王不要沉迷玩乐,要以朝政为重。这些忠臣的做法自然与秦二世的追求大相违背,所以赵高便想方设法要除掉这些忠臣。结果,机会很快就来了。

当赵高指着苑林中的梅花鹿偏偏说是马时,一些臣子便站出来反对,可是赵高却瞪着眼睛非说是马不可,于是一些胆小怕事者退缩了,也唯唯诺诺地跟着说是马;但仍然有一些臣子站出来说“明明是鹿,为何说是马”,不料秦二世也说是马,谁敢说皇帝错而自己对呢,于是又有一些人闭口不言;最后只剩下一两个忠肝义胆之士仍然坚持那苑林中的动物是鹿无疑。结果他们因为“颠倒是非,目无君上”而被处死。赵高除掉了仕途对手,秦二世则落了个耳根清净,那些坚持真理的人却在一个荒唐的借口下死于非命。

如果真有人要蓄意与你过不去,那么你自认为的所有合理的辩解都没有用。要想摆脱这种处心积虑的威胁与伤害,你只有寻找别的途径,而不是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与对方辩驳上。

 

9、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一只小羊正在河边喝水,看到从上游走来一只老狼。这只老狼恶狠狠地盯着小羊,并且厉声责怪小羊弄脏了它的水。老狼对小羊说:“既然你让我不能好好地喝上干干净净的水,那我就只能把你吃掉了。”面对老狼的责难,小羊可怜兮兮地回答:“你在上游,我在下游,我怎么会弄脏你的水呢?”

老狼有些尴尬,于是又说:“我听狐狸说,去年夏天你曾经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我本不想理睬,可是这次既然遇到了你,我就绝不会轻易饶了你。”说着一双尖锐的利爪就要扑向小羊。小羊躲开老狼的爪牙,怯生生地说:“我去年夏天还没有出生呢,怎么会在背后说你的坏话呢?”

听到小羊的辩解,老狼一边转动着奸诈的眼珠,一边厉声说道:“那就是你的爸爸或妈妈在说我的坏话,既然找不到它们,那就找你来算这笔账。”说着恶狠狠地扑向小羊,再不容小羊说一句话。无辜的小羊就这样成了恶狼的腹中餐。

小羊的确是无辜的,可是临死的时候它也没弄明白:无论它如何辩解都没有用,恶狼既然想要吃它,又何愁找不到借口呢?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动物界的弱肉强食如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人脉篇

美国一项权威调查机构的调查资料表明,全美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个是健康问题,另一个是人际关系问题。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谈到人际关系问题时说:“应付人的能力也是一种可以购买的商品,正如糖或咖啡一样。我愿意支付酬金购买这种能力,它比世界上的任何别的东西都有用得多。”为什么人际关系问题受到人们如此重视?这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独自生存,也没有任何一种事业可以只靠孤军奋战而实现成功。所以能否更好地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常常成为人们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1、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洛克菲勒年轻的时候曾经一无所有,像当时许多年少无知的人一样,到处流浪,得过且过。不过,洛克菲勒怀有十分远大的理想,他期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有一笔任由自己支配的巨大财富。

带着这个伟大的梦想,洛克菲勒来到了距离家乡很远的一个偏僻小镇。在这个小镇上,洛克菲勒结识了镇长杰克逊先生。杰克逊先生已经年过五旬,他一直以来都生活在这个虽不繁华但是却令自己倍感亲切的小镇上。他担任这个小镇的镇长已经很多年了,但是镇上的人们却从来没有想到要选举新的镇长。

的确,杰克逊实际上也是担任镇长的最佳人选,他性格开朗、为人热情,而且平易近人,更重要的是,他的心地十分善良。无论是当地人,还是来到这个小镇上的人,只要与杰克逊有过一定的接触,他们就会深切地感受到杰克逊的热情和善良,同时也会受到感染。

洛克菲勒住的小旅馆就离镇长杰克逊家不远。每当洛克菲勒站到旅馆旁的大门前向远方遥望时,他都会看到镇长家门口的那片长满各色鲜花的花圃。每次遇到洛克菲勒时,镇长都会停下忙碌的脚步问这个独在异乡的年轻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当洛克菲勒需要一些生活用品时,热情的镇长夫人总是会十分高兴地给予帮助,而且镇长还会时不时地让女儿为洛克菲勒送去一些妻子做的可口点心。

在小镇上住了一段时间仍然感到一无所获的洛克菲勒决定过几天就离开这个小镇了,在离开小镇之前他要特别感谢镇长给予他的关照。就在他准备向镇长告别的前几天,小镇迎来了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洛克菲勒不得不继续留在这里,同时他也在心里咒骂着这该死的鬼天气。

小雨时断时续,每当雨滴停止的时候,洛克菲勒都会走出旅馆大门———实际上洛克菲勒就住在杰克逊家的斜对面,看看镇长家门前那些经雨露滋润而倍加娇艳的花朵。这一天,当他走出旅馆大门的时候,他看到镇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已经把镇长家门前的花圃践踏得不成样子了。洛克菲勒为此感到气愤不已,他真为镇长和这些花朵感到惋惜,于是他站在那里指责那些路人的行为。可是第二天,路人依旧踩踏镇长家门前的那片可怜的花朵。第三天,镇长拿着一袋煤渣和一把铁锹来到了泥泞的道路上,他用铁锹把袋子里的煤渣一点一点地铺到了路上。一开始洛克菲勒对镇长的行为感到不解,他不知道镇长为什么要替这些践踏自己家花圃的路人铺平道路。可是很快他就明白了镇长的苦心,原来有了铺好煤渣的道路,那些路人再也不用踩着花圃走过泥泞的道路了。

洛克菲勒最后还是离开了这个小镇,不过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是一无所获的离开了,他带着镇长杰克逊告诉自己的一句话从从容容地踏上了追求梦想的道路,那句话就是“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直到成为闻名于全美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依然牢牢地将这句话铭记在心中。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性格自私的人不愿意对别人付出任何关爱,所以他们永远都体会不到来自他人的友情和温暖。而那些胸襟开阔的人则始终生活在幸福和关爱之中,这些幸福和关爱既来自于别人,也来自于他们自己。

 

2、记住更多人的名字

吉姆·弗雷德从小家境贫困,在他刚满10岁的时候父亲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只留下身体单薄的母亲和年幼的弗雷德。

无论生活多么贫困、环境多么艰难,吉姆·弗雷德和他的母亲都从来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尤其是弗雷德,凡是认识他的人几乎都会被他积极乐观的精神所感染。不过,初次与弗雷德接触时,大多数人还是忍不住对他的成功经历感到惊讶:吉姆·弗雷德小时候家境过于贫困而无钱读书,所以他的学历极其有限———事实上,他刚刚念完小学就被迫干起了临时工。可是在他46岁的时候却担任了国家邮政部长的职位,在他年近五十的时候被美国的四所名牌大学授予荣誉学位,甚至罗斯福成功入主白宫,也得益于他的倾力帮助。

既没有显赫的家境,又没有高深的学历,吉姆·弗雷德究竟是靠什么取得成功的?几乎所有人都会带着这个疑问去向吉姆·弗雷德本人讨教。带着这个倍受众人关注的疑问,一位年轻的记者叩开了吉姆·弗雷德先生办公室的大门。吉姆·弗雷德本人十分健谈,年轻的记者和他交谈时感到从未有过的兴奋和愉快。

很快,年轻的记者就迫不及待地向弗雷德本人提出了自己一直以来都想了解的问题。他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拿着采访笔记对弗雷德先生说:“吉姆·弗雷德先生,我受很多年轻人的委托前来向您询问一件事情,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告诉我们真正的答案。”听到记者的话,弗雷德发出了爽朗的笑声,他亲切地对记者说:“我会尽我所知地回答你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过,在你提问之前,我可能已经对你的问题猜到了八九分。”记者先是感到纳闷,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对弗雷德说:“那您说一说我想问的问题是什么。”

弗雷德说:“你想问我的问题,很可能就是我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听到吉姆·弗雷德本人如此坦诚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疑惑很久的问题,年轻的记者突然感到轻松多了。他知道不用自己再问,弗雷德自己就会说出问题的答案。果然被记者猜中了,弗雷德接着就说:“辛勤地工作,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记者对这个答案感到非常不满,他几乎想也没想就说:“不,这不是我要的答案。我听说您至少能随口说出1万个曾经认识的人的名字,这才是您获得成功的秘诀。”年轻的记者以为弗雷德会赞成自己的观点,并且为自己了解这么多的信息而感到惊讶,没想到弗雷德却说:“不,我至少能准确无误地说出5万个人的名字。并且,若干年后再遇见他们时,我依然会叫出他们的名字,我还会问候他们的妻子、儿女,以及聊起与他们工作和政治立场等相关的各种事情。”

这下轮到记者感到惊讶了,他不由得问:“为什么你能做到这些?你有特殊的记忆能力吗?”弗雷德接着回答道:“没有,我只是在认识每一个人的时候,都会把他们的全名记在本子上,并且想办法了解对方的家庭、工作、喜好以及政治立场等,然后把这些东西全部深深地刻在脑海当中;下一次见面时,不论时隔多久,我都会把刻在脑海中的这些信息迅速拿出来。”

尽可能多地记住别人的名字,了解别人的爱好以及需要等。这体现的不是技巧,而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当你准确地叫出偶尔邂逅的朋友的名字时,对方不仅会充分感受被尊重的感觉,也会加深对你的印象。

 

3、山谷中的回音

有一家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偏僻的小山村,贫瘠的土壤几乎被一代又一代的山里人掏空了。为了使妻子和几个孩子填饱肚子,这家的男主人不得不和其他村里人一起走出大山去碰运气。当父亲离开之后,家里所有的农活都压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为了帮助母亲分忧解难,家中的长子约翰只好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学校,和母亲一起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

有一天,当干完了农活之后,约翰又忍不住来到了日夜思念的学校。可是学校里的一位富人家的子弟却嘲笑他“活像一只从地底下爬出的土耗子”。本来就对自己上不了学感到几分委屈的约翰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嘲笑,带着满腹的委屈和愤怒,向那位富家子弟挥出了有力的拳头。一记拳头下去,那位富家子弟已经满脸是血。此事很快就惊动了学校,并且传到了约翰母亲那里。

听到这个消息时,母亲简直惊呆了。因为他们必须要向那位富家子弟支付一大笔医药费,而这笔医药费几乎要使他们倾家荡产。母亲把约翰叫到了家中,严厉地批评了他的所作所为,而且还警告他“不许再跨进学校的大门一步”。

约翰感到委屈到了极点,他非常气愤地跑出了家门,一口气跑到了山谷中。到了山谷中他依然感到胸腔内充满了怒火,于是他站在那里大声地喊“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他的声音刚刚停下,他就听到山谷中传来了更大的声音“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这声音一声接着一声,简直要穿透他的整个心脏。听到山谷中的回音,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懂事善良的他很快就想到了母亲的艰难,想起了母亲对自己种种的好来,于是他又大声对着空旷的山谷喊道:“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山谷中很快传来了同样的回音“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这声音更加婉转绵长。

约翰心中的委屈已经被这山谷的回音冲刷得一干二净了。他重新回到家里和母亲一起辛勤劳动,此后他再也没有顶撞过母亲,对待弟弟妹妹们他也是尽可能地关心和爱护。当他第一次收到弟妹大学毕业后寄给自己的钱、书籍和营养品时,感到了莫大的幸福。

你对别人怎样,别人便以怎样的态度对你。所以,当我们渴望得到周围人的关爱时,首先就要向对方付出自己的真诚和友善,否则我们得到的只有冷漠和孤独。

 

4、真正的朋友

一位犹太父亲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惟一的儿子叫到病榻前并且叮嘱他,“除了一生积攒下来的财富,我留给你的还有一生当中惟一的朋友。他住在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这是他的地址,如果你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那就去找他。”说完父亲把手中一个写着陌生地址的纸条交到了儿子手里,然后就撒手人世了。

失去了父亲的儿子感到万分的悲痛,在悲痛之余他又为父亲临终时留下来的话感到不解,“父亲明明知道我有许多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为什么父亲要我在遇到困难时去找他那位已经多年不再联系的惟一的朋友呢?”虽然对父亲的话感到有些纳闷,但是一向听从父亲教诲的他还是把父亲留下来的纸条保存在一个稳妥的地方。

在父亲死后的几年里,儿子依然像父亲在世的时候一样大把花钱,不断宴请自己结交的朋友,当朋友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慷慨解囊,但是他却忘了小时候父亲对于自己如何理财的教诲。由于过度花费又没有其他进账,所以父亲留下来的钱财很快就被他花光了。几乎一无所有的他向那些他曾经帮助过的朋友们寻求帮助,没想到过去热脸相迎的朋友们一个个都变得冷漠至极。

正所谓“破屋又遭连阴雨,漏船又遇打头风”。一次,高利贷者到他家向他要账,由于对方恶语相向,他一时气愤便把对方打了个头破血流。他知道对方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也许过不了多久自己就会被抓进监狱。一想到这些,年轻人开始害怕起来,他决定先到朋友那里躲一躲,然后让他们帮助自己解决这场灾难。于是他连夜到各个朋友家中敲门求助,可是没有一个朋友愿意惹官司上身,甚至大多数朋友连家门都不愿意让他进。

在心灰意冷之际,他想到了父亲临终时留下的纸条。于是他简单地打点行装,开始寻找父亲的那位多年不见的朋友去了。

虽然一路上历经磨难,但他还是来到了父亲的老友门前。父亲的老友显然并不富裕,看到这些他不由得又对父亲的话多了几分不解。当他疑虑重重地向对方说明自己的身份并且表明自己目前的处境时,对面的老人很快将他拉到了家中,叫妻子赶快为年轻人准备可口的饭菜,他自己则迅速走了出去。过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他才满头大汗地回来,并从外面抱回来一个年代很久的坛子。令年轻人感到吃惊的是,坛子里面居然有十几块闪闪发光的金币,更令他感到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老人居然要将这些金币全部送给他。老人一边将金币送到年轻人手中,一边对他说,“这是我年轻的时候和你父亲一起做生意时分得的利润,你全部拿去,用它们还清债务,剩下的钱你就用它们去创造更大的财富吧。年轻人,想想你父亲当年的做法,以后要知道怎样积累钱财。”

年轻人带着十几块金币走了,他同时带走的还有对真正友谊的大彻大悟。

真正的朋友往往不是那些锦上添花之辈,而是雪中送炭之人。危难之际见真情,真正的朋友必定能够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如果只能同享乐而不能共患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朋友。

 

5、覆水难收

同所有受长辈宠爱的孩子一样,一个男孩子从小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即使是这样,他依然觉得每天生活得不开心,所以时不时向家里人发脾气,偶尔有一点儿不满足就大肆摔毁家中的物品。好在家里有父母照顾,上学的学校离家又不远,而且学校里的事情处理上也要容易得多,因此,这孩子虽然脾气不好,但是十几年来走得还算顺利。眼看着孩子就要到了独自走入社会的年龄了,父亲决定让他在走入社会之前改掉坏脾气,并且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

这一天,这个男孩子因为在学校里和同学吵嘴,回到家里仍然怒气未消,在饭桌上甚至辱骂来家里做客的小表弟“一个十足的蠢猪”,小表弟哭闹着离开了他家,甚至发誓“我再也不会理你,再也不会来你家玩”。

等小表弟走后,男孩的父亲觉得应该从现在开始就教育他与人交往应该注意的问题。当父亲走进男孩房间的时候,他正在用力踢那只平时他最喜欢的小宠物狗。那只被踢中的小狗呜呜地叫着,并且可怜巴巴地用无辜的眼神盯着自己的主人。男孩可能是感到有些后悔,于是抱起小狗给它揉了揉刚才踢中的地方。父亲没有指责他刚才对小表弟的辱骂和对小狗的踢打,而是将一袋钉子递给了男孩,并且告诉他,以后他每次忍不住要发脾气的时候就在后院的木桩上钉一根钉子。

男孩接受了父亲的建议。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41颗钉子。

第二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5颗钉子。

……

慢慢地,男孩钉在木桩上的钉子数量每天都在逐渐减少。最初,这个男孩觉得在自己忍不住发脾气时克制自己来到后院真是一件十分难办的事情。到了后来,他突然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

当男孩把自己的这一发现告诉父亲时,父亲高兴地点了点头,告诉他一定要坚持下去,直到不用再在后院的木桩上钉钉子为止。

过了一段时间,无论是家里人还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感到这个男孩有了明显的变化,父亲对儿子的这些变化心知肚明。终于有一天,父亲在花园里等到了儿子带来的好消息———他已经连续多日没有在后院的木桩上钉钉子了,他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了。父亲为儿子感到高兴,不过他知道儿子需要做到的远不止这些。他又告诉儿子,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颗钉子。

后院木桩上的钉子一天天地减少。终于有一天,父亲看到曾经密密麻麻满是钉子的木桩上已经没有一颗钉子了。看到儿子欣喜的面容,父亲指着木桩问儿子:“你看木桩上还有什么?”儿子回答:“什么也没有了,我早就把钉子全部拔光了。”父亲又说:“你再仔细看看。”儿子仔细看了看木桩,然后对父亲说:“我知道了,是拔去钉子以后留下的洞,这有什么可稀奇的。”

父亲接着说:“这些洞不是在你拔去钉子时留下的,而是在你钉下钉子的时候造成的。由于钉子的作用,这些木桩将永远不能回复到从前。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在人们的心里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都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伤害人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旦说出就永远无法收回。“与子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选自《荀子·荣辱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很大程度上是用言语来维系的。一次不加控制的恶言恶语给他人内心造成的伤痛,很可能会延续一生。所以,人们时时都应当控制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在情绪激动之时。

 

6、沟通要扣住实质

威廉·戈夫曼医生曾经在中国一家医院进修。在进修期间他在那家医院的精神科担任见习医生。这家医院的病人很多,所以他们这些见习医生不仅要观摩老医生们的工作,而且还时常要自己处理一些病情较轻的病人。

一天,有一位年轻的女患者独自一人来到诊疗室,别的医生都在忙着,所以只有威廉·戈夫曼医生来接待她了。戈夫曼医生当时很奇怪:她的家人和朋友居然让她一个人来。因为当时来到精神科寻求治疗的人大多数已经出现很多精神病症状,一般患者都是由家人或朋友陪同前来。于是戈夫曼医生问她:“没有其他人陪你来吗?”她很干脆地回答道:“没有,难道我一个人来还不够吗?希望你快一点,我还有其他事要做。”

“也许这名患者的症状不明显,或者她的病并不严重。”威廉·戈夫曼医生这样想着,接着他对这名女患者说:“看来你的病情并不严重。”当时戈夫曼医生这样说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一方面想要安慰患者轻松下来。可是听到戈夫曼医生的话之后,那位年轻的女患者居然恶狠狠地瞪了戈夫曼医生一眼,并且说:“病情不严重?我都痛苦到这种程度了,你还说病情不严重。”看到她的反应,戈夫曼医生想到她可能是一位抑郁型患者,于是告诉她:“不要把事情想得那么严重,一切慢慢都会好的。”可是她依然不能领会戈夫曼医生的好意,居然抱着头冲他大喊:“请你不要再浪费时间了,我实在是痛苦得要命。” 戈夫曼医生连忙问:“你感到哪里不舒服?”她回答:“头疼。”戈夫曼医生当时认为她可能是精神病发作了,于是只想迅速让她安静下来,他马上吩咐护士给她服用了点镇静剂,服用了镇静剂之后,这名女患者果然安静了下来。

一直想搞清楚对方病情的戈夫曼医生又尝试着问女患者:“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些症状的?”这名女患者这次出奇的配合,她告诉戈夫曼医生是自从和男朋友交往之后才这样的,因为她的父母并不赞成自己与男友交往,可是她却决定执着地追求真爱,可是在她将全部真爱付出给男友时,男友却离她而去。女患者这样评价自己的男友:“我把全部真爱交给了他,可是他却不负责任地将全部麻烦交给了我。”

听到这话,威廉·戈夫曼医生当时吓了一跳,因为据他了解,中国的女孩子是相当含蓄的,这个女孩子的说法显然是在含蓄地表明她已经怀孕了。可是戈夫曼医生刚才却给她服用了镇静剂,剂量虽然不大,但很可能对胎儿有影响。于是他急忙向女患者道歉:“对不起,我不知道你有孕在身,现在我带你到妇产科去检查好吗?”对方显然又被戈夫曼医生激怒了,而且这一次的表现相当暴躁,她大骂戈夫曼医生“神经病,乱说话,玷污他人”。

威廉·戈夫曼医生感到此刻问题严重到无法处理了。幸亏这时旁边负责为戈夫曼医生提供指导的老医生走过来,通过他与病人的一番交流,戈夫曼医生才明白,原来对方患的是比较严重的神经性头痛,可是对医院不甚了解的她却在挂号时挂了精神科的号,结果就遇到了戈夫曼这个刚刚开始实习的外国医生。病人对戈夫曼医生和医院的误会终于得以解除,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人与人之间如果缺少沟通就会缺乏理解,可是有人经常抱怨沟通并不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其实人们抱怨的这种沟通是一种从来都没有进入实质的无效沟通,这种沟通除了无益于人际关系的改善,还会带来浪费时间、耽搁工作等其他问题。

 

7、为别人打开一扇窗

几年前,小爱德华·赛克斯在美国新泽西州为一家药品公司做当地的推销代理工作。他负责把该公司的产品推销到新泽西州的各个药店,然后从药店的销售额中收取提成。为了提高工作业绩,小爱德华不得不频繁地在新泽西州的各个药店来回奔波。与其他药品公司的推销员不同,小爱德华不会费尽口舌地说服那些药店的主人盲目地购买过多的该公司药品。这是因为大多数药品都是有一定有效期的,而且每类药品适用的人群的病症也各不相同,所以,即使药店的主人多购买此类药品会增加销售提成,但为了店主的利益,小爱德华也不会这样做。也正是因为长期以来都这样做,所以小爱德华拥有了许多忠诚的老客户。有时即使小爱德华时间太紧没来得及拜访他们,他们也会主动联系他,找他购买药品。

每次小爱德华到药店的时候,无论药店大小,也不管药店每次购买药品的交易额多少,他都会非常热情地向店主介绍各种药品的药理和药性等,而且每次见到店主之前他总是先跟柜台的职员寒暄一番,同时还要向那些前来购买药品的顾客报以真诚的微笑。

在一次拜访一家新开的药店时,小爱德华遇到了一位性格十分固执的客户。无论小爱德华怎样推荐本公司的药品,这家药店的主人都是一口回绝。最后小爱德华忍不住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如此坚决地拒绝这种药品。令他没想到的是,店主竟然这样回答:“我不是拒绝这种药品,而是拒绝你们公司的所有产品,因为贵公司的许多活动都是针对食品市场和廉价商店而设的,这对我们这样的小药店将产生很大的伤害。”听到店主这样的解释,小爱德华只好宣布放弃。不过在他临走的时候还是习惯性地与店员和店里的顾客打了一声招呼。

接下来,小爱德华又到邻近的其他药店去开展推销。就在他拜访完一位客户准备离开时,他接到了那位坚决拒绝他们公司产品的店主电话。原来他又打算订一批货,而且数量还较多。当小爱德华问店主这是怎么一回事时,店主说是一位店员改变了他的主意。

原来那位店员在来这家药店就职以前,常常在一家大药店购买药品。因为他的母亲常年生病,他对生活感到绝望。但是在一次购买药品的时候他遇到了正在大厅里等待店主的药品推销员小爱德华。当时正值药品涨价,他手中准备的钱已经不够给母亲买药了。小爱德华看到了处于窘境的他,不仅替他垫付了药钱,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充满阳光的微笑。“要知道,正是这个充满阳光的微笑,使我心中的愁苦一扫而光,我从那时起决定自学药理知识,然后努力挣钱为母亲治病。现在我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药店中的店员说起这话时脸上还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然后店员告诉店主:“这位药品推销员一定给很多药店的店员以及顾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所在公司的产品必定也会因为他的表现而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和他做生意一定会有收获的。”

店主听从了这位店员的建议,而小爱德华则增加了一位忠诚的客户。同时他也在一如既往地坚持与那些店员和顾客打招呼,并且奉上自己善意的关心和微笑。

为别人打开一扇窗,自己就可以看见更完整的天空。人与人交往贵在相互宽容、相互体谅,要想得到来自他人的真诚友谊,首先你应该为别人付出更真诚的关爱。

 

8、友谊不会从天而降

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勤劳和努力白手起家,在多年之后终于拥有万贯家财,成为当地有名的富翁。

很多人都以为人一旦有了钱之后就可以坐在家里轻松地享受,再也不必辛苦劳动了。其实,事实上并非如此,大多数人有了钱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生活更加忙碌了,操心的事情更多了。这位白手起家的富翁就是这样,他经常督促自己不能松懈,结果每天就像一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

如此忙碌和紧张的生活真让他感到痛苦,他时时都想找一位朋友来倾诉自己心中的愁苦。可是在生意场上哪里有真正的朋友,多年的经验也告诉他不可以轻易地将那些人当成朋友;公司里的员工,见到他不是畏惧就是溜须拍马,更不会有什么朋友;也许只有在工作之余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可是在生活中,这位富翁更是没有可以谈天说地的知己。由于常年忙碌,他几乎连谈恋爱的时间也没有,三十几岁了还没有结婚。也正是因为过于忙碌,所以过去的同学、朋友早已失去了联系。邻居倒是有一些,可是富翁却觉得那些邻居小市民气太重,以自己的身份是不屑于和他们结交的。

实际上,富翁和邻居之间的关系处得相当糟糕。他嫌弃邻居们目光短浅、无所事事。而邻居们则认为他过于趾高气扬,看不起众人,而且还认为他为人自私,不知道替别人考虑,邻居们这样评价富翁是有理由的,富翁经常开着名牌汽车出入,在进入街巷之时从来没有降低速度,即使在雨天也是如此;他养的大狼狗经常对邻居家的小孩露出可怕的尖牙;当邻居遇到他时,他总是皱着眉头,板着一张脸;每逢他看到邻居家的小孩想要抚摸一下他的汽车时,他总会粗鲁地将孩子呵斥一顿……

富翁就这样富有而孤独地生活在邻居中间。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富翁公司的生意很快萧条下来。在一次三角债风波中,公司因为被银行查封了,这下他终于有时间休息了。公司被封之后,无事可干的富翁更是觉得孤单无比,他现在看到邻居们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真是羡慕,于是他希望也能走到邻居当中。可是,他发现每当自己开启大门走出院子时,邻居们就会自动走到离他家更远的地方去谈天。当他主动与邻居聊天时,邻居总是板着面孔一副不情愿的样子。甚至当他亲热地抚摸小孩子的头时,小孩子竟然立刻大哭起来……

他感到很委屈,认为邻居们简直不近人情,同时他也为自己得不到友谊而痛苦。一天,他在家中看杂志时,发现这样一句话:要想收获友谊之树,必须种下真心的种子,还需要用心培植,并且需要日积月累的付出。

富翁顿然醒悟,于是,他皱紧的眉头开始舒展,脸上也有了笑容,看到邻居家的孩子他会主动带上他们开着车去兜风,他养的大狼狗则被一条粗壮的铁链拴到了自家院子的角落,当他开车进入街巷之时,他会主动降低速度,在雨天更是减速慢行……

最后银行审查结束,他的公司恢复了运转,而他在忙碌之余也享受到了包括邻居在内的许多人的关心和体贴。

如果你想结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一些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需要投入情感和体力才能做到的事情———友谊不会从天而降。更值得注意的是,你必须要付出真心。

 

9、以人格魅力赢得朋友

皮西尔斯一向快言快语,遇到不平之事他总要站出来维护公正。每当对别人的所作所为感到不满时,即便对方身为豪门权贵,他也要毫不客气地加以批评。正是这种直率的性格使他得到了许多人的信赖,同时也得罪了很多人。

在一次对国王镇压人民的暴行进行批评之后,他被国王的卫兵抓到了都城的监狱。在皮西尔斯接受审问的时候,由于他坚决不肯承认自己的批评是错误的,更不愿意向国王道歉,所以被深深激怒的国王要判处他死刑,并且一个月以后就要执行死刑。

皮西尔斯被打入了冰冷的死牢,他丝毫不后悔自己此前的所作所为。他惟一感到遗憾的就是家中年迈的父母没人照顾,而且在临死之前还有许多亲人没有见到。他又想到自己欠下两位邻居的钱还没有来得及归还,这些事情应该在自己临死之前都有个交待的。于是当国王最后一次问他还有什么要求时,他请求国王,让自己回家乡一趟,向家中的亲人和朋友告别,再料理一些必须料理的事情,并且向国王保证,自己一定会按时回来伏法的。

国王听到皮西尔斯的请求之后从喉咙里挤出一声冷笑:“哼哼,你是想趁机逃命吧,我为什么要相信你的话?”

皮西尔斯答道:“我以自己的人格向您担保,我保证会回来伏法。”

国王依然不相信:“如果我放你回去,到时候你却不回来伏法,那我到哪里去找你的人格?你就安心等着被处死吧!”

国王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年轻人走上前对国王说:“国王,我愿意代替我的朋友皮西尔斯坐牢,等到他从家乡办完事回来以后您再放我。”这个年轻人就是皮西尔斯的一个朋友,名字叫达蒙。

国王感到不可思议,竟然有人为一个死囚做担保,而且是以自己的自由和生命为抵押。不过他仍然有点不放心,他问达蒙:“如果皮西尔斯没在规定的时间内回来呢?”

达蒙回答:“我知道他一定会回来的,因为他从不失信。假如他因为有事耽搁不能按时回来,那我情愿代他受死。”

国王不由得感到一种震撼,不过他也彻底放心了,就放皮西尔斯回家。达蒙则留在了死牢。

十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二十天过去了……再过两天就是执行死刑的时间了,可是皮西尔斯还是没有回来。国王派重兵看守达蒙,可是他看到达蒙根本就没有逃跑的意思,而且达蒙也并不为皮西尔斯没有回来的事情着急。国王看着达蒙故意说:“你替他在这里受死,可是你的朋友却早已经逃得远远的了,他不会回来了。”达蒙回答:“我相信皮西尔斯的人品,如果不相信他,我也不会做这件事情。如果他不能准时回来,一定是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

两天之后,皮西尔斯还是没有回来,国王决定处死达蒙。达蒙也做好了死的准备,不过他一点也不悲伤,因为他是为崇高的友谊而献身的。国王派狱卒前去带达蒙上刑场,可是刚走出王宫的狱卒却带着皮西尔斯返回来了。皮西尔斯回来了,由于路上遭遇了暴风雨,海上的船都不能起航,所以他耽误了行程。“幸运的是,我终于准时赶回来了”,他说道,然后他又向自己的朋友达蒙表示感谢。

国王此时的感触比当初达蒙站出来代替朋友坐牢时更为复杂。他决定收回处死皮西尔斯的命令,而且还把皮西尔斯和达蒙都放了。当皮西尔斯和达蒙向国王告别的时候,国王说:“我真心希望也能有像你们一样肝胆相照的朋友。”

金钱或权势换不来肝胆相照的朋友,只有崇高的个人品质和人格魅力才能获得朋友的尊敬和信任。只有建立在互相尊敬、互相信任基础之上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10、互动的怀疑

船夫一大早就因为一件小事和妻子吵了起来。结果越吵越凶,妻子后来竟然把一个暖瓶摔到了地上。船夫生气极了,他不再理会仍在哭闹的妻子,他觉得妻子真是不可理喻,他甚至想这样的日子真是过到了头。这样想着,船夫一气之下就把家里的5000元现金放在了衣服里。如果妻子不向我道歉,那我就在外面住下来,不再回家,他想。

船夫就这样带着一肚子气去岸边了。生气归生气,可是生活还要继续。船夫刚到岸边就有两个年轻人雇了他的船。这两个年轻人上了船就发现船夫的神色有些不对劲,他一直板着脸、皱着眉头,看上去有些可怕。“难道上了贼船?听说江河边有很多强盗出没,他们假扮成船夫专门劫乘船人的财物,然后再把乘船人扔到江里淹死。”两个人这样想着,不由得害怕起来。他们刚刚从城里干活回来,好不容易挣到的几千块钱全都带在身上。这可是他们一年的全部收入啊,如果被强盗抢了去,那家里等着用钱的父母和妻儿可怎么办?况且如果就这样被强盗杀害,自己更是死不瞑目。于是两个人开始小心翼翼地商议应该如何对付这个身体强壮的船夫。

开始时船夫心里一直在想着与妻子吵架的事情,本来就是因为一点小事,自己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火呢?想到妻子平时为家里操劳,船夫更是后悔不已。他想等送走这两位客人,他一定要赶快回家去向妻子道歉。这样想着,船夫就抬起头来使劲划船。可他看到两位乘客背对着他鬼鬼祟祟地在商议着什么,难道这两个人是坏人?越看这两个人越不像好人。自己当初只顾着和妻子生气了,一直没注意这两个人是如此可疑。而且家中的5000元钱也全被自己带在了身上,船夫真是后悔至极!

两位乘客看到船夫的表情更加难看,心里更是害怕。可是他们互相鼓励不要害怕,要镇定。其中一个矮个子想到自己为儿子买了一枝玩具手枪,于是拿出来壮胆,另一位高个子则故意大声暗示自己有十几个弟兄在岸边接应,如果到时候看不到他们上岸就会找江上的船夫算账。

船夫听到他们恶狠狠的话吓了一大跳。可是他也绝不能轻易放弃反抗,如果钱被这两个人抢去的话,那自己就更对不起妻子了。他这样想着,不料因用力过度将手中的船橹“咔”的一声就折成了两截。他一手拿着一半船橹怒视着两位乘客。船夫的这一举动吓坏了两位乘客,可是他们也不愿意就此将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拱手相让。于是他们决定做最后的一搏。高个子乘客相对来说比较有力气,于是他站起来做了几个功夫招式,然后用力一掌劈向船舷。船开始剧烈地摇晃,此时船夫想到了一个不得已的办法———跳船,也许只有这个办法可以逃生。两位乘客虽说游泳的技术不好,可是此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在船夫跳船的那一刻他们也纵身跳到了江里。

双方都感到纳闷,怎么不见对方抢钱,反而跳进了水里呢?矮个子乘客的水性不好,刚游了几下就大呼救命。高个子一边在水里扑腾一边求船夫饶过他们,并说他们愿意将身上的钱全部交出来。船夫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可是想到救人要紧,于是把两位乘客一一救回船上。上船以后经过一番解释,三人才知道这是一场误会。大家不由得感慨:“误会的根源就是彼此怀疑。一次误会差点使三人都不明不白地丧命。”

相互怀疑常常会使人际交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许多原本很好的人际关系就是这样被破坏的。人际交往永远都是相互的,你给予对方真诚,对方也会与你坦诚相见;你向别人施以怀疑,那别人对你同样不会信任。

 

11、两只流浪狗的遭遇

一只流浪狗因为偷吃了一户人家厨房里的食物,所以被这户人家的男主人一路追打。流浪狗一路猛跑,终于摆脱了那人的追赶。结果,在仓皇逃跑的时候,它闯进了一间四面都镶着玻璃镜的屋子。

极其狼狈的流浪狗突然看到很多只狗同时出现在这个屋子里,大吃一惊,于是便冲着镜子里的狗龇牙咧嘴地表达自己的不满,而且还示威性地发出阵阵低沉的怒吼声。而镜子里所有的狗看来也都十分生气,每只狗都以同样愤怒的表情向着流浪狗表达了自己的不友好。

看到所有的狗都龇牙咧嘴地朝着自己怒吼,这只流浪狗十分害怕,不知所措的它只好不停地绕着屋子乱跑,可是它发现,镜子中的那些狗也开始像疯了一样乱跑。流浪狗害怕它们一起朝自己发动进攻,于是急忙夹着尾巴跑出了屋子。以后,它再也没有来过这个屋子,因为它觉得自己在这里得到的只有敌意,同时它还为自己的处境感到难过,因为无论在哪里它都感觉不到丝毫的友好和温暖。

另外一只流浪狗为了躲避风雨的袭击,也在无意之中发现了这间四面都镶着玻璃镜的屋子。这只流浪狗进到屋子里看到有那么多的狗,它为自己有了更多的伙伴感到很高兴,它想,也许从今以后,自己就再也不用孤零零的了。这样想着,它朝着镜中的其它狗摇了几下尾巴,然后它看到,镜子中所有的狗也朝着自己友好地摇了摇尾巴。虽然此时这只流浪狗又冷又饿,但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新伙伴,它的内心却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温暖。

等到它醒来的时候,屋外已经是雨过天晴。看到屋子外明媚的阳光,有了更多“伙伴”支持的流浪狗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它充满信心地出外寻觅食物。而且,从那以后,这只流浪狗几乎每天都要在这间无人居住的屋子里休息一段时间,有时它来这里只是纯粹为了看望那些“友好的伙伴”。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这样,要是你能友善地对待他人,周围的人必然也会回报给你同样的友善。如果你态度恶劣地对待周围的环境或人,那你将面对的只能是恶劣的环境和对自己态度恶劣的人们。试着对他们更主动地表达你心中的善意,情形必会有所改善。

 

12、学会说“谢谢”

一个小县城的一所中学开家长会,来了几十位家长。几个女同学负责接待。可有些孩子,根本不懂接待是什么意思,她们只是把家长们迎进来,让座、倒茶。空下来的时候,就开始窃窃私语。交头接耳的女孩子们把眼光集中在了一个人身上。那是转学来的一位同学的母亲,来自北京。她的容貌并不漂亮,衣着和发式也并不显得很时髦,可是女孩子们用她们仅有的词汇得出了一个一致的结论:她最有风度。

其中的一个女孩子去给那位母亲倒水,回来时,脸颊红红的。她迫不及待地对自己的同学们说:“你们猜,我倒水时她对我说什么了?”不等同学们猜,她就说了出来:“她说,谢谢。”

女孩子们面面相觑。在她们这样的年纪,在她们这么偏远的小县城里,没有谁用过、听过“谢谢”这两个字。这是一个多么新鲜、温暖的词汇啊。

女孩子们开始争先恐后地去倒水,然后一个个脸红红地回来。轮到去倒水的女生甚至会有点儿心跳,她们总是害羞地走到那位“最有风度”的母亲面前,轻轻的加满水,红着脸听人家说一声“谢谢”。那个时候的她们,还不会说“不客气”。

那次家长会后,那个转学来的同学成为所有同学羡慕的对象。大家都认为,她拥有一个最最幸福的家庭。从那次家长会后,那些窃窃私语的女孩子们学会了一个极温暖的词汇:谢谢。

在人和人之间,最容易建立起亲近感觉的方法就是礼貌。当我们每个人都开始使用那最最简单但也最最温暖的词汇时,我们就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

 

习惯篇

拿破仑·希尔说:“不管我们是谁,或者我们从事何种职业,我们都是自身习惯的受益者或受害者。”这句话在实践中被千百万人所验证,而且我们每一个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还将继续验证并体会其中的深意。我们将来会获得怎样的成就,我们是否会拥有巨大的财富,我们的朋友是否真心对待自己……所有这些结果都由我们现在种下的种子来决定,你种下什么种子便会收获什么果实。你养成了怎样的习惯,将决定你日后的成长道路,以及你将在这条道路上走多远。

 

1、克服拖延的习惯

一位年轻的女士在怀孕时非常高兴地在丈夫的陪同下买回了一些颜色漂亮的毛线,她打算为自己腹中的孩子织一身最漂亮的毛衣毛裤。可是她却迟迟没有动手,有时想拿起那些毛线编织时,她会告诉自己:“现在先看一会儿电视吧,等一会儿再织”,等到她说的“一会儿”过去之后,可能丈夫已经下班回家了。于是她又把这件事情拖到明天,原因是“要陪着丈夫聊聊天”。等到孩子快要出生了,那些毛线还像新买回的那样放在柜子里。丈夫因为心疼妻子,所以也并不催她。后来,婆婆看到那些毛线,告诉儿媳不如自己替她织吧,可是儿媳却表示一定要自己亲手织给孩子。只不过她现在又改变了主意,想等孩子生下来之后再织,她还说:“如果是女孩子,我就织一件漂亮的毛裙,如果是男孩就织毛衣毛裤,上面一定要有漂亮的卡通图案。”

孩子生下来了,是个漂亮的男孩。在初为人母的忙忙碌碌中孩子一天一天地渐渐长大。很快孩子就一岁了,可是他的毛衣毛裤还没有开始织。后来,这位年轻的母亲发现,当初买的毛线已经不够给孩子织一身衣服了,于是打算只给他织一件毛衣,不过打算归打算,动手的日子却被一拖再拖。

当孩子两岁时,毛衣还没有织。

当孩子三岁时,母亲想,也许那团毛线只够给孩子织一件毛背心了,可是毛背心始终没有织成。

……

渐渐地,这位母亲已经想不起来这些毛线了。

孩子开始上小学了,一天孩子在翻找东西时,发现了这些毛线。孩子说真好看,可惜毛线被虫子蛀蚀了,便问妈妈这些毛线是干什么用的。此时妈妈才又想起自己曾经憧憬的、漂亮的、带有卡通图案的花毛衣。

必须克服拖延的习惯,想方设法将其从你的个性中除掉。如果不下决心现在就采取行动,那事情永远不会完成;当然了,如果你不打算成功、不打算超越他人和自己、不打算改变现状的话,那你可以放任自己的拖延陋习。

 

2、养成有秩序的好习惯

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夫人史密斯太太出身于名门之后,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在嫁给丈夫之前有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当第三个孩子出生以后史密斯太太便辞去工作,专门在家里负责照顾丈夫的生活和三个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教育。

过去在外面工作时,繁忙的工作常常使史密斯太太感到筋疲力尽,所以家里的事情总是因为无暇顾及而一团糟。可是现在专门回到家里负责家庭事务时,她仍然感到每天都有一大堆没完没了的事情需要处理:一大堆的衣服需要清洗和熨烫,孩子们的玩具总是乱七八糟地被到处堆放,丈夫的文件和孩子们的课本也常常被混在一起……为了这些事情,史密斯太太的头都要大了,整个人每天都充满了紧张、焦虑和郁闷。她知道自己现在的状态很不好,可是又不能停下来,因为一停下来家里的事情就会更加乱成一团。史密斯太太为此感到委屈,于是常常向丈夫和孩子们发出抱怨,当然她自己也知道这是非常不好的行为,虽然丈夫和孩子们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反驳自己,但是她能感觉到自己似乎正在向一个令人讨厌的黄脸婆的方向发展。

一开始史密斯太太为自己的这一想法感到恐惧,可是后来她发现,如果自己继续维持目前的状态的话,那她真的离黄脸婆越来越近了。史密斯太太告诉自己必须马上着手改变这种状态,可是应该从哪里做起呢?她想起了丈夫公司的一位副总的太太,那就是罗文太太。实际上罗文太太各方面的条件并不比史密斯太太出色,如家庭出身、学历等,但是每次遇到她都会感受到她那种从内而外显示出来的优雅,而且包括史密斯太太在内的许多人从来没有从她嘴里听到过对家庭事务的抱怨。在一次受她和她丈夫的邀请之后,史密斯太太和丈夫去了罗文太太的家,史密斯太太发现罗文太太家的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条,而罗文太太干起事来也总是那么从容自若,似乎自己过去所抱怨的忙乱和琐碎从来就不曾在她家出现过。

史密斯太太忍不住问罗文太太:“那些需要清洗和熨烫的衣服呢?”

“上午就处理完了。”罗文太太回答。

“那么,孩子们的书本、玩具还有你丈夫带回家需要处理的文件呢?”

“孩子们用得着的书本都在学校里,过去的书本在储物间专门的柜子里,丈夫的文件他已经在书房处理完了。”

“我想知道的是,究竟是什么使你总是这样有条不紊?说实话,我感到不可思议,你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可是你看上去却一点都不忙乱。”史密斯太太又问道。

罗文太太回答:“家务事也许是琐碎的,不过,如果家庭主妇们都能按照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天花板上的几个醒目大字来做事的话,那么一切会变得十分有条理,这几个字是诗人波普写的,它们是:秩序是天国的第一要律。”

“秩序是天国的第一要律?”史密斯太太认真地领会这句话的含义。

很快,聪明的史密斯太太就知道自己过去忙得不可开交,可家中仍然总是一片狼藉的原因了。在她离开罗文太太家的三个星期之后,她的丈夫和孩子们都开始夸奖她的能干,而且她还可以腾出时间去健身和购物。

当桌子上、茶几上、床底下堆积了太多的文件和衣物时,你的生活肯定缺少了必要的秩序。当你养成凡事都有秩序的习惯之后,你就会发现过去所有的麻烦事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而且你本人也变得更有精神和风采。

 

3、小和尚的剃头刀

古时候寺庙里有一位小和尚,在出家当和尚之前就有丢三落四的毛病。进入寺庙之后,方丈师父和师兄师弟们一直不停地提醒和告诫他,可是他自己却一直不当回事,就这样他一直也未能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

每天除了诵经念佛、打扫寺院、提水砍柴之外,小和尚也想和师兄一样学一门手艺,为的是以后有一个好出路。于是方丈师父就安排小和尚学习剃头,因为与其他手艺比起来,这门手艺不是很难学,况且以后一旦离开寺庙,小和尚还可以用这门手艺来养活自己。

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小和尚认为剃头实在是一门简单易学的手艺,所以他就不再向师父学习。可是师父却告诉他:“剃头不是仅仅学习一些基本方法就能行的,你要想掌握好这门技艺,就必须每天拿一个冬瓜来练习,直到在冬瓜上能够游刃有余地施展各种剃头方法,那才会成为一个不错的剃头匠。”

听了师父的话以后,小和尚就天天在冬瓜上练习剃头的基本功。练了一天又一天,好几个月过去了,小和尚剃冬瓜的水平已经越来越高,师父见了也忍不住高兴起来。可是师父在一次观察小和尚剃冬瓜时发现一个问题,小和尚练习剃头都是抽空进行的,在剃头过程中经常有事需要他走开。每当别人叫小和尚走开的时候,他都会把剃头刀别在冬瓜上面,等办完事回来以后再抽出剃头刀继续练习。

这个问题,实在是把师父吓了一大跳,于是他告诫小和尚以后千万不能这样做了,小和尚答应了师父。可是等师父下次再观察他的时候,他仍然在离开的时候把剃头刀别在冬瓜上面;而且据师父的多次观察发现,小和尚每次都是这样。师父一次又一次地提醒小和尚,可是提醒的次数虽多,小和尚往冬瓜上别刀的习惯却没有任何改变,而且每次小和尚都对师父说:“不要紧的,这只是习惯而已”。

“只是习惯而已?”师父严肃地对小和尚说,“如果你手底下不是一个冬瓜,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呢?你的这种习惯到时候没准会出人命啊!”

看到师父生气的样子,小和尚安慰道:“没事的,师父,你不要担心,等到真为人剃头时我就不会这样了。”

眼看着小和尚还俗的时间就到了,临行时师父再三告诫他一定要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可是小和尚的这一习惯早已养成多年,更何况他自己根本就没有改掉这一习惯的意识,终于在他第一次给人剃头的时候,出事了———有人叫他递一件东西时,他顺手把剃头刀别在了客人的头上,好在客人没有出现生命危险,从此他的剃头铺再也没有人光顾了。

养成好习惯可以受益终生,坏习惯却可能毁掉人的一生,不要以为一个小小的习惯无关紧要,人们正在和将要面临的许多成就或祸患其实就是由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习惯形成的。

 

4、香烟的诱惑

保罗·盖蒂曾经是一个有几十年烟龄的老烟民,但是在一次出差回来之后,妻子和家人再没有发现他抽过一支烟。事实上,从那次出差之后,保罗·盖蒂的双手就再也没拿过香烟。每当有人在保罗·盖蒂面前说根本戒不了烟的时候,保罗·盖蒂都会说:“你就这样情愿被一支香烟打败吗?”

保罗·盖蒂清楚地记得,当年那次出差时,自己戒烟的决心就是被这个问题引起的。事实证明,在这场与香烟的较量中,他是胜利的一方。

当年保罗·盖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烟鬼,几乎每天都要吸至少两包烟,尽管当时夫人曾经多次劝过他戒烟,但是他从来就没有考虑过。一次,在他出差到一个地方时,当地正降大雨,所以他急忙赶到旅馆匆匆地住了下来。半夜时分,他忽然被一声惊雷从睡梦中惊醒,此时他想抽一支烟,于是去拿床头边的烟盒,可是烟盒却空空如也。只好再看看其他地方有没有了,他下床到衣服的口袋里找,仍然一无所获。他又打开随身携带的手提箱,结果还是一支烟也没有找到。

在这个时候,旅馆里的服务人员都休息了,要想弄到烟,他只有走出旅馆去大街上可能开着的商店里去碰运气。这样想着,保罗·盖蒂就换上了出门的衣服,然后他又从手提箱中找出雨衣。雨衣很快穿好了,他伸手去开门,就在伸出手的那一刻,他的手突然停在了那里一动也不动,“我究竟要干什么?我难道要冒着大雨深更半夜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寻找一个卖香烟的商店吗?难道仅仅一支香烟就可以这样随意地控制我吗?”然后他又问自己:“你就这样情愿被一支香烟打败吗?”“不,我绝不会被打败!”他这样回答自己。

想着想着,保罗·盖蒂收回了开门的手,然后脱下雨衣和出门穿的衣服,换上睡衣,把床头的那只空烟盒扔到了垃圾筒,然后回到床上舒舒服服地睡了。在睡梦中他有一种摆脱控制的轻松感觉,甚至还有一种打败什么的感觉。清早起来之后,保罗·盖蒂知道,自己已经战胜了一次香烟的诱惑,他打败了这种坏习惯,这真是一个颇有纪念意义的胜利。

很多时候,并不是坏习惯左右着我们的生活,而是我们心甘情愿地被坏习惯所左右,况且坏习惯本来就是由我们自己养成的。如果在不经意间已经养成了某种坏习惯,如果你已经意识到了它的坏处,那就要想办法战胜它。只要有决心,小小的它一定会被你打败的。

 

5、习惯扔掉梦想

在古埃及,传说在某个大海边有一块可以使人们得到无穷财富的奇石,但是谁也不知道这块奇石具有怎样的特征,也不知道应该到哪个大海边才能寻找到这块奇石。所以长期以来,虽然人们对这个传说深信不疑,但是却只能在无可奈何中任由传说中的奇石安静地躺在它一直停留的某个大海边。

好运常常在不经意的时候降临。

有一个人从一生下来就很穷,没有什么本事的他只能从人们扔掉的垃圾中寻找一些能用的东西来生活,有时他还可以从垃圾中找到一些东西卖点钱。一次,当他在一个垃圾场寻找有用的东西时,他发现了一本非常破旧的书,他正需要纸卷烟抽,于是就把这本破书带回了家。当他撕开书的一页纸时,他感觉手中的那页纸与其他书的纸不同———比其他书页纸更厚、更重。在一把破剪刀的帮助下,他很快就找到了藏在书页里的一件十分有趣的东西:一张薄薄的羊皮纸,羊皮纸上面写着点石成金的秘密———在黑海边有一块奇怪的小石头,只要随身带着这块小石头,就可以把自己遇见的所有普通石头都变成金子。这块小石头就是古埃及传说中的那块奇石,奇石的外观跟海边成千上万的石头没什么两样,但是它摸起来却是温热的,而被海水浸过的其他普通石头摸起来则是冰凉的。

无意中得到点石成金秘密的穷人兴奋极了,他很快就带着简单的行囊,朝黑海边走去。经过了长达一年的风餐露宿之后,他终于来到了黑海岸边,开始寻找传说中的那块奇石。开始的一段时间,他把自己遇到的石头捡起来之后又随手扔到了黑海边。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如果这样下去的话,那么他很难区别哪些石头已经被捡起、哪些石头还没有摸过,这可能会导致他多次重复地捡到已经摸过的石头。长此下去,他的工作效率就会大大降低,而且摸到奇石的几率也会因此而减少。为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他决定改变一种方式来寻找奇石。以后每当捡起一块冰凉的普通石头时,他就用力向海里扔去,然后再弯下腰捡那些没有摸过的石头。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冰凉的普通石头一块一块地从他的手中抛向大海。一个月过去了,一个季度过去了,一年过去了……寒来暑往,转眼他已经在黑海边度过了无数个春秋,在他捡的石头中始终没有一块是羊皮书中所说的“摸在手里温热的奇石”。多年以来他一直不停地重复着这样的动作:弯腰捡石头———用力扔向海中———再弯腰去捡海边没有摸过的石头,这样的动作虽然机械而无聊,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气馁过,他总是希望自己下一次摸在手中的石头是温热的,他相信自己终究会成为拥有无数财富的大富翁。

捡石头、扔石头的动作已经被他练到了十分熟练的程度,随着经验的丰富,他后来几乎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去捡石头、扔石头了。一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草草地吃了一些东西之后就去捡石头,当他不经意地捡起一块石头时,他感觉到,这块石头是温热的!他迅速反应过来,这就是他多年以来一直想要得到的奇石,可是就在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却发现,那块奇石已经被他习惯性地扔到了海里,因为往海里扔石头的动作太具习惯性了,以至于他还没来得及反应,那块载着他一生梦想的奇石就被扔到了海里。

习惯是如此顽强,它一旦形成,就会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根深蒂固地存在着,而且还会经常左右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有时人们一生都在追求的东西,可能就是因自己不经意的习惯而破灭。所以,任何人都不能轻视那些平常不为自己所注意的习惯。

 

6、打破僵化的惯性思维

一个年轻的摄影记者带着家人一起到海边度假。因为职业的习惯,他总是留心观察那些有意义的生活画面。年轻的摄影记者连续几天在海边散步时都发现,有一位老渔夫总是会在这个时候打上一网鱼。这里的鱼种类繁多,而且能够看得出老渔夫的捕鱼本领也很高,所以每次年轻的摄影记者和他的家人都会看到老渔夫能够打捞上满满一网鱼。

不过年轻的摄影记者却发现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当这位老渔夫费力地将一网还活蹦乱跳的鱼拖到岸上之后,他总是将网里面的大鱼都重新扔到海里,而只留下一些很小的鱼带回去。年轻的摄影记者觉得很奇怪,经过好几天的观察,他发现老渔夫每天都是如此。心中怀着疑惑的摄影记者决定去问问老渔夫其中的原因。

这一天吃完晚饭之后,摄影记者没有像往常一样陪着家人散步,而是站在老渔夫每天靠岸的地方等待着老渔夫的出现。老渔夫仍像过去一样准时出现了,他这一次仍旧打了满满一网鱼,同样像往常一样用力将沉甸甸的渔网拉到岸边,然后又解开渔网将其中个头较大的鱼一条又一条地重新扔到海里。年轻的摄影记者蹲下身问老渔夫:“请问你为什么总是把费尽力气捕到的鱼扔回海里呢?如果是因为发善心,那你应该将小鱼放生呀!我实在想不明白你这样做的原因。”听到眼前这位年轻人的问题,老渔夫不以为然,平静地说:“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我家的锅太小了,大个的鱼根本没法下锅,所以我才把大鱼都扔回海里。”

摄影记者一直都认为老渔夫这样做必定有自己的理由,可是如今听到老渔夫的解释时,他更是感到不可思议。于是他说:“那你们为什么不换一口大一点的锅呢?这样一家人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到美味的大鱼了吗?”听到他的话,老渔夫脸上的表情似乎比他刚才更吃惊。只听老渔夫说:“那怎么可以呢?我家的锅是和灶相配套的,灶只有那么大,锅太大了岂不是没法烧火做饭?”听到老渔夫的话,年轻的摄影记者仿佛找到了事情的根源,于是他大声对老渔夫说:“这还不好办,重新垒一个灶,然后再换一口大一点的锅,这样一来,问题不就全部解决了吗?这不是比每天都要花时间把好不容易捞上来的大鱼扔回海里强百倍吗?”说这话时,年轻的摄影记者一脸得意。可是当听到老渔夫接下来的话时,他再也无法得意,而且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老渔夫是这样说的:“这灶和锅都是我爷爷留给我父亲的,然后我父亲又留给了我,我只知道如何靠这副锅灶来煮饭、吃饭,可是却从来不知道怎样垒一个新灶、换一口大锅,即使有人帮我换一个锅灶,我也不知道如何用新的锅灶做饭,因为父亲当年没告诉我。”

东西旧了,人们往往会感到不如新的好用;衣服旧了,即使干净、整齐,也必定失去了当年多彩的风姿;机器旧了,无论怎样修理也不会如新机器那样高效。不过所有的这一切,如果人们愿意,就可以换一个新的。可是当人的思维陈旧时,却不可能立刻换上一种新思维,人的头脑往往会被习惯性的思考方式给锁住。

 

7、习惯经营人生

一位老人很早就死去了妻子,此后就再也没有娶妻,其中的原因有二:一个原因是怕年幼的孩子得不到后母的疼爱,自己一人照顾孩子虽然辛苦倒也自由自在;另一个原因则是家中实在是一贫如洗,恐怕没有人会嫁给这个带着一个儿子的穷光蛋。

就这样,父子二人一直相依为命,依靠打柴谋生。起初是父亲养活年幼的儿子,等到父亲年老力衰之时,儿子也长大成人了,于是孝顺的儿子就一心一意照顾父亲。

父亲驾车很有经验,儿子则是打柴的一把好手,所以每次都是儿子上山打柴,然后一捆一捆地背下山,父子二人一起把柴装到车上,之后由父亲驾车,儿子则习惯性地坐在旁边,帮父亲看前面的山路。虽然父亲对于崎岖的山路已经熟得不能再熟了,可是每当暴雨过后,山上总有一些被暴雨冲坏的山路,有时甚至会有大块的石头从山上滚落到路边,而眼神不好的父亲很难注意到这些,所以儿子每次都要坐在一旁为父亲指明前面的道路。每到转弯时,儿子总是会及时提醒父亲:“爹,转弯啦!”儿子渐渐形成了习惯,即使父亲每次都要回答一声:“知道,不用你提醒”,可是儿子仍然会在转弯时这样做。

一次父亲生病了,大夫告诉他需要卧床休息几天,于是儿子一人驾车去卖柴。刚上车,他就发现自己坐在驾车的位置上十分不习惯,总想把身体挪到自己平时坐的地方,所以平时和父亲很好走的一段路这次似乎十分难走。到了一个弯道,儿子学着父亲的样子牵引手中的绳子让牛转弯,可是牛却始终不听使唤,任凭他用尽各种方法,牛仍旧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想了很长时间,他才想到也许有一个办法可以行得通,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 刚才那头倔犟的牛开始听话地转弯,继续往前走。之后每逢路过转弯,如果他不这样喊,牛就绝对不听使唤。结果每当在山路上遇到路人时,人们总是会掩鼻而笑。一路上,儿子觉得自己实在是被这头牛弄得大丢颜面,回家后他把自己一路上的遭遇告诉了父亲。

听到儿子的话,父亲沉思起来,他告诉儿子:“从明天起你就自己学着驾车卖柴吧,如果牛不听话就用皮鞭抽它,抽的次数多了,它就会听从你的使唤。等我死了,你就不要再上山砍柴了,到山下去学一些新本事吧,不要再像爹一样穷死在这山上。”

无论是牛还是人都会按照习惯去生活,一个人的成就原本应该由他的智慧和劳动决定,可是很多时候,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自己会走上怎样的人生道路常常是受习惯所控制。所以,聪明人懂得在平时如何培养好的习惯,同时会用这些好习惯来经营自己的人生。

 

8、被习惯锁定的行动轨道

一个孩子从小家境富裕,所以有条件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父母看到孩子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所以就为他请了很有名的钢琴教师。钢琴教师很喜欢这个孩子,因为他发现这个孩子的确聪明伶俐,而且很多其他同龄孩子难以理解的问题,这个孩子总是一点就通。

几个星期之后,这个孩子可以充分领会一些乐曲了;又是几个星期之后,他可以弹奏一些稍有难度的乐曲了。渐渐地,这个孩子的弹奏技巧已经十分娴熟,当客人来家里的时候,他已经可以十分轻松地弹奏很多乐曲了。钢琴教师认为这个孩子是一个值得培养的艺术苗子,于是打算教授他更有难度的乐曲。可是这孩子却因为乐曲太难不愿意练习,孩子的父母也认为孩子的弹奏技巧已经够好,不必再那么辛苦地练习如此高难度的乐曲了。于是孩子每天都弹奏那些他驾轻就熟的曲子。后来,索性不再每天练习弹奏了,因为他只要手指一碰到琴键就会自然而然地按照习惯弹奏那些熟得不能再熟的曲子。

看到富有潜力的学生习惯性地弹奏那些难度一般的曲子,钢琴教师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不知道怎样才能有效地说服学生及其父母。

不久之后,全市少年钢琴比赛开始了,那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参加了钢琴比赛。可是在第一轮淘汰赛中,这个孩子就被淘汰出局了。钢琴教师观看了整个钢琴比赛,比赛结束之后,钢琴教师来到了孩子家,他没有讲其他参加比赛的孩子在比赛中的表现如何,也没有以任何方式安慰自己的学生,而是给学生和他的父母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将一只活蹦乱跳的跳蚤放到一个玻璃缸中做一项实验。首先实验人员在玻璃缸的上方放了一片透明玻璃,这片透明玻璃的尺寸是实验人员专门根据玻璃缸的尺寸订做的,它正好可以与玻璃缸的内壁严严实实地相接。开始的时候这只活跃的跳蚤使尽力气向上跳,结果每次都被上面的玻璃碰得生疼。在经过几次碰撞之后,跳蚤变得“聪明”起来,它每次跳的高度都不会到达透明玻璃所在的位置。接下来,实验人员又将玻璃向下移了一寸,情形还像刚才那样,跳蚤开始时依然频频被碰,不过后来它就不再被碰了,因为它跳的高度不再达到玻璃所在的位置。之后,每当跳蚤习惯了前一次的玻璃高度时,实验人员就会将玻璃向下移,移到后来,跳蚤每次只能跳到不足一寸的高度了;最后,实验人员将玻璃缸里面的玻璃撤除,可是跳蚤仍然只能跳到不足一寸的高度。尽管上面没有了东西遮挡,可是跳蚤却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跳跃。

在讲完故事之后,钢琴教师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道:“一只活蹦乱跳的跳蚤,它今后的生命高度就这样被习惯设了限,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是这样的。你的艺术高度就是这样被习惯锁定的。如果情愿被习惯所束缚,那么生命的高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说完之后,钢琴教师告诉学生自己要去某著名音乐学院继续深造。

后来,他的这位学生也成了该市小有名气的钢琴演奏家。

若不想轻易地受到习惯的束缚,就要有勇气不断超越自己,使自己不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定。作为一个有头脑、有毅力的人,一旦发现自己已经或正在习惯于某种轨道或范围,如果还想往更高更广的程度前进,那就要有意识地克服已经养成的习惯。不要以为习惯一经养成就无法克服,要知道,既然我们可以养成这样的习惯,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用另外一种更优秀的习惯将之取代呢?

 

9、桌子还剩几个角

一位父亲用一道并不新鲜的智力游戏题考自己的儿子:“一个桌子四个角,砍去一个,还有几个?”

“三个。”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这样的回答正在父亲的意料之中。于是,父亲呵呵笑:“真的吗?不对,应该是五个。”

儿子无法接受这样的答案,坚持着他的数学原理:“四减一就是等于三。”

父亲显然早有准备,他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片,用剪刀剪去一角,对儿子说:“假设这就是一张桌子,现在去了一角,你数数还有几个角?”

儿子当然也不笨,他马上就明白过来父亲的智力游戏,也笑了起来:“对,这样是五个,可是我干嘛这样剪?”

说着,他接过父亲手里的剪刀和“桌子”,沿着“桌子”的对角线剪了下去,然后扬起手中的三角形,得意地问道:“这样,不就是三个角了吗?”

父亲哑口无言,一时间有些尴尬,但是随即父亲作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对儿子说:“不错,想想看,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儿子歪头在纸片上比划着,然后说:“也可能剩下四个角。”只见他拿起剪刀,沿着“桌面”一边除了两个端点以外的任何部分向另外两个端点的其中一个剪下,依然得到了一个四个角的“桌面”。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按照常规思维模式去回答问题和寻找答案,习惯往往成为束缚我们的力量,其实思考和实践才是我们发现答案的惟一方法。只有多方位思考,勇于实践,我们才能够发现更多的可能性,也才能够跳出习惯性思维的窠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