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持久战》与《孙子兵法》

 一路飘 2010-02-03

李军祥:《论持久战》与《孙子兵法》

作者:李军祥   来源:   日期:2005-07-18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1938年,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作为中共领袖、并对《孙子兵法》颇有研究的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论持久战》。以后的历史证明《论持久战》成了整个抗日战争的"剧本",其大致轮廓与史实出入甚微。《孙子兵法》是战国时期总结的战争规律,《论持久战》是整个抗日战争规律的描述,毛泽东抓住了这个规律,因此他成了整个抗日战争事实上的"总导演"。

  毛泽东详尽准确地分析了当时中日双方的情况,指出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小而强,"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大而弱,"中国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量比较弱的,然而正处于进步的时代,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又有大国这个条件足以支持持久战,世界多数国家是会要援助中国的"。这个"基本特点"就是从根本上批驳当时"亡国论"和"速胜论"的有力武器,是奠定"持久战"的理论基石,更是《论持久战》正确指导抗战胜利的基础。《孙子兵法》在《谋攻篇》的结束语中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在中国历史中最具常识性的战争理论,何时何地都忽视不得!据此,从中日双方特点入手的《论持久战》诞生了,并且八路军在山西战场上屡传捷报,而日本由对中国"一盘散沙"的认识而产生的"速决"计划,在侵入华北的前十个月就流产了,战略、战役上错误频出,总结之"计其大者有五",毛泽东却借此"钻空子",顺手作了"乘敌之隙的可能性"。

  在侵华战争中,日军一致主张速决,这虽有点主观,但也有其根据:"兵贵胜,不贵久","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国用不足"正是日军的致命弱点,而中国兵多地广,持久战谁利谁弊,不言自喻。在抗战初期的几次胜仗后,许多中国人主张"速胜",而毛泽东没有给日本人这个机会,他看中了日本"国有不足"这一点。再者,侵入华北的日军,可谓深入"重地",孙子曰:"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则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所以日军在华北的战斗力是要比在东北时强出许多,这时主张与日作阵地战,寻求"速胜",不是自寻灭亡吗?"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毛泽东主张在防御阶段中以运动战为主,以游击战和阵地战为辅,并且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也不以阵地战为主要形式,而以运动战和游击战为主要形式。

  《论持久战》第一次把游击战放在战略地位上详加论述,并明确指出在关键的、残酷的相持阶段中以游击战为主。在国民党军队以正面作战为主的基础上,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以游击战为主,是以两党形成"以正合,以奇胜"的战略奇观,致使八路军在敌后开辟的事业"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战争的全局。以敌后奇袭为主的游击战,使日军"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这一方面有力的打击了日军的锐气,另一方面也大大分散了日军的兵力和战争力,"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在游击战争中,日军"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日军的"速决"就这样被八路军死死地钳制住了,故可用孙子的话这样评价游击战争:"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论持久战》精辟论述了"战争与政治"、"抗日的政治动员"等,但归纳其根本目的不外乎"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论持久战》还着重论述了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的重要作用。指出"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失去了这种自由,军队就接近于被打败或被消灭",这就是"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灵活地使用兵力这件事,是战争指挥的中心任务",这几乎同于孙子在《九变篇》中所论的:"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正是"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可谓是"未战而庙算胜者"。

  (作者简介:邢台农行 李军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