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一生奋斗的总纲领----适用于任何人(孔子.论语)

 仙缘Y鬼谷 2010-02-15

请用心思量啊!会让你的人生少走很多弯路啊!这里要特别注意!要学会下面三篇对比着来学习,我在这里把要对比学习的两句话放在了一起。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对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评:学习养成好习惯

“三十而立”          对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评:学会处事原则!

“四十而不惑”        对比:“人不知,而不愠”评:不计较人对我的不了解

“五十而知天命”      对比:“发愤忘食”评:真正明白了方向后忘我拼搏!

“六十而耳顺”        对比:“乐以忘忧”评:人说好烦!我觉得很快乐!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比:“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评:从不觉得自己老!

一篇:子曰:

“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

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

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

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二篇: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原文】

三篇:  叶公①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 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②。”

【注释】   

   ①叶(shè)公:楚国大夫沈诸梁,字子高,为叶县县长,称叶公。② 云尔:如此而已。

【译文】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 “你怎么不回答说:他这个人啊,发愤起来就忘了吃饭,高兴起来 就忘了忧愁,连自己快要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读解】    

  夫子的自我鉴定。
  发愤忘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寝忘食精神,但夫子的废寝忘食不是打麻将,不是看足球,而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追求学问,学而不厌。
  乐以忘忧就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或者如源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所以,是安贫乐道,而不是“打起麻将来就忘 了做学问”或“唱起卡拉OK来就忘了工作”的那种“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是心理年龄健康年轻,竞技状态良好,是自强 不息,而不是老顽童、老天真。
  学而不厌,安贫乐道,自强不息。 
    这是一个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形象,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 里”的形象,一个圣人的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