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全面启动和部署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水利部部长陈雷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是谋划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发展与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着眼民生水利发展,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编制高水平、高质量的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奠定更为坚实的规划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副部长矫勇主持会议,总工程师汪洪出席会议,总规划师兼规划计划司司长周学文介绍了规划编制的具体工作安排。 陈雷的讲话共分为三个部分:一、充分认识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意义;二、深入研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重大问题;三、正确把握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关键和重点。 陈雷强调,“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妥善应对发展阶段新挑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新要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上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正确把握水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陈雷强调,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深入研究水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明确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针对水利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初步提出12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一要深入研究“十二五”水利发展目标问题,二要深入研究水利投资和接续项目问题,三要深入研究民生水利发展问题,四要深入研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问题,五要深入研究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布局问题,六要深入研究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战略问题,七要深入研究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问题,八要深入研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力问题,九要深入研究洪水风险管理问题,十要深入研究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问题,十一要深入研究河湖水系连通和水量调配问题,十二要深入研究水利发展重大体制机制问题。 陈雷指出,要正确把握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的确定,要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水利发展阶段性特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从有利于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来综合研究,科学分析,概括凝练。编制规划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建共享,把解决民生水利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坚持人水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把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三是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协调发展,把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水平,把构建法制完备、体制健全、机制合理的水管理体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五是坚持现代化方向,推进科技进步,把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要正确把握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发展目标和指标的确定力求做到四个兼顾:一是兼顾全面和重点,二是兼顾连续性和阶段性,三是兼顾需要和可能,四是兼顾预期性和约束性。要从以下八个方面设置规划目标和指标。一是从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出发,提出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进一步降低水旱灾害对经济社会影响程度的防洪抗旱减灾目标和指标;二是从进一步完善民生水利发展格局出发,提出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村水电等密切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水利发展目标和指标;三是从构建与城镇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出发,提出改善重点地区水资源配置格局、增强水资源调配能力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目标和指标;四是从建立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体系出发,提出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水资源节约保护目标和指标;五是从构建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和河湖及地下水生态保护体系出发,提出遏制水土流失和修复河湖生态的目标和指标;六是从提升水利法制化水平出发,提出完善水法规体系、加强水行政执法、完善水事纠纷预防调处机制的目标和指标;七是从全面提高水利行业能力出发,提出加强水文基础、水利科技创新、水利信息化及水利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和指标;八是从建立健全保障水利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出发,提出深化水利改革、强化水利管理、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等方面的目标和指标。 要正确把握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重点。水利发展相对滞后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水利建设需要全面提速。特别是在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任务即将全面完成的情况下,要深入研究,超前谋划,抓紧提出一批符合国家投资方向和投资政策的接续项目,使“十二五”时期水利投资规模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同时,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力争在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具体到工作层面,要着力把握好以下重点任务:一要按照全面建设流域、区域防洪减灾体系的要求,提出防洪方面的主要建设任务;二要按照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要求,提出民生水利方面的主要建设任务;三要按照提高城市及重要地区供水保障能力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主要建设任务;四要按照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提出水资源节约保护方面的主要建设任务;五要按照坚持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要求,提出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方面的主要建设任务;六要按照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重点,提出加强水利管理的主要任务;七要按照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等要求,以完善水利体制机制为重点,提出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的主要任务;八要根据加强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针对基层水利等薄弱环节,提出全面加强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陈雷要求,要扎实做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各项工作。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水利局,要从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好规划编制的各项工作。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二要注重协调,搞好衔接。三要夯实基础,强化支撑。四要广泛参与,集思广益。五要落实措施,确保质量。 矫勇强调:一要抓好会议落实。各省(区、市)水利(水务)厅(局)要将会议精神向各地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要将会议精神向地方各级水利部门传达贯彻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把握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战略重点,为科学编制规划打好基础。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落实机构、人员和经费,迅速启动规划编制工作。 二要抓好重点工作。一是全面总结评估“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二是深入研究“十二五”水利发展的思路,三是认真做好重大工程筛选和重要政策的论证。 三要抓好进度和质量。进度要把握好三个时间节点:第一是今年年底前,要提出规划思路报告;第二是明年中央提出“十二五”规划建议前,要完成规划报告初稿,提出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水利发展重点;第三是明年年底前,要完成规划报告编制。各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进度安排要适当超前,与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紧密衔接。质量要从三个方面控制,一是规划基础资料数据来源要可靠、规划方法要科学合理,保证规划成果的可靠性;二是规划思路、重大项目、重要政策保障的提出,要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三是严格规划编制程序,按照规划编制工作阶段的要求,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和报批,保证依法编制规划,提高规划的实施效果。 本次视频会议在水利部设主会场,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各流域机构设立了43个分会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厅(局),各流域机构,部机关各司局和有关直属单位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规划计划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立足科学发展 着力改善民生 在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水利部部长 陈雷(2009年10月27日) 同志们: 今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启动全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近日,李克强副总理主持会议,部署了国家"十二五"规划重大研究课题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召开了全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规划编制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根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工作安排,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全面启动和部署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刚才,矫勇同志强调了这次会议的目的和任务,一会儿,周学文同志还要对规划编制工作做出具体安排。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妥善应对发展阶段新挑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新要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科学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促进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至关重要。可持续发展水利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国情水情的成功之路。经过"十五"、"十一五"时期的不懈努力,水利工作各个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取得丰硕成果,焕发勃勃生机。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水利投资规模最大、水利发展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依然是我国长期存在的突出水情;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十二五"是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极为关键的时期。只有将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实践与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丰富完善有机结合起来,认真谋划"十二五"水利发展的方略、目标、任务和战略布局、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编制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水利发展实际、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才能不断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才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科学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对继续巩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至关重要。与以往五年规划相比,编制"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去年第四季度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经济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经济回升的基础尚需进一步巩固,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水利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点领域,仍需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因此,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重点流域和区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水利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仍将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 第三,科学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对进一步推进民生水利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使水利发展与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是一切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十二五"水利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不仅要巩固和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的三大水利任务,还要全面开展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加快实施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大力推进以小型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着力推进粮食主产区等重点地区应急抗旱水源建设,加大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力度,积极推进以节水灌溉饲草料基地建设为主的牧区水利建设,加快实施水利血防工程,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水利支持力度,促进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民生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 第四,科学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对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维系良好水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任务更加艰巨。"十二五"时期,要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三条红线",强化水资源与河湖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相协调,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科学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对统筹水利协调发展、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等四大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不断优化发展布局,相继制定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少数民族地区、保障粮食安全、统筹城乡发展、"两型"社会建设、循环经济试验区等一系列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和意见。这些都要求水利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相适应,统筹流域、城乡、区域水利协调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 第六,科学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对深化水利改革与管理、创新水利体制机制至关重要。目前,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还有待完善,"重建轻管"、"重规模轻效益"、"重骨干轻配套"、"重经济轻生态"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水利投资渠道和规模还不稳定,尚未建立保证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定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农田水利建设主体缺位,新机制亟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河湖管理制度还不完善,水利应急管理机制还不健全;水价改革还不到位,水价形成机制与水资源紧缺状况还不相适应,经济调控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基层水利比较薄弱,经费缺乏保障,专业人才匮乏,发展后劲不足。深化水利改革,加强水利管理,解决制约水利更好更快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仍然是"十二五"时期面临的重大挑战。 总之,"十二五"时期是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的关键时期,是着力推进民生水利的重要时期,是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加强水利管理的攻坚时期。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上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正确把握水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二、深入研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重大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特别强调要坚持规划编制的科学化、民主化,切实加强规划重大问题的研究。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水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才能明确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水利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初步提出12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深入研究"十二五"水利发展目标问题。要系统分析评价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指标完成情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发展的新要求,以及水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提出"十二五"水利发展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第二,要深入研究水利投资和接续项目问题。要针对我国水旱灾害问题突出和防洪、供水、灌溉等水利保障能力不高的问题,研究加快水利建设的重点领域、投资来源渠道,尤其是在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任务即将全面完成的情况下,要超前谋划,及时提出一批符合国家投资方向和政策的接续项目,保持稳定的水利投资强度。 第三,要深入研究民生水利发展问题。要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现阶段的基本水情,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深入研究民生水利的服务范围、服务功能和保障水平,深入研究民生水利的投入渠道、投资结构、投资重点,深入研究民生水利的管理体制、价格机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民生水利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四,要深入研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问题。要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不高、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结合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用水定额管理和水功能区管理,研究划定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用水效率红线和入河污染物限排总量控制红线,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五,要深入研究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布局问题。要针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家、地方主体功能区划,结合流域与区域水资源条件,研究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布局问题,明确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的重点和要求,指导流域和区域的水利发展。 第六,要深入研究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战略问题。要根据我国水资源的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的工程、技术、经济、法律、行政等措施,进一步增强水资源调配能力,提高用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 第七,要深入研究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问题。要按照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研究流域、区域、城乡水资源统一配置和调度管理问题,强化城乡水务管理,建立国家水权制度,健全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完善水市场。 第八,要深入研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力问题。要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问题,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措施,强化应急管理、灾害管理,提高预案、预警、预报水平,加强防汛机动抢险能力和抗旱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应急管理能力。 第九,要深入研究洪水风险管理问题。要依据流域防洪规划,研究划定防洪保护区、蓄滞洪区、洪泛区及规划保留区范围,编制好洪水风险图,建立健全洪水影响评价制度,加强洪水预报及风险管理,探索建立洪水保险制度。要研究水库群的优化调度问题,加强洪水调度管理和洪水资源化利用。 第十,要深入研究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问题。要针对生态脆弱区土地沙化、荒漠化问题,研究强化水土流失预防监督的政策措施,防止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强生态脆弱流域和区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运用工程、技术、管理和生物控制等措施,对河湖水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治理,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 第十一,要深入研究河湖水系连通和水量调配问题。要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江河湖泊的防洪抗旱、水环境改善、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需求,深入研究河湖水系联通的作用和影响,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主要效果及应对措施,发挥河湖水系的综合功能,根据丰枯变化调水引流,实现水量优化调配,提高应对洪旱灾害能力,维护河湖健康生态,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第十二,要深入研究水利发展重大体制机制问题。要针对水利发展与改革中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和薄弱环节,深入研究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水务管理体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水利投入机制、水价形成机制,以及基层水利发展等问题,逐步建立水利良性发展长效机制。 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水利局,可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围绕上述重大问题,在"十二五"规划编制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三、正确把握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关键和重点 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必须着力把握好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战略重点。 第一,正确把握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指导思想的确定,要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水利发展阶段性特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从有利于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来综合研究、科学分析、概括凝练。 编制规划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建共享,把解决民生水利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水利问题作为水利工作的优先领域,保障水利建设和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 二是坚持人水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把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水资源开发利用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既要防止洪水对人类的危害,也要规范人类活动,给洪水留有出路;既要满足人类的合理需求,也要满足维护河湖健康的基本需求;既要加强对重点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又要注重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协调发展,把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和粮食安全保障战略,统筹水利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水平,促进水量水质共管、水体水域兼顾、防洪抗旱除涝并重、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建设管理改革齐抓、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推动流域区域、城市农村、东中西部水利协调发展。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水平,把构建法制完备、体制健全、机制合理的水管理体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农村水利发展机制、水价形成机制、水利工程产权管理体制等各项水利改革,不断破除制约水利发展的各种障碍,推进水利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促进水利事业全面发展。 五是坚持现代化方向,推进科技进步,把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现代的治水理念、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的基础设施、科学的管理制度,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全面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水利科技支撑能力。积极构建与现代水利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保障体系,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第二,正确把握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规划编制既要提出带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目标,也要提出一些可量化、易评估、能检查的指标。发展目标和指标的确定力求做到四个兼顾:一是兼顾全面和重点,在全面反映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目标的同时,更要突出民生水利、水资源管理等重点领域的目标和指标;二是兼顾连续性和阶段性,立足现有发展基础,着眼长期发展目标,突出反映水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十二五"水利发展的新要求;三是兼顾需要和可能,既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力争做到适度超前,也要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和水利投入的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四是兼顾预期性和约束性,既要考虑反映水利发展规模速度等方面的预期性指标,也要突出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约束性指标。 发展目标要能够反映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能够反映民生水利的发展状况,能够反映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能够反映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从以下八个方面设置规划目标和指标。一是从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出发,提出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进一步降低水旱灾害对经济社会影响程度的防洪抗旱减灾目标和指标;二是从进一步完善民生水利发展格局出发,提出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村水电等密切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水利发展目标和指标;三是从构建与城镇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出发,提出改善重点地区水资源配置格局、增强水资源调配能力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目标和指标;四是从建立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体系出发,提出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水资源节约保护目标和指标;五是从构建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和河湖及地下水生态保护体系出发,提出遏制水土流失和修复河湖生态的目标和指标;六是从提升水利法制化水平出发,提出完善水法规体系、加强水行政执法、完善水事纠纷预防调处机制的目标和指标;七是从全面提高水利行业能力出发,提出加强水文基础、水利科技创新、水利信息化及水利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和指标;八是从建立健全保障水利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出发,提出深化水利改革、强化水利管理、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等方面的目标和指标。 第三,正确把握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重点。规划编制要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和要求,综合考虑"十二五"时期水利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新要求,研究提出水利发展的战略重点。总得看,水利发展相对滞后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水利建设需要全面提速。特别是在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任务即将全面完成的情况下,要深入研究,超前谋划,抓紧提出一批符合国家投资方向和投资政策的接续项目,使"十二五"时期水利投资规模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同时,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力争在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基于以上考虑,具体到工作层面,要着力把握好以下重点任务:一要按照全面建设流域、区域防洪减灾体系的要求,提出防洪方面的主要建设任务;二要按照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要求,提出民生水利方面的主要建设任务;三要按照提高城市及重要地区供水保障能力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主要建设任务;四要按照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提出水资源节约保护方面的主要建设任务;五要按照坚持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要求,提出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方面的主要建设任务;六要按照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重点,提出加强水利管理的主要任务;七要按照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等要求,以完善水利体制机制为重点,提出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的主要任务;八要根据加强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针对基层水利等薄弱环节,提出全面加强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四、扎实做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各项工作 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水利局,要从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好规划编制的各项工作。 第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各级水利部门的重要工作。为组织好规划编制工作,水利部成立由矫勇副部长任组长,有关司局、部直属单位和流域机构负责同志参加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规划编制工作,研究解决规划编制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审议规划成果。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水利局,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建立领导机构,健全工作机制,明确专人负责,强化组织保障,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第二,注重协调、搞好衔接。要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加强"十二五"规划编制与相关规划的衔接,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对总体规划中的水利发展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和深化;要与国家已批准的相关水利规划相协调,保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和严肃性;要与区域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避免与相关规划出现矛盾。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体系中各层次、各专项规划也要相互衔接,使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协调、形成合力。 第三,夯实基础、强化支撑。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的重要支撑,要突出战略性和可操作性。规划编制需要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方面制定专项规划,这些专项规划要与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同步组织编制,形成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体系。同时,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水利局,要认真梳理需要纳入规划的重大水利建设项目,按照与"十一五"规划相衔接,兼顾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骨干工程与面上工程,并考虑前期工作情况,对项目进行筛选,科学、合理地确定规划重大项目。 第四,广泛参与、集思广益。规划编制既要体现国家利益,也要反映公众要求,提高编制开放度,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成为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的过程。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通过多种形式扩大社会参与,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和群众意见。要采取适当的竞争机制,在水利行业内外择优选择规划编制的承担单位。要及时公布规划进展情况,听取反馈意见。要进一步健全规划咨询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在规划编制、论证、咨询、审查等方面的作用,形成规范化的规划决策咨询机制。要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建立规范化的规划民主决策制度。 第五,落实措施、确保质量。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水利局,要结合实际制定编制工作方案,统筹各个领域,突出工作重点。要落实技术支撑单位,成立综合素质高、业务过硬的规划编制组。要落实规划编制工作经费,协调发展改革、财政部门,把规划编制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保障工作需要。要明确阶段性任务,狠抓规划编制进度,把握好各阶段的时间节点。要加强规划编制管理,保障工作深度,提高成果质量,确保按期高效优质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同志们,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是谋划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发展与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着眼民生水利发展,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编制高水平、高质量的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奠定更为坚实的规划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