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军怎样在陕北站住脚?

 庶民临风 2010-03-27
 红军怎样在陕北站住脚? - 庶民庭院 - 临风回眸
刘志丹

  红军在国民党重兵“围剿”下,被迫离开各南方根据地北上远征,一路都在寻找可以落脚的地方。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在召开一次次会议上曾设想过建立新根据地的区域――湘西、黔北、川西北、川陕甘……由于国民党军在身后紧追,根本不给红军以时间,在陌生的区域中一直无法建立新苏区。当中央红军到达国内剩下的唯一一块红色根据地――陕甘苏区时,才终于站住了脚,并迎来了其他主力红军到此会师。

  “红军”不是“奉军” 千家万户把门开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进入了陕北苏区的吴起镇。那天并没有出现后来在舞台上、电影上看到的场面──群众举着红旗,敲锣打鼓并扭着秧歌来欢迎红军。这个村子的老百姓看到来了一支衣衫褴褛、面容疲惫的军队,便问他们是什么军队,有人回答说是“红军”。由于口音不同,南方人所说的“红”字,被陕北老百姓听成了“奉”。此时东北军正在陕北围剿红军,他们过去的名称是“奉军”。奉军一向以军纪败坏而著称,老百姓听到后大都跑到附近的山上躲藏起来,只留下老弱病残,在窑洞里观察这支新来的队伍。

  中央红军到达甘肃的哈达铺时,知道了陕北有刘志丹的队伍,进入陕北吴起镇的先头部队感到这里应该是革命根据地。部队看到当地只有十几户人家的窑洞,路上几乎碰不到老百姓。随后,红军战士发现一孔窑洞门口挂着一块牌子――“赤安县六区苏维埃政府”。干部战士马上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涌上心头,许多人兴奋地欢呼“到家了!”

  红军不进民房,在场院里埋锅造饭,挑水扫院子,和刘志丹的队伍一样。老百姓很快知道,这是南方来的红军,纷纷回家让他们住进窑洞。此刻才出现的热烈场面,正如民歌唱的那样:“千家万户把门开,快把那亲人迎进来。”当时陕北虽穷,但毕竟是革命根据地,伤病员有地方安置了,中央机关也有了住所。经过陕北老乡和被服厂工人的努力工作,全军还发了棉衣。毛泽东曾感慨地说:“不是这块地方,我们下不了地。”

  放出刘志丹 中央红军长征367天

  中共中央到达吴起镇后,前去寻找陕北红军的贾拓夫赶来,报告红二十五军到达当地后,发生了错误的“肃反”,造成刘志丹等人被捕。毛泽东马上下令停止抓人杀人,解救了刘志丹等陕北干部。11月1日,毛泽东到甘泉县会见了徐海东等红十五军团领导人。11月6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甘泉的象鼻子湾,同红十五军团举行了会师大会。

  在两军会师的象鼻子湾,中央又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和彭德怀到场。毛泽东对长征作了总结:“我们从瑞金算起,总共走了367天。我们走过了赣、闽、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共十一个省,经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以及雪山草地等万水千山,攻下了许多城镇,最多的走了两万五千里。这是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长征。敌人总想消灭我们,我们并没有被消灭,现在,长征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结束。”不过,此时红四方面军和二、六军团还在南方,全军长征仍未结束。

  直罗镇之战、释放干部、东征、西征—— 迅速解决面临的危机

  中央红军到达陕甘苏区时,蒋介石正命令刚从鄂豫皖调到陕西的十几万东北军进行“围剿”。中央红军和红十五军团的兵力只有一万多人,形势非常严峻。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在前线亲自指挥重新组建的红一方面军(下辖红一、红十五军团),进行了直罗镇之战,歼灭东北军一个师,张学良就此停止了“围剿”并开始与红军接触。直罗镇一仗被称为“奠基礼”,从军事上解决了红军在陕北落脚的问题。 

  中共中央到达陕北时,当地发生了因错误“肃反”造成的政治危机,尤其是一些受到冤屈的陕甘地区的干部、战士,对鄂豫皖根据地来的某些干部产生了怨恨,甚至有出现内部对抗的倾向。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了解到“肃反”中出现冤假错案后,马上下令释放了刘志丹等人并重新安排了工作,并对执行错误“肃反”的几个负责人进行了严肃处分。周恩来还怒斥坚持认为刘志丹是“假革命”的保卫局长戴季英说:“像刘志丹这样的‘假革命’,是越多越好!像你这样的‘真革命’,是越少越好!”

  当时中央要求各个山头的干部以大局为重。刘志丹出狱后也向当地干部解释:“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放在心上。”经过毛泽东等人的工作,中央苏区、鄂豫皖和陕甘地区的干部都团结在一起,解决了前一段“肃反”造成的根据地的政治危机。

  陕甘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很快就出现了供应困难。1936年2月至5月,红一方面军东征山西。在东征期间,红军缴获各种枪4000多支、火炮20余门,招募红军8000余名,筹款50万元。有的老红军回忆说:“长征到陕北后,红军减员的数目很大,有些部队只剩下空架子了,有些连长被下放当班长,打仗缴来的枪都请人扛。现在几千名新战士涌进部队,队伍一下子壮大了。”

  对东征战役的意义,毛泽东曾以四句话概括——打了胜仗,唤起了民众,筹备了财物,扩大了红军。5月间东征结束,红一方面军马上又组成西北野战军开始西征,争取夺取宁夏,向北打通与苏联、蒙古的联系以取得外援。西征作战的主要作战对象,是顽固反共的宁夏马鸿逵、马鸿宾等部,对东北军、西北军部队则争取建立统一战线。此次红军西征,控制了甘肃的环县以及宁夏的盐池等地,开辟了纵横200多公里的一大块新区,使原来的陕甘根据地范围扩大到陕、甘、宁三省,就此出现了一个后来驰名天下的名称──“陕甘宁”。

  曾想联合张杨夺西北 到陕北重开红军大学

  经过东征、西征,原来只有40万人口的陕甘根据地扩大了几倍。至1936年秋天,红一方面军和陕甘地方红军数量发展到3万余人,显示了在西北发展的良好前景。红一方面军进入宁夏、甘肃一带,也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36年9月,红二、四方面军进入甘南,中共中央一度制定了先取宁夏打通国际路线,再联合东北军、西北军夺取大西北的计划,但因蒋介石的嫡系胡宗南部等大举进犯而未能实现。不过红军三大主力于10月间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使陕甘宁地区成为中国革命新的落脚点。

  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后,毛泽东又决定再建红军大学,将经过长征的军、师、团干部分批调去学习,让这些有着丰富战斗实践经验的同志再提高理论水平。红军大学最初建在陕北较繁华的镇子瓦窑堡。1936年春,蒋介石催促东北军“剿共”,中共中央主动将瓦窑堡镇让给张学良交差,红大迁往荒凉的保安县。西安事变后,1937年1月东北军让出了延安,红大又随中共中央进入了延安。当时毛泽东亲自为红军大学的学员上课,其讲话稿的精华编成《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军事思想也以此为标志最终形成。

  人数少了 力量强了

  毛泽东到达陕北后曾说,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时是八万人,现在只剩下一万人了,留下的是革命的精华。由于有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毛泽东又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掌握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后来就能得心应手地驾驭对敌斗争。长征一结束,新局面就开始了。到达陕甘宁的红军人数虽然减少了,力量却更为强大,并从此走上了大发展的新征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