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是改革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提高对实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强化课程设计,突出实践能力,加强高职实训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实训教学 更新观念 创新
加强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创新的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级实用人才。为此,担负这一类人才培养任务的高职教育,必须切实加强实训教学的创新。
一、高职实训教学与传统实验的区别
1、教学主体不同
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体,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多采用注入式,其实验课题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制定和仪器设备的组织准备等全部由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时学生只需按规定的步骤机械地操作即可。实训教学则把学生推到实验的主体位置。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由学生亲自选定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备,制定实验步骤,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实验教师只在提供实验资料、解答实验问题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服务。
2、教材不同
传统实验教材因受传统观念制约和出版周期的限制,其内容往往滞后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同时,这些教材把实验原理、步骤,甚至某些实验现象都写得一清二楚,使学生失去了想象和思维的空间。高职实训教材不同,其内容大多是现代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并具有编写简明扼要的特点。这种教材只向学生提出实验任务和要求,而对实验原理、步骤等都不作交待,让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
3、教学内容不同
传统实验教材的滞后性导致实验教学内容也出现滞后现象。同时,传统实验教学内容还具有理论验证性和内容单一性的特征。高职实训教学内容综合现代高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不但与现代企业应用的科学技术同步,还保持适当的超前性。同时,高职实训教学内容综合性较强。它既综合单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又融进相关学科内容,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4、教学方法不同
传统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实验前,实验教师一般要进行详细讲解,甚至操作示范。实验中,学生不需主动思维和创新,只需按实验教材“照葫芦画瓢”。高职开放式实验教学力戒刻板,它给学生提供较大的创新思维的自由空间。在这种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自选实验课,自己选择和组合仪器设备,自己确定实验方法和步骤。总之,作为实验教学主体的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5、教学目的不同
高职教育不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培养设计型和研究型人才,它所培养的是高新技术应用型人才。对这种人才的要求是:不仅必须具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进行技术与设备更新改造所需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高职实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他们将来投身知识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更新观念,提高对实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目标,对毕业学生的职业定位,以及学生适应这个职位应具有哪些知识和能力,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实训教学。
1、目标定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同时,高职教育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任务。高职教育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提高劳动者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就业者越来越高的学历要求,为个人将来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
2、职业定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属于能力为本的教育,它是为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准备的教育。面对市场需求和新经济的挑战,学生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位置上;立足于培养学生爱国、敬业、爱岗、创新,成为知识型劳动者。其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三个方面。高职毕业生应掌握相关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并以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指导、解决一线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并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基本完成上岗前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各种准备,这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显著区别。
3、知识和能力定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某种生产技能培训和管理的教育。它以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岗位描述、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需施教;着眼于职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而组织理论和实践教学;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补充、更新,选择教学内容与构建课程结构,体现职业能力要求而形成课程体系。这种体系应是打破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具有实践技能、创业能力、创新精神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样的知识技能型劳动者应具有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具有经营管理、合作精神与开拓能力,能在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一线发挥有效作用。
三、强化课程设计,突出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工程,因为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最终实现的关键在于课程设计。为了培养出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必须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应重点思考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科学合理地划分课程类型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要讲究科学性,即要求课程设置优化,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是照搬普通院校的模式进行的,设置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占支配地位,实训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附属物,是为验证理论服务的,这与培养应用型、技艺型人才的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相符合,必须进行改革,否则很难办出高职特色。可将课程设置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公共课,包括政治、外语等;第二类是专业理论课,既包括各门专业课本身,又包括直接、间接为专业课服务的课程;第三类是实训课,既包括教学性实践,也包括生产性实践。在这里把实训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打破了以往实训教学仅为验证理论,为理论教学服务的状况,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2、按综合课程论的思想设置课程
在课程设计时,应打破学科体系,合并相关课程,减少课程门类。不强调学科本身的系统性,但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根据专业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避免某些内容的重复,适当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减少理论教学时数,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3、制订独立实训教学计划,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课时比例。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具有高水平实践能力的学生,必须制订出完整的实训教学计划,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计划与理论教学计划是合二为一的,并且实训教学计划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据次要地位,这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各高等职业校应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专业能力的构成,制订以能力形成为目标的实教训学计划,对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进行调整,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
四、加强高职实训教学的创新
要加强实训教学创新,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速“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办出高职特色、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学校应每年选派一批符合高职教学要求、各方面条件较好的教师到有关企业进行工程实践,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让专业课教师和试验、实习课教师既有教师任职资格,又有专业技术等级资格。对评上“双师型”教师的,在工资待遇、职务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同时要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含离退休人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2、大力推行学生“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推行学生毕业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直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3、实训尽量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如期货实训中心就是设置在真实的期货公司中,有交易大厅、大户室、市场部、培训部,建有独立的交易下单跑道,所有电脑通过卫星天线与全国证券 、期货交易中心联网。
4、强调实训项目的功能应用性和工艺规范性。如电工实训不是要求学生验证电路中各物理量的数量关系,而是要求学生实现电路的应用功能(如多层住宅的楼道照明、抢答器等),同时要求学生按电工工艺规范进行布线和连接。
5、采用仿真软件,加强技能操作训练,让学生在模拟的岗位环境中 ,在可控状态下完成实践训练的教学要求。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电子商务模拟软件,让学生按不同的角色完成实验。
参考文献:
1、张 永.综合实践课教学初探[J].无锡教育,2005,(3)
2、张翠英.学分制条件下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11)